2022.04.23

“中国第一古刹”位于河南洛阳,以白马驮经命名,近2000年历史

编辑

有人说闽南人最爱拜拜,要说在闽南追星可能起不来,说要去拜拜凌晨三点都能出发,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吧。闽南的寺庙众多,尤其是佛教氛围浓厚,点上三柱清香祈求佛祖保佑,有时候不能说是迷信,也是一种信仰吧。但是你知道么?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官办寺院竟然是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被誉为中国第一古刹,它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乃中国、越南、朝鲜、日本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

白马寺距今已有接近2000年的历史,位于洛阳城内,交通方便,每年前来上香祈福的信众络绎不绝,还有不少来自海外的信徒。1900多年来,白马寺几经兴废,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期所留。

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西游记》中描述的一样,永平十年(公元67年),二位印度高僧应邀和东汉使者一道,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国都洛阳,为了纪念白马驮经,这座寺庙命名为“白马寺”,沿用至今,一直不曾更名。

白马寺在佛教历史上有重要地位,有“祖庭十古”之说。它不仅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深远影响,还把佛教传到了朝鲜、日本和东南亚,使佛教在亚洲得到普及,后来又进入欧美,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 19世纪末以来,日本、泰国、印度、缅甸政府相继出资于白马寺建造佛殿佛像,如今白马寺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

白马寺如今分为中国本院、齐云塔院、印度佛殿苑、泰国佛殿苑、缅甸佛塔苑五大部分,中外佛教文化在这里得以融合。中国本院的建筑较为古朴,以红色为主色调,虽不是创建时的“悉依天竺旧式”,但1900多年来寺址都从未迁动过,因而汉时的台、 井仍依稀可见。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

其中清凉台是中国佛教文化的出发点。它外表看起来就是个砖砌的高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地方,但却有着很多的内涵。相传,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刘庄小时候避暑、读书的地方。后来两位印度僧人摄摩腾、竺法兰来到洛阳,被安排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第一本汉文佛经《四十二章经》就是在清凉台上译出的。两位印度僧人在清凉台上的译经工作,奠定了白马寺作为中国第一译经道场的地位。

游览完中国本院,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向西游走,便来到集各国佛殿于一处的国际佛殿荟萃苑,在这里仿佛来到了东南亚。

在中国本院的东南方还有齐云塔院,它是河南唯一的一所比丘尼道场。院内最显眼的建筑就是13层高的齐云塔,它始建于东汉明帝时,本称“释迦舍利塔”,后屡毁于战火,至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得以重修,是洛阳一带现存最早的金代地面建筑之一,到清代,白马寺住持如琇依据东汉明帝创建齐云塔的记载改称“齐云塔”。它也是我国第一座佛塔,距今近两千年的历史。

白马寺山门外还有一处“狄梁公墓”,有说是狄仁杰墓,也有说是薛怀义墓,为一圆形土丘。墓前今存碑石两方,较大的石方-“有唐忠臣狄梁公墓”8字,重立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

“明月见古寺,林外登高楼。南风开长廊,夏日凉如秋。”这是唐朝诗人王昌龄笔下的白马寺。如今的白马寺,为国家AAAA景区,又号称“中国第一古刹”,每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信众和游客前往,而整个寺庙里佛韵悠然,非常的清幽静心,也是放松休闲的好去处。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中国第一古刹”位于河南洛阳,以白马驮经命名,近2000年历史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