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29

清明上河园|千年东京梦华,一城宋都遗韵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7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和朋友

清明上河园流连的时光格外难忘,暮色苍茫时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去。跨出清园大门的瞬间,只见外面车流滚滚、红尘扑面,突然觉得那个大门有种奇妙的魔力,间隔开两个全然不同的世界,从外面走进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另一番天地,如穿越般令人耳目以新,沉浸迷恋,陶然忘机。

这个周末,我们在画中度过。

你一定听过这幅名震中外, 中国 最伟大的名画之一《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传世作品《清明上河图》为蓝本,并在《清明上河图》的故地——七朝古都 开封 ,按原物1:1的比例复原再现的大型主题公园。

当年大宋 东京 的繁华成就了《清明上河图》,而通过清明上河园眺望大宋,能让后人感受现实版的 东京 繁华。

清明上河园的建筑很“宋朝”,这一点从来没有人怀疑,因为这座现代主题公园的设计者,是一位宋朝人——北宋大画家张择端。

900年前, 开封 是全世界最大、最富足、最繁华的城市,诚所谓“汴京富丽天下无”。这幅长达5米多,内容及其丰富, 开封 的繁华跃然纸上,观之让人“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900多年, 中国 沧海桑田,北宋的 开封 早已荡然无存,而《清明上河图》历经磨难幸存下来,成为我们了解北宋 开封 最权威、最真实、信息量最大的图像资料。当下的 开封 ,将当年张择端“搬进”画中的繁华,从画中“搬出“,搬进现实,于是便有了清明上河园。

漫步在清明上河园内,一幅千古流芳、光照千秋的历史画卷,徐徐铺展开来。

走进清园,我们仿佛跨过以”年“计程的距离,探望大宋首都 东京 ,融入那个远逝的时代。穿越千年时光,感受北宋的繁华盛景和如画韵致。

从清园大门起步,走过虹桥,走过勾栏瓦肆,走过巍峨城门,发现身边所有”客官“——无论男女老少、各色人等,表情变化的节奏惊人一致:轻松、舒展、笑逐颜开。换上罗衫绮服的姑娘,骑马仗剑巡游的小伙儿,拍照打卡的亲子,等着王小姐抛绣球的人群。。。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

这里遍是不寻常的建筑、不寻常的物件、不寻常的场面,但这不寻常的一切,却给人最烟火寻常的凡间。900多年的时间距离,足以让原本寻常的东西,具有不寻常的魅力。真实的”宋味儿“让人能触摸到那个时代,所有诗词歌赋和影视作品里的爱恨情仇都真实存在。

这种历史味道的根基,是”复制“的真实性,无可争辩的真实性。清明上河园里的河流、桥梁、房屋、街道、城门等等目之所及的一切,都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那都是北宋首都汴梁城曾经有过的,规模布局也是宋朝原样。甚至客栈、茶肆的招牌、字号,也都保持宋朝原样,那些门庭若市的时光曾活色生香,不知醉倒过几许风流人物。

千百年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一向为人称道。诞生不久,这幅长卷就被视为“神品”,这是宋代对画作的最高评价;后来被赞誉为“神品第一”,俨然成为画中的王者至尊。

《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评价《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 成功 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个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对建筑、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考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中,盈寸大小的人物衣着不同,神态各异,个个栩栩如生,精彩传神。正是这“寸马豆人,须眉毕具”,让清明上河园能够 成功 传留 东京 神韵。

清明上河园景区内不仅汇集了独具北宋特色的游艺活动,如蹴鞠、斗鸡、马球等,而且在建筑风格、店铺摆设、路边摊贩、服装道具等方面沿袭北宋模式,将北宋社会的真实生活一一展现在游人面前。走在园区内,听到的、看到的,甚至触摸到的都是浓郁的北宋气息。

汴河成就东京梦华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曾经,汴河是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北 方城 市,很难看到大片大片的水面,而 开封 却是著名的“北方水城”,一平如镜的湖面,映着远岸垂柳,为古城增添了几分深邃、几许淡定。

其实宋朝的 东京 开封 就已是“北方水城”,而水面也是清明上河园的重要景致。

进了清明上河园的大门,左手就是一条河,穿过写着“ 东京 码头”的木牌坊,只见河道宽阔,河面上舟楫穿梭,这是复原的汴河,正如如画中一般,河岸嫩柳初绿,河里热闹繁忙。

汴河早已无存,以致如今很多人不知道曾经有这么一条河流。但汴河对于千年前的 开封 来说,却异常重要,在长达五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汴河日夜舟船如织,商旅不绝,有了这条河, 开封 才成为首都,168年的 东京 繁华,与汴河息息相关。

清明前后,春和景明,万物萌动,并且恰是每年“三大节之一”, 开封 的女人们三四天不用做饭,“公务员”们享受着7 天长 假,出城踏青、扫墓、休闲。皇家宫观如太宫、集禧宫都破例开放,供百姓参观。开封 城内,“假日经济”十分活跃,到处都是游玩踏青的人流,卖酒的酒旗高扬,卖小吃的走街串巷。人们往往“就芳树之下,或园囿之间”,罗列杯盘,互相劝酬。

走过虹桥,走进历史

在势若彩虹的大桥处,人们赶集春游,使繁华的商业区更加热闹。桥上轿马相撞,摊贩争售,摩肩接踵,喧闹不已,成为全画第一个高潮画面。而如今的清明上河园内,这座桥也称为最引人注目的景观。

满街门面恍若宋都

走过人潮涌动的虹桥,市肆逐渐多了起来,商业气息扑面而来,右手边是“十千脚店”,虽然只是一家“脚店”,但屋顶的“欢门彩楼”十分招摇醒目,令人遥想当年风光;左手边的“醉杏楼”名头更大,这是一所歌妓楼,那年代的高级会所,据说宋徽宗曾与李师师在此相会,此楼因此蒙上了温馨旖旎的迷雾。

一路流连,便走进了大宋的街市,各种门店林立,洋溢着市井风情。茶馆、酒楼、金银铺鳞次栉比,布满街道两旁,小贩沿街叫卖,商业之繁盛,令人赞叹,让人感受北宋的富庶与繁华。

勾栏瓦肆市井风情

勾栏瓦肆是清明上河园最热闹的地方之一,游客多的时候,这里挤得里三层外三层,来晚的绕着圈子找不到空隙。

清园瓦肆表演的多是民间绝活,而且都是真刀真枪真功夫,能把人看得心都提到嗓子眼儿。

勾栏瓦肆,也是当年 东京 开封 最受欢迎的娱乐场所,各种绝活,是当年表演内容之一。说起来, 开封的勾栏瓦子贡献大了,说书、戏剧等众多说唱艺术,都是在这里萌生、发展,而《三国演义》、《西游记》等等也在瓦子中孕育。

瓦子里的表演,不但有大俗,也有大雅, 比如 “小唱”。“小唱”两字看起来很陌生,其实就是演唱宋词。

宋词经过柳永的改造,产生了大量适合歌唱表演的慢词,又称 新乐 府,用词通俗化、口语化,曲调较长,富有抒情效果。“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说明小唱在那时非常普及,雅俗共赏。

王员外家绣球招亲

王小姐抛绣球招亲,是最受追捧的节目之一。

招亲开始前十多分钟,人潮就开始在王员外楼下聚集,卖切糕、香囊的小贩,也推着车子赶来,楼下很快密密麻麻站满了人。

招亲的程序一招一式走得很规范,气氛烘托得热烈而不失庄重,美如天仙的王小姐数次欲掷还羞,全场气氛拉满,无数手臂伸向空中,无数喉咙大声呼喊。

结果,一位年轻小伙儿幸运地抢到绣球,当即被带到王员外家楼上换上宋代新郎礼服,拜堂成亲,成了“东京 首富”王员外的女婿。

这王员外的确是 东京 开封 城中的有钱人,他家临街两层楼,后面也房屋高大,院落深邃。王员外家一带也是店铺云集,邸店、饭店各自兴盛。

清园中俯拾皆是的宋时饮食

王员外家对面,是一座酒楼,叫做“孙羊正店”,也是一座两层楼,酒旗高悬,房屋高大,门面雄壮,门前彩楼欢门也特别讲究。在《清明上河图》中也有据可查,这家酒店楼前车水马龙,楼 上高 朋满座是画中最大的店铺门面。酒楼后院宽敞,大酒缸倒扣着,成排堆放,叠累数层。

开封 清园内,孙羊正店再现了当年“星级大酒店”的繁华。

由于人口来自四方, 东京 开封 的饮食丰富多彩,融汇全国各地风味,能品尝到全国各地美味佳肴。

汴河大战——东京保卫战

酒足饭饱之后,我们继续向东行,是孙羊店码头,此处有一片开阔水面,“汴河大战”的战舰就停泊此处。

这出剧目,确有真实的历史背景。

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兵分东西两路南下侵宋,日夜兼程,直逼 东京 。宋钦宗优柔寡断之际,宋靖康元年正月,金兵渡过黄河,抵达 东京 城下,于当晚分乘几十艘战船顺汴河而下,攻打西水门,“汴河大战”,展现的就是这段气壮山河的历程。

“清园”花费巨资,打造了大型的宋代战舰,在汴河中,金兵和宋军战舰展开激烈交锋。这是清园所有的广场剧中,唯一一部动用了现代声光电及焰火、设置多个火药爆炸点等多项技术,使得它更具观赏性。

炮声隆隆,火光熊熊,宋朝水师将士奋勇作战, 成功 阻挡了金兵战船进犯,粉碎了金兵由水路攻下 东京 城的企图。水师的胜利大大鼓舞了京城军民士气。他们战衣未脱,押着俘虏,在民众们的欢呼声中又登上战船,为保卫社稷和家园免遭涂炭去迎接新战斗了......

历史上的“靖康之变”,终以 东京 陷落、北宋覆灭结束。但游客们可在清园“汴河大战”中,赢得短暂的扬眉吐气。

在夜幕中饱览宋文化之美

如果说白天的清明上河园和在园区演出的节目,是《清明上河图》的立体化再现,使游客对宋文化有了一个形象的了解;那么夜晚的水上实景演出《大宋· 东京 梦华》便如梦似幻般再现了曾经 东京 的鼎盛与繁华,视觉盛宴让每一位观众都能沉浸式地感知一个曾经那么昌盛的王朝,如何从兴起、繁盛走向衰败的历史。

仲夏的夜晚,退去了白日里的燥热。

我们坐在在清明上河园北区景龙湖畔《大宋· 东京 梦华》的露天看台上,等待这台大型演出的开演。

惊艳而意味深长的序幕

8时10分,在清园朦朦的夜色中,在游玩了一天的游客殷殷的期待中,一首略带哀婉、感伤、缠绵、悱恻的乐曲缓缓奏响。伴着这乐曲,灯光柔柔地打在水面一朵巨大的菊花上。菊花伴着乐曲由左前方向观众席的正前方慢慢游移并徐徐开放。

花蕊中,数名身着古代服装的歌女,衣袂飘飘,手持琴瑟弦管,或站或坐渐次出现在观众面前。乐曲渐强,一名歌女的歌声从水上夜空中飘来,歌女演唱的是南唐后主李煜的著名词章《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菊花在歌声中继续缓缓右移,渐渐从观众的视线中消失。倏地,右前方大片灯光亮起,映衬出两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宫殿上数十条灯柱斜斜地射向夜空,映红一池春水。

歌女的歌声是旧王朝南唐淡出历史舞台的挽歌,同时也是新王朝大宋登上历史舞台的序曲。演出由此开始,可谓颇具深意。

一场如梦似幻的视觉盛宴

《 东京 梦华》的整个舞台都是搭建在水面上的,几乎占据了整个湖面。湖面两侧的楼阁、廊桥与岸边柳堤都在湖水中映射浮现,虚实交织,犹如梦幻之境。有一种今夕何夕、天上人间的视觉享受。

历史再现:不只是视觉盛宴

演出第一场《醉东风》,正是由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的意境展开,反映了汴河繁忙的漕运盛况及 东京 浓郁的民俗风情。勾栏瓦肆,汴河之畔,街边小贩兜揽生意的吆喝声,夹杂着河畔纤夫具有节奏感的号子声,渲染出了一个繁华喧闹的 京都 市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随着歌声响起, 东京 上元夜的灯海又在观众的眼前铺开,好一派由花树灯海营造出的盛世景象......

一千年前的北宋汴京,确是一个经济繁荣、城市发达、商业兴旺、百姓富足的都市,是一个令京外民众向往、令国外显贵侧目的地方。历史资料的描述与记载,主要体现于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与北宋遗民孟元老的奇书《 东京 梦华录》中。而清明上河园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 东京 梦华》让两者梦幻联动,“一个如梦如幻的锦绣王朝,一幅如诗如画的盛世画卷。“徐徐展开。

一队犹太商人手执羊角号朝着宣德殿和宣和殿的方向吹奏。水中,异域民族的人们,穿着特色鲜明的民族服装,三三两两地乘船从九龙桥前的水面向大殿方向缓缓航行......

一派万国来朝的空前盛况,展现的是大宋王朝的大国风范。

在两宋存续的三百多年间,适逢辽、西夏、金、元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在北方崛起。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屡屡骚扰、进犯中原地区,甚至最终将大宋的天下占为己有。

167年后,北宋为金所灭;又152年后,南宋为元所灭。由这一社会大背景所决定,两宋一直与抗击外敌入侵的战争相始终,也涌现了一批坚决抵御外侮、立志收复中原的民族英雄。穆桂英、岳飞、辛弃疾等人,就是两宋历史上抗击辽金入侵的代表人物,穆桂英、岳飞等人的事迹经过民间艺人或小说家的演绎,更是家喻户晓。

《大宋· 东京 梦华》的第四场《满江红》,以岳飞、辛弃疾的著名爱国词篇为咏叹基调,以穆桂英的历史传说故事为演绎素材,对两宋时期民族英雄们英勇抗击辽金的故事进行了热情赞颂。英姿飒爽、气贯长虹的杨门女将,昂首嘶鸣、驰骋疆场的飞奔战马,飘扬似火、映红水面的猎猎战旗,气势恢弘、有声有色的水上炮战,在把剧情推向高潮的同时,也把观众高昂、激越的情绪点燃。

华丽的场景、斑斓的色彩、壮阔的场面给人带来无比奇妙的强烈感官震撼。你会不由自主地跟随那场景、色彩、场面走进一千年前的历史隧道,看到的尽是繁盛与惊艳。

从历史到未来的千年穿越

一阙阙宋词穿起了整场演出浓郁的诗情与深邃的意境,既与主题相吻合,又彰显了宋文化的特色,耐人寻味。

如雨”的绚丽灯海里,现代时空中的少年与诗词中的少女一起踏上小船,划进水中那一轮圆圆的皓月。

一个古典,一个时尚。载着千年的祝福和千年的梦想,在古人、今人共享的皎洁月色中。古典和现代牵手走向“圆满”结尾。

千年名画再造千年名园

时光倒流到一千年前,无论从世界哪一个角落将目光投向东方, 开封 便是 中国 。尽管一千年后的 开封 几乎已经变成了另一个世界,但 开封 作为 中国 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象征之一却从来没有改变过。

千年 东京 梦华,一城宋都遗韵。

清明上河园,让古城 开封 近在咫尺,令人难以释怀。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清明上河园|千年东京梦华,一城宋都遗韵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