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24

英歌飒爽,英歌舞

编辑

今年过年本打算可以出国走一遭了,但看看这暴涨的机票也只能默默退却了。去年过年走了一回福建泉州,这次看到潮汕一带的过年民俗气氛还是非常的浓重,那就广东潮汕地区再走一个了。

去前也是被网上看到的英歌舞吸引到的,所以这次潮汕之行除了吃吃喝喝,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近距离感受下当地的英歌舞。

英歌舞的起源和来历网上查到不同的说法百度百科:

英歌舞,是汉族舞蹈形式之一 ,是流行于广东省潮汕地区的普宁、揭阳、惠来、潮阳、陆丰、潮州 及福建省的漳州 等地区,是一种糅合南派武术、戏剧等地方艺术为一体的民间广场舞蹈。中国香港 和泰国 等地也流行。火遍全球的英歌舞被群众亲切地称之为“中华战舞”或“中华街舞” 。

潮汕地区英歌舞集戏剧、舞蹈、武术于一体 ,具有独特的步法、身法、槌法、阵法。既似土风,又似武舞。它以刚劲、雄浑、粗犷、奔放的舞姿,构成了磅礴、威武、强壮、豪迈的气势,给人以力与美的震撼。英歌舞所表演的角色均为《水浒传》中的英雄豪杰,但表现手法十分概括写意,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整体的形象。通过人物造型、服饰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从整体上体现一种男性的刚健之美 。英歌舞中的舞蛇是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英歌舞属汉族广场情绪舞蹈,其主要表演形式为大型集体舞,舞者双手各持一根短木棒,上下左右互相对击,动作健壮有力,节奏强烈。舞后还有歌舞小戏,称“英歌后棚” 。英歌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其产生、发展、演变过程较少文字记载,有籍可考的历史不过四五百年,其源头有许多不同版本。 2006年5月20日,英歌舞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傩文化说

从时间序列上看,傩文化是目前关于潮汕英歌源流的最古老的说法。傩文化发源的时期,潮汕大地尚处于一片荒蛮,先民的神鬼意识和图腾崇拜是傩文化产生的基础。现代英歌舞多附会为“水泊梁山108将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其实这只是“流”,傩文化才是它的“源”。首先,英歌舞始终保持着“驱鬼逐疫”的实用功能,在过年或其他民俗节日里演出;其次,英歌舞不戴面具而画脸谱,这是傩面具的进化形式;《水浒传》中并无英雄舞蛇,英歌队伍中探路的舞蛇源自闽南民系对蛇的崇拜。

练武习艺说

韩山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柳剑文多年以来致力于潮汕英歌研究。他认为,英歌是男子群体武舞,与农事、婚恋无关,并非源自秧歌或花鼓;舞者手持尺余双棒或一手持棒一手握鼓,服装为武士装扮,头槌、二槌等主要演员按所扮人物画脸谱,其余演员泛指梁山好汉,动作带有明显的南拳武技特征,具有潮汕本地特色;而大型队舞、战阵具有军乐特征,其主要渊源在武舞,整体表演形式杂糅了戏剧和武术对打,是本土性与外源性盘根错节所致。

明清两代的潮汕地区社会矛盾尖锐,粤东乡村初步形成了大乡与小乡、大姓与杂姓对立的、壁垒森严的格局。方耀在《照轩公牍拾遗》中记录,“潮郡民俗强悍,土匪众多,由来久矣”“其强横为一省之最”。乡社多设武馆,民众亦喜习武,但武馆常遭查禁,没收刀枪,农民唯有将长棒截短,结合南拳马步习武,后演变为英歌舞

其他的几种主要的说法:祈雨说。有资料表明,英歌舞可能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为了祈雨,人们扮演潮神海鬼等角色,进行各种表演。1模仿动物动作说。另一种说法是,南宋时期,潮汕地区的民众为了抵御外敌,模仿动物的动作和形态,结合战斗动作,逐渐形成了英歌舞。2祭祀活动说。还有观点认为,英歌舞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是潮汕地区民众信仰神灵的体现,通过模仿动物和战斗动作,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娱乐性和竞技性的民间舞蹈。戏剧和武术影响说。有学者认为,英歌舞受到戏剧和武术的影响,如戏剧中的英雄人物、古代傩舞、山东大鼓子秧歌等,这些元素都对英歌舞的形成产生了影响。3武术和战斗阵型结合说。英歌舞也被认为是一种武术形式和战斗阵型的结合,它将武术和阵型隐藏在舞蹈中,平时用于增添节日气氛,战时则可用于实际战斗

秧歌说

即认为英歌舞是随着移民南迁从山东鼓子秧歌、 柳林秧歌脱胎来的。英歌舞与秧歌,在武术套路、表演程序和队形阵势上有相似之处。

祭孔说

《潮阳县志·舞制篇》中记载:“用舞生三十六人,左十八、右十八;左手执签,右手秉翟。 舞部用簇节二架,朱竿龙首衔五色线九节,舞长执之以为缀兆……。”是说祭孔的舞队,手执竹木器具,平稳缓慢进行。

反正各种说法很多,英歌舞作为民俗形式和民间舞蹈,其来源文献记载较少,多为口口相传。从时间线上猜测可能是先从傩文化开始,在宋元时期加入鼓子秧歌,在清朝中期融入戏曲、武术,最终形成今日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的英歌舞。

不过我更关心的是好不好看,能不能拍到出彩的照片。出发前查了不是当地的信息,主要打算看看英歌舞,不过最终也就看到二次。一次是在汕头的小公园,通知三点半的英歌舞表演说是演员堵车,到十点半多才开始,结果也是匆匆而过,看了个寂寞。

后一次是得知汕头的朝阳区有个大型的英歌舞表演,说是有十五个队伍的斗舞表演。起了个大早提早一个多小时在七点多赶到表演的地方,说是八点半开始的表演等领导们到位已经九点多了,直挺挺的把腰都站断了。然后就直接颁奖了,颁奖后有几个现场表演也是啥也看不到。所幸给领导们表演几下后就开始了大街上的巡游活动。开始也是被远远的挤在人群外面也拍不到啥,但在这些年养成的职业习惯下,拍着拍着就拍到了迅游队伍的中间了。

之前也发了些朋友圈的照片和视频,不少人说看着照片和视频说貌似现场感受到了英歌舞。但那肯定不及现场能带来的十分之一的感受,就像看旅行记录片是无法替代自己旅行所带来的各种各样真切的感受是一样的。

不过,在这里也只能通过这些二维画面,来一起看看这传统的民俗表演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英歌飒爽,英歌舞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