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游黄山后又去了徽州古城,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是同丽江古城、平遥古城、阆中古城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芳华酒店
选择住光华酒店主要是它离古城很近,走路过去50米就是古城地界,这个酒店是原县委老房子改建,看了住过的朋友点评,说里面有些老建筑,里面的大礼堂还是电影《芳华》的取景地,本人也有怀古情结,想感受参观一下,古城附近也没有什么酒店,虽然价格高一点, 就定了这家。
定了酒店最便宜的也要210多元一晚,房间很小,洗刷用品等设施都还可以。卫生间也是干湿分离的。房间是原档案局办公楼改建的。
芳华酒店
大院里面没有什么古建筑,就是这个大礼堂。
礼堂里面没有点灯黑咕隆咚的看不大清楚。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南谯楼
南谯楼,始建于隋末,为歙州(今徽州)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南谯楼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南谯楼三重三开间,高约20米,宽约15米,进深约10米。砖木结构,悬山顶,重檐高脊,紫墙青瓦。下为门厥,门阙宽4.5米,左右各有木柱13根。每根柱围1米余,每柱均呈10度左右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1997年,国家文物局拨款重建,并基本保持了木构清代风格,门阙为宋代风格。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仁和楼
是徽州古城的北门,也是进入古城的主入口。
仁和楼
仁和楼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夜景
徽州古城夜景
徽州古城夜景
徽州古城夜景
徽州古城夜景
徽州古城夜景
徽州古城的夜景的灯光就是在城门楼这一块有一点,街上灯光就不多了,显得到冷冷清清的
徽州古城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现存建筑为清代,楼高三层,二层大梁架于高台上,下为方形门阙,街道从中穿过,顶层为虚阁,歇山顶。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又名大学士坊,俗称“八脚牌楼”。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立于明万历十二年十月(公元1584年)。许国石坊是许氏衣锦还乡时在家乡歙县立此坊。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中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
徽园
徽园,是徽州古城内的仿古旅游区,位于古城闹区,南连中 和街,北接徽州路,占地2公顷,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是集牌坊、古民居、祠堂“徽州”三绝”,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精髓。主体建筑有:仁和楼、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 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万金灵龟、九龙九凤壁,以及住宅楼房百余间。
徽园
徽园九龙璧
徽园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馆位于城内中和街,新建部份与老馆衔接,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仿徽派建筑。为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1984年,由崇一学堂旧址改建,由瞻仰厅、放像厅、书画厅和5个大展厅组成。2003年,扩建。纪念馆设东西两侧大门,东西两大门的馆名分别由胡耀邦、胡厥文题写。纪念馆大门用青灰色水磨砖砌。门厅正中设陶行知全身汉白玉坐像,二楼为展厅,陈列陶行知生平介绍和有关文献、实物,厅后为崇一学堂旧址。
陶行知纪念馆
陶行知纪念馆
斗山街
斗山街因依靠斗山得名,为文化历史名城一级保护区。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斗山街街长300多米,建于明清时期,街内的徽派建筑的主要以许、汪、杨、王四大家宅为主要代表,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等古徽商的群居地。
叶氏贞节木门坊于明洪武二十四年即公元1391年设立,间宽约4米、高约6米,墙体使用灰色墨水笔而描画一扇假门,以表江莱甫妻叶氏贞节之门。上有清乾隆“圣旨”牌,江莱莆,英年早逝,妻叶氏25岁守寡,守贞尽孝,誉满乡里。相传元末朱元璋举事起兵,途经歙县,与部属失去联系,为躲避元兵的追踪,在斗山街叶氏居所小窗下的废园中躲藏了七天七夜,并得到叶氏的帮助而得以生还。朱元璋做了皇帝不忘救命之恩,派人来接叶氏入宫,但叶氏守寡不从,寻了短见。朱元璋深受感动,赐建了这座木质牌坊以旌表叶氏女子。
斗山街
斗山街
斗山街
斗山街
斗山街
斗山街
斗山街
[蛤蟆井],位于斗山街,距大方井一百多米,已成斗山街景区内一个重要景点。唐朝贞观年间,从一对蛤蟆栖身的岩石上凿出两个泉眼,千年不枯,使用至今。
斗山街
斗山街
豸绣重光坊
豸绣重光坊位于大北街朱家巷口,建于明崇祯年间,坊双柱单间三楼,宽4.08米,高9米,型制简朴。东西额枋分别鎸楷书“豸绣重光”、“龙章再锡”四字。其下均镌"赠文林郎山西道监察御史江应晓,庚戌进士山西道监察御史江秉谦"。
这是一座含冤后恢复名誉的牌坊,可以看作功名坊,坊主第一位是江应晓,明代徽州府歙县人,字觉卿。天资英特,屡试不获一第,遂弃去,闭门自学。读书驻跸山麓,学者称山城先生。嘉靖末官涪州州判。有《对问编》、《嚣嚣集》。民国《歙县志》记载,江应晓因儿子江秉谦赠御史。到此,这是一座父子功名坊。
第二位坊主是儿子江秉谦,万历三十八年庚戌韩敬榜进士。也是这座牌坊的主要人物。明史记载他为关外失地,力保熊廷弼得罪魏忠贤等遭贬官,崇祯年冤案平反,复官。于是,立此坊。上题“豸绣重光”、“龙章再锡”。“豸绣”指身为御史服饰,“重光”表示再次见到光明;“龙章再锡”指江秉谦曾含冤,后恢复品秩。
徽州古城
含贞蕴粹坊
含贞蕴粹坊位于徽城镇大北街,建于乾隆十一年(1746)。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式石坊,宽6.6米,高9.4米。青石梁、柱上细刻锦纹,字牌上 书-“含贞蕴粹”,为“旌表吴廷遴妻孙氏贞节”而立。下梁在抗日战争时被日机空袭炸裂。现在下部被砌入居民家中,四周被房屋包围。也称孙氏贞节坊。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叶挺囚禁处位于歙县徽城镇中山巷3号,1941年1月发生“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被俘后被押至歙县,关在商人程灼如宅。后转送上饶。现保存良好。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钟楼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
现在为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
黄宾虹纪念馆
徽州历史博物馆
徽州历史博物馆就在我住的酒店附近,在古城边上。总结一下,徽州古城半天时间可以游玩下来,个人感觉徽州古城作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只是它的建城历有2000多年,真正留下来的古迹,在整个古城里面不是很多,大多都是现代重建的,现有少数一些明清宅院,都住有居民无法参观,实在不像是古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