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游记接《2025春游滇西(上篇)》记录3月24日至3月31日共10天的旅游见闻。按照计划并根据天气状况,我们的行程是:首先在云南西部的南边转一圈然后再到北边转一圈。总共用时18天(3月14—31日)。上篇主要记录了我们在云南西部的南边的旅行见闻,那么,这篇将记录我们在云南西部的北边的体验及经广西返程的记录。行程如下:
D9、六库—老姆登(途经:登埂澡堂、伟人峰、老虎滩、称杆乡观景台、虎跳石、金满银滩、飞来石)
D10、老姆登—知子罗
D11老姆登—丙中洛(途经达门教堂、月亮石、远征军回国渡口、怒江第一湾观景台、贡当神山观景台、丙中洛观景台、重丁天主教堂)
D12、丙中洛:雾里村、滇藏界、秋那桶、桃花岛、普化寺
D13、丙中洛—独龙江(途经:丙中洛青那桶、独龙江迪摩帕观景台、独龙江哈滂瀑布)
D14、独龙江—福贡县城(途经:独龙江普卡旺村、白来桃花村、龙元纹面女、穿越高黎贡山)
D15、福贡—楚雄(楚雄彝人古镇)
D16、楚雄—宜良九乡(途经:楚雄福塔公园、宜良九乡风景区)
D17、宜良九乡—广西平果县(体验平果县三月三活动)
D18、广西平果县—广东江门市
D9、六库—老姆登
20250322 星期六 阵雨 23°/7°
早餐之后,我们离开六库,继续沿着怒江段219国道北上,与怒江并行的公路叫怒江美丽公路,属于219国道的一部分,从南端的泸水至北端的丙中洛长286.68公里,全程美景一个接一个,让我们接应不暇。公路沿线有多个观景台和停车区,我们自然是停车、观景、拍拍拍。沿途不仅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途经:登埂澡堂、伟人峰、老虎滩、称杆乡观景台、虎跳石、金满银滩、飞来石。下午16.40冒雨到达老姆登顺利入住福贡猴子树客栈。
1、登埂澡堂
登埂澡塘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鲁掌镇的一处天然温泉群,距离州府六库约12公里,海拔1000米,位于怒江西岸、跃进桥旁,沿江分布18处泉眼(又称“登埂温泉18塘”),水温50℃~72℃,形成“峡谷十六汤”的独特景观。这里紧邻高黎贡山,周边山川秀丽,气候宜人,是傈僳族群众和游客的温泉疗养胜地。是附近群众“阔时节”和春节期间传统聚会、沐浴、对歌、跳锅庄的场所,相传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温泉免费,汤池不分男女,周围没有泳衣出售,泳衣自带。)
2、伟人峰
登埂澡堂泡脚太舒服了,可今天的行程还有很长呀,我们在登埂澡堂停留了近一个小时便依依不舍地继续赶路了,很快来到了怒江大峡谷第一个观景台:维拉坝——伟人峰。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绿道建设,怒江美丽公路绿道建设工程是怒江美丽公路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成了起于泸水市六库镇泸水联络线小沙坝桥头,止于贡山县丙中洛镇,串联怒江州3县(市)16个乡镇,美丽公路绿道由主线、六库支线、丙中洛支线、日当半山酒店环线4部分工程组成,路线总长298.536公里,其中泸水市六库至贡山县丙中洛主线全长280.681公里。这是我国最美的绿道之一。
3、老虎滩景区
老虎滩景区位于219国道怒江段,具体位置在怒江州的腊玛登景区内,老虎滩景区的自然景观非常壮观,峡谷长约10公里,两岸之间最窄处只有10米,江水在这里汹涌奔流,响声如雷,震耳欲聋。这里适合休闲度假。
4、称杆乡观景台:老虎跳
219国道怒江段称杆乡的观景台是老虎跳,被称为怒江第一天险,位于泸水市称杆乡境内怒江段。这里是观赏怒江峡谷的绝佳地点,景色壮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老虎跳观景台的具体位置在泸水市称杆乡境内,这里是怒江大峡谷的一部分,景色极为壮观。站在观景台上,可以俯瞰怒江的汹涌奔腾,响声如雷,震耳欲聋。这里怪石林立,形态各异,两岸之间最窄处只有10米,江水中间有一块大石,在江水的冲击之下,激起浪花一朵朵,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这就是老虎跳,我们置身其中,深深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力量。此外,观景台周边还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使得这里成为自驾游和摄影爱好者的必到之地。
5、金满银滩观景台及周边
金满银滩是位于怒江大峡谷一转弯处的观景平台,以其诗意的名字和独特的自然风光著称。其名称源于傍晚阳光照射在以石头为主的江滩时,石头反射出的金色与银色光芒,形成“水急流银花金花满地舞”的唯美景象。可是我们到达时,天气差强人意,迎接我们的是:大阴天,有马上要下雨的迹象,网友们分享的那种:“被怒江水冲击的江中石头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蓝色玉石般透明的景象,视觉效果独特”,我们没有体验到。
6、怒江飞来石
怒江飞来石: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民族中学内,是一块重约500吨的巨石,因其从天而降的奇特经历而闻名。飞来石的具体位置在福贡县民族中学的教师宿舍小院内,高约3米,直径约2米。1983年3月19日凌晨,这块巨石从碧罗雪山滚落,不偏不倚地落在了教师宿舍小院的中央,仅损坏了北面房子屋檐的一角,而当时宿舍里的十几位老师却毫发无损。
关于飞来石的成因,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它是从碧罗雪山滚落下来的,尽管专家们进行了调查,但未能找到巨石滚落的起点和路径。另一种说法认为这块巨石是“公石”,地下还有一块“母石”,两者合在一起被称为“鸳鸯石”。此外,还有传说认为这块石头是上帝赐予学校的镇教之石,预示着学校将文风鼎盛、人才辈出。
我们来到怒江飞来石所在地时,天正下着雨,我们仅仅拍了张照片就向老姆登村赶去了。
D10、老姆登—知子罗
20250323 星期日 阵雨 26°/12°
根据天气预报显示,昨天和今天都是雨天,明天会是晴天,出来玩了近10天,每天的行程我们都安排得满满当当的,既然雨天来了,那么我们就好好休息休息吧,在老姆登和知子罗,我们非常享受地体验了王维的《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那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自得悠闲的人生态度。感觉非常放松、非常舒服,而且老天让我们见到了云雾飘渺的美景,要知道,这里可是人神共处的仙境哦。是呀,我们这几个耳顺之人,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要有:“闲看雨落静待花开”的好心态。于是乎我们在老姆登的猴子树客栈住了两晚。
1、老姆登村
老姆登村:位于怒江大峡谷中段,隶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东邻兰坪,南接知子罗,西靠棉谷,北连沙瓦,海拔1800-1850米,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163毫米。老姆登村背靠碧罗雪山,面朝高黎贡山皇冠峰,是观赏峡谷地貌的绝佳位置。“老姆登”是怒族语的音译,意思是“人喜欢来的地方”。整个村庄被高山环抱,远眺可见碧罗雪山和高黎贡山,山脚下是壮丽的怒江峡谷。这里常年云雾缭绕、梯田沿着陡峭山势盘旋而上,木楞房错落分布于原始森林边缘。是一个“云端村落”的傈僳族古寨。因该地土壤、气温、降水、光照等因素的得天独厚,以该村名命名的“老姆登茶”享誉全州内外。
怒江老姆登基督教堂 :在怒江峡谷沿岸,只要有村落的地方,我们都可以找到以前法国传教士建造的教堂,据说怒江境内有654座教堂,并且仍在被村民们使用来做礼拜。虽然在峡谷里,居住着怒族、傈僳族、白族、汉族、藏族等,但是他们绝大多数对基督教的信仰却是一致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保持着原始的信仰,如傈僳族的东巴教和藏族的藏传佛教。因此,这里被称为“人神共居的福地”, 老姆登基督教堂始建于1930年,先后扩建数次,教堂没有太多的装饰,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
2、知子罗村
知子罗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匹河怒族乡下辖的自然村,地处碧罗雪山海拔2030米的山梁上,傈僳语意为“好地方”。知子罗村与老姆登村是相邻的两个村庄,从老姆登村到知子罗村要继续爬坡,走之字型山路,路况很好,车程仅15至20分钟。知子罗村国土面积45.33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13.8℃,年降水量1163毫米。下辖13个村民小组,共约900人左右(怒族、傈僳族为主),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属贫困村。这是一个有着浓厚历史积淀的地方:千年前为乌蛮部落定居点,后成为茶马古道重要驿站,连接大理与缅甸。1912年起先后为殖边公署、碧江县城及怒江州府所在地,1974年州府迁至六库镇,1986年因地质灾害风险撤销县制,降为村落。这里保留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筑风貌(如八角楼、标语墙),被称为“废城”或“记忆之城”。知子罗从繁华枢纽到静谧古村的变迁,使其成为怒江地区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见证。
知子罗云上宫房酒店:到达知子罗村沿着山路继续上行,很快就到达该酒店了,酒店建筑风格参考了怒族的传统民居,结合了树屋和穴居的形式,巧妙地利用了陡峭的山地,隐匿在山林之间。每个房间都是最好的观景台,可以欣赏到雪山、皇冠山、云海和蜿蜒的怒江等美景。
怒族博物馆:据说这里原来是图书馆,现在是博物馆,但是没有开放,好像里面也没有藏品。可以爬上楼去,站在阳台上欣赏皇冠峰和怒江大峡谷,同时也是观日落的好地方。知子罗的乡亲们告诉我们:皇冠峰就是一个怒族睡美人,同时,也是一个怒族少女的侧面照,不信?请看下面两幅照片:
怒族博物馆三楼看云海
知子罗老城:从清末开始逐渐发展成为怒江地区的行政中心,1974年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驻地。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瓦碧公路建成通车,原来的州府、县城就这么空寂了下来。
下午5点多,我们正打算离开知子罗老城返回老姆登村时,雨停了,天开始放晴,接着太阳出来了,我们太激动了,赶紧跑到怒族博物馆三楼,欣赏雨过天晴后夕阳西下的美景,我们被上苍温柔以待,幸福满满。
D11 老姆登—丙中洛
20250324 星期一 晴 28°/16°
下了两天的雨今天终于放晴了,我们知道有下一站的美景在等待着我们。早上依依不舍地离开老姆登村,沿着怒江继续北上,途中游览了达门教堂、月亮石、远征军回国渡口。下午三点半到达丙中洛并顺利入住贡山怒居民宿,下午继续游览了贡当神山上的三个观景台:怒江第一观景台、贡当神山观景台、丙中洛观景台和重丁天主教堂。接下来两天游览丙中洛。
1、月亮石
达门教堂位于怒江大峡谷的219公路旁。这座教堂由法国传教士修建,是怒江流域最大的基督教堂之一。教堂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哥特式特征,尽管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遭受破坏,但1996年重建后仍保留了原有的白色双塔设计。教堂坐落在悬崖边,青砖墙、红漆木窗、白铁皮屋顶,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显得格外朴素而美丽。
石月亮位于怒江福贡县的高黎贡山山脉中段,海拔3300米的高峰上。它是一个巨大的大理岩溶蚀形成的穿洞,洞深约百米,宽约40米,高约60米。从远处眺望,透过石洞可以看到一轮明月悬挂在山海峰林之间,景象壮观。
石月亮的形成与地质变迁密切相关。大约5亿年前,一块海底形成的古老岩层随着地壳运动从海面升起,形成了高黎贡山。其中一个突出部因风化形成了一个宽32.7米、高60米的天然岩洞,当地傈僳族称此洞为“亚哈巴”(即石月亮)。
2、远征军回国渡口
远征军回国渡口位于怒江大峡谷,这里是怒江远征军回国的重要通道之一。怒江作为天然屏障,在战争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失利后,部分部队通过怒江回国,渡口成为他们归国的必经之地。
1942年,中国远征军在缅甸作战失利后,部分将士被迫穿越野人山,绕道回国。1943年,远征军重建并在滇西发起作战,最终在1945年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
回溯往昔,烽火连天,日军的铁蹄肆虐东南亚,妄图切断中国抗战的生命线。为了保卫家国、抵御外侮,中国远征军毅然决然跨出国门,奔赴缅甸战场。他们穿梭在枪林弹雨、瘴气弥漫的丛林,与日寇展开殊死搏斗。当战事逐渐收尾,疲惫却坚毅的远征军战士们向着怒江集结,渴望回归祖国怀抱。
3、怒江第一湾观景台
怒江第一湾观景台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丙中洛乡日丹村附近,在G219公路边,是怒江流经该地区形成的一个半圆形大湾,称为怒江第一湾。这里地势险峻,江面海拔1710余米,湾上怒江台地平坦开阔,高出怒江500米,构成三面环水的半岛状小平原。
怒江第一湾地理位置与形成原因:怒江第一湾是由于王箐大悬岩绝壁的阻隔,使得江水的流向从由北向南改为由东向西,流出300余米后又被丹拉大山挡住去路,再次调头由西向东急转,从而形成了这个半圆形大湾。
为了俯瞰怒江第一湾的全貌,我们还前往了位于贡当神山上三个观景台中最高的观景台。沿着路上山,会经过一个白塔,来到半山腰到达一个停车场后停车,穿过一个养鸡场,根据路标就可以到达观景台。这里的视野非常棒,可以看到怒江第一湾的全貌、蜿蜒的G219公路、以及山间缭绕的云雾。站在这里,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4、贡当神山观景台
贡当神山观景台位于位于丙中洛镇附近的贡当神山上,在贡当神山观景台上,可以欣赏到连绵不绝的山脉和咆哮的怒江、怒江第一湾的美景尽收眼底、丙中洛坝子一览无遗,云雾缭绕,恍如仙境。
嘎哇嘎普,意为高大的雪山,嘎娃嘎普雪山为高黎贡山山脉,海拔5128米,是丙中洛最高山峰,也是怒江州境内的最高高峰。一直以来,历史上,这里一直鲜少有人来往,人迹罕至,是中国最为偏远、通行困难的地区之一。雪山脚下有独龙族、怒族的村庄。
5、丙中洛观景台
丙中洛观景台是贡当神山上位置最低的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怒江及其周边的壮丽景色。这里不仅是观赏怒江第一湾的最佳位置,还能看到连绵不绝的山脉和云雾缭绕的丙中洛坝子,仿佛置身仙境。其实:在贡当神山上一共有三个观景台,只是处在贡当神山不同的高度而与。在丙中洛观景台主要是欣赏俯瞰桃花岛的景色,第二天下午我们还开车上岛上游玩了,道路非常崎岖,对内地的司机来说,那是一次严峻的路考,桃花岛是扎那桶村的俗称,村子很小、平地也不多,我们憧憬的桃花岛是到处盛开着粉红色桃花美丽村庄,可千辛万苦驱车来到岛上,有点小失望,岛上只有象征性的几棵桃花不情不愿地开着几朵小花,所以,桃花岛只能远朓不需近访。
6、重丁天主教堂
重丁天主教堂位于云南省贡山县丙中洛镇重丁村,是整个贡山县最辉煌、最壮观的建筑物之一,被誉为“迷你版的巴黎圣母院”。重丁天主教堂始建于1908年,由法国天主教传教士任安守主持建造。教堂采用法国式结构,两侧为住楼,中间为礼拜堂,并建有两座钟楼。工程历时10年,于1918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在文革期间,教堂被毁,但在1996年原址重建,规模远小于过去的大教堂。
重丁天主教堂外观呈乳白色哥特式风格,高约25米,整个教堂呈方形,大四合院布局,中间为礼拜堂,两旁为住宿楼,还建有两座钟楼。堂内的立柱用汉白玉石制作,教堂内可容纳上千人。重建后的教堂融入了更多藏族、怒族建筑特色,立面更加瘦高。
7、丙中洛镇
丙中洛地处滇西北三大山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与三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形成的“三江并流”核心区,是怒江大峡谷最北端的乡镇。这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为嘎娃嘎普雪山,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则为与捧当乡交界处的江面,约1430米。乡政府驻地丙中洛坝子海拔1750米,四面环山,雪山环绕,景色如画。也可以理解为地处怒江大峡谷的尽头,滇藏交界处,被雪山环抱,江河滋养。这里以壮丽的自然景观著称,尤其是怒江第一湾,江水在这里形成了一个半圆形大湾后继续向南流去。丙中洛镇总面积823平方千米,辖4个村,总人口6355人(2017年数据)。丙中洛是藏族、怒族、傈僳族、独龙族等多个民族的聚居地,多元文化的交融使得这里成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傍晚7点多,我们来到了仅有一条商业街的丙中洛镇,可能是旅游淡季的原因,街上行人寥寥无几,一大半的商铺已经关门了,我们选择了一家藏族餐馆用餐,性价比很高哦!。
D12、丙中洛:雾里村、滇藏界、秋那桶、桃花岛、普化寺
20250325 星期二 晴 28°/ 5°
丙中洛镇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咽喉,如今更是“丙察察线”(丙中洛—察瓦龙—察隅)自驾黄金路线的起点。这里不仅有独特的田园风光,还有许多特色民宿和客栈,如秋那桶村的木楞房、雾里村的晨雾和石板屋,推窗见雪山,枕畔听江涛,形成了“一村一主题,一宿一风景”的旅居群落。此外,丙中洛边境派出所通过“普法茶水铺”和“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营造了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充满神秘色彩的藏传佛教寺庙等等,我们都要去见识见识。于是,今天的行程是早晨到雾里村看晨雾,之后继续向北到滇藏界、再到秋那桶村、再深入探访雾里村、石门关、桃花岛、最后拜访普化寺。
1、雾里村的晨雾
雾里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丙中洛镇下辖的自然村,位于茶马古道上,背靠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隔江相望,怒江环绕其间,被誉为“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 根据资料介绍:因峡谷水汽充沛,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常年云雾缭绕,晨昏时分宛如仙境。早上9点我们就驱车来到了位于公路边的雾里怒族原生态聚落景区的观景台,只见隔着怒江的小村庄,隐藏在云雾里,忽隐忽现,亦幻亦真,山林、桃花、木楞房、庄稼点缀其中,不时股股炊烟夹着饭香随着浓雾飘逸,这是仙界的瑶池、这是人间的烟火,对!这里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太阳普照大地时,我们继续下一站:滇藏界。
2、滇藏界
25分钟后,我们驱车来到滇藏界,滇藏界是云南和西藏的交界处,也是“丙察察”线的起点。这块蓝色的铁牌上写着“滇藏界”和“西藏界”,标志着从这里开始就进入了西藏的地界。这里曾是茶马古道滇藏马帮的必经点,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极为丰富。界碑的存在不仅是一个地理标志,更是文化与历史的见证,吸引着众多旅行者前来朝圣和探索。由于进入西藏的道路经常有碎石或山体滑坡是现象,因此当地政府规定:星期一至星期五禁止一切车辆通行,周六日可经过这里入藏。我们只是来打卡而已,来到滇藏界,马上受到了民警的热情接待,民警们热情地递来了热气腾腾的姜茶,即使当时的气温只有10°左右,我们的心暖暖的,我们被民警温柔以待,真是太幸福了。通过了解,原来是丙中洛边境派出所通过“普法茶水铺”和“景警随行”党员先锋服务队活动,营造了和谐安全的旅游环境。
3、秋那桶村
丙中洛秋那桶村位于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的最北端,是云南省在怒江大峡谷北端的最后一个村子,海拔1750米,是怒江的“北大门”,是西藏入滇的第一村。该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以怒族为主,居住着藏族、独龙族、傈僳族等少数民族群众308户1059人。秋那桶村的名字在当地怒族语中意为“依山傍水”的地方。秋那桶村的交通状况较为便利,尽管距离县城较远,但其地理位置使得它成为进藏的必经之地。村庄内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较为完善,包括民宿、山庄等旅游设施的建设,以及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提升了村庄的整体景观和居住环境。当地的房屋是典型的怒族格调,就地取材,全木头房子,房顶不是瓦片,而是用石板盖起来的。房子一般分两层,下层喂养牲畜,上层住人。秋那桶峡谷是整个怒江大峡谷精华中的精华部分,原始森林茂密,瀑布众多,人在峡谷中穿行,沿途景色十分壮观。和怒江所有的村寨一样,秋那桶村里也有一座天主教堂,不过从其木制的外观来看,更像是座寺庙。
当地的房屋是典型的怒族格调,就地取材,全木头房子,房顶不是瓦片,而是用石板盖起来的。房子一般分两层,下层喂养牲畜,上层住人。
4、深入探访雾里村
雾里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早晨我们去滇藏界、秋那桶村的途中,我们站在怒江公路边的观景台上欣赏浓雾里的雾里村时就有深入探访这个村庄的强烈愿望了,现在从秋那桶村返程,是探访雾里村的最佳时间(下午两点半)。
雾里村位于怒江东岸,背靠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隔江相望。雾里村是茶马古道上的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我们从村北徒步进村,村北保留着1.5公里凿于悬崖的茶马古道,是历史上滇藏线(丙察察段)的起始地段,马帮经此通往西藏察瓦龙。古道宽仅1米,需贴山壁行走,这是一条体验古道文化的徒步路线。雾里村居民以怒族为主,兼有藏族、傈僳族等60户人家,民风淳朴好客,2019年12月31日,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在贡山丙中洛大尼当的怒江两岸,矗立着怒江“三代桥”。最早一座为朝红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结构为钢索木板吊桥,仅能用于人畜通行,现这座桥已废弃无法通行,仅作为人文景观保留;第二座建于2004年,桥体为钢缆水泥吊桥,桥面为钢板铺成,一次仅供一辆汽车交替通行;直至2017年,随着国道G219线的贯通,怒江“大尼当公路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至此,怒江“三代人、三代桥”连通着怒江两岸。
5、石门关
石门关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的一处自然奇观,位于怒江大峡谷北端,是滇藏茶马古道的必经险关。在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北部,是一路夹江而行的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两座绝壁从江边拔地而起,直冲霄汉,形成一道500多米高近200米宽的巨大石门,怒江从石门中喷涌而出,奔泻而下,当地人称它为南礼墙,又根据地形地貌,取了个形象的名字——石门关。
离开石门关后,我们直奔桃花岛,五点半才到达,进岛的道路不好走,花了时间景色不是那么的好,不推荐。接着马不停蹄直奔普化寺,傍晚6.20到达,呆了一个小时。
6、普化寺
丙中洛普化寺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乡甲生村,是怒江州贡山县唯一一座藏传佛教寺院,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727年),有近三百年历史,现为第五世朗秋活佛的驻锡地。普化寺因年久失修,曾存在倾斜、漏雨等问题,但经过朗秋活佛和善信的支持,现已恢复往日的风采。
普化寺坐西朝东,地势西高东低,建筑依地势而建,为土墙木框架石片瓦混合结构,平面呈T字型,富有层次感。普化寺建筑雄伟、风格独特,在建筑艺术上表现了贡山各民族的灿烂文化和精湛的艺术,是贡山县文化与内地文化交往融合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199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被列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白塔开光时,普化寺的上空出现了极其殊胜的佛光,愿这殊胜的佛光永远普照在三江并流的多民族、多文化人们心中,愿藏传佛教在朗秋活佛的智慧之光下不断发扬光大。
普化寺分为老殿和新殿,老殿较为简陋但显得庄重朴实,新殿则富丽堂皇,装饰金碧辉煌,壁画和唐卡美轮美奂。这里眼望雪山高耸,白云祥霭,山脉俱朝向普化寺环列,如盛开的莲花花瓣,中间的莲花台即是有近三百年历史的普化寺。
D13、丙中洛—孔当独龙江风情小镇
20250326 星期三 晴 23°/ 5°
昨天探访了丙中洛的乡村,遇到美景那肯定要发朋友圈呀,朋友们赞叹不已,其中一个朋友告诉我们,秋那桶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其中一个叫青那桶的村庄美得不像话,值得一游,好吧,早餐之后,我们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不禁要说:我们来对了,闲适的田园风光让人沉醉。在游玩过程中,我们与在老姆登相识的驴友相遇了,他们告知:他们是从老姆登直接到独龙江的,今天早晨从才从独龙江来到丙中洛玩的,独龙江到丙中洛的路况还不错。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前几天因天气原因封路了,我们才取消去独龙江的念头,现在得知:路通了!于是10.30,我们向独龙江进发!途中的景色很美我们也无暇顾及了,仅在独龙江迪摩帕观景台稍作停留。独龙江公路起点在贡山,终点在独龙乡政府所在地孔当,全程长79公里。由于山路崎岖,下午3点才平安到达孔当独龙江风情小镇,顺利入住贡山逸景酒店(独龙江店),老板建议我们下午三点半可以去哈滂瀑布,又是行程满满的一天。
1、青那桶村
丙中洛青那桶村位于云南省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庄,海拔1750米,年平均气温16℃,年降水量175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该村隶属于丙中洛乡秋那桶村委会,距离秋那桶村委会5公里,距离丙中洛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这里没有商业化的痕迹。
青那桶村的自然环境优美,是一个宁静而秀美的偏远村落,村内有一条路绵延上山,村子从南到北大约有两公里的距离,地势北高南低,形成了错落有致的木房子和农田。村内随处可见散养的鸡和午休的黑猪,闲适的田园风光让人沉醉。此外,青那桶村还保留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村里的建筑多为干栏式木楞房,具有黑色、高脚、木墙的特征,反映了当地怒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建筑风格。
青那桶村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村里的建筑多为干栏式木楞房,具有黑色、高脚、木墙的特征,反映了当地怒族人的生活习俗和建筑风格。
下一站:独龙江
2、独龙江迪摩帕观景台
迪摩帕观景台位于丙中洛到独龙江的途中,是滇藏线上的一个重要观景点。迪摩帕是傈僳语,意为“老五的居住地”,因先前一个名为阿迪的男人迁徙至此,过着狩猎和刀耕火种的生活而得名。观景台东临黑娃底河谷,西临普拉河河谷,东南远眺碧罗雪山。观景台下是著名的独龙江人马驿道,这里海拔2430米。景色壮观。
迪摩帕观景台美景
3、哈滂瀑布
哈滂瀑布位于独龙江乡最南端的马库村委会钦兰当自然村,再往前走几公里便是中缅边界。哈滂瀑布的命名来源于独龙语,意为“万丈悬崖缺口跌落下来一股巨大的水”,当地人称其为“哈巴依称”,意为“月亮上掉下来的水”。
哈滂瀑布的景色极为壮观,据说尤其在有明月的夜晚观看最为壮观。瀑布从约160.6米高的山岩缺口轰鸣着喷涌而下,水花飞溅,形成细如烟尘的水雾,被风吹在脸上带来丝丝清凉。在旱季,瀑布的水量较小,宽度约为20米;而在雨季的5至8月份,水量巨大,瀑布从约160.6米高的山岩缺口喷涌而下,形成巨大的水柱,临近瀑布能感受到水珠霏霏,烟雾茫茫,阳光照射下还会出现七色彩虹,景象极为壮观。
D14、独龙江—福贡县城
20250327 星期四 晴 25°/ 12°
这个季节一个好天气对于在独龙江边生活或旅游的人来说,是可遇不可求的,如果遇到恶劣天气,如暴雨、雪崩等都会封路,那么独龙江这边就会与外面断绝交通往来,所以,我们今天一定要抓住这个好天气,好好领略一下这边独特的风光。早餐之后打卡独龙江普卡旺村、白来桃花村、探访龙元纹面女,下午穿越高黎贡山,夜宿福贡县城。
1、孔当独龙江风情小镇
孔当独龙江风情小镇是独龙江乡政府所在地,也是唯一的独龙族文化特色小镇。小镇位于独龙江畔,是独龙族人主要的生活空间。孔当意为孔氏族居住的地方,据当地老人叙述,这里已居住有15代人,建村年代约在明朝末年。2002年,独龙江乡人民政府从巴坡搬迁到孔当。
小镇的核心区域包括独龙风情街、滨江风情道和独龙族博物馆。独龙风情街是孔当的核心街区,拥有众多具有独龙族风情的酒店、商店和餐馆,以及文面女广场。滨江风情道则以情侣路为主题,一侧是汹涌的独龙江水,另一侧是幽雅的秘境园林。独龙族博物馆则系统地展示了独龙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面貌。
2、独龙江普卡旺村
普卡旺村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独龙江乡孔当村的一个村民小组,以流经村庄的普卡旺河命名,地处独龙江右岸支流担当洛河畔,海拔约1478米。20世纪50年代初,原在肯顶、可罗络的部分村民迁居至此而形成村落,现在常住人口58人,共13户。村庄被茂密森林和翡翠色的普卡旺河环绕,河水清澈见底,吊桥、雪山与原始森林构成壮丽画卷,村庄保留着原始独龙族文化,被誉为“世外桃源”和独龙族的“活性博物馆”。
3、白来组桃花村
离开普卡旺村后,我们的目标是到龙元村寻访纹面女的,一路上,远山如黛、村庄、河流装点在丛林中、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桃红柳绿、好一派田园风光,我们的车开得很慢,一路美景接应不暇,前面的村庄中一棵棵粉红色的桃花在阳光的照射下,映红了整个小山村,太吸睛了,我们干脆在路边停车,静静地、远远地欣赏着这幅室外桃源的美好画卷。好享受眼前这份粉红色的浪漫啊!后来经了解,这个村子叫“白来组村”,我们可没有白来哟,相机、手机收获满满,不信?上片!
白来组村隶属于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龙元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独龙乡镇北边。该村是村委会所在地。海拔1423米,年平均气温14.8℃,年降水量267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马玲薯等农作物。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
4、寻访纹面女
纹面女在哪里呢?见到吊桥就有村庄,我们一路寻访,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龙元村见到即将永远消逝的独龙江“纹面女”——江林青老奶奶。独龙族纹面女是云南省怒江州独龙族妇女特有的传统习俗,以面部纹青蓝色图案为特征,关于纹面女历史原因存在多种说法,主流观点为避免外族劫掠(藏族土司曾强掳独龙族女性为奴,纹面以自保)。江林青老奶奶已经85岁了,看着身体还很健朗,依然操持家务和农话,她还带我们参观了她的菜地。
5、穿越高黎贡山
下午一点,我们开始返程离开孔当独龙江风情小镇,驾车行驶在独龙江公路上,虽路途险峻,但高黎贡山的壮美风光非常迷人,这一程是饱览神奇的峡谷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人间仙境之旅。由于昨天进入独龙江是一门心思快快到达目的地,沿途经过的观景台仅停留一个,因此,我们今天返程要放慢速度,好好欣赏。1,独龙江公路两侧密布的原始森林。2,神树观景台:位于独龙江公路旁,可以欣赏到被奉为神树的参天巨木,以及周围的自然风光。3,穿越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4,神树桩观景台:同样位于独龙江公路旁,观景台四周矗立的古树巨木,四季交替数百载,这里的古树巨木见证了高黎贡山的历史变迁。晚上8点我们顺利来到福贡县城并入住福贡丽景大酒店。
神树观景台:被奉为神树的参天巨木,傲然而立,它的树干需数人合抱才能丈量,粗糙的树皮铭刻着风雨的痕迹,犹如一部部古老的史书。
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位于高黎贡山峡谷地带,是连接独龙江乡和贡山县的重要交通设施。该隧道全长6.68公里,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并于2014年初顺利贯通。高黎贡山独龙江公路隧道周边环境恶劣,施工难度极大。隧道的建成不仅缩短了独龙江乡与外界的距离,还使得贡山县城与独龙江乡之间的车程从原来的数小时缩短至2小时。
独龙江公路旁的神树桩观景台:山间的云犹如一匹匹腾空的白马,驮着行人的思绪,往东到独龙江,往西到怒江,而眼前直指天空的老树便是拴马的桩子,让我们停下来驻足欣赏。观景台四周矗立的古树巨木,四季交替数百载,早已褪去绿意,却迎风傲立、枯而不朽、百年不倒,十分神奇,故当地人称之为神树桩。神树桩见证了高黎贡山从山间马铃响到半年热闹,半年冷清,再到常年车流滚滚的巨大历史变迁。
D15、福贡—楚雄(楚雄彝人古镇)
20250328 星期五 晴 26°/ 12°
今天早晨我们从福贡县城直奔楚雄市,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开始返程回家了,当然是边玩边返程。从福贡县城到楚雄520公里,8个小时的车程,下午5点平安抵达,顺利入住楚雄彝人古镇的龙腾酒店。楚雄市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首府,也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
1、福贡印象
我们在福贡县城住了一个夜晚,早晨吃了给早餐就要匆忙离去了,其实我们之前走219国道时在福贡的地头玩了几个景点了,那么从百度上获知一点关于福贡县的点滴,认识一下福贡县吧:
福贡县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辖县,地处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之间的怒江峡谷,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中部,东与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和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交界,南与泸水市相连,西与缅甸接壤,北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相邻,边境线长142.21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12千米,东西最大横距23千米。总面积2756.44平方千米,地形以高山峡谷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达73.09%(2024年数据),是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福贡县形成怒江大峡谷、澜沧江大峡谷和独龙江大峡谷等峡谷景观,有石月亮、飞来石、虎跳石等多处自然景点和吴符岩画、腊思底岩画、“片马抗英纪念碑”、驼峰航线等人文旅游资源。福贡县以傈僳族、怒族为主体民族,以草果等绿色产业和生态旅游为特色,2023年常住人口11.1万,2021年GDP27.37亿元。
2、楚雄彝人古镇
彝人古镇是国家AAAA级景区,是云南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景点之一。该景区位于云南省楚雄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大道以北,占地面积3161亩,总建筑面积约150万平方米。始建于2004年,是一个集商业、居住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彝人古镇以彝族文化为核心,融合了彝族的传统民居风格与现代设计理念。古镇内的建筑包括毕摩房、苏尼房、姑娘房等典型彝族建筑样式,展示了彝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游客可以在古镇内漫步游览,欣赏古建筑和自然风光,或在古镇内的小茶馆、酒吧小憩,享受宁静与惬意。同时也可以感受到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中国火城,浪漫花都。(免门票)
D16、楚雄—宜良九乡
20250329 星期六 晴 22°/14°
现在是春季,楚雄市的樱花正是花开灿烂时,赏樱是必不可少的节目,根据行程路线的方便性,我们选择了早餐之后打卡:楚雄市福塔公园。11点前往宜良九乡风景区,楚雄至宜良九乡风景区250公里,3个小时车程,下午两点半到达景区游玩,由于玩累了,晚上入住九乡云居客栈。(这个客栈有惊喜:独立小院,环境清幽,装修雅致,性价比高),这是我们返程的第二天。
1、楚雄福塔公园
福塔公园位于云南省楚雄州楚雄市鹿城镇东山,由楚雄州政协动员社会捐资,在明代所建(后被毁)古塔遗址建造。为八角九层楼阁式钢混结构塔,高层建筑59米,建筑面积1217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中华福文化深厚内涵的塔,也是楚雄最主要的标志性景观之一。(免门票)
楚雄福塔广集福之内涵,一层外壁是红岩雕刻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灵图案和唐太宗、宋徽宗、清高宗、清宣宗手书福字和历代名人、名家、民间的各种福字。
塔内每层展示福的一个主题,一层财源茂盛、二层事业兴旺、三层学绩长进、四层家庭和睦、五层子孙成才、六层平安吉祥、七层从善积德、八层健康永驻、九层延年益寿。
楚雄福塔将中国古代自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行书、草书,以及彝文、东巴文、满文、蒙古文、朝鲜文、维吾尔文、藏文、水族文字、傣族文字等各少数民族文字的“福”文字中有关“福”字的精品荟萃于一塔之中。塔内塔外,塔上塔下,共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福字,古时向有九九归一之说,九九归于一个“福”字。
2、宜良九乡风景区
我们从楚雄到达宜良九乡,首先在九乡吃午饭再进入宜良九乡风景区。宜良九乡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是一个以溶洞群落为主要特色的4A级旅游景区。九乡风景区以其国内规模最大的溶洞群落闻名,上百座溶洞纵横交错,形成了如荫翠峡、雄狮厅、雌雄双瀑、神田等绝景,被誉为“溶洞博物馆”。按照导航下午两点我们到达景区大门口,首先是进入360°球幕影院,体验置身于全景包围的视觉空间中,欣赏地底洞穴和浩瀚宇宙的景象。接着是:索道、麦田码头坐游船到达叠虹桥码头,二次坐船游览荫翠峡才进入溶洞,走出溶洞后坐座椅缆车到达旧的景区大门口、摆渡车回到游客中心。套票:199元/人。
九乡风景区地处山区、气候温凉,区内峰峦连绵,山峰谷底相对高差200米左右,地表海拔在1750~1900米之间,九乡风景区地势起伏不大。
荫翠峡:清幽迷人,峡长近千米,峡高60余米,水深14~15米,可划船游览,两岸古崖苍苍,浓荫摇弋,一泓碧水,清幽迷人,如诗入画的景观致使人流连忘返。
惊魂峡
惊心动魄。峡长700米,是国内所发现的最为壮观的地下大峡谷,两岸刀劈斧削一般,峡底到洞顶将近百米 ,峡中最窄处仅只三、四米宽,游人走过无不感到惊心动魄 。
古河穿洞:是古暗河道在长期冲刷侵蚀岩石形成的潜流式洞穴。后来因地壳隆起,河流改道,使得古河道悬于河岸的半腰,形成洞中洞的自然奇景。
叠层石:灯影组硅质白云岩中的叠层石是距今六亿年前古海洋潮汐环境中生长的大量蓝绿藻死亡堆积而成,具有微细叠层构造。
雄狮厅——地下广场。
雄狮大厅总面积15000平方米,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广场大厅,可容上万人在这里联欢,更为神奇的是,整个大厅顶部有一个完整的板块构成,板块上嵌有几个窝形的漩涡,整个顶部板块可谓天衣无缝。
边石坝:由岩溶作用形成的碳酸盐钙华堆积,长期的溶蚀作用,水流呈片状沿斜坡流动,遇到阻力时,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使溶解于水中的碳酸盐发生化学沉积而堆积而成坝,日积月累,形成一道道碳酸沉积的边石坝群。
神田——天造奇观。
神田是大型边石湖群,面积100多平方米,深达10余米,错落有致,景观奇伟壮丽,为世界上罕见的一大奇观,被国际洞穴专家誉为世界之最。
亿年之吻:洞穴滴水沉积景观的精品。展现了石柱发育形成中的早期石笋为时代更晚的新发育石钟乳通过新渗出的滴水碳酸钙沉积物缓缓连接,留下“跨代之吻”景致。
“鳄鱼”石板:地壳隆升前后,地下水冲刷磨蚀洞壁成凹穴状,加上岩石成层性好,凹穴上部的岩层受重力掉落,至今仅剩下这薄薄的一块岩板,酷似鳄鱼下颚,岩板上的那颗较大的石笋酷似鳄鱼的牙齿,形象逼真。
蝙蝠洞——地下倒石林。
蝙蝠洞的特点是钟乳石倒悬垂挂,如同石林倒长一般,这些钟乳石还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石林倾斜幅度大,不规则,细究起来,是因为空气流向不同而造成的,于是在九乡又添了一个风吹石弯的神奇景致。
D17、宜良九乡—广西平果县(体验平果县三月三活动)
20250330 星期日 小雨转阴 17°/1°
今天是返程的第三天,冷空气大举南下,降温降雨。早上我们冒雨离开宜良九乡后,一路往广西方向挺进,选择了广西一个靠近高速公路边的县城——平果县,作为我们今晚的歇息地,6.5小时、615公里,下午4点我们平安到达广西省平果县城并顺利入住平果万冠华中大酒店(平果文化公园店)。
从网络获知,下午平果县城的阳明古镇有庆祝广西传统节日“三月三”的一系列活动,于是下午4.40我们就赶到阳明古镇,体验了一把广西三月三的民宿活动,太兴奋了,从白天玩到了晚上。。。
广西平果县阳明古镇位于广西平果市西北部,距县城12公里,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古镇是明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王阳明(号阳明)的故乡,因此被誉为“百代文宗”和“明代理学之重镇”。
阳明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它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自治区文明乡镇。古镇辖1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5000多人,总面积140平方公里
平果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县级市,由百色市代管 ,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右江中游。平果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是我国大西南出海通道上的交通要冲和广西承接“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沿,东距首府南宁市86公里,西距百色市113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铁路、公路、航运四通八达。
D18、广西平果县—广东江门市
20250331 星期一 小雨 15°/ 8°
返程第四天:广西平果县到广东江门市,全程高速,650 公里,下午4点我们平安到家了,美好的行程结束了。
总结这次行程:
1、出行时间:3月14至3月31日 ,属于旅游淡季,是云南的旱季,路况相对好一些。
2、消费:人均四千大元,因为是旅游淡季,吃、住的开销占比不高。(滇西的物价较低)
3、我们这次游玩滇西的这条线路,大部分都是自然景观,不需门票,即使要门票的景点,我们的年龄都是优惠票价了,所以支出有限。
4、景观:承蒙老天爷的厚爱,天气与自然景观和谐地融合了,为我们一路展现了最美的风景。整个行程中,老姆登、知子罗最美的风景是云卷云舒、飘渺虚幻,我们的到来正好是雨天,真是神助攻啊!令我们大饱眼福了。其他时间大部分均是蓝天白云作伴,一路有繁花相送。特别是前往独龙江,一定要有一个好天气作伴才完美。一路上遇到的人们都非常友善。感恩啊!感恩一路所有的遇见!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普者黑—大理—石林—抚仙湖—昆明十天亲子自由行 57154
- 手写一封情书,给大理的柔软时光 56879
- 彩云之南,待得越久越想隐居(大理丽江西双版纳三城游) 4817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