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2

西望长安东阅洛阳,追寻华夏文明起源(续八:山西五台山核心景区)

编辑
天数:13 天 时间:7 月 人均:3000 元 和谁:亲子

西望长安东阅洛阳,追寻华夏文明起源(续八:山西五台山核心景区)

——2020年7月大西北亲子自驾游记

 

殊像寺
殊像寺大门,英俊少年游五台
殊像寺
殊像寺正门,我翻越千山万水,只是为了来到这里
殊像寺
宗乘之门,有一位小小少年,来此观瞻文殊菩萨
殊像寺
殊像寺大门口
殊像寺
殊像寺入口,人头攒动,人声鼎沸。殊像寺
殊像寺
大文殊殿前,善男信女很多,正在请香敬佛

D09(13/7): 游五台山核心区寺庙群之殊像寺/罗睺寺/大显通寺/塔院寺/五爷庙/菩萨顶/南山寺,住安阳宾馆。

今天早晨7:30AM起床,放眼从窗台望去,不远处的山谷上方,弥漫有几片云雾,看得入神。心想,真是一块山灵水秀、清幽纯净的佛门圣地。

在门口小吃店用过早餐,10元/位。我们开车来到殊像寺,开始了今天一天的进寺庙继续参台礼佛之旅。

又是一番查验健康码、门票二维码、身份证的复杂程序,然后我们顺利进入殊像寺

殊像寺
龙太子与外婆,在大文殊殿
殊像寺
大文殊殿,殊像寺

殊像寺创建于东晋初年,唐代重建,元泰定二年(1325)再次予重建,寺里有座大文殊殿,供奉着文殊菩萨,是五台山的五大禅处和十大青庙之一。。

这里还曾收留过因为吴三桂叛清而导致丈夫吴应龙和儿子吴世霖被杀的清廷三公主——清世祖顺治的妹妹,康熙的姑妈。

因为殊像寺曾经遭遇一场火劫,整个寺院片瓦无存而唯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安然无恙,康熙意识到这是文殊菩萨在护佑显圣,于是下旨原址重建。

五台山
大圆照寺牌匾
殊像寺
殊像寺,外婆与龙太子

“殊像寺”,即意味着这里有文殊菩萨的真像。康熙二十八年(1689),清圣祖为殊像寺的文殊骑狻猊像题匾:“瑞相天然”,对殊像寺恩宠有加。

殊像寺文殊殿内,有一尊文殊菩萨骑过猗狻的塑像,高9.87米,是五台山最高的一尊彩塑文殊像。据说,修建寺院时,文殊菩萨曾经在天空中显露真容。当时的匠工急中生智,拿出厨房和好的乔面,照形捏制而成,刚捏好,天空中的文殊真容便隐去了。

匠工接着用泥仿塑,效果却不理想,干脆把乔面头安在塑像上并贴上金箔,于是这一塑像就有了乔面头像文殊菩萨的称谓。

殊像寺
叩等身长头的和尚,还收容了好几条流浪狗,这爱心了得,出家人慈悲为怀,善哉善哉
殊像寺
狗狗似乎也很有灵性,一直静静地躺在和尚身边,微闭双眼,不吵不闹,好像睡着了
殊像寺
佛教壁画,偈语深刻:“问观音为何倒坐,恨凡夫不肯回头”
殊像寺
信众们,聚在大文殊殿前
殊像寺
英俊少年,祝愿你的未来朝阳日升,学业蓬勃兴盛
殊像寺
外婆很厉害,徒步跟着我们,从不掉队,勇气与毅力上佳,表现极其出色
殊像寺
龙太子,高昂起自信的头,立于天地文殊殿前
殊像寺
恨不文殊少年时

文殊殿内的殿壁上还塑造了五百罗汉渡江的故事。殊像寺外的牌坊前面,有一口般若泉。“般若”是梵语,“智慧”之意。据说,饮此泉水能长智慧去愚痴。清代帝王朝山礼佛,也专饮此水。

殊像寺是乾隆十分喜爱的一座寺院,后来乾隆在承德避暑山庄专门仿建了一座“殊像寺”,是避暑山庄“外八庙”之一。

我们看到,有个汉族居士,带着收留的几只流浪狗,在大文殊殿前叩等身长头。神奇的是,那几只流浪狗一点也不吵闹,安静地趴在主人身边,如此喧闹的场合里居然睡着了。

五台山
远处泛起多多低矮的浮云,给这五台山的夏天,蒙上一层面纱,这里风景秀丽,山峦起伏,气候适合,美不胜收
罗睺寺
藏族寺院的经典格局,佛顶佛台佛塔
罗睺寺
罗睺寺,是一座藏式建筑的寺院

随后,我们驱车去五爷庙——五台山香火最旺盛的佛寺。本想把车停在路边靠近塔院寺的一个门口带栏杆的停车场,把门的不让我们进去,说是要卖车位。可可能是欺负我们是外地牌照吧,其他晋牌照的,就放进去了。

我们掉头重新去找停车场,一直向上开到广仁寺门口,看起来很空,停下车就想要么先去看看广仁寺吧。我刚锁好车,不一会外婆出来说,关门了,还在建。

这次我把车沿着一条碎石路,一直开到了罗睺寺的门口,反正和显通寺塔院寺都挨着。路边有卖香的阿姨,占着一个车位,叫你停她那。我继续往前开,穿过“大圆照寺”的牌坊,把车停在一处空旷的空地上。

卖香的阿姨居然跟过来了,继续兜售着她的香,我告诉她不要,她说反正都是一样的。我回答“如果是一样的,就更不能要了。我是来敬菩萨的,干么不用寺庙里的香来敬呢?”

罗睺寺
五台山的寺院建筑,有个特点,都会有一条长长的石阶梯,延伸到上端就是山门的入口,行走在向上的石阶上,可以梳理心情,等走到山门时,内心的仰望与渴望之心已然点燃起来
罗睺寺
龙太子说,我喜欢这家的寺院,我也是
罗睺寺
少年摆POSE,无师自通,大显龙威的造型
罗睺寺
我的爱,一天比一天更热烈,阳光少年,内心充满光明和乐观,罗睺寺山门前
罗睺寺
门口验票的阿姨,非常Nice,见我们在拍照,主动走出去,把风景留给我们

罗睺寺,山门看起来不大,但走进去,别有洞天。这是一座藏式风格的寺院,寺庙的浮雕、砖雕和石雕精致而大气,技艺精湛,风格简约。

我们在门口拍照,门口的服务员阿姨会非常体贴地移开,把风景留给我们,我进门时谢谢了她。

汉白玉的菩萨像,造型鲜活,富有神韵,玲珑隽透,堪称艺术精品。

罗睺寺
菩提树下的思索
罗睺寺
佛子道场
罗睺寺
汉白玉石雕,通体洁白如玉,形象生动,造型精细,技艺高超
罗睺寺
藏传佛教的菩萨像
罗睺寺
精美的汉白玉雕刻,精细,美观,是石刻工艺的上佳珍品
五台山
罗睺寺往外眺望的五台山风景
罗睺寺
唐卡,珍贵富贵高贵
罗睺寺
罗睺寺转经筒,少年的祈祷
罗睺寺
大雄宝殿前
罗睺寺
我,来自东方,从西安兵马俑、延安黄帝陵以及壶口瀑布前走过,来到五台山
罗睺寺
观音殿。罗睺寺
罗睺寺
财神殿,赵公明财神
罗睺寺
文殊菩萨像
罗睺寺
罗睺寺,古老的建筑,院子显得古朴肃穆,中间立有皇帝的御碑
罗睺寺
大雄宝殿,这里的牌匾是深蓝色的字,镶着金边
罗睺寺
少年童心正盛,灵气十足,和我隔着庙门,玩起了捉迷臧的游戏

走过藏式转经筒和大藏经楼,拜过观音殿和药师殿,我们来到大雄宝殿,向文殊菩萨进香。后墙两侧还供奉有黄教祖师宗喀巴大师佛像。

罗睺寺
天王殿前者这对唐代的石狮子,堪称五台山历史最久远的石狮子
罗睺寺
罗睺殿一瞥
罗睺寺
天王殿的石狮子,唐代的石刻样式,古朴苍远
罗睺寺
一座美丽的寺院,一份久远的信仰,一块宁静的净地
罗睺寺
拥抱太阳,拥抱自然,拥抱这份信仰
罗睺寺
快乐阳光,充满自信,博学好问,就是龙太子一种与生俱来的品格,这么多年的旅游,塑造出你爱思考有自主见解的思想
罗睺寺
不仅是读书,寻找知识的答案方面,我们也同样很擅长。凹造型,我们也是一流的

天王殿前那对古老的唐代石狮子,一雌一雄,硕大雄浑,威武壮猛,入列五台山最古老石狮之最,彰显出罗睺寺古老而悠远的历史。

罗睺寺始建于唐代,因文殊菩萨在此落脚讲经说法显过圣灯,又得名落佛寺,是供奉佛祖释迦摩尼的儿子罗侯罗尊者的肉身舍利道场,也是五台山保存完好的十大黄庙和五大禅寺之一,著名的佛教活动、五台山十景之一“开花见佛”,就在这里。

出得罗睺寺,沿着一条红色围墙围成的50米长的斜坡蜿蜒至上,一座“显通寺”的山门,隔开了这两座紧邻的寺院。

罗睺寺
白塔,藏传佛教的灵塔
罗睺寺
始建于唐代的罗睺寺,是五台山十大黄庙和五大禅寺之一。这里古朴幽深,灵秀庄重
罗睺寺
这是一片空谷开阔的山地,佛门净土
罗睺寺
一条陡斜的山坡,罗睺寺
罗睺寺
罗睺寺,一座神奇而富有灵气的古寺,龙太子和我们感到无比亲切
五台山
身后是塔院寺的大白塔,巍峨耸立;右侧是显通寺树立的牌坊,三门仪门;走在罗睺寺的土地上,昭示这里是三座寺院的交界处,塔院寺、罗睺寺以及显通寺三家在此交界
五台山
一座石牌坊,穿过此扇仪门,就算跨过罗睺寺的地界,步入显通寺的山门
五台山
通向显通寺的细石板路,悠长致远,行走其上,给人以修心养性的仪式感

穿过显通寺的大钟楼,楼上悬挂着五台山最重的幽冥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这只少半斤不过万斤的分寸,令人回味。

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建起的第二座佛寺,第一座就是洛阳的白马寺。

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开启了中国兴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云游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由此揭开了五台山佛国历史的新篇章。 

摄竺两位高僧所以选中五台山,也是事出有据。当时的五台山叫清凉山,佛经《华严经》里说,东方清凉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有案可据;两位高僧查看五台山地形,觉得与印度灵鹫峰极其相似,灵鹫峰是释迦牟尼向弟子讲经说法的地方;据说在两位高僧来以前,五台山已有一座佛塔。于是,五台佛国的奠基石——五台山第一座寺庙,亦被称为中国第二座寺院的大孚灵鹫寺(即今显通寺)就此建立起来,那座山也被称作灵鹫峰。 

显通寺
显通寺,一大著名景点就是这座幽冥钟楼,是五台山钟楼之最
显通寺
显通寺重达9999.5斤的大钟,就高悬在这座钟楼上
显通寺
显通寺的入口,这是中国历史上建设的第二座寺院,与白马寺齐名,寺院的历史与白马寺同一年建设,堪称国宝级文化遗产
显通寺
走过验票口,还需走过一条长长的幽深的庭院,里面还有一道山门,如此设计,也算匠心独运了
显通寺
大显通寺,中国最古老的寺院之一,与我们后来去洛阳时参观的白马寺,是一对姐妹寺院,提出建寺建议和设计策划的都是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批准开建和组织施工及提供财政支持者都是东汉的汉明帝。这寺院的出身高贵,有着皇家血统,一出生就是皇家御批的寺院,有官方组织能工巧匠营造,档次和等级高贵。而且,这个汉明帝,做人非常低调,做好事从来不留名,连一个字都不曾留下来。境界与修行一样,不同的用心所领悟到的事物的差异,还是显而易见的。这参佛礼佛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古人的思想和境界不见得比现代落后,不然孔子3000多年前的《论语》,至今依然大行其道,个中奥妙,惟心诚可鉴,思想的造化,也惟诚心可鉴
显通寺
承天启地,继往开来,接天福地,造化自我
显通寺
五台山,山高人景仰,佛法力无边,显通寺前
显通寺
香火缭绕的显通寺,开阔的佛门净地
显通寺
龙太子喜欢这样的清净之地,安详的氛围,清新的空气
显通寺
石碑,显通寺
显通寺
日冕,记得在北京故宫参观时,曾经见过,足见这座皇家寺院历久弥新,旷古幽远的历史
显通寺
佛在心中有
显通寺
奔跑吧,少年,总是静如处子,动如狡兔,欢快活跃,内心充满阳光
显通寺
礼佛的信众,梵音清唱,钟声悠远

  显通寺大雄宝殿,重顶飞檐,巍峨宏大,为五台殿宇之最。高大的佛像,金碧辉煌。无字碑,屹立千年,无声以对。

无量殿高20.3米,面宽28.2米,进深16米,从外面看是7间2层楼房,殿内却是3间穹窿顶砖窑,该殿宏伟壮观,型制奇特,雕饰精细,是中国砖石建筑艺术的杰作。

千钵文殊殿里,供奉有一尊5.4米高的文殊像。 

显通寺
无梁殿前,龙太子跳起了自己原创的舞蹈,点亮自己心灵的菲门,舞出少年的自信与活泼
显通寺
仰望天空,云彩飞扬,扬起太阳的光辉,尽情地跳跃,尽情地嗨起来
显通寺
英俊少年,小小少年,很少烦恼,望蓝天,霞光万道,显通寺
显通寺
奔跑吧,龙太子,玩得很嗨哦,显通寺
显通寺
祈愿少年的未来,越来越走向自由、阳光与快乐
显通寺
无梁殿,顾名思义,就是说在整个建筑中,没有使用一颗钉子,也没有使用其他的固定弯头的技术和方法
显通寺
无梁殿,采用的是中国传统的榫卯技术,这是古代中国建筑及施工工人的伟大发明,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由此来代替钉子,使得整个结构紧凑,刚硬,不易断裂和破碎。施工过程全程没有一个钉子,太厉害了!
显通寺
佛门净地,寂静空廖
显通寺
我的心愿,你的梦想,云游五台,乐哉悠然,显通寺
显通寺
少年壮志不言愁,品观古今,自古英雄出少年,五台山显通寺
显通寺
世界佛教圣地,中国佛教的释源和佛教祖庭之一,中国五台山
显通寺
卿本文采斐然殊异禀赋,睿智而富有灵气,千钵文殊殿前
显通寺
千钵文殊殿童子像
显通寺
开朗活泼,阳光帅气,快乐智慧加持,大显通寺
显通寺
我的爱一天比一天更热烈,显通寺,中国最古老的佛教寺院之一

后高殿前有一座以铜金属建成的“显通铜殿”,是明代万历皇帝为感念母恩而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特意赐建的,铜殿高8.3米,宽4.7米,入深4.5米,殿内正中有一尊铜铸文殊坐狮像,造形美丽,殿内四壁上的铜铸小佛像,琳琅满目,多达万尊。这是我国仅有的二座铜殿之一,另外一座在浙江普陀山。峨眉山原来也有一座,可惜毁于兵火。站在铜殿之上,可以眺望不远处的塔院寺,高耸的白塔,肃穆庄重。

显通寺
万历皇帝御笔题写的“清凉妙高处”,还为其母亲李娘娘祈福延寿而专门修建的铜殿,就放置在清凉台
显通寺
铜殿巍峨,高耸于半山坡上,肃穆清凉。铜殿四周,环绕着几座藏传佛教的宝塔和汉传佛教的宝塔,后侧白色的建筑,给人一种素洁纯白的凝重和静谧之感
显通寺
藏传佛教的宝塔与汉传佛教的宝塔完美融合,分立于清凉台上铜殿的左右
显通寺
金碧辉煌的汉传佛教的铜塔,熠熠生辉,光彩夺目,显通寺
显通寺
藏传佛教的宝塔,风格迥异于汉传宝塔,一样的美观大气
显通寺
铜殿的正前方,也供奉着一座风格奇异的宝塔,共有5层,顶有皇家御用的金顶罗盖,是皇家御赐之物
显通寺
庄严,肃穆,雄伟,精致的显通寺清凉台铜殿,善男信女们,虔诚至此,进香焚拜
显通寺
铜殿高居一处凸出的位置,前无遮挡,后靠山岩,向前可以俯瞰整个显通寺的占地和轮廓,地势极佳
显通寺
万历皇帝为母亲延年益寿专门兴建的铜殿,极尽殊荣,恩宠有加
显通寺
铜殿的侧影,富丽堂皇,金光闪闪
显通寺
清凉台,铜塔铜殿,灿烂如金
显通寺
大白塔就在眼前,显通寺
显通寺
大显通寺,从这佛门牌匾的摆设和字体排列,就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历史久远的山门寺院,有别于后来的寺院,格局严整,雅致清新
显通寺
喜欢这张,俏皮中带着文静,少年活泼好动的天性一览无遗,站在这座中国佛教祖庭级的寺院前,任思绪和遐想飞舞..........

走过一段崎岖山路向左拐,行至一处题写有“清凉胜境”的仪门,这就是塔院寺的牌楼。

明神宗亲赐匾额的“大塔院寺”,是五台山的十大青庙和五大禅寺之一,以院内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塔和文殊发塔以及佛足迹图碑而被佛教信徒视为圣地。

塔院寺
康熙题字的“清凉胜境”仪门
塔院寺
好动活泼,飞扬个性,就在塔院寺前
塔院寺
平衡自己,站稳生活中的每一个环节,塔院寺
塔院寺
少年自有少年的淘气,扬起双手,平衡好身体,塔院寺仪门
塔院寺
英俊少年,唱出自己感受,展示勇敢和无畏,塔院寺
塔院寺
外婆龙太子,站立在塔院寺斜坡上,塔院寺
塔院寺
白塔前的倒影,风景秀美,愉悦心情,塔院寺
塔院寺
龙太子与外婆。端坐在塔院寺前,塔院寺
塔院寺
青幽漫步,水光曙色,嘴含糖果,飞扬青春。塔院寺前,一汪碧水,倒影着美丽的白塔
塔院寺
你的模样,我的人生,塔院寺

大白塔通高56.4米,塔基正方形,砖缝全用米浆、石灰搅拌砌筑。全塔各部粗细相间,造型优美,塔面为白色,形如藻瓶,塔盘、宝珠有铜饰品。塔上的风磨铜宝瓶高5米,覆盘2米多,悬铜铃252个,每当清风徐来,铜铃叮当作响,梵音清脆悦耳。白塔中层建有塔殿3间,内有3大士铜像。造型优美的大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景观。

塔院寺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大白塔、藏经楼,以及禅堂院、文殊发塔院和山海楼、伽蓝殿、祖师殿等。

塔院寺
塔院寺的入口处,古朴清幽,美轮美奂,塔院寺
塔院寺
塔院寺前的石阶路上
塔院寺
塔院寺高高的石阶上,龙太子与外婆笑看风云,塔院寺
塔院寺
空山寂云烟,风水这厢美,凌空傲立塔,独步天下无,塔院寺
塔院寺
Hello ,塔院寺 ;Hello,五台山,国之瑰宝,佛国世界,尽在五台山

天王殿供奉着观音菩萨像,两旁是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又名大慈延寿宝殿,供着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两旁是十八罗汉像。清朝康熙皇帝题写的“景标清汉”匾、乾隆皇帝写的“揽妙曼云”匾、嘉庆皇帝写的“尊胜法幢”匾,高悬于大雄宝殿内。

大白塔后面是2层的藏经楼,正中上方有一木匾上书:“两塔今惟一尚存,既成必坏有名言,如寻舍利及丝发,未识文殊与世尊。”,系乾隆皇帝所题写,楼前两边有藏式转经筒。

须弥座的南面有三个很浅的石洞。右边的石洞中立有佛的迹像碑,碑上有释迦牟尼的双足迹印图,佛足印长50多厘米,宽20厘米,足心有千辐轮相和宝瓶鱼剑图,这是佛的圣迹。

塔院寺
大白塔,你是五台山的化身和文化载体,塔院寺
塔院寺
梦般年华的少年,举止大方正气,待人和睦友善,感恩天地
从容,淡雅,清新的环境,礼佛进香,心情畅快
塔院寺
一座白塔,凸显国人对佛的尊崇之心
塔院寺
大慈延寿殿前,少年端立在广场上,品悦山河秀美,赞美人杰地灵,这里是五台山
塔院寺
大慈延寿宝殿,是万历皇帝专门为其母亲李娘娘而建设的
塔院寺
少年转动起塔院寺的转经筒,飞旋自己的快乐人生
塔院寺
香烛正旺,焚香萦绕,人多僧稀,祈愿持久与永恒,塔院寺
塔院寺
龙太子与外婆立于大白塔前,塔院寺
塔院寺
乾隆帝的御笔题字,留给后人的会意和感悟,塔院寺

文殊发塔,又称小白塔,高7米,在大白塔的东面相邻。据说北魏时期,文殊菩萨为宣传佛道平等,曾化作贫妇到寺乞斋,随后留下一把金色头发。

相传很久以前,塔院寺每年春三月要设一个“无遮大会斋”,不分僧俗贫富,无论男女老幼,来者都会分到一份均等的食物。有一年设无遮大会斋,斋饭钟声响过,人们向塔院寺里涌来,有一位女叫化子,怀里抱着一孩,身边拖着一孩,身后还跟着一条狗,也随着人群涌入寺内。她挤上前去对分饭食的库头和尚讨要饭食,库头和尚给了她三份饭食,包括两个孩子的。这个贫女又说:“狗有生命,也该给一份。”和尚又勉强给了一份。谁料贫女又说:“我腹内有子,尚须分食。”库头和尚怒道:“肚里的孩子还没出生,就要分一份,真是贪得无厌!”贫女分辨道:“众生平等,肚里的孩子也是有生命的。”随后,从袖子里抽出一把剪子,剪下一缕头发放在案桌上,用偈语唱道:“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是吾越三界,却被阿师嫌。”说罢,就跃身腾空,变成文殊菩萨,引着的狗变成了神狮,两个孩子变成了天童。库头和尚恨自己待人不平等,以为是叫化子就随意责骂,结果冒犯了菩萨,真是有眼不识圣灵。后来,就在菩萨显圣处建了这座塔,把菩萨留下的头发放在里头供养起来。《清凉山志》上亦有这样的记载:“在大塔东侧,昔文殊化为贫女,遗发藏此,万历间,圆广道人重修,见发若金,随人视之不一。” 

塔院寺
小白塔,又称文殊发塔,与大白塔交相辉映,显示文殊菩萨的高贵地位
塔院寺
文殊小白塔,蓄有文殊菩萨的金发,弥足珍贵,价值无限,塔院寺
塔院寺
文殊菩萨的显圣金头发,就藏在塔里,后人在此建塔,铭刻文殊菩萨显圣的经过和故事,塔院寺小文殊塔
塔院寺
路居馆前
塔院寺
路居旧址
塔院寺
路居馆旧址

1948年毛泽东周恩来等东渡黄河进入河北途中途经五台山,曾在塔院寺方丈院居住,这也是毛前往西柏坡前入住的最后一座寺院。如今,塔院寺的方丈院已被辟为毛主席路居馆,塑有两人的汉白玉坐像,这里成了红色经典的教育基地。

中午时分,太阳当空照,天气酷暑难消,小朋友饿得走不动了。我独自去寻餐厅,让孩子和外婆在树下歇息。20分钟后,我拿着打包的餐盒回到树下,孩子见到我笑着迎上来。

吃过午饭,我们来到五爷庙参观。五爷庙又叫万佛阁,是五台山香火最盛游客最多的寺院。

塔院寺
少年凝神静望着前方,五台山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上。山灵水净,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气候宜人,果真是世外桃源,清凉圣地
塔院寺
五台山胜景,不远处的红楼,相得益彰,大白塔

  万佛阁创建于明代,主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文殊殿内供有三位菩萨,骑绿毛狮子的文殊菩萨,骑大白象的普贤菩萨和骑神兽的观音菩萨。塑像造型精细,线条生动。大殿内供奉有万余尊泥塑贴金佛像,故名万佛阁。

五爷庙
龙王爷端坐其上,五龙王居中,掌管着五台山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五爷庙
五爷庙
大文殊殿前,香客云集,青烟缭绕,这里是五台山香火最盛的寺院,位列全五台山寺院第一
五爷庙
龙王庙,五爷居中,四海龙王分列两厢,五爷庙
五爷庙
文殊菩萨殿,最令人惊奇的,是匾额的颜色,竟然是淡蓝色,记忆中这是头一次看到这样的牌匾。当有怎样的寓意?求解指定迷津,谢谢!
五爷庙
我的爱,对菩萨的述说,听到了么?五爷庙前的祈愿与祝福
五爷庙
英俊少年,抬望眼,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昂弘毅之志,吾任重道远,五爷庙

二层殿内正中所供是地藏王菩萨,左右两边分别是道明和尚和其父亲。立于地藏王菩萨左右外侧的5对塑像,统称为“十殿阎王。”

坐北向南这座建筑,便是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常称其为五爷庙,五爷庙创建于清代。

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就是如今放在清凉寺的那块清凉石)的神话说起。远古时期,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当,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人间的避暑胜地。

五爷庙
我的爱一天比一天的热烈,也期待未来的人生一天比一天更上进,更上几层楼,特别灵验的五爷庙
五爷庙
天性与灵气的对白,五爷庙
五爷庙
祈愿四方菩萨,保佑龙太子“一生平安快乐,阳光开朗,大吉大利,富贵如意”,特别灵验的五爷庙
五爷庙
大文殊菩萨殿前,外婆在祷告,赐福龙太子。“事事顺利,学业有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特别灵验的五爷庙
五爷庙
心想事成,祈愿惟诚,五爷庙
五爷庙
五爷庙正殿,五台山

这块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誓要讨回清凉石。

文殊菩萨法力无边,很快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供奉起来。

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如今变成了金脸,因为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怒。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五爷庙相对的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搭建的。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农历5月13日五爷的生日),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心情愉悦,使他及时赐雨人间,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

五爷庙
足见,这里四季香火旺盛,香客云集,五爷庙
五爷庙
五爷庙的香案前,各种香烛齐全,香火很旺,五爷庙
五台山
大白塔,韵味十足,斑驳水渍,透出时代沧桑,五台山

随后,我们开车继续往山上走,来到灵鹫峰上的菩萨顶。菩萨顶,是五台山地区最大的喇嘛寺院,常年有藏族僧侣职守,是国家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菩萨顶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时期,称“大文殊院”。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年),僧人法云重建,称“真容院”,后经宋真宗、明永乐皇帝敕建,顺治十三年(1656年),改为喇嘛庙。此後,康熙皇帝钦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统统向其进贡。清帝、蒙古王公、西藏喇嘛每每朝礼五台,一般都住在菩萨顶,树立起菩窿顶在五台山黄庙中的统领地位。

菩萨顶
大乘佛教,门口的石雕砖雕装饰,图案精美,雕刻讲究,工艺卓绝,制造上佳,属于臻品,菩萨顶
菩萨顶
也许是走的有点累了,小朋友主动坐下来歇息一会儿,菩萨顶
菩萨顶
龙腾饰件的墙砖,金色琉璃砖瓦的图案,这是皇家等级的寺院,菩萨顶
菩萨顶
少年休息片刻,养身怡情,坐在石台阶上,菩萨顶
菩萨顶
皇家寺院,龙纹饰件的琉璃瓦砖墙,菩萨顶
菩萨顶
菩萨顶的介绍,龙太子聚精会神在研读
菩萨顶
藏传佛教的经幡和祈愿幡,菩萨顶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春,康熙皇帝敕命“改覆本寺大殿琉璃黄瓦”,使得菩萨顶获得了皇家建筑才有的至尊地位。

皇帝钦赐菩萨顶覆盖黄琉璃瓦,参照皇制式营造,彰显菩萨顶地位之崇高,为保护这座具有特殊地位的寺庙,康熙又敕命“於菩萨顶前後山门设官永镇,把总(正七品武官)一员,马兵10名,步兵30名,守护香火供器”。

从菩萨顶大照壁仰首上望,有108级石阶,石阶平台上建有一座木牌楼,康熙皇帝御笔亲题“灵峰胜境”四个鎏金大字,金光闪烁。大雄宝殿、大文殊殿、带箭文殊殿和金刚殿,殿顶都覆盖琉璃黄瓦,历经六百年依旧金碧辉煌,屋檐均饰有蓝色、黄色和红色相间的锦缎,肃穆高贵,雄冠五台。

菩萨顶
胜境自五台,五台有胜境,“五台圣境”是康熙皇帝的御笔题词,展现五台山作为世界佛教圣地的至尊地位,菩萨顶
菩萨顶
转经筒前,菩萨顶
菩萨顶
转动经桶,表达祈愿,祝福人生幸福安康快乐相伴,菩萨顶
菩萨顶
少年的祈祷与祝福,菩萨顶
菩萨顶
香火旺盛,青烟缭绕,尊崇菩萨,礼佛敬香,菩萨顶大文殊殿
菩萨顶
藏族喇嘛在玩手机,现代文明给予传统文化的冲击,可见一斑
菩萨顶
寺院都是琉璃金顶,壮阔气派,豪华至尊,凸显出菩萨顶的高贵等级

    大雄宝殿四周,有石雕迥廊环绕,内供释迦牟、弥陀、药师佛三佛,藏传佛教的大活佛以及DL班禅,朝拜五台山时都曾在这里讲经说法。

大文殊殿是朝山信徒必至参拜之地,殿前有一座石牌坊,石壁上刻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个大字。菩萨顶后院置有的大铜锅十分有名,每年“六月大会”用一次,做斋饭蒸白面魔王,供所有黄庙喇嘛们集合在一起做佛事活动跳神镇魔用;腊月初八佛成道日再用一次,熬“八宝粥”供佛和斋会之用。

菩萨顶
康熙皇帝的御笔题字,给五台山隆恩有加,菩萨顶
菩萨顶
大气,壮阔,豪华,静雅,礼遇有加,菩萨顶
菩萨顶
作为皇家建筑,菩萨顶得到康熙、乾隆二代帝王加持,殊荣有加,隆恩至尊
菩萨顶
一干众信徒,倾立等候,寺院的风景,常常呈现这样的崇敬,菩萨顶
菩萨顶
大文殊殿前的广场上,菩萨顶前有清凉,菩萨顶
菩萨顶
大雄宝殿,硕大的金字招牌,分外亮眼和吸引着大家的关注,镶嵌着红黄蓝三色靓丽缤纷的镶包围檐,绕着屋顶的轮廓摆设,点缀着美丽的大殿,给人一种庄严高贵大气磅礴的气势和威严感,菩萨顶

  侧院立有高大的汉白玉四棱御碑。碑为方座螭首,高6米,四面俱宽1米,系乾隆御碑,碑身四面分别用汉、蒙、藏、满四种文字镌刻,抒发了乾隆皇帝朝五台山文殊圣迹的情怀和感受,该寺还藏有珍贵版本《甘珠尔大藏经》一部。 

菩萨顶
怖畏金刚殿,是藏传佛教的供奉菩萨,菩萨顶
菩萨顶
带箭文殊殿,和万圣澡浴池寺文殊菩萨显圣的故事遥相辉映,衬托出二者的天地佛缘和融汇贯通的文化传承,这里的祈愿甚为灵验,有汉藏二种佛教的加持,菩萨顶
菩萨顶
大雄宝殿,是金色的招牌,金色通常是皇家才能使用的规格,说明了菩萨顶在五台山寺院中的备受尊崇的地位和等级
菩萨顶
鎏金的琉璃瓦,金壁辉煌,阳光璀璨,凸显出皇家寺院的高贵典雅,菩萨顶
菩萨顶
棱柱型方形碑体,壮阔不凡,令人充满景仰,菩萨顶
菩萨顶
凝神思考,五台山的魅力之最到底有多少,就是因为小朋友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上网查询资料
菩萨顶
以手触摸石碑,感受文化的魅力,菩萨顶
菩萨顶
大悲咒,菩萨顶侧殿
菩萨顶
天王殿,菩萨顶
菩萨顶
迎风飞扬,舍我其谁,少年的矜持与自信,菩萨顶
菩萨顶
轻松的表情,菩萨顶
菩萨顶
真容院,皇帝赐建的修行院寺,菩萨顶
菩萨顶
舍利塔与经幡旗杆,制作精美,图案丰美,技艺精湛,匠心独运,菩萨顶
菩萨顶
佛的世界,人间净土,世界佛教圣地,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
山水美如画,五台山阳光,明媚而温暖,菩萨顶
菩萨顶
表情随意又自在,龙太子在菩萨顶
菩萨顶
壮美大五台,山青林密,峡谷旷阔,天地灵性,溢满人间,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
信仰的力量,参拜五台山,菩萨顶
菩萨顶
手握宝塔撑起天与地,托起的不是塔,而是信仰,菩萨顶
菩萨顶
尊崇天地,敬畏自然,托起今天的信仰,未来也一样可以托起锦绣前程
菩萨顶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圣开天平。锦绣五台山,壮美天与地,福如大东海,世界永和平,祈愿赐福国民,菩萨顶
菩萨顶
大美五台山,海阔天空,人杰地灵,菩萨顶
菩萨顶
眺望五台山,最美的五台山风景观景台就在这里,菩萨顶
菩萨顶
灵峰胜境,自在清凉,菩萨顶
大雄宝殿(菩萨顶真容院)
真容院,菩萨顶
菩萨顶
逍遥又自在,菩萨顶
菩萨顶
解脱门,惟愿所有的不顺,都将随风飘散
菩萨顶
双手合十,祝福未来,前程胜锦,命运如金
菩萨顶
藏传佛教的经幡杆
菩萨顶
佛光普照,灿烂辉煌,旗杆、白塔、国旗,构成一道风景
菩萨顶
五台山,风景如画,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
菩萨顶
大美五台山
菩萨顶
五台山,秀美如画卷,徐徐铺展开
菩萨顶
龙太子与外婆,五台山菩萨顶上
菩萨顶
金刚座、旗杆、佛塔,交相辉映

   从菩萨顶下来,沿着311省道往南台出口路线,顺道去了南山寺,南山寺创建于元代,现存元代至元五年(公元1268年)八月所立石碑为证,时称“大万圣佑国寺”。

整个寺院由7层3大部分组成,上3层名佑国寺,下3层名极乐寺,中间1层名善德堂,南山寺是总称。

步入寺内,回栏曲径,亭台楼阁,应接不暇。南山寺的石雕、砖雕,题材多样,内容纷繁,造型独特,多以青石和汉白玉石构成,兼具“释、道、儒”三家的色彩。

南山寺
抬头见喜,“万事如意”,很喜欢这样古朴而简约的问候,五台山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很像陕北的窑洞,这可是寺院,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五台山南山寺,规模宏大,占地广阔,由原住持普济大和尚将几座寺院合并而来,分为上中下三院,少年喜欢请香,总是手持香案,一路走一路烧,尤为虔诚,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一张账目表,吸引了龙太子的注意,师傅是佛家人,算数也和凡间不同的。9X9=82,旁标注九九归一,4X6写成了19,  可是4X4却又写成29,小童子这回总算可以发挥特长啦(玩笑一下,具体是谁写的,无从考证)
南山寺
这座赑屃驼载的,是元代的石碑,堪称南山寺一宝。记载了南山寺的历史大事件,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性空门,真的能够悟道成空,放弃掉所有的凡念和牵挂吗?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门前那对石狮子,从造型和样式,是明代以前的,至少700年前历史年头的古狮子,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建筑依托山势,层次高低分明,错落有致,以精美的彩塑、石雕/砖雕和佛教音乐而著称。大雄宝殿两侧的泥塑十八罗汉,造型生动,神态逼真,栩栩如生,艺术水平之高,在五台山佛寺中首屈一指,有“五台山彩塑一绝”之美誉。

殿内挂有一块光绪十八年慈禧太后御笔恩赐南山寺住持普济法师的“真如自在”牌匾。同时在大雄宝殿左侧的院中,也立有慈禧太后题写的“真如自在”石刻。据住寺法师说,其实慈禧在赠匾的同时,还赠送了半副銮驾给普济和尚,有各类兵器。小朋友操起一柄青龙偃月刀,就要比试比试。

南山寺
藏传佛塔,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大雄宝殿,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敬佛,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供奉有文殊师利菩萨,大雄宝殿,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白塔高耸,庄严肃静,大雄宝殿,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石碑记,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慈禧太后御笔亲题的“真如自在”牌匾,赐予南山寺住持普济大和尚
南山寺
焚香炉前,小童子在点香,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香火很旺,成明火状,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孩子很开心,举着香,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这是太白金星的造像,南山寺下院

从大殿左侧沿着石阶步道向上,就来到佑国寺,这是南山寺的一处高点。寺庙前的空地上,立有一块小石碑,上写“望峰台”,这佛门的悠远与眼前的禅意,瞬间燃起。

佑国寺的栏杆是精雕玉砌制成,共雕有316幅精美的梅兰竹菊牡丹凤竹和佛教人物图案,堪称石雕艺术的宝库。

本来还想去镇海寺,传说中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时间已经指向17:00PM。带着这三天朝圣之旅满满疲惫的身躯和快乐满足的内心,我们跟五台山挥手道别。

南山寺
通往上院的石阶梯,外婆走不动了,就我和龙太子前往,高举香案的龙太子,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龙太子手举香案,坐在石板阶梯上,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徒步而上,石阶梯很长,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罗汉堂,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站在上院,可以俯瞰五台山山谷风景
南山寺
惬意时光,就在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南山寺美丽的风景
南山寺
大美五台,山谷清幽,南山寺
南山寺
风景绮丽,佛国风光,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佑国寺,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不二门,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少年手中的柱香,始终高举在手,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俊秀挺拔,大气亲和,思想独立,热爱思考,能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龙太子的性格,在走万里路的旅游途中,一天天得到升华,汲取天地灵气,丰富自我人格,少年走在成长的大路上
南山寺
望峰台前,背靠佛祖,俯瞰山河大地,养我少年正气
南山寺
佑国寺前的石阶上
南山寺
望峰台,就是一座石雕艺术的杰作,四面都是精美的石刻图画,验证了南山寺是五台山石雕石刻艺术的宝库
南山寺
弥勒菩萨,也是石雕的,南山寺上院
南山寺
红衣少年,扬手伸臂,展翅腾飞,佑国寺前
南山寺
大雄宝殿,坐在石阶梯上,佑国寺
南山寺
莫愁前路无知己,身后还立有一个小弟弟,佑国寺
南山寺
大雄宝殿,龙太子开始启香祝愿,佑国寺
南山寺
山川秀丽,五台君顶天下,佑国寺
南山寺
峡谷开阔,秀美山川,佑国寺

我们先找了家路边餐厅吃晚饭。五台山的消费不便宜,三个人吃个150多元,还没吃到啥,那个什么五台山台蘑,就几片蘑菇,40几元一份,菜量也少。

然后我们驱车,沿着205省道—沧榆高速—西阜高速—S071西柏坡高速—京昆高速—石家庄绕城高速—青银高速—新元高速—京港澳高速,历时6个小时,夜里12点多,安全抵达安阳宾馆。

登记入住时,前台很磨叽,就我一个住客搞了半天也没办好,还说没查到我的预定。耗了近20分钟才办完,真是无语。

原本5月那次河南行就想来这儿的,只是由于殷墟的景点和位置比较偏远和孤立才没来。这次总算可以近距离一睹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国最古老的历史王朝之一的殷商王朝。

南山寺
高高的望峰台,无限风光在此台上,佑国寺
南山寺
南山寺以石雕石刻工艺闻名,这里是石刻艺术的海洋,各种石雕图案作品,数以千计。丰富繁多,种类齐全
南山寺
慈禧太后,昔日赐匾与普济大和尚,其实还赐予他半副銮驾,有各色兵器和武器,这不,摆放在寺院内里的这些兵器,方天画戟、长枪和刀剑、长叉等都是慈禧赐予的,龙太子豪气地拿起一柄青龙偃月刀,就要跟我当场比试比试
南山寺
佑国寺的最高处建有一座雷音寺
南山寺
舞动你的热情,跳起你的舞蹈,雷音寺
南山寺
我还是从前那个少年,没有一丝丝改变,雷音寺
南山寺
开始了,启动舞步,高兴你就跳起来,雷音寺
南山寺
转身踢腿,迈开龙步,划出彩虹,展开翅膀,金龙腾飞,雷音寺
南山寺
雷音寺宝殿
南山寺
雷音寺,国内到现在的寺庙多为明清朝代所建,雷音寺的布局较为鲜见,这里看到了中国明以前朝代的寺院格局和分布,从白马寺最高处清凉台的供奉的大佛殿是卢舍那大佛,到南山寺最高台的寺院是雷音寺,让我们看到了佛教600年来的演化过程
南山寺
拥抱五台山,拥抱佛的世界,佑国寺
南山寺
少年的微笑,善良有爱,佑国寺

附上一份五台山文物之最:

五台山建的最早的寺院:今显通寺的前身大孚灵鹫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

五台山仰天大佛有多大:1996年在峰峦起伏的弓步山(普化寺南)发现的仰天大佛,长达3000余米。

五台山最高的塔:塔院寺大白塔,高56.3米。

五台山最高的文殊菩萨像:殊像寺文殊驾狻猊像,总高9.87米。

五台山最高的观世音菩萨像:金阁寺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高17.7米。

五台山最长的石台阶路:黛螺顶的大智路,全长508米,共有1080个石台阶。

五台山最重的铜钟:显通寺钟楼内悬挂的幽冥钟,重达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

五台山最大的铜锅:菩萨顶大铜锅,锅口直径2米,高1.06米。

五台山最高的山峰:北台顶,海拔3058米。

五台山最古老的塔:佛光寺祖师塔,建于北魏。

五台山最古老的石狮:罗喉寺建于唐代的石狮。

给五台山撰写碑文最多的人:清康熙皇帝,在五台山现存150多篇碑文中,写有20篇。

游览五台山留下诗作最多的人:清乾隆皇帝,在搜集成册的诗作中有他的39首。

五台山最高的殿宇:金阁寺观音殿,殿高18米。

五台山最古老的寺院:南禅寺,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

五台山塑的最好的塑像:吉祥寺灯笼文殊菩萨。

五台山最负盛名的壁画:岩山寺金代壁画。

五台山最古老的彩塑:南禅寺大佛殿内的唐代彩塑。

南山寺
佑国佑民,南山寺佑国寺
南山寺
清凉台前观五台,南山寺
南山寺
佛既是我,我即是佛,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手里持道,心中有佛,南山寺下院
南山寺
“大道光天”,道可通天,龙太子左手持大,右手通天,南山寺下院
塔院寺
精致大气,美观雄奇的大白塔,塔院寺
塔院寺
大小白塔,隔着一层墙,相得益彰,文物宗教得以传载千年久远,这是信仰的力量,塔院寺
千方堂,五台山罗睺寺
精致的藏传佛教的经幡和金顶
塔院寺
大白塔,五台山的标志景观,大气雄美
菩萨顶
五台山,壮美绮丽,风景如画,佛国天地,名扬海外

< 未完待续 >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西望长安东阅洛阳,追寻华夏文明起源(续八:山西五台山核心景区)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