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05

安徽旅游:从宏村到花山谜窟(图)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美食,摄影,人文,跟团,火车,徒步,美食林

发表于 2024-04-05 19:30

记者随行的由北大荒旅行社与北大荒知青享老旅游联合会联合组织的黑龙江兵团战友安徽康养度假游,为了方便团队老年朋友的出行,安徽行的前大半程的住宿方面,在组织单位的两位领队负责人李伯英和耿和平的精心安排下,团队均入住在齐云山风景区的祥富瑞度假酒店。

齐云山度假酒店一角(摄影:冯赣勇)

这样最大的好处是减少了总为倒腾行李箱的麻烦,并以住宿地为大本营去安排每天的行程。由于齐云山距离黄山市还有一段距离,司机李伯胡师傅又住在黄山市内,故此将大巴车停在酒店,每天早上都乘通勤车来此带上团友们走行程。

团队宏村合影(摄影:冯赣勇)

2024.03.18上午十点,黑龙江兵团战友一早从酒店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抵达当天的首个景点:宏村。这也是我继2009年4月18日的第二次到此一游。

宏村的南湖(摄影:冯赣勇)

在导游程秀英的带领下,团队走进宏村。15年后再次光顾这里感觉变化好大啊。由于与当年来此走的不是一个入口,故此当年对村口的印象已经荡然无存。直至走进村中望着那一片碧绿的南湖,才逐渐勾起了当年的回忆。

导游介绍宏村(摄影:冯赣勇)

程秀英导游介绍说:宏村又名弘村,都是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汪九是唐初越国公汪华的后裔。该村始建于北宋,距今已近千年历史,原为汪姓聚居之地。整个村落占地30公顷,枕雷岗面南湖,山清水秀,享有“中国画里的乡村”之美称。

湖上的小桥(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经过湖面上的小石桥进入村中漫游,穿街走巷其间,只见宏村内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有140余幢,鳞次栉比的古民居群遍布村内,特别是精雕细镂、飞金重彩的被誉为“民间故宫”的承志堂、敬修堂和气度恢宏、西朴宽敞的东贤堂、三立堂等,同平滑似镜的月沼和碧波荡漾的南湖。

小桥上留影(摄影:冯赣勇)

在记者看来,宏村相对距此不远的西递来说,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美,因为宏村前多了两个不小的大池塘,这一下既体现了其“秀”在其中,也使整个村落显得比西递更富有了几许的灵气。

水墨丹青的画卷(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站在岸畔观赏宏村的湖光山色,犹如一幅水墨丹青的画卷。也可能正是因为如此,当年,李安的电影《卧虎藏龙》才将这里也选为了外景拍摄地之一。

南湖书院(摄影:冯赣勇)

我们的观光是湖畔是从湖畔的南湖书院开始的。南湖书院建于清代嘉庆年间(1814年)。它秉承着"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徽商重教传统,其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风格,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大厅里巍峨壮观的宏梁伟柱,结构严密的檐板斗拱,寓意深远的精美木雕,以及角落里蝙蝠形的排水孔,无不都让人记忆深刻,感叹不已。

书院内留影(摄影:冯赣勇)

有道是:山因水青,水因山活。追溯历史,南宋绍兴年间,古宏村人为防火灌田,独运匠心开“仿生学”之先河,建造出堪称“中国一绝”的人工水系,围绕牛形做活了一篇水文章。

走进宏村街巷(摄影:王珏)

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南湖”是“牛肚”,“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湖光山色与层楼叠院和谐共处,自然景观与人文内涵交相辉映,是宏村区别于其他民居建筑布局的特色,成为当今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大奇迹。

宏村导览图(摄影:冯赣勇)

走进宏村首先得沿着南湖边的小路前行,步行一段路后,大约到了南湖的中部区域,这里是横跨于南湖水塘上的一条小路,连接着一座石拱桥将水分为左右。游人顺着小路过了石桥穿过水塘便进入了村中。

宏村写生者(摄影:王珏)

宏村到处都是写生者,水畔、街巷、民居、茶舍、祠堂等处都有众多作画的学生在此泼墨施彩。这么多人如此集中地在这里作画,这是记者在全国任何风景区中都很少见的一个现象。可见这里的景色不同凡响,各种自然、人文景象都能进入画家的视野及创作中。

月沼春晓景色(摄影:冯赣勇)

据统计,宏村的著名景点有:南湖风光、南湖书院、月沼春晓、牛肠水圳、双溪映碧、亭前大树、雷岗夕照、树人堂、明代祠堂乐叙堂等。村周有闻名遐迩的雉山木雕楼、奇墅湖、塔川秋色、木坑竹海、万村明祠“爱敬堂”等众多景观。

南湖书院文昌阁(摄影:冯赣勇)

在宏村中徜徉,游人会依次见到巷门幽深,青石街道旁古朴的观店铺,雷岗上参天古木和探过民居庭院墙头的青藤石木,百年牡丹,森严的叙仁堂、上元厅等祠堂和93岁翰林侍讲梁同书亲题“以文家塾”匾额的南湖书院等等,俨然构成了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真可谓是步步入景,处处堪画,同时也反映了悠久历史所留下的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至清代宏村已是“烟火千家,栋宇鳞次,森然一大都会矣”。

徽式民居建筑(摄影:冯赣勇)

据资料载:宏村的村落选址、布局和建筑形态,都以周易风水理论为指导,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对大自然的向往与尊重。

村内土特产摊档(摄影:冯赣勇)

那些典雅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与大自然紧密相融,创造出一个既合乎科学,又富有情趣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中国传统民居的精髓。

村中留影(摄影:王珏)

宏村独特的水系是实用与美学相结合的水利工程典范,尤其是宏村的牛形水系,深刻体现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卓越智慧。

村中水畔留影(摄影:耿和平)

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从整个外观上说,宏村是古黟桃花源里一座奇特的牛形古村落,既有山林野趣,又有水乡风貌。

水道相连(摄影:王珏)

村中各户皆有水道相连,汩汩清泉从各户潺潺流过,层楼叠院与湖光山色交辉相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兴步其间,悠然之情浓烈得让人心醉。  

宏村商街小巷 (摄影:冯赣勇)

经过前代人的辛勤劳作和后代人合理保护,宏村古村落民居,现已得到了世人的公认。在记者看来,随着我国旅游事业的迅猛发展,将从一个侧面促进皖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宣传拓广,使来自海内外的八方来客会越来越多地光顾于此。从而也会使更多的人了解皖南古民居村落,了解古徽州文化的深刻内涵。

宏村村头景观 (摄影:冯赣勇)

当日下午13:00,黑龙江兵团战友安徽康养度假游团队圆满结束了宏村的观光,来到当天的第二个景点:木坑竹海。这里距黟城北面15公里。

木坑竹海景色(摄影:王珏)

来到这里时天空中飘起了蒙蒙细雨,大家只好撑着雨伞走进景区雨中游,只见漫山的竹林郁郁葱葱,十分安静,令人心旷神怡。据说在气候条件好的情况下,这里还可见到类似于黄山云海般的景致。也是电影《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地的拍摄地。

木坑竹海留影(摄影:郭三梅)

木坑以竹海而著名,地处桃源山村东大门,为黄山入黟第一寨。木坑竹海又称“滴翠谷”,此谷纵深约6公里,四面环竹,郁郁葱葱,形如金斗,聚财不漏,风水甚佳。雨后观景,翠竹深处,白云人家;晴观日出,有如黄山云海,翠浪波涛;谷中赏月,仿佛天上人间。

齐云山的清晨(摄影:冯赣勇)

2024.03.19,黑龙江兵团战友康养度假游团队安徽行进入第四天。记者一早从酒店漫步来到停车场候车,眺望了一眼齐云山的方向,只见云雾缭绕群山,好一派齐云山清晨风光美景。

途中景色(摄影:冯赣勇)

当日上午08:30,李伯胡师傅驾驶的大巴车,驱车从酒店出发,沿途窗外,油菜花盛开的田园景色十分养眼。经过一个多小时车程,于10:00来到当天的首个景点:花山谜窟风景区。这里也是记者曾于2004年5月5日曾经来过的地方。20年后再次光顾感觉如今已今非昔比,变化太大了。

花山谜窟留影(摄影:郭三梅)

花山谜窟是镶嵌在新安江上的一颗耀眼的明珠,目前已探明的36处形态殊异、大小不等的石窟或藏于水底,或隐于荆丛,散落在近5平方公里的花山风景区,历经千百年鲜为人知。

花山谜窟入口处(摄影:冯赣勇)

这些石窟完全由古代人工凿斫而成,有的“一孔通天”,有的“相依相偎”,有的“叠宕迂回”,有的“一柱擎天”,其规模之恢弘,气势之壮观,令人叹为观止。如今走进观赏的幻光石窟中,在美轮美奂,光影陆离灯光的点缀下,犹如走进了五光十色的梦幻世界。

花山谜窟吉祥物(摄影:冯赣勇)

记者抵达花山石窟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开阔的广场。进入景区的大门后顺着石阶栈道缓步登高而行,左侧就是新安江。

环溪索桥(摄影:冯赣勇)

沿着石板道在即将进入景区中心位置时,放眼透过树丛中望去,就是横跨在新安江上的斜拉式环溪索桥,将两座青白相间的古徽州建筑风格的桥头堡紧密相连。

索桥上留影(摄影:郭三梅)

记者当年来此时,就是从江对岸过了这座环溪索桥进入景区的。如今来此,景区大门已经变更了进入的通道。

正面看环溪桥(摄影:冯赣勇)

进入了花山谜窟风景区。顺着绿树丛中的石板小路,可以一直进入2号谜窟。走进谜窟顿时感到寒气袭人。

石上瀑景观(摄影:冯赣勇)

据导游介绍,窟内只有17度左右。看来,夏天来这里观光一定很舒服。洞内已一改当年比较单调的红绿两色灯光的照明,而是用五颜六色的光影衬托着洞内的景观,令人赏心悦目。   

迷窟入口留影(摄影:冯赣勇)

2号石窟面积为4800平方米,整个石窟呈楼上楼结构,而且两楼之间原先没有任何通道,二楼的地下长廊宽阔、幽长,环境干爽,生活气息十分浓厚。

走进迷窟(摄影:王珏)

据介绍,清理时发现有从唐朝到晚清等不同时期的文物。其间发现的钙化木化石以及钟乳石,为石窟的年限论证提供了多种依据。

迷窟内景观(摄影:冯赣勇)

走进迷窟,窟内的一处处景观在导游的介绍下,越发显得神奇和不可思议。据了解,诸多专家学者、探险家和旅行者在游览考察过花山谜窟后,围绕着石窟开凿于何时?石料去向何处?为何开凿石窟?三大疑问,提出了一个个破谜大猜想。

谜窟内巨石层叠(摄影:冯赣勇)

后被归纳为采石场、徽商屯盐、皇陵、史前文明、功能转化、山丘、道家福地、巨型石文化建筑等八大类之说。但真相到底如何?至今还是个谜团。

迷窟内月亮与玉兔(摄影:冯赣勇)

20年前来此时对外开放的是两个谜窟,记者此行只观光了一个石窟。但是与首次来此观景相比,还是别有洞天的一番感受。据说石窟最高处离地面达18米,最低处比新安江水面还低2米,窟内拥有多间石房与擎天石柱,令游客感到窟内深不可测。

从迷窟内向外看(摄影:冯赣勇)

如今,开放的谜窟的观光通道被设计的很科学,游人从入口进,出口走,不用走往返的回头路就能游遍整个谜窟。看来,风景区的开发单位为此确实动了不少脑筋,这种顺向通畅的游览路线为观光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静谧流淌的新安江(摄影:王珏)

结束游览当从谜窟返回时,站在环溪桥上放眼望去,一幅青山绿水浑然一体的秀丽风光如画般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桥下则是流淌不息的新安江水,江心零星的小船点缀着宁静的江面。好一派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图文:冯赣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安徽1516
安徽旅游:从宏村到花山谜窟(图)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安徽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安徽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安徽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安徽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