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04-20 16:42
由北大荒旅行社与北大荒知青享老委员会联合组织的黑龙江兵团战友康养度假游团队,结束了查济古村的游览后,负责前期行程的安徽程旅国际旅行社的程秀英导游的工作也圆满的结束了,大家都对她此行为团队周到、热情、细致的全方位服务感到十分满意,并表示如果有缘还会再见面,并得到她的良好服务。
程秀英导游(摄影:冯赣勇)
2024.03.24上午08:30,黑龙江兵团战友康养度假游,一早从巢湖入住的维也纳酒店出发,在接替前期齐云山行程的程俊英导游后的一位叫周斌的新导游带领下,周仁贵师傅驾驶着大巴车来到了当日的首个景点,位于巢湖市半汤街道的三瓜公社。
走进三瓜公社(摄影:冯赣勇)
三瓜者,冬瓜、西瓜、南瓜,但在这里不是瓜,而是指的三个不同的村子,一个叫南瓜村做电商,一个叫冬瓜村做民俗,一个叫西瓜村做美食,三村一起组成梦幻三人组--三瓜公社,在吸引乡贤回乡创业、促进农产品进城的同时,也把衰落的村子做成了都市人的“梦里桃源”。
三瓜公社景色(摄影:王珏)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三个村庄原先也不叫什么瓜,而是东洼、西洼、南洼,外地人听白了,把洼听成瓜,就瓜呀瓜地叫起来。后来,三村所在的汤山被贵人相中,于是来了个华丽转身,索性正式以瓜代洼。既然都是瓜,东洼之东也就不复存在,只能称做冬瓜了。这里自建成以后,将这个曾经没落的小村庄一下子成为“网红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当地以及合肥周边城市的游客去游玩。2017被评为首批特色小镇第一名。
冬瓜民俗村留影(摄影:郭三梅)
当天来此时正赶上蒙蒙的细雨,也许是天气的原因吧,村中只有我们一个团队,好像是黑龙江兵团战友们的专场。大家在风味十足的村中漫游,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应该说,这里的乡间田园风光的景色还真是不错,湿润的空气中透着一股甜丝丝的味道。团友们徜徉在村中的小溪之畔,打谷场上,感受着这里的大自然景色与质朴的人文景观。
烧酒坊(摄影:冯赣勇)
导游周斌介绍说,这里的总体布局,彰显了浓郁的村落文化愿景。公社的三个村功能各具特色。冬瓜民俗文化村,再现巢湖地区5000年的农耕文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古朴的油坊、布坊、烧酒坊,看到石碾、石磨和舂米的木杵,体验农家生活情趣,碰巧了还会看到江淮风味的地方小戏。
村中的宣传标语(摄影:冯赣勇)
西瓜美食餐饮村,有几十家风格迥异的农家饭店和民居客栈,在村里,既能品尝到地道的巢湖美食和农家土菜,又能在老民居里感受返璞归真的田园生活。而南瓜电子商务村,则全面对接一些平台资源,系列开发当地农特产品,整合包装名优特货源,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把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吃瓜群众餐厅(摄影:冯赣勇)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应召返乡,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三瓜创业理念的培训。“乡村--未来中国人的奢侈品!”是三瓜人的经典预测,也是他们建设三瓜的动力所在。
李克农故居前留影(摄影:冯赣勇)
当日上午10:00,团队来到第二个景点:瞻仰李克农故居。这里位于巢湖市烔炀镇中李村,几株高大的苍松翠柏,掩映着一座普通的农民四合小院,房屋原有二进、二厢,圆合八间,土墙小瓦,150多平方米。1999年,在纪念李克农诞辰100周年之际,故居按原貌修复并保留了庭院。同时,新建了300多平方米的《李克农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厅》。特别是其中馆内的一系列历史文献图片十分珍贵。
李克农将军铜像(摄影:冯赣勇)
团队来到故居门口,只见门楣上挂着一块由杨尚昆题写的“李克农故居”门匾,院内芳草如茵,一株古梅郁郁葱葱。李克农将军的半身铜像迎门而立,那长方形的脸庞上,两道浓眉高高挑起,显得格外威武,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远视前方,显得炯炯有神。
故居展览馆(摄影:冯赣勇)
在李克农铜像的后面,是一块汉白玉照壁,照壁正面刻有杨尚昆题写的《丹心留人间 勋业传后世》文章,背面刻着1万余字的李克农将军大事年记。院内的左右两侧分别是将军的故居和生平事迹展览馆。
展览馆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展览馆于2006年重新布展,陈列有李克农生平事迹图片190余幅、革命文物50余件和大量的文献资料,并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多方位全景式地展示了李克农传奇的一生。
故居内老房(摄影:王珏)
李克农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长期在情报和保卫等特殊战线上工作,以顽强的斗志和灵活的工作方法,屡建奇功,在关键时刻向党中央提供了决策性情报,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被誉为“传奇将军”。
李克农故居珍贵文献图片展
回顾历史,1929年,李克农受党派遣与钱壮飞、胡底一起,打进国民党特务首脑机关,任特别党小组组长。1930年,李克农调中央特科工作,从此国民党CC组织的秘密经李克农小组有领导有计划地及时掌握。
李克农雕像(摄影:冯赣勇)
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被捕叛变,敌人企图利用顾顺章将我党中央在上海的机关一网打尽。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李克农得到钱壮飞派人送来的情报,设法报告了党中央,为保卫党中央和地下党组织的安全做出了贡献。
毛泽东题字的壁画墙(摄影:冯赣勇)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李克农参与了苏区和红军的政治保卫工作建设,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1938年冬,李克农奉周恩来指示去桂林建立八路军办事处,使我党在西南一带有了公开的代表机构和领导核心。
周恩来题词的壁画墙(摄影:冯赣勇)
抗战胜利后,李克农领导情报部门,为中央及时揭穿蒋介石提出重庆谈判的骗局提供了重要依据。解放战争中,李克农指导党的隐蔽战线为配合军事作战,特别是对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
壁雕组像墙选(摄影:王珏)
新中国成立后,李克农历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央军委总情报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等职。1951年曾参加朝鲜停战谈判。1954年曾任中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代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62年于北京病逝。在故居外的两组分别由共和国的两位伟人毛泽东与周恩来题字的壁雕组像墙展示了李克农将军的一生。
百花塘乡村景色(摄影:冯赣勇)
中午12:00,团队离开李克农故居,在风光如画的百花塘乡村大世界用过午餐后,抵达当天的第三个景点:巢湖姥(音:mǔ)山岛风景区。这里地处巢湖市中庙街道西南方向,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之中,形状大致呈纺锤形,岛上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
巢湖姥山岛码头(摄影:王珏)
姥山岛四面皆水,如同一叶漂于水中,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故此巢湖姥山岛号称为“湖天第一胜境”。可惜来到这里时正赶上雨后雾气重重,站在巢湖岸畔向湖上望去,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楚。
姥山岛导览图(摄影:冯赣勇)
由于当日团队要在下午四点前赶到合肥李鸿章故居陈列馆闭馆之前到达,故因时间所限,大家在码头乘游船15分钟航程抵达岛上,登岛后只是坐电瓶观光车环岛游了一圈,由于能见度较差故未再上岛登山游。
姥山岛小景(摄影:冯赣勇)
实际上姥山是巢湖中最大的岛屿,距离巢湖市中庙3.5千米,距离庐江县齐头咀4千米,北岸7里南岸8里,所以民间流传着“上七下八”的说法。故此,这里还是很有看头的。
雨中抓拍(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姥山向西8千米的湖中有一座姑山。姑山海拔82米,传说是焦姥的女儿焦姑被巨浪冲至远方化作,(也有人称作“孤山”)。上世纪的1964年,郭沫若先生游览巢湖时写下:“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
朦胧的鞋山景观(摄影:冯赣勇)
而“姑姥”指的就是姑山和姥山。姥山西北侧有两块礁石,相隔不远,形似两只鞋,称为鞋山。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跑丢的两只鞋,化作了鞋山。在岛上眺望,透过蒙蒙的雾色还能看到鞋山的轮廓,只是太不清晰了。
湖畔礁石景观(摄影:冯赣勇)
姥山顶上还有座著名的文峰塔,又名望儿塔,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当时流传“姥山尖一尖,庐州出状元”的民谣,庐州知府严尔圭为应证此谣,主建该塔层,清光绪四年(1878年),洋务大臣李鸿章续建完工。可惜因时间所限未能登山一观此塔的容姿。
淮军忠烈祠(摄影:冯赣勇)
在巢湖岸畔的码头附近还有一座淮军昭忠祠,又称“淮军忠烈祠”,俗称“忠庙”,位于巢湖中庙寺东侧,是1892年淮军创建三十年之际,晚清军政重臣李鸿章为祭奠和纪念淮军阵亡将士,经朝廷批准而建立的祠堂,被尊奉为淮军“总祠堂”。大家只在此观赏了它的外观,没有进去瞻仰。
古逍遥津遗址公园(摄影:冯赣勇)
下午15:45,在李伯英与耿和平两位领队的积极努力安排下,司机周仁贵师傅驱车一个多小时终于抵达合肥。并在新更换的负责合肥行程的导游窦露露的引领下,团队赶到了当天的最后景点:李鸿章故居陈列馆进行参观。在进故居的路口对面就是古逍遥津遗址公园。
李鸿章故居留影(摄影:郭三梅)
这里位于中国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淮河路中段208号,是晚清著名大臣李鸿章的家宅,具有典型的晚清江淮地区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包括李府和淮系展馆。李府共分为五进,包括门厅、前厅、中厅和走马转心楼,是合肥市现存最大的名人故居。
走进李鸿章故居(摄影:冯赣勇)
导游窦露露特别预约了故居解说员担任专职讲解。团队进入李鸿章故居,来到过厅。只见正中是一座屏风,上方高悬一块匾额,上书“钧衡笃祜”四个丰筋多力的金色大字,意为李鸿章官显福厚。这四个字是李鸿章七十大寿时光绪皇帝御笔所赐,用以褒奖他对大清帝国所做的功绩。过厅是来客稍候小歇的过渡厅,用作李鸿章生平的展厅。厅内展示着与李鸿章有关的图片、资料和实物。
故居内展室一角(摄影:冯赣勇)
接着来到又叫福寿堂的中厅,堂高9米,这里是现存江淮地区最大的晚清私人住宅厅堂。每扇格门上都雕有造型精美的图案,房梁全是斗榫,不用一枚铁钉。大梁两头都雕成象头形状,寓意吉祥(象)。正上方的横梁上雕有“佘太君祝寿图”。东西两厢是李氏后人的书房。中厅上方的长几上,摆有古钟、花瓶、镜子,寓意住宅“终生平静”。
福寿堂(摄影:冯赣勇)
中厅的正中,四根木柱正好构成一个开间,木柱的左右各为一个开间,加上东西两面厢房,形成了明三暗五的格局,颇具江淮地区富家豪宅的建筑特色。东厢房是书房,房中的博古架为“过桥式”,相映成趣的左右两部分可以重叠吻合。这一构思,源于古代阴阳互补理论。左边摆放的楠木书架,正好可以装下一部《二十四史》。
讲解员介绍(摄影:冯赣勇)
过了中厅就是小姐楼,又叫“走马楼”,是李府女眷住的地方。小姐楼后一进的楼上摆放着古老的绣床、雕花的梳妆台、大理石面的圆凳,床、台、凳都是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红木家具。屋内一个漂亮的粉彩瓷礅,放在红木梳妆台前。
走马楼(摄影:冯赣勇)
小姐楼造型为封闭回廊式木楼。楼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迎合阴阳调合之风水学。楼上东首第一间房,是李鸿章幼女菊耦(著名作家张爱玲的祖母)所住,正中则是老夫人所居。原先的老宅有一个后园,是供家眷们休闲娱乐的后花园,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后花园早已了无踪迹,唯有这座小姐楼供人观瞻。
小姐楼回廊景观(摄影:冯赣勇)
在李鸿章故居内还有李鸿章墨宝展馆和李鸿章与招商局及淮军与现代国防展馆。李鸿章墨宝展馆展品是由全国收集的,展出的李鸿章墨宝多为难得的珍品。
李鸿章墨宝馆(摄影:冯赣勇)
李鸿章擅长奏牍,工于诗文,从政之余留下大量匾额、对联及信扎等墨迹。书法以行书为代表性书体,受过严谨的笔法训练,庄重质朴、圆润秀逸,有清代碑学的书法风格。
李鸿章书法作品(摄影:王珏)
说到李鸿章与招商局的历史,讲解员介绍说,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族工商企业,是洋务运动转型开始“求富”的标志。
李鸿章与招商局馆(摄影:王珏)
招商局积极地与外国轮船公司展开竞争,不仅维护了民族利益,收回了部分的江海航权,更是引进西方股份制管理模式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并广招商界专才、现代化管理,成为“中体西用”、“以商立国”等商战理念的实施典范。
招商局展馆内一角(摄影:王珏)
在淮军与现代国防展馆中,人们可以看到该展览围绕清代传统国防、淮军崛起、国防主力、近代国防工业、近代军事人才培养和抗击外国侵略六个章节,构筑了一条淮军历史长廊,全面展示了其在国防近代化进程中的作为,叙述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艰难历程。
淮军与现代国防展馆(摄影:王珏)
李鸿章故居复原陈列用大量的珍贵图片与实物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由这位极具争议性的人物身上,揭示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段鲜为人知的苦难、曲折而又悲壮的历程。大家通过故居解说员其绘声绘色的精彩讲解,深刻了解了中国近代曾经发生的一段过往历史,可谓获益匪浅。(图文:冯赣勇)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请问从广州出发想去河南龙门石窟,白马寺跟少林寺,还想去安徽爬黄山,行程怎么走比较好,5天时间
2023-04-12 1回答 -
我是湖北惠民卡会员。。我能从安徽金塞县天堂寨入口免费进入吗?谢谢!
2024-07-27 4回答 - 2024-08-21 2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