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澳大利亚:城市繁华与原始自然的奇幻邂逅

编辑

    跨年的时候,我们坐在飞往南半球的飞机上,不知道在飞过哪个经度时,就悄然辞别了旧年。等下了飞机,照在身上的已经是2025年的墨尔本的阳光了。好吧,打卡就从这里开始——

墨尔本

1.1  墨尔本城市观光

1.1.1  打卡第一站:墨尔本涂鸦街(Hosier Lane),这是墨尔本市中心联邦广场附近的一条普通的小巷,只因整条巷子的每一个角落——甚至连街角的垃圾桶都不放过——都被画满了各种涂鸦,成了热门的网红打卡地。

涂鸦街街景
涂鸦街街景

1.1.2  弗林德斯街火车站(Flinders St Station),就在涂鸦街的不远处。这是墨尔本的第一座火车站,建成于1925年,整整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墨尔本的重要地标之一。

弗林德斯街火车站

1.1.3  墨尔本有着“南半球教堂之城”的美誉,市内教堂林立,很多教堂建筑精美,非常值得细细品玩。其中极负盛名的是的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位于火车站与涂鸦街之间,也是墨尔本的重要地标。

圣保罗大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的一侧和内部

1.1.4  墨尔本市政厅,位于大教堂的北面。

墨尔本市政厅

1.1.5  市政厅对面是墨尔本最繁华的商业街,著名的皇家拱廊(Royal Arcade)和唐人街都在附近。

墨尔本皇家拱廊,是世界上著名的现存拱廊建筑之一
墨尔本唐人街

1.1.6  商业街往北,是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和墨尔本旧监狱博物馆。著名的维多利亚女皇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俗称“维妈市场”,也在这附近。

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有名的八角形中庭阅览室
墨尔本旧监狱,很像是一座中世纪古城堡,现已辟为博物馆
虽然“维妈市场”没有开市,不过在附近这家很网红的Hareruya冰激凌店打卡,倒是不虚此行

1.1.7  回到火车站,再往南走,是墨尔本的母亲河——雅拉河,河水清澈,海鸥迴翔,岸边是休憩小坐的好去处。

雅拉河
雅拉河上的王子大桥(Princes bridge),不远处可见圣保罗大教堂的尖顶

1.1.8  雅拉河南岸,是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这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美术馆,收藏了欧亚国家和本地艺术家的大量作品,其中不乏世界大师的名作。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国际部,此时正在展出日本当代艺术家草间弥生的艺术作品
左:美术馆大厅的彩色玻璃天花板,以及草间弥生风格的气球   右: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是诸多镇馆之宝中的一件

1.1.9  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的澳大利亚部,叫做伊恩·波特中心(The Ian Potter Centre),位于雅拉河北岸的联邦广场一侧,正好在涂鸦街的对面。这是一座现代风格的建筑,不规则几何形的构造极具视觉冲击力。里面展出的是澳大利亚艺术家和土著艺术家的艺术作品。

伊恩·波特中心一侧
伊恩·波特中心的大厅

1.1.10  墨尔本的查德斯通购物中心(Chadstone Shopping Centre),是南半球最大的购物中心。

查德斯通购物中心一角

1.2  皇家展览馆和卡尔顿园林

    墨尔本皇家展览馆和它周边的卡尔顿园林(Royal Exhibition Building and Carlton Gardens),在200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它是为墨尔本在1880年举办世博会而特别设计的,整个建筑融合了拜占庭式、罗马式、伦巴第式以及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成立之初,墨尔本作为临时首都,曾在这里举行第一次联邦议会,因此这里称得上是澳大利亚联邦的开国之地。

墨尔本皇家展览馆
展览馆的不同侧面
展览馆门前的大喷泉,旁边的树上栖息着许多绿鹦鹉
卡尔顿园林一角
从卡尔顿园林看到的墨尔本街景

1.3  墨尔本的山与海

1.3.1  墨尔本东郊的丹德农山脉国家公园(Dandenong Ranges National Park),山虽不高,但有着大面积的森林和各种鸟类,每年都会吸引不少游人来此休闲徒步。国家公园里还有一处丹德农植物园(Dandenong Ranges Botanic Garden),因为栽种了大片的杜鹃花,也被称为杜鹃花公园。眼下花季已过,不过公园里仍然有许多奇花异草可供观赏。

    山上有一个塞萨弗莱斯小镇(Sassafras),其实只是短短的一条古街,却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的乡村风情,沿街有古色古香的茶餐厅和古董店,出售各种的美食的精致的工艺品。

丹德农山脉国家公园一角
丹德农植物园内的景色
奇花异草,各吐芬芳
小镇上的这家茶室,以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主题,就叫马普尔小姐茶室

1.3.2  墨尔本市区南边是菲利普港湾,海湾东岸是长长的沙滩,其中布赖顿海滩(Brighton beach)是著名的休闲海滩之一,海滩上五颜六色的小木屋是它标志性的景观。

布赖顿海滩上的彩色小木屋
左:在海滩上望见墨尔本的天际线    右:栈桥和灯塔也是海滩的标志之一
大洋路

2.1  邂逅威瑞比

2.1.1  暂别墨尔本,驱车前往远郊最著名的景点——大洋路。行程中规划了两个停留点:威瑞比庄园和吉朗。在前往威瑞比庄园的路上,偶然看见附近有个威瑞比野生动物园(Werribee Open Range Zoo),便临时决定进去看看。

    动物园分为圈养区和散养区,在圈养区可以找到澳大利亚独有的动物,袋鼠、考拉和鸸鹋,还第一次发现一种可爱的小蓝雀,它的大名叫“细尾鹩莺”。

这些来自澳大利亚的“土特产”
还有这个来自非洲的小家伙——獴

    散养区模拟了非洲大草原的生态环境,需要坐上公园内的游览车前去观赏。

行驶在草原上的游览车
草原上有犀牛、斑马、长颈鹿,另外还有羚羊、鸵鸟、野牛和鹿

2.1.2  威瑞比庄园位于动物园附近,主体建筑是一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建筑(Werribee Mansion‌),围绕建筑兴建了宽敞精致的园林,园中遍布各种高大的树木和奇异花卉。园林外围还有州立玫瑰园(‌State Rose Garden‌),种满了各色各样的玫瑰花。

意大利风格的威瑞比大厦
庄园中的大草坪
庄园景色
州立玫瑰园

2.2  吉朗的木头人

    吉朗位于菲利普港湾西岸,虽然号称澳洲第五大城市,其实也不过是个20万人口的城镇。当地艺术家在海边步道上竖立了一百多根彩绘的木头人偶,成为这座海滨城市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标。

这些木偶被塑造成各行各业的人物,有水手、厨师、邮递员等等

2.3  夜宿大洋路

    从吉朗出发向南,就走进了大洋路(Great Ocean Road),这是一条全长大约有250公里的沿海公路,大部分路段都建在濒临印度洋的山崖边,一路上可以饱览壮丽海景。有人说世界上没有第二条公路可以与之媲美。

    在山崖高处,当地人建立了无数海景别墅,作为民宿出租给游人。这些别墅无一例外地在向海的一侧安排了阳台、躺椅和大玻璃窗,在这里小住几天,看看美景,想必是件极其受用的美事。当晚,我们也租了一间这样的民宿,在涛声和夕阳下享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美食。

大洋路到了
海洋很近,夕阳更美

2.4  坎贝尔港国家公园

    大洋路景观的最精华部分,是在坎贝尔港国家公园(Port Campbell National Park)内,这里的海中,竖立着无数个千万年来被风力和海水侵蚀而成的巨大巉岩,这些岩石千姿百态,雄奇无比,它们在汹涌的浪涛中巍然挺立,景象蔚为壮观。

2.4.1  十二门徒岩(The Twelve Apostles)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它由12块相对集中的岩石组成,数量上恰好与耶稣的12位门徒相同,而且形态各异,也恰如《最后的晚餐》中门徒们或震惊、或愤怒、或质疑的不同形态。可惜的是,这些岩石现存的只有9块,已经名不副实了。

海上奇石
岸边的岩石也很壮观

2.4.2  沉船峡谷(Loch Ard Gorge)距离十二门徒岩约4公里,由两块高大的悬崖对峙,形成峡谷,海水涌入峡谷,在这里呈现出一片深湛的翡翠色。从不同角度去观赏这些岩石,又觉得它们千变万化,有的被冠以“鲸背(the Razorback)”“沉船(the Wreek)”等名字。这里也是国家公园内最美的景点之一。

沉船
左:峡谷    右:这块大石头就是鲸背

2.4.3  伦敦桥(London Bridge)也是国家公园的著名景点。从前它与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有两个连续的桥拱,因形似伦敦大桥而得名。90年代时,左面的桥拱突然崩塌,剩下右面的桥拱孤悬海外,变成了一座拱门。因此它又被称为“伦敦断桥”,或者“伦敦拱门”。

伦敦断桥

2.4.4  这里的第四个景点是岩窟(the Grotto),一个海水冲蚀而成的洞穴。

从岩窟向外看去,不同的角度能看到不同的景色

2.5  金矿小城巴拉瑞特

    靠别大洋路,在回墨尔本的路上经过巴拉瑞特(Ballarat),这是一个以金矿而兴起的城市,19世纪初,附近的疏芬山上出产黄金,吸引了大量淘金者来此,其中不乏华人。过去华人淘金者称海外有两座金山,美国的圣弗朗西斯科被称为“旧金山”,而墨尔本则被称作“新金山”。

巴拉瑞特街景
堪培拉

3.1  以国家的名义

    在印象中,堪培拉只是一个首都,只保留了国家政治文化中心的功能,除此之外,就只有必要的公共服务业了。所以这里的什么东西都得冠以“国家”之名:国家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立大学、国立美术馆……

3.1.1  临时国会大厦是1927年至1988年期间澳大利亚联邦国会的所在地,大厅两侧分别为参议院和众议院的办事场所,总理办公室也位于众议院的一隅。现在,这里已被设为澳大利亚民主博物馆。

临时国会大厦是一幢白色对称的建筑
众议院会议厅、总理办公室、参议院会议厅

3.1.2  澳大利亚联邦国会大厦,又叫新国会大厦,建于堪培拉城市中心的制高点国会山上,大厦中心有一个镂空的金字塔形建筑,顶端是巨型旗杆,以确保澳大利亚国旗飘扬在城市的最高处。

新国会大厦

3.1.3  战争纪念馆,为纪念在澳大利亚历次参战的战争中的阵亡将士而建。

战争纪念馆

3.1.4  这是澳大利亚联邦法院。

澳大利亚联邦法院

3.1.5  澳大利亚皇家铸币厂,一家专门铸造硬币的工厂,可以体验铸币过程,还能淘到一些精致的纪念币。

铸币厂的门厅与陈列

3.2  美术馆的惊艳

3.2.1  澳大利亚国立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ustralia)的外表并不十分起眼,馆内收藏以当地艺术家的作品和土著艺术品为主,也收藏了很多世界大师的名作。美术馆的周边还有一些别致的现代雕塑。

左:展厅一角    右:镇馆之宝,莫奈的《池塘边的睡莲》
一些好玩的雕塑

3.2.2  在美术馆的一侧,有一个很不引人注目的土堆,那是美国当代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的作品,名为Within Without。詹姆斯·特瑞尔擅长于构建空间,使之与光线、色彩产生相互作用,以产生奇幻的视觉效果。走进土堆,马上就会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

Within Without,乍一看怎么觉得……
进去看看
悉尼

4.1  蓝山的魔咒

    悉尼郊外的蓝山国家公园(Blue Mountains National Park),200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是此次悉尼之行的重要一站。不巧的是,行程当天天降大雾。起初还有些能见度,想着到了山上可能太阳就会出来,没想到雾竟越来越重了。从这儿起,我们似乎就中了“逢山必雾”的魔咒,以后几天但凡观山,必然大雾弥漫。真令人欲哭无泪啊!

    至于魔咒什么时候破的,请看本游记的姐妹篇《新西兰:一场唤醒感官的自然盛宴》。

蓝山上最大的观景台,除了近处的树,什么也看不见

【右上小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即删。以下同】

4.2  悉尼歌剧院和悉尼港湾大桥

4.2.1  悉尼歌剧院(Sydney Opera House)大概是澳洲最广为人知的景点了,它建成于1973年,200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是澳大利亚地标式建筑。我们先坐船出海,站在稍远处才更能看清它的全貌。

夜色
在不同的光线条件下,歌剧院的贝壳式屋顶会呈献出不同的光泽

4.2.2  建成于1932年的悉尼海港大桥(Sydney Harbour Bridge)曾经是世界第一单孔拱桥,它与悉尼歌剧院隔海相望,共同构成悉尼的完整地标。

夜幕下的海港大桥

4.2.3  接下来,与歌剧院来一次零距离接触吧。

歌剧院的早晨
再到里面看看

4.3  悉尼城市观光

4.3.1  达令港(Darling Harbour)是悉尼最繁华的旅游和购物中心,围绕一个热门的港口码头而建,港湾中游艇穿梭,岸上遍布餐饮、商场和各种建筑群,无论赏景还是闲逛都很适宜。

左:达令港    右:一艘古帆船正在港湾中停泊

4.3.2  塔龙加动物园(Taronga Zoo),是个老牌的动物园了。

因为之前看过动物园了,所以这次只在门口打个卡

4.3.3  海德公园(Hyde Park)是悉尼市区著名的开放式公园,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它的中心是个大喷泉。旁边的圣玛丽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是一座优秀的哥特式建筑,也是悉尼的重要地标之一。

海德公园小景
圣玛丽大教堂

4.3.4  罗马风格的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VB),是悉尼市中心最豪华的购物中心,皮尔·卡丹曾经说它是“世界上最美的购物中心”。商场的南北天花板上各悬一座大钟,一座建于1986年,外形是苏格兰的贝尔莫勒城堡,钟上有很多有趣的小人,一到正点就会活动。另一座是南半球最大的吊钟。大厦的周边还有悉尼市政厅、圣安德鲁教堂等老建筑。

维多利亚女王大厦
两座巨型吊钟,以及大厦正门上的花窗

4.3.5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毗邻海德公园,是澳大利亚三大美术馆之一。

新南威尔士州美术馆,悬挂着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丽特画展的海报
镇馆之宝中的两件:马蒂斯的《裸女》和莫奈的《贝勒岛的古尔法港》

4.3.6  悉尼皇家植物园,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宽广的草坪、粗大的古树,还有能在树荫里望见的悉尼歌剧院。

悉尼皇家植物园

4.4  寻访古监狱

    澳大利亚最早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地方,因此在各地留下了不少关于罪犯被流放、关押、强制劳动场所的历史遗迹。201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分布在新南威尔士州、塔斯马尼亚州和西澳大利亚州的11处流放地遗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悉尼有两处。

4.4.1  海德公园军营(Hyde Park Barracks)位于海德公园一侧,名为军营,实际却被用作犯人关押地,从1819年起,在30多年时间里曾经关押罪犯5万多人,后来又成为移民庇护所。现在这里被辟为博物馆。

海德公园军营博物馆

4.4.2  鹦鹉岛监狱遗址(Cockatoo Island Convict Site)位于悉尼最大岛屿科克图岛(鹦鹉岛)上,1839年至1869年是关押重刑犯的地方,后来被改造成造船厂。现在监狱和厂房都已废弃,全岛被改造成一个工业风的休闲度假胜地。

鹦鹉岛监狱遗址,相传这些老房子都是囚犯们自己建造的
黄金海岸和布里斯班

5.1  冲浪者的天堂

    黄金海岸拥有40多公里长的金色沙滩,这里海清沙细,阳光明媚,还有美食和许多大型游乐场,每年都吸引了国内外大量游客来此休闲度假。海滩的核心地段被称作“冲浪者的天堂”。

都市里的海滩
海岸的鸟瞰与日出
冲浪者的天堂,还有那些游乐场

5.2  春溪国家公园

    1986年,“澳大利亚冈瓦纳雨林”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冈瓦纳是指澳洲大陆与南极大陆尚未分离时的古大陆)。黄金海岸郊外的春溪国家公园(Springbrook National Park)和雷明顿国家公园(Lamington National Park)都属于这项遗产的组成部分。我们探访了春溪国家公园。

5.2.1  公园里到处都是参天的古树、蕨类和藤蔓,遮天蔽日,峡谷、悬崖、瀑布分布其间。令人仿佛一下子步入了侏罗纪公园。走着走着,山中的雾气又弥漫上来,当我们来到一个叫Best of All Outlook的观景台,四下望去又是一片白茫茫。这是我们第二次中了魔咒,只得失望而归。

公园里的两个大瀑布:Purling Brook falls和Goomoolahra falls,类似的大瀑布还有很多
左:火山岩悬崖   右:雨林中一群巨大的南极山毛榉树,是冈瓦纳大陆的遗留物种

5.2.2  春溪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景观,天然桥(Natural Bridge),巨大的山岩不知何时被瀑布冲出一个穿透山体的巨洞,洞的上方就成了一座天然石桥,瀑布轰然穿过桥洞奔腾而下,景象十分壮观。在深邃的桥洞里,生长着一种会发光的虫子(蚋的幼虫),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里发出幽暗的蓝光,被游人们称为“蓝色萤火虫”。

桥洞下面(蓝色萤火虫就在天花板上)
左:瀑布上游   中:天然桥   右:蓝色萤火虫

5.3  布里斯班的文化中心之旅

    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城市。在城市规划时,他们把一些重要的文化场所建设在一起,并由绿地、水榭、步道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文化园区,其中包括了昆士兰美术馆、现代艺术馆、博物馆、演艺剧场、州立图书馆等等。

昆士兰博物馆
昆士兰美术馆
昆士兰现代艺术馆

5.4  抱着考拉拍张照

    可伦宾野生动物园(Currumbin Wildlife Sanctuary)是黄金海岸的重要景点,在这里可以给袋鼠喂食,抱着考拉拍照,甚至可以跟狐猴来一次面对面的互动。一不小心,或许还会在路上遇见一只大蜥蜴。

左:抱考拉拍照要预约买票哦!  右:自己不让拍照,只好拍别人ʕฅ•ﻌ•ฅʔ
看看这些动物们   中上:澳大利亚国鸟——笑翠鸟
凯恩斯

6.1  飞越大堡礁

    大堡礁(The Great Barrier Reef)可能也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景点了,早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它是世界最大、最长的珊瑚礁群。不过,科学家们发现,近年来由于海水变热,正在不断杀死珊瑚虫,使得大堡礁面积急剧缩小,濒临消失的危险。

    按理说,大堡礁最常规的玩法应该是坐船前往潜水平台,潜到水下去观赏五彩缤纷的珊瑚礁群。但是出于各种考虑,我们决定来一次飞机航拍,看看从天上看见的大堡礁又有什么不同。有人说,从空中俯瞰,是观赏大堡礁和不同阳光下海洋色彩变化的最佳方式。

虽然看不见彩色的鱼和珊瑚,但是能把海天奇景尽收眼底
下了飞机,再到海边有名的棕榈湾和海明威啤酒厂坐坐

6.2  踏访阿瑟顿高原

    澳大利亚东部沿海,有一条山脉贯通南北,这就是澳洲大陆最高的山脉——大分水岭山脉。阿瑟顿高原(Atherton Plateau)就是山脉中的一段。1988年,昆士兰湿热带地区(Wet Tropics of Queensland)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阿瑟顿高原也被划入保护区中,在大片的热带雨林中分布着诸多的遗产点。我们要去高原上找一找这些遗产点。

6.2.1  澳大利亚火山湖国家公园(Crater Lakes National Park),包括伊查姆湖(Lake Eacham)和巴林湖(Lake Barrine),它们都是典型的火山口湖,由数千年前的火山喷发所形成的。湖的周围分布着许多雨林群落。

伊查姆湖的面积不大,湖水湛蓝,很多人驱车来此嬉水
巴林湖面积稍大,湖边有两株贝壳杉树巨大无比,高耸入云

6.2.2  高原上有两棵无花果树非常有名,一是因为它们长得异常高大,枝叶极其茂盛;二是因为树上长满了下垂的气根,其中一棵像是下垂的窗帘,因此叫“窗帘树”(Curtain Fig Tree),另一棵像是拖在地上的长裙,因此叫“裙拖树”(Cathedral Fig Tree)。

其实这样的树还有很多,甚至在凯恩斯市区也能见到,只是没有这么大

6.3  库兰达热带雨林

    库兰达(Kuranda Village)是凯恩斯郊外山上的一个小镇,坐落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这片雨林也是世界自然遗产“昆士兰湿热带地区”的一部分。从凯恩斯到库兰达,坐缆车或观光火车都是不错的选择,自驾车也能前往。

    6.3.1  库兰达最核心的景点,是巴伦瀑布(Barron Fall)。发源于阿瑟顿高原的巴伦河流经库兰达小镇后来到一处断崖,形成一个125米高、260米总宽的瀑布。与那些飞流直下的瀑布不同,这是一个梯级瀑布,水流分分合合,千回百转,姿态更具变化,景象非常壮观。

巴伦河瀑布,这是从火车站一侧看到的景象

    6.3.2  在库兰达小镇上,围绕热带雨林主题,开设了许多小公园,比如蝴蝶园、鸟世界、考拉花园等等。在热带雨林公园( Rain Forestation Nature Park )里,人们还能坐上二战时的水陆两用车,到雨林深处观光,或者参观土著人的表演。

左:雨林一角   右:行驶在雨林中的水陆两用车
蝴蝶园,还有公园里奇花异鸟
霍巴特

    霍巴特是塔斯马尼亚州的首府,我们的塔斯马尼亚之旅就从这里开始。

7.1  驱不散的魔咒

    按照行程,第一站是去威灵顿山顶上俯瞰霍巴特全景。可是我们第三次遇上了“逢山必雾”的魔咒,整个山顶完全被云雾包围,以至于我们刚到半山腰就放弃了行程。

在半山腰看看也不错

7.2  走到世界的尽头

    从霍巴特坐上摆渡船,二十分钟后就来到布鲁尼岛(Bruny Island),位于塔斯马尼亚岛的东南面。岛虽不大,却是一个旅游胜地,不仅有奇特的海滨风光,还有各种美食小店吸引着游客。

7.2.1  布鲁尼岛的第一奇景要数颈峡(the Neck),布鲁尼岛其实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但是中间却有一条极细级长的地峡相连,长度约为4公里。地峡的两边都是海湾,东边的冒险湾(Adventure Bay)濒临太平洋,波涛汹涌;西边的海湾却风平浪静。

登上北面的小山能看到颈峡的全貌,最窄处不到100米

7.2.2  驶过颈峡,来到冒险湾的海边,看看这里的田园风光和奇特海景。

左:“两棵树”景点  

7.2.3  塔斯马尼亚岛位于澳大利亚最南端,素有”世界的尽头“之称。但是布鲁尼岛的最南端有一个灯塔,据说在塔上能望见南极洲。在灯塔南面不远处有一个很小的岛礁,有人说它才是真正的”世界的尽头“。

岛南端的辉绿岩悬崖有200多米高,这是不是地质学上说的”柱状节理“呢?
”世界的尽头“景观

7.2.4  尝尝美食吧!生蚝、巧克力、蜂蜜冰激凌,当然更少不了又甜又脆的塔斯马尼亚车厘子啦!

美食必须有

7.3  再访古监狱

    霍巴特的“卡斯卡德妇女工厂遗址”(Cascade Female Factory Historic Site ),以及位于亚瑟港的“亚瑟港历史遗址”(Port Arthur Historic Site),都是世界文化遗产“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的一部分。

7.3.1  卡斯卡德妇女工厂曾经是女囚们强制劳动的厂房,现已改造成博物馆。

时间太早,博物馆还没开门

7.3.2  亚瑟港历史中心是此项遗产中分量最重的遗产点之一,现在被改造成环境优美的园林,30多处历史遗迹与园林、海岸、花树、喷泉组合在一起,有一种精致而壮美的观感。

古监狱遗存的建筑
园中景色

7.4  塔斯曼半岛的四大奇观

    1989年,世界自然遗产“西塔斯马尼亚荒原国家公园”被扩展为“塔斯马尼亚荒原”(Tasmanian Wilderness World Heritage Area),为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塔斯马尼亚荒原中澳大利亚最大的自然保护区,面积约占全岛的五分之一。塔岛上的许多国家公园都属于遗产范围。

    位于塔斯马尼亚东南部的塔斯曼半岛,被辟为“塔斯曼国家公园”(Tasman National Park),也是遗产的一部分,以险峻的海崖景观而著称。公园里有“四大奇观”,分别是塔斯曼拱门、恶魔厨房、喷水洞和棋盘道,前三者其实都是海水侵蚀悬崖而形成的孔洞、峡谷。

左:塔斯曼拱门   右:恶魔厨房
左:喷水洞   右:棋盘道

7.5  翻山越岭看酒杯

    蜜月湾 (Honeymoon Bay)和酒杯湾(Wineglass Bay)都是塔斯马尼亚东部“菲欣纳国家公园”(Freycinet National Park)的重要景点,这个国家公园也是“塔斯马尼亚荒原”的一部分。

    从地图上看,菲欣纳国家公园所在的地方是一个南北向的半岛,半岛的中间横亘着一座大山,将半岛拦腰截断。酒杯湾在半岛的南边,想要看到酒杯湾,至少必须爬到山顶才行,别无他途。

左:拦路的艾莫斯山(mt. Amos)   右:从山腰望见的蜜月湾
酒杯湾,碧蓝的海水和白色的沙滩,更有那一道完美的弧线

7.6  邂逅一只小企鹅

    当晚,我们入住小城比舍诺。酒店客人有一项优惠,可以免费到酒店后面的海边观看企鹅归巢。不过,听说最近已经连续好几天没看见企鹅了。入夜,很多人还是想碰碰运气,结果只看见了一只企鹅。正当我们意犹未尽打道回府时,没想到在酒店的草坪上又看见一只迷路的企鹅(不知道是不是先前那只),给了我们零距离观赏的机会。

落单的小企鹅
朗塞斯顿

    朗塞斯顿是塔斯马尼亚州的第二大城市。离开比舍诺后,我们前往那里。

8.1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从比舍诺到朗塞斯顿,中间要去火焰湾(Bay of Fires)游玩。火焰湾是塔斯马尼亚东北角的一处海滩,有将近30公里长,让人惊奇的不光是蓝、绿、紫三色海水和白色的沙滩,更有海滩上散落的红色岩石。这里的岩石呈现出像煮熟的螃蟹一样的橙红色,其实那是一种红色地衣,是生命的最原始形态。

火焰湾
红色 、白色和蓝色

8.2  还有紫色

    朗塞斯顿附近有一家Bridestowe薰衣草农场,不过眼下已经过了收割季节,只剩下最后一点紫色。

阳光下的薰衣草田风光宜人

8.3  摇篮山再中魔咒

    这天的行程,是塔斯马尼亚的重头戏,摇篮山。摇篮山-圣克莱尔湖国家公园(Cradle Mountain-Lake St Clair National Park)也是”塔斯马尼亚荒原“世界遗产的核心遗产点。但是这里天气多变,有人说,这里的天气预报连”仅作参考“都算不上。果然,进山之前天气骤然变冷,乌云密布,给人带来强烈的不祥之兆——”逢山必雾“的魔咒再次降临。

这次遮住的是摇篮山的主峰

8.4  身边的惊艳

    怀着一肚子的遗憾回到朗塞斯顿,觉得时间还早,就想去市中心的卡德奈特峡谷(Cataract Gorge)游玩一下。

8.4.1  这个公园看上去像是供市民休闲的公共绿地,有草坪、泳池、缆车、儿童乐园,还有一个不大的湖,和一个维多利亚风格的小花园。逛了一圈准备回酒店时,只因不想走回头路,于是在山崖旁连看到了一条栈道——

左:公园入口   中:草坪和湖   右:山崖边的栈道

8.4.2   本以为栈道能通向公园入口,没想到误入歧途,竟越绕越远,在峡谷中来了一次轻徒步。

峡谷两边都是险峻的悬崖,一条小河从谷底的乱石中蜿蜒流过,走了好久才到达它的出口

8.4.3  峡谷的出口的一座百年古桥,国王大桥。来到桥上,我们才惊讶地发现,这里就是我们住的酒店。

左:国王大桥   中右:酒店就建在悬崖旁,是维多利亚时期的老建筑,悬崖上有瀑布和游乐设施

8.5  瑞士小镇格林德沃

    峡谷中的那条河,流过国王大桥之后就成了一条大河,最后向北注入大海。在它流经的地方有一个“格林德沃瑞士村”(Grindelwald Swiss Village),其实是个度假村,村口有一个瑞士小镇,全是店铺,很有情调。

格林德沃瑞士小镇

8.6  三访古监狱

    朗塞斯顿附近也有一处“澳大利亚罪犯流放地”的遗产点,这是两个庄园,最早都是罪犯强制劳动的农场,现在改为旅游景点,可以欣赏当地的田园风光。

布理肯顿庄园(Brickendon Estate)
威尔莫庄园(Woolmers Estate)
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

    乌鲁鲁-卡塔丘塔国家公园(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在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其中的乌鲁鲁(英文名“艾尔斯岩石” Ayers Rock)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块单体岩石。

飞机经过国家公园上空,刚好拍到乌鲁鲁和卡塔丘塔的同框照片

9.1  乌鲁鲁的夜与昼

    乌鲁鲁是土著话,是“大石头”。有人说,看乌鲁鲁要看它在不同光线条件下的光影变化,最佳观赏时间是日出、日落和星空。我们看星空时参加了当地的中文旅行社,碰到一位网红的天文学家,带着我们一一讲解每个星座以及它们的故事。

日出、日落和星空

9.2  在卡塔丘塔中穿行

    相传在当地有三座神山,乌鲁鲁是其一,卡塔丘塔是其二。卡塔丘塔位于乌鲁鲁的西边,是由36块大石头组成的巨石堆。在土著人的语言中,卡塔丘塔的意思是“巨大的人头”。我们在其中两块巨石形成的“瓦帕峡谷”(Walpa Gorge)中来了一次穿行。

左:卡塔丘塔全景   右:瓦帕峡谷

9.3  阿南古人的洞穴和图腾

    千万年来,乌鲁鲁、卡塔丘塔这些地方定居的原住民都是阿南古人,他们是这片土地的守护者,世世代代居住在巨石下的洞窟中,并且留下了他们自己的神话传说和祖先信仰。巨石上的岩穴、褶皱都蕴藏着神奇的图腾故事,有的甚至被赋予了神秘的力量,不容冒犯。

    我们参观了乌鲁鲁脚下的马拉文化(Mala)和库尼亚步道(Kuniya Walk),与巨石来了一次零距离接触。

原住民的洞穴和岩画
这些石头上的纹路都被认为是创世神“彩虹蛇”留下的印记   左:爱心

9.4  第三座神山

    除了乌鲁鲁和卡塔丘塔,还有一座神山叫康纳山(Mt Conner),是一座300米高的平顶山,不在行程之内。在飞机起飞时,我们在舷窗里竟远远地看见了这座神山,给这次行程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康纳山

    回到上海两周,春寒还未结束,这阴冷的日子让人特别想念远方的夏天,阳光、美景,还有浓浓的亲情。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澳大利亚:城市繁华与原始自然的奇幻邂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