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漫步香山寺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10 月 人均:10 元 和谁:和朋友

发表于 2022-10-17 07:31

漫步香山寺

北京的秋天是最美的季节,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趁着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说走就走—香山公园香山寺。香山公园门票10元,香山寺免费, 周一闭馆。公交、地铁都有香山站,我们选择563路公交车到香山东门站,下车走几分钟就到香山东门了。

香山公园东门。

“钟灵毓秀”牌楼。

静宜园“勤政殿”。

勤政殿南侧香山公园景点指示牌,可达香山寺景区。

清 香山寺全貌图手绘本。

修缮重建后的香山寺导览图。

香山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严整壮观,曾为西山诸寺之冠,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香山寺于1860年、1900年分别遭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焚毁,仅存知乐濠、听法松、娑罗树御制碑、石屏等遗迹。2017年11月28日,经过5年修缮、重建,位于香山公园内的香山寺景区正试开放,重现了独特的“前街、中寺、后苑”皇家寺庙建筑格局。

从香山公园东门一路向南,经过一座石桥,沿静翠湖路旁的石板古道,到达香山寺景区。

进入香山寺景区前街,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买卖街”的石刻。

据史料记载,清朝是香山寺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乾隆帝曾两度带着其母与文武百官来此祝寿礼佛。为了使皇家感受市井乐趣,这条路上遍布着由太监、宫女乔装经营的买卖店铺,因此得名。

“西山首游”四柱三间三楼牌楼,前后八根戗柱。

乾隆御笔“西山首游”。

西山首游牌楼内侧。

乾隆御笔“京师之冠”。

牌楼楼柱青白石的夹杆石,雕刻精美的蕉叶纹、巴达马(梵语“莲瓣”的意思)、连珠、如意云,还有加固夹杆石的铁兜绊。

沿香山寺买卖街前行,尽头处有一方形水池,池上有石桥。此池为放生池,也称功德池。乾隆皇帝命名为“知乐濠”,为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知乐濠”意为“知鱼快乐之濠”,其命名用了《庄子·秋水》中庄子与惠子濠上问答的典故。它是香山寺被焚毁后遗留的四件文物之一。

俯视“知乐濠” 。

“香云入座”牌楼,为四柱三间三楼冲天柱式牌楼,是中寺景区段启首。从香山寺买卖街到香云入座牌楼外,属于香山寺前街。

乾隆御笔“香云”匾额

香云入座牌楼内侧。

乾隆御笔“入座”匾额。

香山寺景区开放时间表。

进入中寺景区,石板古道两侧各有一个憧杆,每个憧杆可挂八面幡旗。幡旗上可见竖行文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拾级而上两段石台阶可达接引殿。

接引佛殿为香山寺山门殿,歇山式建筑,面阔三间,两侧为八字影壁墙。

接引殿两侧山墙接八字影壁墙。

影壁墙中心是砖雕九朵宝相花(吉祥三宝之一)图案。

接引殿山门的前檐,悬挂着“香山大永安禅寺”匾额。

乾隆御笔“香山大永安禅寺”匾额

接引佛殿内正位供奉的是阿弥陀佛立像。

接引殿内前门上方,悬挂着乾隆御制诗匾额。

乾隆《香山寺瞻礼作》

废颓宁彼听,轮奂又兹逢。原是有为法,何关最上宗。

五言属糟粕,四面列芙蓉。一种无新旧,阶前听法松。

接引殿内后门上方,悬挂着乾隆御制诗匾额。

乾隆《香山寺》

前岁冬曾到,昨年春一临。人徒今昔想,佛泯去来心。

法乳淙千涧,天花落万林。阶傍松听法,付尔是知音。

过了接引佛殿,再蹬四十一级石阶,是听法松平台。

接引殿后台阶两侧各有一株参天古松,是静宜园二十八景中乾隆皇帝唯一一处为植物命名的景观“听法松”。南边的一棵,高达 25米,北边的一棵高达20米。从天王殿中往外看,它们好像在探听殿内老佛师说法。

乾隆皇帝借古代顽石听经点头的故事,为古松命名“听法松”。

“听法松”树上都有北京市园林局颁发的一级名木古树红色标牌(300年以上的古树都是一级红色标牌)。

过了听法松,再蹬十七级石阶,是天王殿。

“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

“天王殿”为歇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弥勒佛,背面供奉韦驮,左右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一王,北方多闻天王。楹联:弥勒无忧大肚堪容天下事,众生有幸宽心尽纳世间情。

乾隆御笔“天王殿”匾额。

天王殿内前门上方,悬挂着乾隆御制诗匾额。

乾隆《香山寺瞻礼偶咏》

枯木寒林晓色披,轻舆石磴历逶迤。峣峰积素分香界,古殿磨金礼大慈。

不去不来曰如是,非今非昔更何疑。偶然随喜弗同道,二典三谟自我师。

天王殿内后门上方,悬挂着乾隆御制诗匾额。

乾隆《静宜园二十八景诗.其十二.香山寺》

寺建于金世宗大定间,依岩架壑,为殿五层,金碧辉映。自下望之,层级可数。旧名永安,亦曰甘露。予谓香山在洛中龙门,白居易取以自号,山名即同,即以山名寺奚为不可。

雁堂传宝界,鹿苑本仙区。结夏参摩诘,和南礼曼殊。分茶驰调水,清馔饱伊蒲。欲拟题新句,寻思色相无。

天王殿梁枋上精美的彩绘图案。

天王殿梁枋上彩绘消灾避邪的瑞兽。

过了天王殿,沿石阶上行,来到一处平台。

石板古道北侧,娑罗树歌碑:乾隆御制碑,通体汉白玉,现保存完好,形制规整,为四方体,碑体刻有乾隆作碑文,东侧刻满文、南侧刻汉文、西侧刻藏文、北侧刻蒙文。在方向安排上,与其所使用民族的地理方位相一致。它是香山寺被焚毁后遗留的四件文物之一。

歌碑顶部为龙脊。

歌碑身南侧雕刻汉文、北侧雕刻蒙文、东侧雕刻满文、西侧雕刻藏文。

歌碑底部四面雕刻有精美的莲花宝座和金刚力士护法神。

古道北侧钟楼。

古道南侧鼓楼。

敕赐香山永安禅寺报恩碑 此碑立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由司礼监太监范弘所设。清乾隆时期扩建香山寺,将此碑推倒掩埋。1992年6月清理香山寺遗址时出土,当时碑首、碑身、碑座分为三段,碑身文字均有凿痕,碑额碎裂不全,经修整后立于原处。

数步石阶后,再上一层平台,古道两侧各有一座汉藏建筑风格融合的八角形建筑—坛城。坛城,梵文“曼陀罗”,是密宗修行时为防止邪魔入侵,在自己修行之地建造的圆形或方形场域,象征着宇宙世界的本源。

南侧坛城内原供奉呀吗哒噶,能降服恶魔,有护善之功,称大威德金刚,文殊菩萨化身。现在以唐卡艺术形式展示南坛城内原供铜像。

北侧坛城内原供奉上乐金刚王佛,亦称胜乐金刚,是藏密无上瑜伽部母续的本尊。

坛城大门顶部梁枋上的精美彩绘图案。中心为藏传佛教的六字箴言,两侧有藏传佛教十相自在等符号图案,中心下方为金色二龙戏珠图案。彩绘体现了香山寺汉藏融合的建筑艺术风格。

藏传佛教六字箴言:指“俺、嘛、呢、叭、咪、哄、”六字。直译为:此箴言即是观世音菩萨的微妙本心,念诵多少万、亿遍后能积功德,得到解脱。

十相自在:由10个符号(3个图形和7个梵文字母)组成。具有最高的神圣意义与无比巨大的神秘力量。

坛城窗户顶部梁枋上的彩绘图案,与大门顶部的彩绘图案不同,中心为金色二龙戏珠图案,下方为藏传佛教六字箴言。

从坛城拾级而上四十五级台阶,是四柱三间三楼的“永安”牌楼。

乾隆御笔“永安”牌匾。

永安牌楼内侧。

乾隆御笔“甘露”牌匾。 据记载唐代已有吉安、香山二寺。元代重修,易名“甘露寺”。明朝再建,称“永安”禅寺。清乾隆年间,在原址上扩建,御赐“大永安”禅寺。

牌楼南侧是文殊殿。

文殊殿前的古柏“虬龙伞”。

牌楼北侧是普贤殿。

从“永安”牌楼平台,上行十五级台阶到“圆灵应现殿”平台。

拾级而上,平台上一座大石屏立在“圆灵应现”殿前。大石屏高3米多,宽6米多,为汉白玉石质。石屏被4根屏柱分隔为三面,石屏顶端装饰为半圆形倒扣金轮,屏柱上端雕刻卷头云纹,横坊雕刻宝瓶式突起托梁。石屏基座为须弥座,精雕莲花图文,象征清净无为、洁白无瑕。它是香山寺被焚毁后留下的四件文物之一。

位于大殿前的石屏阳面刻三座塔形图案,每一图案中刻有佛教经典,都是乾隆御笔敬书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八大人觉经》,塔身镌刻佛像、花卉等饰样,造型颇为独特。仅剩一面还可以看到塔身图案,其它两面石屏里的塔形图案已经风化的模糊不清了。

石屏立柱楹联:花雨轻霏结青莲世界 ,云峰郁起现白毫相光。石屏立柱楹联:智镜光圆宏六度, 心莲香远演三乘。

石屏的背面。阴面刻有乾隆御笔的观音菩萨、燃灯古佛、文殊菩萨像,并刻有御制赞语。

雕刻精美的汉白玉莲花须弥座

“圆灵应现殿”为琉璃顶庑殿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三间,是静宜园内体量最大的单体建筑。“圆灵应现殿”相当于一般寺院中的大雄宝殿,是香山寺的正殿。

圆灵应现殿内神台上供奉三世佛,两侧为七层八角无量寿塔,南北两侧须弥座上供奉十八罗汉像,神台背后供奉观世音菩萨。匾联:峣峰积素分香界,古殿磨金礼大慈

“圆灵应现”匾额为乾隆御笔。金色匾额极其精美,匾框雕刻九条金龙盘框(一条为坐龙,八条为盘龙,呈众星捧月状)。

圆灵应现殿金色的琉璃瓦屋顶和彩色琉璃瓦装饰图案,图案在佛教中代表轮回。

圆灵应现殿顶部龙脊中间的宝顶。

圆灵应现殿的斗拱飞檐。飞檐上的脊兽从左至右,骑凤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和垂脊琉璃兽,骑凤仙人的下方是仔角梁套兽。

屋檐的绿色琉璃瓦当、板瓦滴水,均用行龙装饰。

香山寺殿堂外墙的底部,都有美观实用的花卉砖雕气孔,惊叹古人的匠心。

圆灵应现殿南侧小景。

圆灵应现殿西侧南北各有一处罩子门,进入罩子门可达香山寺后苑景区。罩子门两侧都有乾隆笔体石刻对联。南侧罩子门楹联:身行随现吉祥地、鼻观常参清净香

北侧罩子门楹联:翠竹满庭瞻法相、白云一坞识宗风

蹬上十九级台阶,就来到圆灵应现殿后面,高台之上的香山寺后苑景区。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眼界宽”敞厅,厅檐东向悬乾隆御书“眼界宽”粉油蓝字匾额,敞厅两侧接出游廊,游廊折而西上为爬山廊,曲折而上,与后苑最高建筑“青霞寄逸”楼相连。廊下内侧蹬道相连,可行至水月空明殿。

“眼界宽”是一座歇山式建筑,为三楹敞厅,外挂楹联:印心含蕴藉,触目喜澄鲜。

乾隆御笔“眼界宽”

眼界宽梁枋上精美的彩绘图案。

这里是香山寺景致最精彩之处。正面是香山寺最宏伟的建筑--薝蔔香林阁,背后两侧假山环拥,外侧是环山廊道。

薝蔔香林阁是一座三层的六方亭式楼阁,阁外一层前檐悬挂“薝蔔香林”匾,原内供奉观世音菩萨;第二层外前檐悬挂“无住法轮”匾,原内供奉无量寿佛、宝胜佛和燃灯佛;第三层外悬挂“光明莲界”匾,原内供奉阿弥陀佛、药师佛、秘密佛、上乐王佛、呀吗哒噶佛。



薝蔔香林阁自上而下每层前檐悬挂的乾隆御笔匾额

薝蔔香林阁侧视

后苑上行的四十六间爬山廊,廊下内侧为蹬山道。

爬山廊内饰彩绘。

廊道外饰彩绘。

后苑楼阁建筑布局,自下而上薝蔔香林阁、水月空明殿、青霞寄逸楼。

楼阁间为水月空明殿,是当年乾隆皇帝在此品茶休憩的地方。

青霞寄逸楼位于后苑区最高处,为重檐歇山式建筑,一座三间,下层殿外悬挂“青霞寄逸”匾,内供奉紫降稥胎佛五尊、铜佛三尊;上层殿外悬挂“鹫峰云涌”匾,在此凭栏远眺,京城景色尽收眼底。


青霞寄逸楼自上而下前檐悬挂的乾隆御笔匾额。

青霞寄逸楼游廊精美的内饰彩绘。

青霞寄逸楼梁枋上寓意美好吉祥的彩绘。

在青霞寄逸楼前凭栏远眺,京城景色尽收眼底。

后苑下行的四十六间爬山廊。

漫步香山寺景区,沿着石板和石阶铺成的古道,从买卖街一路上行,西山首游牌楼、知乐濠、香云入座牌楼、接引佛殿、天王殿、坛城、永安牌楼、石屏、圆灵应现殿、眼界宽、薝蔔香林阁、水月空明殿、青霞寄逸楼、环山廊等依山而建的寺院建筑犹如一幅古老的画卷,缓缓展现在人们面前。皇家寺庙建筑风格与秀美的自然环境紧密融合,令人惊艳,让人流连忘返。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北京27026
漫步香山寺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北京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北京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北京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北京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中国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