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山庄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带狭长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避暑山庄分宫殿区、湖泊区、平原区、山峦区四大部分。山庄始建于1703年,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避暑山庄丽正门,丽正门建于清乾隆十九年(1754年),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一景。门前列石狮和下马碑,迎面有红照壁,门上有阁楼,下有3门,高敞宏伟。中门上方有乾隆题额“丽正门”三字,取《易经》“日月丽乎于天”之意,用汉、满、蒙、藏、维五种文字刻成。它和门内上方乾隆题诗“两字新题标丽正,车书恒此会遐方”,象征着国内各民族团结,国家强盛、统一。
避暑山庄导览图
避暑山庄游客中心
外午门
避暑山庄午门,上悬挂的是爱新觉罗.启功先生题写的“避暑山庄博物馆”匾额。
避暑山庄东、西朝房
二尊铜狮位于避暑山庄正宫区内午门,雄狮脚踩乾坤球寓意独掌乾坤,雌狮脚踩幼狮寓意门道昌盛,二尊铜狮铸造精美是清朝青铜铸造的最高水平,是皇家威严,皇权至高无上的象征。
避暑山庄两边的钟、鼓楼
避暑山庄宫殿区,位于山庄南部,占地10.2万平方米。正宫是宫殿区的主体建筑,包括9进院落,分为“前朝”、“后寝”两部分。主殿叫“澹泊敬诚”,是用珍贵的楠木建成,因此也叫楠木殿。宫殿区是清帝理朝听政、举行大典和寝居之所。建筑风格朴素淡雅,但不失帝王宫殿的庄严。宫殿区由正宫(被辟为避暑山庄博物馆)、松鹤斋、东宫(已毁)和万壑松风四组建筑组成。
避暑山庄正宫内午门,上有康熙皇帝书写的“避暑山庄”匾额。避暑山庄有大小建筑有120多组,其中康熙以四字组成36景,乾隆以三字组成36景,这就是山庄著名的72景。康熙皇帝选园中佳景以四字为名题写了“三十六景”为:烟波致爽、芝径云堤、无暑清凉、延薰山馆、水芳岩秀、万壑松风、松鹤清樾、云山胜地、四面云山、北枕双峰、西岭晨霞、锤峰落照、南山积雪、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风泉清听、濠濮间想、天宇咸畅、暖流暄波、泉源石壁、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益清、金莲映日、远近泉声、云帆月舫、芳渚临流、云容水态、澄泉绕石、澄波叠翠、石矶观鱼、镜水云岑、双湖夹镜、长虹饮练、甫田丛樾、水流云在。乾隆仿其祖父康熙,以三字为名又题了“三十六景”为:丽正门、勤政殿、松鹤斋、如意湖、青雀舫、绮望楼、驯鹿坡、水心榭、颐志堂、畅远台、静好堂、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清晖亭、般若相、沧浪屿、一片云、萍香泮、万树园、试马埭、嘉树轩、乐成阁、宿云檐、澄观斋、翠云岩、罨画窗、凌太虚、千尺雪、宁静斋、玉琴轩、临芳墅、知鱼矶、涌翠岩、素尚斋、永恬居。
避暑山庄钟表馆
避暑山庄钟表馆里面的展品
避暑山庄钟表馆里面的展品
避暑山庄钟表馆里面的展品
避暑山庄挂屏馆
避暑山庄挂屏馆里面展品
避暑山庄挂屏馆里面展品
避暑山庄挂屏馆里面展品
澹泊敬诚殿为清代避暑山庄的正殿。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乾隆十九年(1754) 又用楠木进行改建, 故称楠木殿。面阔七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卷棚顶,四周有围廊。地面与台基用紫豆瓣大理石,殿内天花有万字、寿字、蝙蝠、卷草等雕刻。前檐正中悬有清圣祖御笔“澹泊敬诚”匾,殿内挂有清高宗御书匾,山墙上则挂有清绘《皇舆全图》。北面书橱有《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围屏上雕刻着《耕织图》上一百六十三个人物。此殿是清廷在避暑山庄举行重大典礼之处,亦是皇帝在山庄时听政和读书之所在。
澹泊敬诚殿
澹泊敬诚殿
澹泊敬诚殿
澹泊敬诚殿
澹泊敬诚殿
澹泊敬诚殿
松鹤斋在避暑山庄正殿东侧,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清圣宪皇太后(乾隆母)和嫔妃居此。乾隆帝取松鹤益寿延年之意题名,为“乾隆三十六景”第三景。
松鹤斋
避暑山庄清帝蜡像馆
避暑山庄清帝蜡像馆
避暑山庄清帝蜡像馆
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
四知书屋东间是清帝召见朝臣及各族王公,处理军国要务及举行大典前后更衣休息之处。据载,清帝在此召见了喀尔喀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一世、三世、四世、班禅六世,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等。
四知书屋西间
避暑山庄十九间照房
避暑山庄十九间照房展出的瓷器
避暑山庄十九间照房展出的瓷器
避暑山庄十九间照房展出的瓷器
避暑山庄十九间照房
避暑山庄 后寝大门
烟波致爽殿 :万岁照房北行过门殿,再北有殿七楹,进深两间,名烟波致爽,是正宫后寝部分的主殿,也是清帝在山庄的寝宫。并列为避暑山庄康熙三十六景之首。
烟波致爽殿,大殿分为4个部分。中间3间为厅,是皇帝接受后妃朝拜的地方,殿内陈设富丽堂皇。大殿正中悬挂康熙亲笔御题“烟波致爽”横匾。
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皇帝的寝宫。
烟波致爽殿佛堂
烟波致爽殿东间,是皇帝接待太后与后妃闲坐叙话、临时用膳的地方。
烟波致爽殿明间
避暑山庄云山胜地
避暑山庄云山胜地
避暑山庄云山胜地
避暑山庄西所
避暑山庄西所
避暑山庄西所
避暑山庄,云山胜地楼后面是三楹的垂花门,名“岫云门”,为正宫的后门,出了这个门就是出了避暑山庄博物馆了。
岫云门外,出了宫殿区就是苑景区了,苑景区又可分成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小平房是游船和电瓶车购票处。山区游览线要购景交车票,只停三个点,一是观景的亭子,可眺望承德市区,一是二马道在城墙边上,一是所谓的冷宫“青枫绿屿”。因为时间和体力的关系我只去了湖区和平原区。
万壑松风,主殿是宫殿区惟一打破坐北朝南格局的正殿,坐南朝北,殿面阔五间,卷棚歇山顶,周围有廊,是清圣祖读书、批阅奏章、召见臣工的地方。其建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北临湖水,主殿与五座单体建筑建在高岗上,彼此有游廊相通。景区内有松树数百株,阵风吹过,松涛骤起,故名。此处为清圣祖所题三十六景之第六景。
芳园居
如意湖
如意湖
方诸临流
方诸临流
云帆月舫遗址
金莲映月
金莲映月
无暑清凉
无暑清凉
无暑清凉
延薰山馆
延薰山馆
延薰山馆
延薰山馆
延薰山馆
延薰山馆
一片云
浮片玉
水芳岩秀
水芳岩秀
水芳岩秀
水芳岩秀
水芳岩秀
水芳岩秀
水芳岩秀
澄波叠翠
澄波叠翠
烟雨楼,如意洲之北的青莲岛上。是乾隆四十五年(1780)仿浙江嘉兴南湖(鸳鸯湖)之烟雨楼而建的。
烟雨楼
烟雨楼
烟雨楼内
烟雨楼对山斋
烟雨楼
烟雨楼
烟雨楼
烟雨楼
烟雨楼
水流云在
试马埭,是皇帝举行赛马活动的场地。
试马埭
曲水荷香
曲水荷香
曲水荷香
文津阁是一座是仿照浙江宁波天一阁所修建,清代专贮《四库全书》而修建的皇家藏书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文津阁建成。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四库全书》收藏于文津阁。
文津阁
文津阁
文津阁
文津阁假山
文津阁假山位于门殿之后,对面是池沼和藏书楼。假山占地约800平方米,用石3279立方米,由浆石和鸡骨石等堆叠而成。假山石洞,前后各有两门相通,洞内山石遮掩,可分厅、堂、窗、孔、穴等,洞壁用鸡骨石镶嵌,有几个大小不等的窗孔。有棒槌山、罗汉山、双塔山等承德十大名山的缩影,更有“十八学士登瀛洲”的造型。
文津阁
碑亭
文津阁的东面有碑亭一座,立《文津阁碑记》一通。碑高532厘米,宽138厘米,厚58厘米。碑趺、碑身、碑首周边雕蟠螭纹和雷纹图案。正面用满、汉文字镌《文津阁记》,背面镌《题文津阁》,东侧镌《四库收精要》,西侧镌《建由甲午成乙未》均由乾隆御笔亲题。
文津阁水池
水池位于假山后、藏书楼前,假山呈半月形环抱着池沼。假山之中留有一穴漏光,在白天阳光下立于阁前池边俯视池水,可见一弯新月折射到池中,形成“日月同辉”的景象。文津阁的“昼月”设计正是造园设计者根据光学入射角和反射角的科学原理堆砌一个下玄月的形状,让阳光透过石缝形成一个月牙状,形成日月同辉的景象。
文津阁
文津阁
云容水态
云容水态
蒙古包,园内有不同规格的蒙古包28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御幄蒙古包,直径达7丈2尺,是皇帝的临时宫殿,乾隆经常在此召见王公贵族,宗教首领和外国使节。
永佑寺建于乾隆十六年(1715年),“永佑”取其永远保佑安宁的意思。寺院位于万树园东侧,座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山门、牌坊、天王殿、正殿、后殿、舍利塔及御容楼等建筑。
永佑寺
永佑寺原殿中供奉弥勒、三世佛、八大菩萨和无量寿佛等。御容楼是专门供奉清代已亡皇帝画像的地方。康熙皇帝死后,他的画像即供于这所楼上;每年,乾隆到山庄的第一项活动,就是到这里祭拜。后来雍正和乾隆的画像也供奉于此。现永佑寺除舍利塔及四座石碑外均已无存。
永佑寺四座碑
永佑寺四座碑
永佑寺四座碑
大殿的遗址
萍香泮位于避暑山庄热河泉东船坞的西边,建于乾隆四十二年一四十七年(1703~1708年),为一组庭院建筑,南有面水殿三楹,额为“萍香泮”,为乾隆三十六景之第十九景。此处前俯泉水,水上架木为桥,水中冬有碧藻.夏有青萍。清帝常于此处观赏青萍,微风乍起,萍香袭人,湖中荷花与岸柳鸟鸣更是鸟语花香,恐是江南也难以寻觅的佳景。乾隆曾在诗中写道:
香风摇荡绿波涵,花正芳时伏数三。
词名关山月休怨,来看塞北有江南。
萍香泮
甫田丛樾
御瓜圃
甫田丛樾
热河泉
热河泉
热河泉
香远益清
香远益清
香远益清
金山,康熙帝南巡,欣赏江苏镇江金山景物,因于山庄内仿造此景,包括康熙三十六景第十景的“天宇咸畅”和第十二景的“镜水云岑”两组建筑。
金山
金山
皇家御水坊
冷香亭
冷香亭
月色江声,月色江声建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临湖3间门殿,康熙帝题额为“月色江声”,取意于苏轼前后《赤壁赋》,每当月上东山,满湖清光,万籁俱寂,只有湖水微波拍岸,声音悦耳。岛上建筑布局采取北方四合院手法,殿宇之间有游廊相连。门殿西有冷香亭,盛夏可坐此亭赏荷。堂后四合院,康熙帝题额为“湖山罨画”,开窗纵目远眺,湖光山色,罨映如画。门殿外的支柱,看上去似乎歪斜欲倒,实际上却坚牢稳固,这是山庄建筑三绝之一,据说这样的设计处于康熙的授意,寓意“上梁不正下梁歪”,用以警戒臣工。
月色江声门殿北为静寄山房,是清帝读书处。
月色江声房后莹心堂,亦为清帝书斋。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文园狮子林
水心榭
晴碧亭
避暑山庄,上午用了4个小时,除山区和游船外整个山庄基本浏览一遍。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在帝都旁边8000匹马的小镇,骑着50万的马,是什么感受 12761
- 以马为梦,穿越千年。3天2晚自驾坝上,解锁草原新玩法 39560
- 京北四小时,驰骋到天路之巅去触摸天空 2642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