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按计划去承德玩,高铁票不好买,提前将近两周订了票。上午10点从北京朝阳站出发,中午11点到达承德南站。本想着是避暑之旅,结果承德成为全国最热的地方,只要不中暑就好。从南站打车20分钟到达市中心酒店,安顿好,轻装出发。
下午最热,想着庙里也不会有多少游客,打车首先直奔最远的普陀宗乘之庙。门票是提前在网上买好的,直接刷身份证就可以进去。门票可以从所选日期之日起三日内一次进入有效,这比较方便游客灵活调整游览时间,值得借鉴。
普陀宗乘之庙建于1771年,是为庆贺乾隆六十大寿和皇太后八十寿辰所建。山门就显示出汉藏混合的风格,汉式城楼式山门,藏式梯形的假窗。
进门之后,是巨大的汉藏合璧的碑亭,内立三通大碑。乾隆在这里接受万里归乡的土尔扈特首领渥巴锡的朝见,所以其中一通大碑就描述了该事件。
走过碑亭,就是五塔门,五塔门是一座藏式白台,上面有红绿黄白黑五座石塔,代表藏传佛教火地水风空五种元素,也代表藏传佛教五种教派。
五塔门前左右安置石象,但石象前腿反曲,总觉别扭。
寺庙沿山势而建,逐步抬高,穿过五塔门,拾级而上,就见琉璃牌坊。坊额是乾隆御书“普门应现”。琉璃牌坊是寺庙南北汉藏分界线,南部汉式,北部藏式,朝拜瞻仰时,高等级官员和喇嘛方可进入牌坊以北,其余人等只能在牌坊以南。
穿过琉璃牌坊,继续沿山而上,走过一片平地前面可以望见仿布达拉宫而建的大红台,台前平地有围挡在修整,从围挡边绕过,台阶而上,终于来到小布达拉宫之前。普陀宗乘就是藏语布达拉宫。大红台前回望,远处棒槌山的棒槌清晰可见,正南面山脊上就是避暑山庄的北部城墙。
顺着游览线路,走到大红台内部。大红台是四面合围的庭院式建筑,庭院中心是大红台的主殿万法归一殿,名字听起来就很高级。万法归一殿是纵横七间的正方形,殿内有八世达赖的宝座床。
四周围房内是展览,可以看看历史,按线路指示从楼梯上楼,直接上到三层楼侧露台,露台上是八角亭式的权衡三界殿,内供吉祥天母。
继续上到四楼天台,可以看到最壮观的一幕了,就是万法归一殿的金顶。金顶是鎏金鱼鳞瓦,四片一组,整个金顶耗费黄金万余两,据说被八国联军还是侵华日军刮削了不少。金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值得多角度拍摄。
看罢金顶,沿路标返回庭院,从出口走出大红台,来到红台侧面。
顺山路下山,来到出口,有免费的电瓶车送到东面不远的须弥福寿之庙。须弥福寿之庙是班禅来避暑山庄朝见皇帝时的居处,也称班禅行宫。须弥福寿和普陀宗乘是通票,无需单独买票。须弥福寿的布局与普陀宗乘类似,山门-碑亭-琉璃牌坊-大红台,多数建筑不能入内,所以游览速度就快很多,也因此不用单独卖票吧。
须弥福寿的大红台外观就不像小布达拉宫那样富有变化,内部同样是四面合围的庭院,庭院中间主殿是妙高庄严殿,但大红台只能穿越,不能进入庭院。回望妙高庄严殿,同样是鎏金鱼鳞瓦殿顶,但最大的特色是每条殿脊都安置两条游龙,跟故宫雨花阁一样。
穿过大红台,继续爬升,左侧是吉祥法喜殿,脊兽比较有意思。中间是万法宗源殿,据说是班禅弟子所居,但也一锁了之,不能入内。右侧是生欢喜心殿,已经只剩地基遗址了。
须弥福寿之庙的最高处,是万寿琉璃塔,这是比普陀宗乘多出来的部分。看罢琉璃塔,从西侧下山,从碑亭前西门离开,前往下一处普宁寺。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在帝都旁边8000匹马的小镇,骑着50万的马,是什么感受 12772
- 以马为梦,穿越千年。3天2晚自驾坝上,解锁草原新玩法 39596
- 京北四小时,驰骋到天路之巅去触摸天空 2643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