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四川行之六—杜甫草堂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1 天 时间:10 月 人均:1500 元 和谁:夫妻
玩法:人文,自由行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杜甫草堂
成都
工部祠
诗史堂
青羊宫

发表于 2021-06-13 06:21

杜甫草堂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时的故居,他曾先后在此居住近4年,创作诗歌240余首。唐朝末期,诗人韦庄寻找到草堂遗址,重结草屋,才使得草堂得以保存至今。

从杜甫草堂的北门进,首先来到了听秋轩。

园子的西面有一座"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

东面便是著名的 “少陵草堂”碑亭,它是杜甫草堂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少陵草堂”四个字是清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果亲王路过成都时拜谒了草堂并留下手迹。“少陵”为杜甫的别号。

正面便是三幢呈"品"字排列的建筑,"工部祠"居中,前边两侧分别为取自杜诗"野航恰受两三人"和"懒性从来水竹居"的"恰受航轩"和" 水竹居"。

"工部祠"是供奉杜甫塑像的飨殿,祠前有清代学者、书法家何绍基撰写的"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的诗句。祠内墙壁上陈毅元帅"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的对联挂在木制的杜甫画像两侧,祠堂正中为清代建塑的杜甫泥像,东西两侧分别是清代所塑的北宋诗人黄庭坚和南宋诗人陆游。据介绍,之所以三人同殿,主要是殿内若只塑杜甫一人,异乡作客,未免过于孤单,而黄、陆皆为诗歌成就极高的大家,虽不同朝代,但如果三人一堂,既能共论诗艺,免除冷清,又可同受祭礼,以盛香火。而清人的一副"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对子则对此举作了很好的诠释。

过"工部祠"迎面而开的便是"柴门不正逐江开"的"柴门"了。如果说南宋诗人叶绍翁在那关不住春色满园的园林外,仰望着探墙而出的红杏,却不能不在小扣柴扉久不开后发出游园不值的感叹的话,那么,今天的草堂柴门则是以诗圣的胸怀,门户洞开,笑迎八方来客。

近柴门到了位于同一中轴线上的诗史堂。据介绍,因为杜甫的诗歌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历史,素有"以诗证史,以诗补史"的说法,故被誉为"诗史",此建筑因此而得名"诗史堂"。

厅堂的中央安放着由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所塑的杜甫半身铜像。雕像凝视着前方,眉宇间如同诗人笔下的诗歌一样,写满了忧国忧民之情。


出诗史堂便走进了草堂大廨,廨在古时是官吏办公的地方。因杜甫曾做过左拾遗和验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出于尊崇,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厅中摆放的是由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雕塑的杜甫铜像,塑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

这才来到草堂的正门,门框顶部由清代康熙皇帝的第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所书的"草堂"二字显得苍劲有力。两侧"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对联,则是后人取自杜甫《怀锦水居止》诗中的句子。据介绍,"万里桥"之名出自三国时蜀相诸葛亮送费袆出使东吴时"万里之行始于此"的感慨之言,在现在的南门大桥,而草堂正位于桥的西边;"百花潭"一词出自陆游"二十里路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的诗句,是浣花溪上游,现名"龙爪堰",草堂正处于潭的北面。

继续入内参观来到草堂里最美的“花径”,两边红墙夹道,竹影婆娑。当年杜甫的茅屋前也有一条两边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经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径中段有“浣花祠”。

走出“花径”,来到盆景园。这里宛如江南园林,长廊、亭子、花木盆景一应俱全,非常耐看。

在盆景园内有 “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颇具观赏价值,其诗歌、书法、用材、工艺有“四绝”之称。

途径兰园,走到“春夜喜雨园”,这组雕塑配上奶奶与孙女好生动。

草堂博物馆东北面还有个唐代遗址陈列馆值得游览。为唐代亭台遗址,周围用玻璃保护了起来。杜甫诗中经常提到各种“亭”,这个亭子的发现印证了杜甫诗中的记载。目前亭子只留下地上活动区域,用的是素面砖斜铺而成,据考究该亭为砖木结构亭。2001年底杜甫草堂在铺设管道时意外发现唐代生活遗址,出土了大量唐代器物和塔铭。这一发现印证了杜甫对浣花溪一带自然风貌、生活情景以及草堂方位的描写,同时也填补了成都地区唐代大型民居遗址考古的空白。

草堂内多竹。无论是在堂前屋后,庭院之中,还是在小路两侧,处处竹树掩映,清幽雅洁。

杜甫的草堂便掩映在一片翠竹绿树之中。草堂的篱笆外是一块高一米半左右,雕刻有杜甫头像的大理石,石像后是一丛茂密的翠竹,寓意了诗人不随波逐流、高风亮节的人品。

由细竹交叉编织而成的篱笆围成了一方小小的院落,院门是由茶杯口粗细的树干制作而成的,门顶以茅草为檐,与草屋浑然一体。

步入茅屋,展现在眼前的是三间屋舍,中间为主人起居休息的卧室,左右为会客室和灶间,桌椅板凳、碗筷杯碟一应俱全。据史载,公元761年秋天的一阵大风,把他苦心经营的茅屋吹破,才使诗人写出千古不朽的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诗中诗人所表现的那种"安得厂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和"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精神,同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品质成为后人效仿的楷模,千百年来一直令人感动不已!

草堂内还有几处小的园林特别精致,寻一处清幽的环境,携一份淡然的情怀,品一抹久违的芳香。欣赏虫声鸟语,欣赏清幽景致。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成都14903
金秋四川行之六—杜甫草堂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成都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成都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成都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成都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四川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