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跟着李可染去到神秘的大佛打卡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8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一个人

8月来成都公干,交接完文件资料就等着通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里是一个适宜发呆和闲逛的城市,尤其是在锦里老街,对于我这个北方客,尤其喜欢树荫下的盖碗茶,享受完掏耳朵服务,中午随便点了一份凉面,一大勺的油辣子让我有些头皮发麻,勉强试着吃了一挑,辣爽,三两口吃完又喝了一碗三鲜冰粉,哇塞!推荐为必尝小吃,用四川话说就是“舒服巴适”。

闲逛到后街,意外偶遇齐白石高徒-李可染水墨画展。工巧华丽的清末建筑屋,清净悠凉,水墨作品布满了两层楼空间,有很多作品是四川乐山峨眉山水墨画,其中最特别的是《嘉定大佛》和《峨眉溪涧图》,观摩完李可染的作品,随手买了一本画册,200元,我这个艺术爱好者肯定不会手软。

回到茶桌,翻阅着画册,不免好奇李可染此行。打开手机快搜,原来此画创作于1956年的四川采风,这一年,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繁荣文学艺术的方针。提倡在文学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中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保留自己的意见的自由。任中央美院中国画系教授的李可染就与同在齐白石门下学艺的师兄陈大羽长途写生,下江浙,入四川,过三峡,来到峨眉山创作了200多幅作品,后来,峨眉溪涧图和山水清音,分别以920万和2420万的拍卖价成交。

掐指一算,1956年,也就是63年前,艺术创作还需要自由?脑海中跳出左派右派这两个词,搞不太懂政治,只知道同学的父亲因为是右派去养牛十年,算了不去深研,回到我这个文学爱好者的思考,百度介绍《嘉定大佛》的创作视角很特殊,也就是说这个作品是李可染心里所想的画面,是在真实画面之上的艺术创作,真想去亲眼看看大佛。

茶室对面的印本书屋有许多乐山峨眉山的图书,南怀瑾也是在峨眉山出家,1943年秋,南怀瑾大师在峨眉山大坪寺中锋顶闭关三年,参禅佛法。之所以选在峨眉山出家闭关,南怀瑾大师在他后来的选集<定慧初修>中提到,峨眉山仙气凝聚,是他梦中所见的参禅之地。峨眉山的纯阳殿相传是吕洞宾隐居修炼之地,修仙成道的吕洞宾点化众僧飞升之时,云端瞬时间金色霞光。道家佛家都在峨眉山修仙,不禁在心中幻想着云雾缭绕的峨眉仙境。

累了,靠着椅背迷糊小盹一会,脑海中满是神奇的大佛,神秘的峨眉山,突然隐约中“峨眉峨眉优惠价玩峨眉”的吆喝声传来,乐山峨眉山旅游的广告单递到我的面前,想来无事也就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早上9点就被旅游大巴带到了乐山,宋代的嘉定州就是现在的乐山,李可染的《嘉定大佛》,我马上就能够亲眼所见,不免心情激动起来。在中国的版图上,地处西南的四川既有盆地、平原、丘陵,又有崇山峻岭、雪峰冰川、大江大河,地形地貌丰富多彩。民国时期,随着大批艺术名家迁居巴蜀“大后方”,四川的名山大川在艺术家笔下得到越来越丰富的表现,甚至出现黄宾虹“入蜀方知画意浓”这样的感叹。

大巴车窗外,绿树成荫,沿着风景如画的高速路来到了天工开物文化旅游景区,听导游介绍,天工开物景区背靠乐山苏稽镇,苏稽镇是乐山的千年古镇,古时候,人们都是在这里吃过跷脚牛肉前往大佛和峨眉山朝圣,前往大佛和峨眉山朝圣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有1200多年。

天工开物景区跟我在奥地利参观的施华洛世奇景区有点相似,相当震撼,没想到在内地居然有如此文化氛围,如此的大手笔,珍宝馆的水晶展品几乎可以与故宫藏品媲美,还有几件镇馆之宝更是独一无二。水晶是佛家七宝之一,天工开物景区用水晶来讲述当地人敬佛礼佛的故事,可见佛文化这种信仰在当地是深入人心。

景区内有一个全球最大的水晶佛首,参照乐山大佛首像同比例制作,玻璃外罩上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再现了乐山大佛昔日的画面,原来在大佛之外还有一个大像阁长廊,自上而下保护着大佛不被风吹日晒,依岩面江,重檐起翘,巍峨壮观,人们可以顺着长廊近距离观摩礼拜大佛,千年岁月,渡尽劫波,大像阁经历数次战乱,终究是荡然无存,只有海通大师挖出自己一只眼睛化缘集资建佛的功德留存下来。

听闻影片里高僧开示,71米高的乐山大佛是弥勒佛转世,弥勒佛是将来的一尊福佛,佛入世则山河石壁皆自消失,多是平原,一年四季,风雨调顺。以前凌云山下三江泛滥百姓流离失所,自从修建大佛后,再也没有出现三江泛滥,海通功德无量,甚至在大佛上空,多次出现佛光环绕盛景。记得去寺庙朝圣时,拜佛都是先拜弥勒佛,因为弥勒佛是欢喜佛,代表生平等心,成喜悦相,教我们放下心里的烦恼和执念。到峨眉山朝圣也自然先到乐山朝拜弥勒佛,抱一颗欢喜心去到峨眉,朝拜普贤菩萨自然会有所受益。

水晶是佛宝,也许这里的水晶更有灵性,我求了一个水晶绿幽灵本命佛,暗自许愿,护我月月有桃花,早日脱单。

吃过午饭,终于来到乐山大佛景区,开阔的江面上,岷江、阳山江、平羌江,三江汇合处出现颜色分明的江水分界线,“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古往今来,文学家、艺术家以不同的艺术手法讲述自己心中的天府之国,而文化,也让这方沃土充盈着灵魂,吸引八方来客。

景区门口红砂石窟中,许多石刻作品,估计以前江面很低,让人们可以方便地留下自己的墨宝。大佛开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历时90余年,依凌云山而凿的弥勒佛坐像,是现存世界最大的摩崖坐佛,头饰螺髻,方面大耳,慈眉祥目,脸颊丰满,依山面江,赤足端坐。

走进乐山大佛景区的大门,沿着凌云山一路而上,终于走到了大佛耳边,我们排着队与大佛合影,然后沿着崖壁开凿的“九曲栈道”,从左手下到大佛脚边,再从右上攀登到大佛的右侧,仰望佛像。沿道山壁和悬崖,密布佛龛雕像,约有数百上千尊大小佛像,听说都是古人出资雕塑,每一尊佛像背后都是一个信众家庭甚至一个家族的供养,寄望可以借此求得佛祖保佑,以保合家性命财产平安。

大佛脚面上有上百人在拍照留影,许多游轮在开阔的江面驶过,江风拂面,站在大佛脚下我真是感慨万千,如此巨大浩瀚的工程量,对海通的崇敬之心油然而生。红砂土最不耐风雨,而大佛居然扛住了千年的风雨侵蚀和江水拍打,可谓神迹了。左右端详着手机存储的《嘉定大佛》这幅作品以及眼前的大佛,李可染的创作视线很奇特,大概与大佛的肩膀等高,这个视线既保留了对大佛的仰视,显示出大佛的高大庄严,又可以像大佛那样俯瞰山川,表现出居高临下的视野。与这种上仰下俯的双向视线相印证,凌云山顶的亭角是“仰画飞檐”,而泯江的急流与双舟几乎是垂直俯视。这种双向视线是照相机和焦点透视做不到的,应该说是李可染的大胆创造,还通过环绕大佛上下左右的亭、人、房、舟多角度地衬托了大佛的雄伟高大。

“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在李可染的《嘉定大佛》水墨作品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当年站在埃及金字塔前的感觉又出现了,只感觉脸颊头皮发麻,脑海中快速闪现出玛雅文明,智慧人类的画面,万物通灵,那时候的人类最希望成为智者。古代智慧文明,留存在世的痕迹依然有很多,让我不得不相信神迹的真实。

在大学时就知道,科学家已经通过引力效应证实了宇宙中有大量暗物质存在,物理学家相信神秘物质填补了宇宙大量的虚空区域,想起前几天中央台播放的量子理论科普知识,我好像脑洞大开,按照量子纠缠理论,无论距离多远,两个量子都能够相互感应,我想起了我的宠物猫,抚摸她时会发出呼噜噜的低频音,这个低频音可以治病和疗伤,而我们闭目念经时,也是低频音的震动,南无阿弥陀佛……这个低频音也许就是与佛沟通的信号,不同的佛有不同的使命,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不成佛,普贤菩萨发愿帮助众生脱离苦海托生极乐世界,我不禁在心里暗暗向弥勒佛祈祷,敬礼一切佛,愿得大智慧。

一阵凉风,阵雨从天而降,刚刚还是闷热此刻舒爽极了,我跟着人群跑进一个山洞,藏经洞,听说当初有许多宝贝,可惜都毁于战火了。在这里可以听见江水拍岸,远观游船驶过,对面乐山城密密麻麻的高楼林立。

晚上,入住峨眉山脚下的峨眉院子,听说这里曾经是皇家朝圣下榻之处,中式园林清秀可人,站在酒店门口,拍下远处云雾缭绕的峨眉山,整晚,我都迷失在神秘的大佛和峨眉山仙境的梦中。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跟着李可染去到神秘的大佛打卡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