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一条串起红色、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壮美风景线(四)----冀晋陕十日游

编辑
天数:10 天 时间:10 月 人均:2500 元 和谁:夫妻

D8天  靖边-波浪谷- 吕梁       景点:波浪谷

       昨晚赶到龙洲乡的闫家寨子的民居已经晚上七点半了,进村都是摸黑才找到订的民居。老板娘很热情安排好住宿后就赶紧做饭。饭菜合口,吃的还挺舒服的。加上老板娘免费送的一大碗小米粥,暖暖的。开车赶了大半天的路,就早早地休息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和老板娘商量好了第二天一早6点钟就由她送我们去还没有开放的一、二号景区。

       关于波浪谷这种奇怪岩石的形成,有关记载是这么说的:波浪谷展示的是由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而成的奇妙世界。波浪谷岩石的复杂层面,是由一亿五千万年前侏罗纪就开始沉积的巨大沙丘组成。沙丘不断地被一层层浸渍了地下水的红沙所覆盖,天长日久,水中的矿物质把沙凝结成了砂岩,形成了层叠状的结构。

       靖边波浪谷在陕北这个黄土覆盖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石头景观真是个奇迹了。靖边"波浪谷"这一名称是来这里的摄影者给予的,它与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是有一定区别。亚利桑那州的波浪谷在红色之间夹有白色线条,红白相间,而靖边的波浪谷则以红色为主。

    第二天一大早,寒冷的天气,加上阴天还挂起风。真是很冷即使我们加上羽绒服和防风的冲锋衣依旧能感到瑟瑟寒风带来的寒意。到达景点时,天还是漆黑一片。我们只能躲在车里。可能会有人问,天还没有亮干嘛非这么起床去景点呀?其实也不用解释太多,因为这个景区现在还没有正式开放......

    当天刚刚破晓,刚刚露出鱼肚白。就赶紧带着我们沿着一条施工卡车走的一条土路进入景区。并告诉我们如何走以及她最后在那里接我们。就这样开始了感觉像开始探险式的前进。

沿着一条大下坡的土路,下到一半时就可以看到波浪岩石的景观了

又沿着一条修好的石阶爬上山。将来就可以坐照片中的索道或缆车什么的直接上来了。就不用像我们一样一步一步费力地爬了

     爬上山后就有一条景区的栈道。沿着栈道走,回头看看就看到从大下坡走下来时的土路。以及湖水衬托着的红色岩砂石垂直的峭壁

      对面经过数百万年的风、水和时间雕琢砂岩所形成的奇特形状,真的让人感 到世界真奇妙。就是天不好,否则这一定是像画一样的美

螺丝旋式的岩石构造

波浪、流水式的流线

看到红色石头像泥石流一样呈现出一种流水状,一圈圈、一坨坨、一弯弯的向沟壑中涌去。

自然形成的心形构图

可惜了,这样经过百年时间自然雕刻形成的景致。尽然被“无知”的人刻上了让人厌恶的字体。

     走到半路,就碰上“拦路打劫”的。“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钱”。不交钱就是不让过。眼前的美景,一下就被这种事情把情绪给破坏了。是不是有点煞风景

在快结束游览时,再次碰上一位拦路的。还说最好给现金,扫码支付都被儿媳妇拿走了。给现金就自己能留着。扫码还分不同的价格,要多少钱看当时的情形。衣服兜里放着不同的二维码。哈哈,你说神奇不神奇

     一条貌似峡谷的河沟横在前面。红色石头全部呈流水状凝固在这里,像一株株红色的冰挂,又似一股股封冻的岩浆,与沟底一处处流淌细小的河水。大自然的杰作和让人感慨的大自然的神奇之力

这就是将来的景区出口

这就是将来的游客中心、景区入口以及将来的景区景点之一的“玻璃悬索桥”

    出来不远处,老板娘开车来接我们。回到她家,稍事休息后老板娘帮我们做好了一大盆热热乎乎的臊子面以及免费送我们品尝的自家腌制的泡菜。饭饱之后,就去了号称”水上波浪谷“的三号景区。所谓开放式景区,也没有什么景区管理,就是当地的村民收取10元的停车费。景区内随处可见丢弃的垃圾。真是挺可惜的,这么好的大自然的馈赠就这样破坏。却没有好好的管理和利用。估计当地政府对处理与村民的关系也有难言之隐吧。

这里地势相对平缓,那些层层叠叠的石头就像一大批铺盖在地面上浸染过后晾晒的红色布匹,一层层、一卷卷、一盘盘的

这些线条似行云流水般的流畅舒展

这些又像细细流淌的溪水流向湖中

湖水清澈见底,在高处可以看到水下

    参观完水上波浪谷,就结束了在此处的游玩。在此处有对大自然带来的惊喜,也有不少的遗憾。总之,是带着复杂的心情离开的。不像是离开雨岔大峡谷时,心里充满了期待美好的记忆和留念。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驾驶,我们选择在吕梁市停留休息。到达宾馆时也就是下午三点五十,主要是今天早上起得太早,而且在波浪谷也都是走路。所以,就不赶路可以多休息休息。

D9天 吕梁-神池县    景点:悬空村、万年冰洞

    早上在酒店用完早餐后,按计划8点出发。没想到吕梁市的交通如此超出我们的想象。限速极低,路面混乱,各种交通工具都能交织在一起穿行。也真是无语了。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刚走出小小的吕梁。上了导航的当了,我们是选择了一条时间最少、路程最短、费用最低的方案。结果时间远超出计划,原因就是选择的这条线路必须穿过这样的交通管理的市区。后来又赶上路上修路,又等了二十多分钟才通过。就这样,在中午12:30了才到达悬空村。

   悬空村是属于芦芽山风景区,但又不归芦芽山风景区售票。需在村子路口处卖票。由于见到下图中的游客中心之前有着几处提示牌,都是说芦芽山风景区都在此处售票在景点不设售票处。结果,我们到此处的售票中心一问,我们要去的“悬空村”以及“万年冰洞”都在景点售票,而这里管辖不了这两个景点。又耽误我们的时间

   

到这才是悬空村的入口以及售票处

       悬空村里房屋都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街道是立木支撑、圆木铺架的"栈道"。在这个古老的村子里,处处可见石砌的小径、古朴的民居,村民们悠然地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村子古老、静谧,却远近闻名。

石径上山之路

远望悬空村好似空中楼阁,天上人家。

这是爬上第二层的平台,在沿着石径小路走才能够到达进村的门

从下面向上望去,悬空村的道路都是悬空靠立柱支撑着的,而且是镂空的。都可以看到一根根的木道都是露天的

这就是“悬空村”的山门,有别于所见过的山寨门。这里的门是平躺着的

爬上几十阶的石头台阶就能穿过这特别的进寨大门

而后再经过这样两侧都有的木梯才能更上一层楼

经过这几道门,上来就到达了村子的顶层

      这里大多数的房屋都有两三百年的历史,建筑材料多以石头和木材为主

     没想到这里的圆木建成的路,竟然都不固定。走的时候,圆木是可以滚动的。加上镂空见底的“路”走起来还真要适应一会。人走在栈道上如同置身半空。

         令人惊奇的是,这些山中人家大都建有小阁楼,阁楼背靠绝壁,面临深渊,游人至此,凭窗览遍万顷苍翠,依门望尽云海缭绕。

      留在村里的都是老人,与之交谈,其憨、厚、淳、真,均与现代城市人迥异。他们不愿离开这"悬空"的村庄,说住这里已经习惯了。

     站在悬空街上鸟瞰,足下是百丈悬崖。涧底有潺潺流水,其声淙淙然,有如天籁。

在这里也可以看到这些破旧 的房屋

走到这里也就走到了村子的尽头

这是到村子的对面拍到的“悬空村”全景

     下山了,但下山可以选择不同的下山道路。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摸索。我们就找到三条不同的路。

   悬空村虽然票价不便宜(60元/每人),但没有任何公共设施。要想方便一下,就是个困难的事。

    离开悬空村就去了离这不远的“万年冰洞”景区。

   万年冰洞海拔2300米。经中科院地质研究所洞穴专家现场考察认定: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

      她的奇特之处在于以本地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可洞内却四季冰封。即使三伏炎夏,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却寒气逼人、冰雕玉砌,且愈往地层深处冰层愈厚,与越往深处气温越高的常规地质情形形成强烈的反差。   

冰洞入口山门

古色古香的万年冰洞字体

      专家们称,该冰洞位列全国一万多个洞穴中仅有的九个冰洞之首。洞内制冷机制最强、冰储量最多,现开发近百米。分成上下五层,通过钻冰洞,下冰楼梯,过冰栈,可到各层观光。每层可容纳数十人。洞内最宽处直径有20 多米,最窄10多米。

进了这个入口后,洞壁上挂满了冰霜。开始以为是假的,一摸便知都是真的。其洞口就是这样开放的,却能冻上这样的冰霜。真是神奇!

往下走的栈道的洞壁全都挂满了厚厚的冰霜,整个一个冰的世界。雪白一片,真美!

越往下走,更美的景象让人目不暇接。各式各样的冰的造型琳琅满目,怎么能在一个地方出现这么多不同的冰的品种

    由冰形成的冰柱、冰帘、冰瀑、冰花、冰佛、冰床、冰钟、冰人、冰菩萨等,千奇百怪、不一而足。洞内大大小小的景致或玲珑剔透,或晶莹夺目,或婀娜多姿,或雄伟壮丽,无不令人惊叹。堪称一个冰的世界。[1]

    就是这样高的巨大冰柱,而且是天然形成的,平生第一次见到

冰帘、冰瀑、冰花就像水晶玻璃制品

    考察的专家认为洞内冰的类型起码有上十种,比如冰柱、冰石笋、冰的钟乳石、冰的涡管、冰花、冰葡萄、还有冰的结晶片等。尽管冰的厚度不一,但是所有的冰都是附着在石灰岩上的,整个冰洞高达100多米。

     这个天然的洞穴是100多万年前由水冲刷形成的,可为什么这个并不符合结冰条件的洞里现在却结满了冰?这么大数量的冰又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不少地质学家、其他学科的科学家都试图解释,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一种学说能够自圆其说的。所以“万年冰洞”能够百万年不化,肯定是有自我修复功能的。

    就用这个宣传牌的词句作为结尾吧

    从万年冰洞下山前往神武县,下山的途中都能感受到压耳朵。说明还是有压差的。

D10天   神池县-家      景点:应县木塔、悬空寺

   计划中的行程今天是最后一天了,该回家了。早7:30就去酒店的餐厅用餐,8:30就出发前往应县木塔。从神池到应县木塔不远,10:18就到达应县木塔停车场。   

          应县木塔实为俗称。正经的名字叫释迦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其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的且唯一一座木构塔式建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AAAA级景区。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2016年,释迦塔获吉尼斯世界纪录认定,为世界最高的木塔。

       释迦塔塔高67.31米,底层直径30.27米,呈平面八角形。全塔耗材红松木料3000立方米,2600多吨,纯木结构。神奇之处就是无钉无铆。可见中国的工匠早在900多年前就具备了高超的技艺。40年前,我们就来过此地。占了北大建筑系的研究生的光,登上过应县木塔。人家是研究建筑的,对应县木塔的结构、设计、施工技巧都赞叹不已。我们是外行,就是凭想象都觉得这工程早在9百多年前就能建造成功。这本身就是奇迹。

     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

现在院内可跟我们40年前大不一样了。塔还是那个塔,但院子里干净漂亮多了

        应县木塔是现存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共应用54种斗拱,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对释迦塔的评价是,现存世界木结构建设史上最典型的实例,中国建筑发展上最有价值的坐标,抗震避雷等科学领域研究的知识宝库,考证一个时代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史典"。

陨石的保护罩变成了捐赠箱了

这块陨石奠定了建塔的依据,这就是天意

释迦塔除经受日夜、四季变化、风霜雨雪侵蚀外,还遭受了多次强地震袭击,仅烈度在五度以上的地震就有十几次。木塔千年不倒的原因首先从结构力学的理论上来看,木塔的结构非常科学合理,卯榫结合,刚柔相济,这种刚柔结合的特点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这种耗能减震作用的设计,甚至超过现代建筑学的科技水平。

    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就是“悬空寺”。这也是我们40年前去过的地方。重温旧梦、旧地重游吧。

    我们到达“悬空寺”已是中午。当然如果为了摄影,最好的时间是早上。那时的光线正好能够打在悬空寺上,而且光线柔和适中。而我们是为了旧地重游,也为了回京途中的歇息。所以对光线的要求就不能苛求了。如果专门为了摄影而去的,一定要关注天气和时间节点。

   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曾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十大不稳定建筑。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

   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位於北岳恒山脚下的金龙峡,是我国五岳名山之一的北岳恒山十八景中最独特的一景,号称恒山第一胜景。

     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这座悬空寺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其设计思想可谓真绝,其建筑艺术可谓真高。这里山势陡峻,两边是直立百余米、如同斧劈刀削一般的悬崖,悬空寺就建在这悬崖上,或者说像是粘贴的悬崖上似的,真有凌空欲飞之势,惊险奇特,别具一格。远远望去,只见神楼仙宫,凌空危挂。

       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  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

悬空寺丹廊朱户,傍崖飞栖,仿佛是玲珑的雕刻镶嵌在万仞峭壁间。游人登临,钻天窗,穿石窟,跨栈道,步长廊,如临仙境。

     殿楼的分布都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络,曲折回环,虚实相生,小巧玲珑,空间丰富,层次多变,小中见大,不觉为弹丸之地,布局紧凑,错落相依

     悬空寺是国内现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它修建在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间,面朝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临深谷、楼阁悬空、结构巧奇。

      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

      殿宇均依崖壁凹凸,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凌空而构,看上去,层叠错落,变化微妙,使形体的组合和空间对比达到了井然有序的艺术效果。

      下午吃完饭后,两点半开始返京。结束了为期十天的行程。除了天气原因取消了一两个景区,但基本上按原计划实施。

众多印象深刻的景区都留下美好的记忆:

壶口秋风,金秋季节正是壶口瀑布震撼的季节。真正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天下黄河一壶收。夏季植被丰富,与黄土互相映衬,别有一番风情。    

众多与美国羚羊谷媲美的雨岔大峡谷的峡谷群。变幻莫测、线条流畅、色彩缤纷。饱览峡谷震撼美景。    

 鬼斧神工的波浪谷,与美国亚利桑那州波浪谷几乎在同一纬度的对称点之上。充足时间徒步波浪谷与水上丹霞抚摸时光的纹路    

陕北汉子身穿羊皮袄,头戴白毛巾,在黄土高原上敲着安塞腰鼓,磅礴气势,红色记忆犹新。    

万年冰洞,千古奇观,成因奇特,万年之谜

三晋大地,古迹瑰宝、游览胜地、印象深刻

总之,这是一次圆满的旅程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一条串起红色、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壮美风景线(四)----冀晋陕十日游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