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3

奔七老人自驾云南游记之九 神仙居住的地方丙中洛(上)

编辑
天数:22 天 时间:11 月 人均:5500 元 和谁:和朋友

从海拔3800多米的飞来寺、穿越惊心动魄的崇山峻岭,一下子来到海拔1750米的丙中洛,感觉立刻好多了。尤其是这里气候温和湿润,风景秀丽,与奔子栏的满目疮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丙中洛的名字来自于藏语,藏语“丙”为“藏族”,中为“村”,洛为“箐”,意即“位于箐沟边的藏族村”。

号称怒江第一湾的美丽景观、岛上曾经是麻风病的隔离村

再往前走就看到了隧道边上的丙中洛景区观景台。因为我们没有预订住处,怕去晚了找不到合适的住所,就没有停留直接去了丙中洛镇上。

在高德地图上看到一个客栈评价还行,就直接导去了那里。但是感觉不理想,没想到对面一个新开业的馨园精品酒店正好有房,经过讨价满意地住了下来。我感觉这里应该是镇上条件最好的酒店了,房间很大、院里可以停车洗车,酒店还备有非常棒的大号雨伞供客人使用。

仙境丙中洛
丙中洛的祥云

安顿下来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冒着小雨去了丙中洛观景台。此时观景台人和车都很多,我们打着饭店提供的大伞没有急着走。一会儿看风景的车辆都走了就剩我们一辆车,功夫不负有心人,此时雨小了、太阳也露出了一点头。只见一片片的云雾从山下面袅袅升起,向上升腾。不一会就完全遮住了视线,但忽然又豁然开朗,让我感到真的在仙境一般。

丙中洛神奇的云雾

第二天我们早早地出发,先去雾里村,没走多会儿就看到了江面上一个废弃的吊桥。钢梁上还清晰地印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七三二一工厂制造”字样,印证着曾经的过往历史和沧桑。

再往前走,不经意间便看到路边的骡马驮着建筑材料正在过一座吊桥。我马上停车跑过去拍了一段视频。

废弃的吊桥

马帮仍在这里的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随着马帮的后面从这里开始了雾里村探寻之路。雾里村美得让人窒息,旅行者常用"瑞士田园风光"来形容它。黄绿相间的田园、片片云雾中一座座高脚木楼错落地排列着;背后的大山上浓密的树林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木屋顶上铺着一层层被雾气润湿的石板瓦折射着淡灰色的反光;伴随着清晨云雾缭绕和炊烟,美不胜收、实为人间仙境也不为过。

雾里村的田间小路
雾里村的农田、木屋、森林和云雾

穿行在雾里村,细细品味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栋房屋,近看地里的荞麦和各种绿色植物,远望山脚下的怒江和大峡谷,欣赏背后漂动的白云和袅袅炊烟,真是舍不得离去。

在怒江对岸看雾里村
雾里村的山间小溪

沿着村中小路向右下方行走,很快看到一条小溪,上面架着一座吊桥,上面书写着“云中雾里桥”。过了桥右侧就是一家种满鲜花的小院,里面还有养鱼池,很有品味。原来这是一家农家乐的小茶馆。

小溪上的吊桥
吊桥边上的农家院茶馆

此时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走路,正好口干舌燥。我们决定在此休息片刻,品尝一下这里生产的云雾茶。老板娘还送上了自产的瓜子、核桃让我们品尝。

农家茶馆内景

茶马古道视频

在农家茶馆稍事休息后我们便继续前行,不知不觉来到了尚存的茶马古道。一条在山体上人工开凿出来的廊道,在绿色中蜿蜒、这是通向西藏察隅的茶马古道。古道崎岖,只够两人交错而行,贴着山体一侧行走,没有任何遮挡的另一侧是陡峭的悬崖,脚下怒江滚滚。

古道照片
古道照片

过了茶马古道便来到了一座废弃的损毁吊桥,上面朝红桥三个大字很清晰,但是桥面已经损毁不能通行,中间破败的桥板好像诉说着它过去的辉煌历史。至此,雾里村便到此一游。在这里结识了网名程老程,还互相交换了所需的照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奔七老人自驾云南游记之九 神仙居住的地方丙中洛(上)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