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2

穿越“丙察察” ——2020秋西藏新疆青海自驾游记(三)

天数:2 天 时间:9 月 人均:1600 元 和谁:和朋友

目前,从陆路进入西藏的主要公路有八条:川藏南线(G318)、川藏北线(G317)、青藏东线(G109)、青藏西线(G214)、新藏线(G219)、中尼公路、滇藏线(G214)和新滇藏线(丙察察),其中,丙察察是云南贡山县的丙中洛乡至西藏察隅县察瓦龙乡至西藏察隅县公路的简称,这条线路囊括了云南和西藏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经典要素——陡峭的怒江峡谷、贫瘠的干热河谷、茂盛的森林、壮观的冰川雪山和多民族的风土人情。丙察察形成于2010年左右,是由一批批酷爱自驾越野的爱好者在有关乡村简易公路的基础上闯出来的一条被称为路况最为艰险、风景最优美原始的进藏路线,因此在越野自驾圈里颇有些 “名气”。

丙察察全长约300公里,其中,丙察(丙中洛至察瓦龙)段,约80 公里,以险著称,它主要是沿着怒江东岸溯江而上,大部分为傍水临崖路段,部分路段靠山侧边坡高陡失稳,著名的老虎嘴、大(小)流沙都在这段路上。察察(察瓦龙至察隅)段约200公里,以难著称。它的难主要体现在要翻越伯舒拉岭三座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口,要走过数不清的回头弯道和一段原始森林,这段路处于高海拔迎风坡,气候寒冷多变,加上道路条件恶劣,对驾驶技术和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2015年至2017年底,有关部门对丙察察全线进行了改扩建,将原来的简易无等级公路改造成四级公路路基,路面在云南境内为沥青路面,西藏境内则仍保留砂砾石路面,这也体现了有关部门的良苦用心了,他们是想在保证道路通行安全的前提下,继续保留最难进藏公路的“名声”,因为许多与丙察察相连的通村公路都硬化了。

现在丙察察是保留了“脚下小石子扎胎”之难,免除了“顶上大石头打头”之险,西藏境内二百多公里道路仍然是沙砾、坑洼、乱石、碎石以及陡坡盘山路,偶尔会出现塌方、流沙、滚石和冰雪封路的情况。因此,之前有人发出“天下再无丙察察”的感叹,也许只说对了一半,从这段路仍然要跑八至十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旁证。

2020年9月18日我们从云南德钦飞来寺出发,下午二点半赶到了丙中洛镇,在镇上简单吃了个午饭,就开始了穿越丙察察的旅程,由于之前曾走过丙察路,加上当天是阴天,就没有再游秋那桶、雾里村等地,而直奔察瓦龙。

离开丙中洛没走多远,就到了石门关,这里虽然没有三峡夔门壮观,但两爿刀坎斧劈般的山崖像两扇石门一样扼住怒江的景象还是值得一看。

继续沿着公路前行十多公里,就到了滇藏界,2018年来的时候,这里只有公路边上的路牌可以证明是两省(区)的分界,现在在西藏侧的山崖上写上了西藏两字,以后会成为进藏路上新的打卡点。

过了滇藏界,道路路面就变成砂砾石路面了,而且这一段是傍水临崖路段,现在路面扩宽了,靠江侧还设置了防护栏,虽然路面坑凹不平,但行车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

沿着傍水临崖路段走了一段,就来到了著名的老虎嘴,过去的老虎嘴路段是这样的,路面狭窄,陡崖上还可能会有石头落下,现在老虎嘴除了它的上“嘴唇”还那么尖牙利齿的,下面早已磨平扩宽了。

老虎嘴再往前是一段曾经十分凶险的傍水临崖路,道路改造时干脆打了一个隧道,而且隧道名字也十分特别,叫鸡爪骨隧道,虽然隧道不宽,只能单向通行,但行车安全有了保障。

继续沿着颠簸曲折的道路继续前进,转过一个山嘴,路左侧怒江出现了一个“√”形的峡谷江段,十分壮观。

穿过这段峡谷,就来到了丙察察上著名的、也是最危险的大、小流沙路段,现在的小流沙由于扩宽路面,修筑挡墙,已经彻底无忧了,连检查站也撤了。

大流沙则仍然保留它的模样,从远处看过去,灰白色的沙石铺满了整个山坡,由山顶到山下,由高至低,成扇面铺开,十分壮观。走近了看,才发现这些沙石很不稳定,遇到风吹草动随时都可能从坡上滑移下来,虽然现在在坡脚公路的内侧修建了挡墙,墙上还安装拦护网,但小石子仍然会穿网而过,通过时还是要加强观察、快速通过,不能停留。

下午六点,我们一行终于安全抵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察瓦龙。察瓦龙乡与两年前相比变化很大,主街道两旁进行了整修和绿化,怒江边上正在修建一个小公园,街道旁增加不少商店和酒店,人也多了不少,比两年前热闹多了,俨然变成了内地小乡镇的模样。

我们还是住在四川饭店老陈家里,在他家的餐厅里找到了我们2018年挂的队旗,并把这次的队旗又挂了上去,再次与老陈合影留念。

第二天一早,我们继续穿越丙察察的行程,离开察瓦龙,经过左布村往左,沿着怒江前进,在怒江峡谷中穿行约二十公里,来到怒江大桥旁,跨过这座大桥,公路将要告别怒江河谷,走向伯舒拉岭深处。

站在怒江大桥上,可以看见两条江河汇聚到一起,左边的是怒江,右边的是玉曲河。玉曲河是怒江中游左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西藏昌都类乌齐县附近的瓦合山南麓,流经洛隆县、察雅县、八宿县左贡县及察隅县,在这里汇入怒江。它是怒江流域河流最长、水能资源蕴藏最丰富的支流。

过了怒江大桥,公路左转向山上延伸,过了目巴村口,道路变得狭窄、山坡也陡峭起来,不过路旁翻滚的溪水和山上逐渐加深的绿色,使人精神为之一振,将目光投向窗外,欣赏这难得的美景。

汽车爬过一段盘山路后,公路进入一片森林,这时小溪出现在道路左侧,我们查了一下,这小溪叫舍让曲河,它发源于齐马拉山,环绕着木孔雪山、在原始森林中流淌大约70公里后,在目巴村附近汇入怒江。

在舍让曲河一段平直又有河滩的河段上,我们停下车好好欣赏这茂密森林中的溪边野趣美景。

随着公路的前进、海拔高度在不断抬升,公路两边的植被也由云南松林、冷杉林过渡为高山灌丛、高山草甸直至高山荒漠,让舍曲也由一条小河变为潺潺细流最后消失在荒原中,公路转了几个回头弯后,终于到达今天的第一个垭口——海拔4636米的雄珠拉垭口,这垭口所在的山就是齐马拉山。

翻过齐马拉山,天下起雨来,道路变得泥泞不堪,在风雨中穿过目若村。过了目若村,周围的景色变成高山草原,车窗外绿油油一片,尽管天公不作美,下着雨,但美景依旧在。

过了日冬村岔路口不远,在一处藏民居前,一位藏族妇女挤牛奶的景象出现在眼前,好一幅恬静安详田园画,我们征得她的同意,把这美景留了下来。后面还看见一个小海子,映衬在青山之间,也是画面感十足。

走过这段高山草原,汽车开始爬山,不久来到察察中的次旺拉山垭口——昌拉垭口。“次旺拉山藏语意为有福德者山,垭口海拔4505米,距察隅县92公里,距察瓦龙乡96公里。相传梅里雪山众神护佑察隅一方水土,降妖除魔,扬善惩恶,成为藏族人民引以自豪的神山“卡瓦格博”,梅里雪山太子十三峰众神经常在附近的日东林海操演兵马,每次出征前都要到次旺拉山祭祀祈福。最后都能降魔驱害,造福人民安居乐业。”以上是抄录昌拉垭口旁石碑上关于次旺拉山介绍。

昌拉垭口至丙察察的第三座大山——折拉山垭口之间是一片高山荒原,加上天上下雨,景色乏善可陈。折拉山的垭口叫益秀拉垭口,翻过这个垭口,天气慢慢开始云开雾散了,久违的阳光又照在我们身上,不过从路旁设置了积雪标志杆来看,这一带冬季降雪量还是很大的。

桑久村是丙察察烂路的终点,从这里沿着G219国道行驶约二十五公里,就到达察隅县城。

2020年9月19日下午七点左右,我们终于安全顺利地完成了丙察察的穿越之旅,到达察隅县城,一种长期负重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的如释重负的喜悦感和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成就感油然而生。2018年因大雪封路穿越丙察察未果,成了近两年我们心心念念的梦想,这次能够困难,特别是巨大的心理压力,不断挑战自我,最终安全顺利穿越确实不容易,也为我们后续穿越阿里北线无人区增强了信心。

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虽然我们这个年纪经历了不少风雨,但是类似穿越丙察察这样的挑战也还是不多,这次穿越也是我们人生中一笔新的财富。也让我们感受到活到老、学到老、挑战自我到老的意义和乐趣,今后我们也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断地挑战新的高度和难度,实现自己新的梦想,提升自我和成就自我。

————本节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穿越“丙察察” ——2020秋西藏新疆青海自驾游记(三)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