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05

陕西自由行之安康篇(2)——蜀河古镇

编辑
天数:1 天 时间:6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夫妻

蜀河古镇位于安康市下辖的旬阳市境内,坐落在安康市区以东约200公里的汉江畔,它北倚巍巍秦岭,南隔汉江与茫茫大巴山相望,古时属古蜀国,汉时置县,明代以来,逐步成为鄂、陕、川三地物流中转集散地,到了清朝,各路商贾纷至沓来,物资的流通,带来文化的交融,为满足各自倾听乡音、加强沟通的需要,小镇上兴建了许多会馆,著名的有黄帮黄州馆、陕帮三义庙、回帮清真寺、江西帮万寿宫、武帮武昌馆、船帮杨泗庙以及本地帮火神庙等,逐渐发展成汉江上游的商业重镇,有“小汉口”、“汉江小都会”的美誉。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它仍是陕西省仅有四个建制镇之一。

我们2022年6月15日由安康前往蜀河古镇,在古镇游玩后,不想原路返回,搜索到附近有一个4A级天宝梯彩农园景区,就绕道江南,去天宝梯彩农园转了一圈。

现在的蜀河古镇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繁华,许多会馆、庙宇已不复存在,不过三纵五横的街巷格局仍存,街道两旁的民宅装饰成青砖灰瓦白墙的模样,加上保留下来的黄州馆、杨泗庙、清真寺、南北门楼等古建筑,仍不失为古代商业小镇的旅游地。

我们从南门进入古镇,古镇规模不大,主街道也不宽敞,旁边的支岔小巷更是狭窄,在小镇上转了一圈,由北门出来。漫步在老街上,狭长的小巷,青石板小道、古朴的民宅,浸透着岁月的沧桑。

黄州馆位于小镇中段的后街上,始建于清代同治十二年(1874年),它背依山坡,南望汉江,俯瞰蜀河老街,有门楼、乐楼、拜殿和正殿等建筑,为传统宫殿式格局,左右对称,层次分明,风格统一谐调。

黄州馆门楼为三重檐牌楼,楼高10米,大门额枋为石雕,门前有对称抱鼓,抱鼓两面分别雕刻着四种祥鸟瑞兽。门楼正面上方竖书“护国宫”三字,两边分别书写“金墉”“玉局”。中柱、边柱各用青瓷片嵌对联。整个门楼由青砖砌成,高大雄伟,在整个小镇建筑中“鹤立鸡群”。

步入门楼、登上台阶、穿过楼洞,前面是一个平台,对面是拜殿和正殿,两侧是二层厢房,回头一看,后面是一个戏楼,人们可以在平台、厢房和拜殿前的高台上看戏。由于会馆建在坡上,门楼在下,戏楼在上,通过这样巧妙设计,将门楼与戏楼结合起来,既保证了门楼的高大雄伟,又使戏楼抬高于地面,并给观戏者留下了足够的空间,真是独具匠心。

拜殿面阔11.65米,进深8.2米,檐柱高6.2米,硬山式屋顶。拜殿与正殿通过台阶连接,正殿面阔11.65米,进深7.69米,也是硬山式屋顶。拜殿正中放着画屏、方桌和太师椅,正殿里供奉着三位神仙,正中一位叫“帝主”,据说过去湖广一带的会馆大多供奉这位神仙。

两侧厢房的墙壁上挂着描绘古代蜀河古镇胜景的山水画。

戏楼为重檐楼阁式建筑,楼顶为歇山式屋顶,楼上有金匾一幅,楷书“鸣盛楼”三字,书法严谨俊逸。戏楼门枋刻有浮雕,天花板作八卦装饰,两侧柱顶各有一只凤凰木雕,栩栩如生。

据了解,黄州馆是安康境内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美的南派宫殿式建筑,值得一看。

杨泗庙位于古镇最南端的山崖上,坐西向东,北依山坡,南望山下的古渡口,据说汉江蜀河段有一个险滩,船行至此经常出事,驾船的船工们为祈盼平安,集资修建这座庙,后来不断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成为船工们商议事务的重要场所。

杨泗庙的建筑格局与黄州馆相似,只是门楼后面多了一个长廊,长廊南端开一门,门额上有“朝阳古洞”,垂直长廊有两个出口,一个通往戏楼、观戏平台和拜殿、主殿,另一个通往朝阳古洞。

由长廊登台阶、穿过戏楼底部,来到观戏平台,平台上有一组船工乘风破浪驾驭货船的雕塑,拜殿里放着两张桌子、几张条櫈,桌子旁站着几位船工喝酒、聊天的雕塑。

戏楼名为“明德楼”,修建得规整大方,没有过多的装饰。

主殿位于整个建筑群的正后方,里面供奉着船工的始祖杨四爷。

长廊的另一口通往朝阳古洞,该洞修建于乾隆年间,道光年间有位叫汪海峤的名医曾隐居于此,编纂成《唱医雅言》一书。现在洞内还供奉着一些神像。

清真寺位于小镇中段偏北的后山半坡上,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整座寺庙倚崖而建,周围树木葱茏、环境清幽,建筑装饰既有伊斯兰特色,又有浓郁的南方建筑风格,看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返回安康时,乘汽车轮渡绕道汉江南岸的天宝梯彩农园,虽没有什么出彩的风景,但行驶在汉江之滨、大山深处,也是一段不错的行程。

————本节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陕西自由行之安康篇(2)——蜀河古镇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