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行 二十七. 探访乾陵
从新疆回洛阳,在高速上连跑三天,似乎有点无聊。我们决定顺访乾陵,给这次新疆行画上圆满的句号。
乾陵是关中地区唐十八陵之一,位于陕西省乾县北部的梁山上,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合葬墓。
我们的车直接开到东门的停车场,省去了乘坐区间车的麻烦。穿过一条不长的商业街,就是景区东门的入口。
从东门入内,就是那条长达700米,宽20米的司马神道,两侧的石人、石马有序排列,威武庄严。遥想当年,高宗和武侯的葬礼在这里举行,他(她)们从这里走向天国。
神道通向朱雀门。朱雀门外,东侧是武则天那通著名的无字碑。无字碑巍峨壮观,精美绝伦。它不仅是乾陵的象征,更是武则天的符号。唐时的无字碑,宋金以后,游人开始在碑上题字,时至今日,碑上还残留有密密麻麻的字迹。
和无字碑对应的是述圣记碑,碑文由武则天撰写,楷书由中宗李显写就。原文46行,共约6000字,据说每个字笔画间都填以金屑,闪闪发光。岁月荏苒,金屑脱落,文字剥蚀,至今余下1500多字依稀可辨。
朱雀门为乾陵内城的南门,也是进入主陵区的最后一道大门。历史遗留的门垛被青砖包括在内,成为看不见的历史遗存了。
朱雀门内的东西两侧,有两组石人群像,西侧32尊,东侧29尊,头颅全无,被称作“六十一蕃臣像”。 据说这些石人群像是参加唐高宗葬礼的少数民族首领和特使,葬礼过后,武则天为纪念这件事,命人刻石像立在乾陵陵园朱雀门内两侧,象征着唐王朝的威望以及和这些边境民族的睦邻友好关系。
穿过六十一蕃臣像,一对石狮子雄踞平台两边,拾级而上,“唐高宗乾陵”的石碑就位于广场上。
广场的北侧是通向乾陵的石板路,两侧绿草茵茵,松柏苍翠。树林间,不时有文人墨客留下的石碑,最显眼的,恐怕还是郭沫若老先生的“乾陵”二字了。
乾陵依山为陵,居于梁山之上。石板路的尽头,人们在梁山的石头堆和土坡上踏出了一条条小路。气喘吁吁的爬到山腰,停下来,山下的田野里一片翠绿。
登上山顶,举目四望,梁山的南二峰位于神道两侧,东西对峙,那是乾陵的天然门户。
下得山来,广场上的文艺表演正在进行,武周才女上官婉儿、一代良臣狄仁杰、忠君名将王孝杰等纷纷登场,为游客演绎出武周盛唐的精彩瞬间。
告别乾陵,为我们这次新疆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当晚,回到了洛阳,回到了温暖的家。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这个夏天,感受最美好的厦门 48126
- 感悟禅道、圆梦武侠,舟山,我们后会有期 75821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96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