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节介绍了赣州概况、八境公园、宋城墙、八境台、赣州博物馆、蒋经国故居、李政道博士在赣州纪念馆、皂儿巷的风光。本节介绍赣州通天岩、郁孤台和永固楼的风光。
通天岩风景区位于赣州市西北郊,通天岩周围山体是由铁钙质岩粒混合胶结构成的红色山岩,山上多有天然岩洞,其中一岩洞顶有一窍,相传上可通天,故得名。
我国的石窟造像艺术历史悠久,唐代之前,主要在西北地区发展。唐安史之乱和武宗灭佛后,大量艺术工匠南迁,让石窟雕塑技艺在江南得以继续传承。通天岩石窟是我国南方最大的石窟,也是地理位置最南端的石窟群,故有“北有敦煌莫高窟,南有赣州通天岩”之说。
通天岩石窟开凿于唐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留着唐朝至宋代的石龛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国的摩崖题刻128品,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这些石窟及摩崖题刻主要集中在阳明传道观心岩、天然风洞忘归岩、虎龙盘踞龙虎岩、一窍通天通天岩、孝本隐处翠微岩。
走过景区大门不远,就看见一尊王阳明石雕像,说明这里与他有着很深的渊源。
往前走,穿过“通天胜境”牌坊,绕过“怡心亭”,就到了观心岩。
观心岩是王阳明在赣州任巡抚期间,曾在此收徒讲学,对当地民众进行教化,使理学在赣州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石洞内竖立着王阳明给陈九川、邹守益等授课,他要求学生应自我修身,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故后人把这里称为“观心岩”。
参观了观心岩,向山上走不远,路边岩石上有一块“全国文物保护单位通天岩石窟”的牌子,走上阶梯,一堵陡岩立在前面,这里就是忘归岩。
忘归岩下有个山洞,贯通山脊,每当盛夏,游人行至此处,便觉清风徐徐,疲惫顿消,令人乐不思归,故名为“忘归岩”。
在“忘归岩”题字旁边,就是王阳明在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题写的诗:“清山随地佳,岂心故园好。他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闵,洞云秋未扫”。
穿过山洞右转,前方有影壁墙上写着“江南第一石窟”几个大字。
继续前行约百米,便来到龙虎岩前,龙虎岩上有一石洞,洞口有石雕双虎和金龙各踞一方,中间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创办人龙树王的石雕坐像,旁边岩石上刻有“龙树王金龙双虎岩”。
龙虎岩上还有许多摩崖石刻,虽然有些已经模糊不清了,但仍有一些石刻字迹清晰,书法苍劲有力。
离开龙虎岩,前面就是广福寺,它始建于唐代,识椿和尚是该寺始祖,属曹洞正宗,历史上该寺几经兴废。
广福寺依岩而建,在山岩石壁上或开凿石窟,或利用岩壁做壁檐供奉佛像,寺院内古树参天,百花争艳。
历史上广福寺是名人常游览的场所,北宋熙宁年间,直秘阁阳孝本辞官在此隐居20余年,北宋元祐九年,苏东坡谪官路过赣州,慕名拜访阳孝本,两人一见如故,日同游夜长谈成至交,两人还一起在院内栽下一棵铁树,后称为“苏铁”,后人为了纪念他们,将他们会谈的地方改修为玉岩祠(又称阳公祠)。
寺内还有一个藏经洞,面积不小,只是经书不见踪影,用石书代之。
参观完广福寺,出寺院右转不远,就看见通天岩了。这里是石窟最密集的地方,主要有五百罗汉拱卫着的毗卢遮那佛及文殊普贤两胁侍的组群造像,这些造像开凿于北宋中期,规模最大,气势最为恢宏。
“通天岩”三个大字是南宋赣州提坑治(主管铸造钱币)李大正所书。
这些造像中最显眼的要算是这只飞凤了,它身形富态,姿势飘逸,长尾上还坐着一位戴着佛冠的尊者。
通天岩西侧十余米处,是宋代隐士阳孝本的隐居之地——翠微岩,这里的悬崖及洞壑内布满宋代的摩崖题刻和龛像。
参观完这段丰富多彩的石窟造像,继续前行,来到“钱源”,这是一个古今结合的景点,因为“钱源”两个字是古人写的,而下面的铜钱雕塑和水池应该是现代人做的。
顺山路继续前行到一个山崖下,有一座全部用红石构件组成、塔高4.5米的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石塔,上书“普同塔”,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是为寺院僧人坐化升天而建的墓塔。
离开普同塔,绕过山脊、下个坡,便看到山下一尊卧佛,安然躺在山凹处,这是现代雕刻的、长达23.66米的卧佛。
通天岩景区范围很大,内容也很多,我们主要是参观上述历史人文景观,如果时间充裕,可以继续游览其他景点,如千佛洞、财神庙生态迷宫、十二生肖园等休闲游乐景点和岳飞、周敦颐、辛弃疾等赣州历史名人雕像群等。
郁孤台位于赣州城区西北部贺兰山顶,海拔131米,是赣州老城区制高点,因楼台坐落山顶,郁然孤峙而得名。郁孤台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现在看到的郁孤台是1983年按清代同治年的式样重建的,楼台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
历史上苏东坡、辛弃疾、岳飞、文天祥、王阳明等都曾在这里留下过诗词。其中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赣州任职时,留下名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使郁孤台名扬天下。
永固楼位于赣州市赣县区王母渡镇桃江村后山巅上,是1930年驻守这里的国民党军修建的碉堡,砖木结构,外形为四边形,内为六角形,占地约40平方米,长8米,宽6米,高8米,墙厚46厘米,共三层,一、二层四周有8个射击孔,孔外边小里边大,第三层是垛墙,正面有“永固楼”三个字。据介绍,如此坚固的碉堡还是被红军攻破过。
——本节完——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这个夏天,感受最美好的厦门 45523
- 感悟禅道、圆梦武侠,舟山,我们后会有期 72563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897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