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云南之旅之十——建水古城
在彩云之南,九州之颠,有一座古韵悠长,古色古香且极富中原色彩的边陲城镇,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建水古城。
古城境内文物古迹荟萃,风景名胜诸多,被人们称为活着的古城,因为这里古塔、古井、古街星罗棋布,传统民居、古街古巷更是遍布全城,俗称“三箭之地一寺,五箭之隔一庙,七里之遥一桥,八里之远一塔”。
古城历经12个世纪的建设,至今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古文物、古遗风等随处可见,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
城内有始建于公元1285年,占地约7.6万平方米,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历经风雨600多年仍巍然屹立,有“雄踞南疆八百里,堪称滇府第一楼”的美誉,比北京天安门早建28年的朝阳楼。
还有雄踞红河岸边,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彝族土司府署;被列为中国18座著名大型古桥之一的双龙桥;具有“滇南大观园”美称的清代大型民居朱家花园。
建水城虽小,但人们自古崇文重教,在元代就始建了庙学,明洪武年间则建有临安府学,到了万历年间就建立了建水州儒学。
清代先后又建立了崇正、焕文、崇文、曲江四个行院,境内人才辈出,当时建水有“临半榜”之称,即云南科举考试中榜者中,临安府要占半数,堪称云南之冠,故而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美誉。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等也在发生变化,但建水古城内的人们却仍然保持一些传统的生活方式方法等,如建水多水井,老建水人仍然每天提桶打水,用井水打豆浆做豆腐等。
建水紫陶是我国四大名陶之一,且品质上佳,但城内的紫陶门店仍然保持着手工塑泥、手工雕刻、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紫陶。
建水就是这样一座安宁、整洁、文静的城,一座舒适、安逸、淡泊的城,来到这里,会让人心情愉悦,不由地心生欢喜。
下面,我就带大家走进这座历史悠久,且古老、文明,现在仍然保持着古韵、古色、古香的建水古城。
一、建水古城
建水,旧称临安,古称步头,也叫巴甸,最早的居民是彝族、哈尼族和傣族,汉代属益州,唐代时地方政权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彝族古语大海之意,汉语则译为“建水”,至今已有1200余年的建城历史。
建水曾是云南的重要通道与关口,被称为“两迤锁钥”(古代泛指两把钥匙,将云南的迤东道和迤南道紧紧的锁着),其创造的辉煌在繁华的古城中随处可见。
古城内比较有名气的景点有:
东门朝阳楼,又称迎晖门,位于建水县中心建中路的东端,是建水古城的地标性建筑,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唯有朝阳楼仍然屹立如初,成为滇南重镇留存的标志。
朝阳楼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楼高三层,比北京的天安门还要早28年,其建筑风格与天安门如出一辙,因此,素有“小天安门”之称,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朝阳楼里面还有照片展览,主要介绍建水的历史、风土人情以及清朝官吏及家人合影等。
云南提督学政考棚:这里是原云南提督学政定期在此举行院试的考场,周边来自临安、元江、普洱、文山等地的青年才俊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为科举前的预备考试。
凡被院试录取者,便可从此步入国家科举选士的途程,此后再经过乡试考中举人,然后经过会试、殿试高中进士,就可被委派为官员,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
二、双龙桥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 位于泸江河、 塌冲河交汇处,因两河如双龙蜿蜒而得名,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被认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一座多孔连拱桥,已列入中国造桥史册。
该桥清乾隆年间始建三孔,道光十九年(公元1818年) 续建十四孔,与康三孔“雁齿蝉联”,浑然一体,桥身用青石砌成,全长148米,桥中建楼阁一座,高20米,边长16米,层檐重叠,雄伟壮丽。
桥中建有三座飞檐式阁楼,南亭为重檐六角攒尖项,高9米,檐角飞翘,玲珑秀丽,两端阁楼则略小,居中一座大而壮观,形成楼中有楼,桥楼相映的美好景象。
古桥不仅漂亮,而且显得古老又蔚为壮观,远看像一艘浮在水面上的大船,不失为我国造桥史上极为珍贵的杰作,是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史及工程技术的范例。
三、建水文庙
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县城西北隅,始建于元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经明清两代扩建,终于建成了占地114亩的大型文庙,目前是除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外的第三大孔庙。
文庙建有东门、西门和南门三个大门,东门外还修建有孔子文化广场,游人一般都是从南门进入,也有从东门进入的,总体布局采用中轴对称的宫殿式,仿曲阜孔庙的风格建造,坐北朝南,共六进院子,纵深625米。
主要建筑有一池、一坛、一圃;二殿、二庑、二耳、二堂、三阁、四门、五亭、六祠、八坊,其规模之宏大,规制之谨严,气势雄伟壮观,庄严肃穆。
步入文庙大门,迎面是庄严肃穆的“太和元气坊”, 不远处耸立着一尊身姿挺拔、神态端庄的孔子塑像,下面是20余亩的“学海”(即泮池),塘内碧波荡漾,四周柳丝轻拂,塘中还建有思乐亭,左、右有“礼门”和“义路”。
沿学海的池塘往前走,眼前出现一个高大的上面写着“洙泗渊源”的牌坊,牌坊高九米,木石结构,坊座上雕刻着龙、麟、狮、象等巨型石雕,拱卫着木构架的牌楼,坊檐下密密层层地饰以精巧的斗拱,特别精巧。
坊后东西向也有四座砖石底座、土木筑顶的牌坊,各高九米,分别题写“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圣域由兹”、“贤关近仰”字样。坊间空地上陈列着二十余块石碑,记载着明清时期增修文庙的经过,是研究古代边疆文化教育的珍贵史料。
四、朱家花园
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县翰林街,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是一座由若干清代民居建筑组成的规模宏大的清代古典宅院,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
园内宗祠、庙堂、居室、园林皆富丽堂皇,呈“纵三横四”布局,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有致,花园主人崇尚的是传统仁义道德的教化,长辈住正房,晚辈住厢房,长工佣人住漏角,维系着尊卑有序和地位等级。
过循规蹈矩拱门就进入了内宅院,内宅院是朱家人的居室,按尊卑长幼分四个院落,梅馆、兰庭、竹园、菊苑,四个院落各自独立,又互相连通,旁边的宗祠有一个“小鹅湖”水池,还有一座玲珑奇巧的水上戏台,四根石柱架于水中,柱头雕以石狮、石象等,朱家人可以在此一边看戏,一边观景。
后面是朱家花园,整个花园占据了朱家花园的大部分面积,园内亭台楼阁、假山流水一应俱全,到处种植着各种树木、鲜花、草地等,整个花园给人一种新颖、美观、漂亮、赏心悦目的感觉。
写到这里,云南之旅总算要跟大家说再见了,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关心、关注和点赞,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没有将云南之美完美的展现在你的面前让你欣赏,敬请原谅,下面只要有机会,我还会一如既往的将我在旅途中所看到、听到、拍摄到的美人、美景分享给大家。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这个夏天,感受最美好的厦门 45524
- 感悟禅道、圆梦武侠,舟山,我们后会有期 72571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898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