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1

纵贯山西大地 饱览三晋古韵 (十一)

编辑
天数:3 天

      2023年9月17日中午12:00离开青龙古镇,前往太原市。计划是先去游览崇善寺和永祚寺,然后去山西华苑宾馆(太原柳巷五一广场店)入住。

    崇善寺,位于太原市东南隅,迎泽区崇善寺路9号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崇善寺

    据记载,崇善寺原为隋炀帝行宫,唐初称白马寺,后改名为延寿寺、宗善寺。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晋恭王朱棡为纪念其母,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在原址重予扩建,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修建完备,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改名崇善寺。清同治三年(1864年)寺院被火焚毁,仅存主体建筑大悲殿及后殿的部分建筑。现中轴线建有山门、大悲殿,山门两侧为钟鼓楼,大悲殿前两侧有钟鼓亭,东侧有东厢房,为原寺的四十六分之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三尊泥塑贴金菩萨立像、佛教藏经、两套壁画临摹本,被誉为“崇善三宝”。

崇善寺

    崇善寺的大悲殿等好几处建筑在修缮,施工绿网包裹的严严实实。有的殿门关闭,只能看没有修缮的殿。由于寺院内在施工,我们匆匆游览了一番就离开了,前往永祚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崇善寺

    永祚寺,俗称双塔寺,位于太原市迎泽区郝庄,双塔公园(2020年5月开工建设,公园建设本着传承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红色文化的宗旨,以再现古晋阳八景之“双塔凌霄”为切入点,秉承为民建园、文化建园、生态建园的理念)内。永祚寺的永祚二字出自于诗经大雅《既醉》 “君子万年,永锡祚胤”,有永远流传,万事不竭的意思。

永祚寺山门

    永祚寺占地面积130余亩,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省国保中国宝级文物保护利用试点,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首批“山西记忆项目”,也是山西省重要的文物旅游景点。

    永祚寺是全国唯一一座由砖仿木无梁建筑组成的寺院,所有殿宇不用一根木质的梁柱,而是用砖石砌成。

永祚寺二门
永祚寺三门

    两边楹联为:“风藻无穹帖爱宝贤花爱紫,因缘有会寺求永祚塔求双。   

    永祚寺依山构筑,坐南朝北,由寺院、塔院和碑廊院组成。寺院主要建筑有山门、前院东西厢房、二门、三门和后院的大雄殿、禅堂、方丈室等。

大雄殿
大雄殿

    大雄殿高两层,平面呈长方形。下层面阔五间,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药师佛。

大雄殿
砖雕藻井

    上层为三圣殿,原名观音阁,是供奉南海观音大士的殿阁,面阔三间,长16.75米,深9.70米,为单檐歇山式无梁高阁,阁内顶部砖雕藻井造型巧妙华丽,独具匠心,是我国古建筑无梁式殿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现阁内供奉的观音、文殊、普贤,塑像均系1985年3月由原紫竹林寺迁来。

方丈室
仿木结构
仿木结构
仿木结构

    殿之外表仿木结构,以砖砌出柱、额、斗拱、橡、檐,工匠为了柱高檐短的呆板,斗拱下设置普拍枋、阑额及花板,图案有云纹、卷草纹、忍冬纹等。殿内全为砖券,不用梁架,故又称无梁殿。

    大雄殿两侧配殿为单层,面阔五间,其结构和外观与大雄殿相同。

仿木结构
仿木结构

    双塔位于寺的最高处,均为八角十三层仿木构楼阁式空心砖塔,高54.7米。塔身外部仿木构,饰有砖雕斗拱、枋子和檐椽,檐上饰琉璃脊兽,每层塔身都有券门,塔内有阶梯可登顶。

双塔
双塔

    文峰塔,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是以傅霖为首的缙绅学士为补辅太原“文运”不足而建造的风水塔。文峰塔高54.76米,13层,平面八角形,为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文峰塔塔身轮廓呈直线形,没有明显收分,塔身用一色青砖研磨对缝砌成,工艺精湛,古朴素雅。

文峰塔
文峰塔

    宣文塔,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由晋穆王朱敏淳特邀护国禅师、五台山高僧妙峰法师(福登和尚)扩建而成。宣文塔高54.78米,13层,平面八角形,塔刹为铜铁制宝瓶顶,为典型的楼阁式空心砖塔。宣文塔塔身轮廓呈流线形,七层以上有明显收分,同时有琉璃剪边做装饰,雄伟壮丽。塔底层开辟塔门,塔内有阶梯,可盘旋而上。

宣文塔
宣文塔
过殿
宝贤堂
宝贤堂
宝贤堂
宝贤堂
宝贤堂

    永祚寺院内的牡丹有姚黄、魏紫、赵粉、豆绿、状元红、青龙卧墨池、碧雪丹沙等40多个珍贵品种。更可贵的是有数十株明代牡丹,品名叫紫霞仙,也叫紫云仙。这种牡丹种植年代久远,较为稀少。花型为单瓣,花期较长,在众多牡丹品种中,它开花最早。花朵硕大如盘,初开时花瓣呈肉红色,馥郁芳香,为玫瑰香型,盛开之际呈淡紫色,馨香更浓;临近晚期则为正紫色,是牡丹品种中的佼佼者。只是我们来晚了,看不到群芳争艳。

    太原解放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持续时间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惨重的城市攻坚战役。太原解放战役中,位于城东南、地势较高的永祚寺成为攻克太原城的关键。为遏制炮火兵力、打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角,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守军发生激烈交战,终于攻克双塔要塞,成功打开解放太原的门户。

作战图
地形图
老照片
资料照片
弹痕

    如今,百年古刹永祚寺以其巍峨的古塔、精巧的建筑、苍劲的古牡丹与丰厚的碑碣闻名于世。作为太原解放战役的历史见证者,永祚寺古建上的累累弹痕仍清晰可见,默默诉说着那场战役的激烈与焦灼,永远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奋勇斗争的革命精神。“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历史不容忘记,和平来之不易,吾辈更当自强!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纵贯山西大地 饱览三晋古韵 (十一)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