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康宁路,地处山西省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前827年—前782年),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扩修城池,是现今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代县城,整座城池宛如乌龟向南爬行,因此有“龟城”之称。
2023年9月21日下午,我们来到了平遥古城,入住“平遥新会馆(古城北城门店)”客栈。该客栈离古城北城门一步之遥,有一个大院,停车方便。如果住古城内旅馆,则要将车停在城外,行李要拖进去,比较麻烦。
办理完入住后便进城了,先上城楼、城墙看看。
平遥城墙,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后经历代不断的改建、扩建、增建而形成现存规模。城墙平面呈方形,轴线全长6142.63米。
马家大院是平遥“四大富商”之首,清代巨商马中选的故居。马中选出生于中医世家,自幼聪明好学,写的一手蝇头小楷毛笔字,科举挂榜提名,得中举人。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背诵经典,随父临症,后子承父业,由于有极高的医学天赋且在医学上肯刻苦钻研,不久便能默诵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并烂熟于胸,结合祖传秘方深钻中医典籍,具备了极其丰厚的医学素养。一生秉承家传,尽得其学,养成了高尚的医德,为更好的发扬家传中医,造福百姓。
马中选(1840年--1924年)字仲仪,膝下一儿四女。自幼聪明好学,科举挂榜提名,得中举人,写的一手蝇头小楷毛笔字。清咸丰八年(1858年),十八岁的他因字迹清秀,荣幸地被平遥票号“蔚”字五联号的财东看重,担任了“蔚”字五联号之一“蔚丰厚”票号驻宁夏分号的掌柜,后由财东调回总号任二掌柜,又升为大掌柜。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的马中选,从小耳濡目染,在五年的票号生涯中,伙计们小病小痛都来找马中选,心生对疾患的同情心。
童年丧父,老母命弃举业学医,谓可以养生,可以济人,且习一艺以成名,尔父夙心。在祖父马嗣才的精心指导下,继承祖业中医特长,开始了自己的医学生涯。由于有极高的医学天赋且在医学上肯刻苦钻研,不久便能默诵中医经典理论著作并烂熟于胸,经历了三代人的苦心研究,结合租传秘方深钻中医典籍,具备了极其丰厚的医学素养。一生乘承家传,尽得其学,养成了高尚的医德,为更好的发扬家传中医,造福百姓。
马中选全心全意 地经营中药堂发家致富,家资富有,财力雄厚。中年后又扩大经营范围,投资票号、茶庄、鞋庄、绸缎庄、布庄、醋庄等行业。曾多次捐银,得到了朝廷的赞许,从此功成名遂、德高望重,成为平遥当时财力雄厚的一代儒商巨贾,并修建了规模雄伟的“平遥第一大院”---马家大院。
马家大院建于清代同治年间,总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占地9亩,现已开发3000多平方米。共有3座大院、6座小院,取平遥当地民俗“三、六、九”吉祥寓意,给人感觉“院内有院,门内有门”的迷宫式建筑。房屋有197间,隐含“起”字,大院总体布局,鸟瞰酷似大大的“马”形,把姓氏融入其中,以此告诫后代永不忘本,隐喻马家事业“马到成功、-日千里”之意。马家大院集民居建筑、风俗文化、豪门起居、商贾兴衰为一体,有 “平遥第一大院”之美誉。
平遥城隍庙,位于平遥古城内城隍庙街路北,坐北向南,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重修,清同治时续修。现存规模完整,前后共三进院落,总占地面积7302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牌楼、山门、戏楼、献殿、正殿、寝宫,东西配殿由六曹府、土地祠等组成。在城隍庙的左右两侧分别配置有灶君庙和财神庙。庙内保存清代壁画及清代塑像160余尊。
灶君庙
灶君之祀,源于上古时代人类对火崇拜,早在周代,我国就有了祀灶神的习俗。《敬灶全书真君劝善文》中,说灶神“受一家香火,保一家康泰,察一家善恶,奏一家功过”。明清以来,灶君成为备受人们喜爱和崇拜的家神。
平遥文庙,位于古城内东南隅文庙街,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建筑群南接城墙,北临城隍庙街,坐北向南,其总体布局是中央为文庙,左为东学,右为西学。文庙中轴线上依次为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六进院落,总占地面积35811平方米,庙区占地8649.6平方米;庙前之左右各有牌坊1座,横跨街面。现存的大成殿为金大定三年(公元1163年)重建。
大成殿,文庙主殿。始建于汉代,现存大殿为金大定三(1163年)重修,距今850多年,是全国存文庙中最早的建筑,为古代木构建筑之珍品,旧时奉祀孔圣及“四配、十哲”之所,现为中国最大的孔圣及先贤塑像群。
某个小学一年级学生,在文庙大成殿前举行“开笔仪式”。
文天祥手书魁字
平遥同兴公镖局博物馆位于平遥古城内南大街 105 号,坐西向东,总占地面积约 986 平方米。镖局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是中国历史唯一一家由平遥人创立的镖局。
“奉旨仪叙”慈禧太后亲赐于同兴公镖局仪叙牌匾
王树茂六十大寿众商家联合赠于此匾
协同庆票号财东是榆次聂店王家和平遥县王智村米家,咸丰六年(1856)创立于平遥南大街。最初资本仅 3万6千两,不足日升昌银本的十分之一。后期以其资金周转快,业务吞吐量大,获利甚多,令其他票号惊讶。
协同庆票号则成了钱庄博物馆,因为其巨大的地下金库以及金库正中那跟盘龙柱,而成了平遥的代名词,是走过路过不可错过的一个所在。
协同庆票号地下金库,总占地面积三百余平米,由位于地下的十孔密洞组成,是平遥目前发现的票号钱庄金库中面积最大的一处,由于协同庆票号与协和信票号是同一个东家出资的联号,并且两票号共用一座院落,因此,这处金库也是平遥票号业中唯一两号共用的金库,这在中国票号业的百年经营史中是十分少见的。
金井,协同庆票号特有的送银两设施,由于协同庆票号有着平遥最大的地下金库,为了快速地传送银两,当年特地在地下金库的上方设立了这个金井,来吊运金库中的银两。
协同庆窑院金库在修缮恢复时曾发现一处秘密通道,揭开了长时期以来盛行在平遥老百姓中的一个传闻:只见协同庆大车、小车往回拉(金银),咋就很少见往外拉(金银)?原来此处秘密通道正是当年票号为安全起见暗暗修筑的运输金银的秘密通道,有人试图一探通道的路径和出口,然而错综复杂,难觅其踪……
红木双塔,清代双塔,通体红木雕刻而成,高五层,取“福、禄、寿、喜、财”之意,做工精细,堪称珍品。相传是清代广西进贡朝廷的贡品。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途经平遥,因协同庆票号助饷有功,便将双塔赏赐给了财东米乘义,米家后人败落,辗转多年后,双塔于1999年入藏馆中。
日昇昌票号旧址,位于平遥古城内西大街路南,坐南向北,包括中、东、西三院,东院是"美和居"炉食铺,西院是日新中票号,三者均为日昇昌票号财东所营。中院铺面五间,三进院,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现存"旧址",格局完整,装修如故,具有明清商业建筑特征和地方特色。
蔚泰厚票号旧址,位于平遥古城内西大街36号,西紧邻日昇昌旧址,坐南朝北,为三进院落带东跨院布局;蔚泰厚原是介休北贾村人侯荫昌经营的绸布庄,清道光六年(1826年)正式改组为票号,是日昇昌票号之后平遥诞生的第二家票号,大掌柜即日昇昌原二掌柜毛鸿翙。后又改建增设了蔚丰厚、蔚盛长、新泰厚、天成亨票号,时称“蔚”字五联号。总号设于西大街,在全国设分号33处,主要经营银两的汇兑和存放款业务及代办款等,业务对象主要为商户、衙门及个人,1921年歇业。2003年1月15日,蔚泰厚票号旧址被公布为晋中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遥县衙,位于古城中心,占地面积26000余平方米,始建于元代至正六年(1346年),重建于明代洪武三年(1370年),建国后有毁有修,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由中轴线和东西侧的建筑组成,东西宽131米,南北长203米,占地2.66万平方米。中轴线有大门、仪门、六部房、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大仙楼;东侧有土地祠、酂侯庙、粮厅、花厅等;西侧有牢狱、督捕厅、十王庙等。建筑对称,主从有序,左文右武,前朝后寝。整座县衙机构宏大,等级森严,既遵循了轴线对称的传统格局,又符合前朝后寝的礼制特征,是封建王朝最基层统治机构的完整再现,是全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封建县衙,更是地方建筑特色的综合载体。
仪门,通常关闭,新官上任,接待上宪,重大庆典之时打开。旁设角门,东称“人门”,西称“鬼门”东西两侧的窑洞叫“赋役房”,是征收赋税钱粮的场所,也是壮班的班房。
大堂,县衙中的主体建筑,明代风格。是知县审理重案、要案、命案和举行重大活动的场所。它坐北向南,东为赞政厅,西为銮驾厅。东西庑房为“六部房”,与中央六部相对应,文东武西,是县衙中的主要职能机构。
宅门,通往内宅的院门,看门人称“门子”, 来县衙找知县办事者由门子通禀。有时还要贿赂门子求个方便。“走门子”一说由此而来。
二堂,是知县日常办公及调解民事纠纷的场所。东为“简房”,礼房下设,设掌管知县的信件,名片,帖子; 西为“招房”刑房下设,存放司法诉讼方面的各种文书档案。二堂东侧的“县丞房”是县街中正八品官的办公场所;西侧的“主簿房”是县衙中正九品的办公场所。东西厢房是“钱谷师爷房”和 “邢名师爷房”,分别是县衙中“户房”和“邢房”正头的办公场所。
汉槐,两汉姐妹古槐,两千余年来,历经更生。现存第五代汉槐,萌于元初,至今六百余年。
内宅,知县日常生活起居之所,正房为知县的卧室、客厅和书斋。院内东西厢房为客厅,供上级官员或知县的同窗好友来访时居住。平时只有知县一人在此居住,清代规定:知县不准携带家眷。
大仙楼位于平遥县街中轴线,最后一座,也是最高的一座院落。始建年代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是县衙保存下来唯一的元代建筑。楼上供奉保护官印的狐仙,为平遥县衙独有。楼下密洞为知县的餐厅,院内东房为厨房,西房是炊管人员的住所。
对弈亭,元至正末年,元帅府都事刘基(刘伯温)遇挫弃官还祖籍(平遥朱坑村)祭祖时,曾与县尹(达鲁海都)在此对弈。
二郎庙位于平遥的北大街79号,是供奉二郎神的道教庙宇,创建于清代。整座庙宇坐西朝东,共三进院落, 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由正殿、玉皇殿、列宿殿、东岳殿等十余座殿堂组成。这座气势弘大、结构严谨的庙宇,显示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在我国祠庙建筑中堪称珍品。
二龙戏珠砖雕影壁(上),十二元辰图(下)。
正殿,殿内供奉二郎庙主神--二郎神,二郎神崇奉由来已久,秦朝时李冰次子二郎,助父修建都江堰,死后被人们奉为二郎神。唐代以后,被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并成为人们心目中正义与勇猛的化身。
元君殿,殿内供奉主像为碧霞元君,是东岳大帝的女儿,民间俗称“泰山娘娘”。她负责生儿育女,保佑儿童平安和健康。与妈祖并称为我国南北的两大娘娘神。
平遥市楼,又称“金井楼”,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城内南大街,占地面积133.4平方米,是清朝时期的古建筑遗址。
平遥市楼始建年代不详,据清光绪《平遥县志》载,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重修,后世多有补葺。平遥市楼,贯通平遥古城南大街南北,是古城内唯一的楼阁式高层建筑。
平遥古城保护的不错,但商业气息很浓。景区的摆渡车(电瓶车),收费有点贵。古城内的景点据说都卖给了私人,像马家大院等。但还是值得一看!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这个夏天,感受最美好的厦门 46384
- 感悟禅道、圆梦武侠,舟山,我们后会有期 73199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913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