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2024.11.22

到曲阜访圣贤拜孔子 在三孔学仁义礼智信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9 月 人均:900 元 和谁:和朋友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一处圣地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学说,影响着人类的进步与文明,在那里诞生了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孔子。

       这里还是黄帝出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被誉为“东方圣城”,这里就是山东曲阜,圣人孔子的发源地。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邑夏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他与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返回鲁国,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第一个学派“儒家”。

       他一生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他孕育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建立新型人与人之间基本道德关系,规范了五常(又称五伦,即:仁、义、礼、智、信)、六礼(六礼是古代的婚姻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部分优秀文化还流传影响至今。

       他提倡的“仁义”、“礼乐”、“德治教化”,以及“君以民为体”的儒学思想已经渗入到了中国人的生活及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很多人近两千年,被尊为儒家始祖。

       他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等等。

        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英国历史学家、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拯救二十一世纪人类社会的只有中国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他就是这样一位圣贤之人,他的思想、学说至今都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他的:“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小不忍则乱大谋”,以及“道不同,不相为谋”等等,到今天对我们都教益匪浅。

        为了表达对圣人的尊崇尊敬,探寻和了解他更多的历史,我决定前往山东曲阜,去寻访圣贤的足迹,并亲自上门跪拜他,在那里好好学习儒家的仁义礼智信。

       下面,我就根据这次山东曲阜行了解和拍摄到的部分知识和美景写成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曲阜,古为鲁国国都,后曾更名为鲁县,如今是山东省的一个县级市,地处山东省西南部,1982年,曲阜被评为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

       曲阜最著名的景点就是“三孔”,即孔庙、孔府、孔林,它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是历代儒客朝拜之地,也是儒家文化的圣地,2007年,孔庙、孔府、孔林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孔庙

       孔庙位于曲阜市内,是一座规模庞大的祭祀孔子的庙宇,它是在孔子的故居上改建而成的,始建于周,完成于明清时期,是世界上两千余座孔庙中最大的一座,与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泰安岱庙齐名,是中国四大古建筑群之一。

       孔庙现占地14万平方米,三路布局,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堂、17座碑亭,共466间,分别建于金、元、明、清和民国时期。

        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为东方三大殿之一,庙内保存有汉以来的历代碑刻1040多块,连同大量书、画、牌、匾等珍贵文化遗存,整个建筑群宏伟庞大,留有许多古迹与历史故事。

       走进孔庙的大门,一层又一层,仿佛在乘坐时光的隧道,孔庙里的每个建筑、每块碑、每棵树都有他们自己的故事,数量之多,面积之大都让人不得不佩服,由于篇幅等原因,这里只重点介绍几处著名的景点。

       进入孔庙,第一座建筑就是金声玉振坊,金声玉振坊建于明代嘉靖十七年(1538年),“金声玉振”四字为明代巡抚胡缵宗手迹,该坊为石质三间四柱冲天式,柱八角形,前后石抱鼓夹抱,柱头仰莲座,柱顶各设圆雕“辟邪”一只,俗称“朝天吼”, 金声玉振的原意为一首完善的乐曲,在这里表达孔子思想尽善尽美,集古圣贤之大成,以达到绝顶的意思。

       坊后有一座单孔石桥,上设龙陛,名曰“泮水桥”,泮水桥后是棂星门,实际也是一座石坊,该坊建于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清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改为石柱铁梁;“棂星门”三字为清乾隆皇帝手书;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古代帝王凡祭天先祭棂星,表示祭祀孔子的规格如同祭天一样,尊孔如尊天。

        大中门是宋代孔庙的正门,“大中”是赞扬孔子“中庸之道”的,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之为中,不易之为庸,“中庸之道”即不偏不倚能够独立存在的天下唯一之正道,表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正人君子。

       成化碑是明宪宗重修孔子庙时立的碑,极力赞颂孔子及其思想,是曲阜众碑中对孔子推崇最高的一幢,作为中国现存的第二大碑林,内有数座“御制石碑”,其中有一座坐落在巨型石龟上,虽历经风雨沧桑,仍傲然挺立在孔庙院内。

        庙内的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殿内悬挂着“万世师表”等十块巨匾,三副楹联,都是清乾隆手书,殿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塑像,七十二弟子及儒家的历代先贤塑像分别伴在左右;这里也是香火最旺的地方,很多人来到这里祈福烧香祭拜圣人孔子。

        庙内有许多的古树古柏,但在众多的古树中,有一棵树最为特别,那就是大成门之后的“先师手植桧”,据相关文献记载,孔庙的先师手植桧原有3株,均为孔子亲自种植,金贞祐二年(即公元1214年),孔庙遭遇兵火,三株桧树无一幸存,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在东庑废墟上新长出了一株桧苗,将此移到今孔庙大成门内石陛东侧,后来长成大树。

       由于该树几次遭遇生生死死,也是枯树逢春,再发新芽而成,所以在这棵古树的边上,有明代文人杨光训手书“先师手植桧”石碑一块,而这石碑上的“植”字却与正常的“植”字不同,中间多了一竖,虽然文人笔下无错字,但这个植字多出来的一竖却有深意,意思就是这棵树是从老树根里面重新长出来的。

       孔府

       孔府与孔庙毗邻,从孔庙出来,穿过一条卖旅游纪念品的小街,就到了孔府,孔府是孔子嫡系长支世代居住的府第,是中国现存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衍圣公”是孔子嫡系长子长孙的封号,府笫始建于宋金时期,又于1377年建于现址,孔府大门正中高悬“圣府”金字匾额,相传为明代宰相严嵩手书,门两旁有清代纪昀手书的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府内可以看到众多珍贵历史文物,有名的是“商周十器”,原为清宫所收藏的青铜礼器,是乾隆皇帝赏赐给孔府的,还有诸如历代帝王将相的手书匾额、名人字画、雕刻,以及明清几代的衣、冠、袍、履等藏品不计其数,其中元代的“七梁冠”、唐代的“鎏金千佛曲阜塔”均为稀世珍品。

        孔府虽然没有孔庙庞大,但同样拥有九进院落,有楼轩厅堂等四百多间,建筑布局分为东、西、中三路,东路为家祠所在地,西路为旧时衍圣公读书、学诗学礼、燕居吟咏和会客之所,南北花厅为招待一般来宾的客室。

       中路是孔府的主体建筑,先是进入孔府的二大门“重光门”,迎面有一座门楼,上有“恩赐重光”匾额,为明世宗朱厚熜所颁,重光门也是官衙,内设三堂六厅,外辖和勾、百户、孔庭族长及曲阜县衙四个衙门,其中大堂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如今则陈列着正一品爵位使用的公案桌、仪仗等物品。

        衙堂之后是历代衍圣公及家眷的住宅,宅内有一幅彩色壁画非常显眼,称为“戒贪图”,画中貌似麒麟的动物,就是传说中的“犭贪”(与贪同音,现代字典里没有),“犭贪”是天界中的神兽,是贪婪之兽,其生性饕餮,贪得无厌,壁画上“犭贪”四周的彩云中,全是被其占有的宝物,包括“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赖以漂洋过海的宝贝,应有尽有,但它并不满足,仍目不转睛地对着太阳张开血盆大口,妄图将太阳吞入腹中,占为己有,可谓野心极大,欲壑难填,最后落了个葬身大海的可悲下场。衍圣公画此图于宅门内出口壁上,是提醒自己、家人并告诫子孙为官应当清正廉洁,常怀律己之心,不要贪得无厌。

       走到后面就是孔府的后花园,花园虽然不大,但假山、池塘、竹林、亭台、曲桥等一应俱全,还建有敬花神的石坛、赏月的凉台、焚香读书的坛屋等,花园内还有一棵四百多年树龄的柏树,此树一树生五枝,而中间却生长出一株槐树,被称为“五柏抱槐”,非常奇特奇异。

       孔林

       孔林位于曲阜城北,又称“至圣林”, 位于山东曲阜市鼓楼北街18号,始建于东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是孔子及其家族后裔的墓地,至今林内已有约十万余座坟冢,是我国规模庞大、持续年代久远、保存较完整的一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园林。

       孔林占地面积近200万平方米,四周筑有长达七公里的围墙,林中古木参天,茂林幽深,据说是孔子的弟子各以其故乡的奇木种植于林中,并加以精心养护,使孔林内树木品种繁多,树龄200年以上古树名木9000多株,各种奇花异草130余种,可以说是一座天然植物园。

       孔林内孔子墓是最主要的景点,墓前有二通石碑,前碑篆书“大成至圣文宣王墓”是明代名臣黄养正所书,后碑篆书“宣圣墓”三个字,碑前还有石供案、下酒池、石砌拜台以及砖砌花棂围墙等,有很多游客在墓碑前献上鲜花,并祭拜孔子。

       同时,孔林还是一座集墓葬、建筑、石雕、碑刻为一体的露天博物馆,林内还保存有上千块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朝代的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其中有李东阳、严嵩、翁方纲、何绍基等历代大书法家的亲笔题碑,因此孔林又有“碑林”的美名,也是中国数量最多的碑林。

        写到这里,曲阜三孔游已接近尾声,作为文明的圣祖,圣庭,圣庙,身临其境,穿梭于千年智慧的长廊之中,感受孔子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并表达崇敬之情,也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和陶冶,此行非常值得,非常必要,我们只有敬畏历史,遵循自然规律与文明,未来的路,才会越走越宽,人生的意义才功德圆满,才更有价值。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到曲阜访圣贤拜孔子 在三孔学仁义礼智信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