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亲爱的用户:感谢您对游记业务的长久支持。由于战略方向的调整,我们将于2025-11-30 23:59 停止游记业务的运维。您已发布的游记会继续保留,但不再提供“编辑”功能。后续您可以通过【发布笔记】,记录您的美好旅行。
2025.03.23

2023秋冬青藏疆深度自驾游记(42)——河西长城(上)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11 月 人均:1000 元 和谁:夫妻

长城是我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坚固,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隔阻游牧民族铁骑的骚扰。长城的修建是从河西走廊开始的,战国时期秦昭襄王修建的临洮秦长城,汉武帝拓西域后修建的汉长城、玉门关、阳关,明代朱元璋修筑明长城的西端也放在嘉峪关, 河西长城没有京西长城那么高大宏伟,没有山西长城那么苍凉密集,但这里保留着长城最原始的风貌,历经岁月洗礼、风雨侵蚀,依然挺立在西北戈壁之上,犹如横卧在河西大漠上的巨龙壮丽巍峨。

我们从玉门一路向东,多次看到公路旁各种形态的长城,在武威参观雷台汉文化博物馆时,又看见关于河西长城的介绍,盟生了探寻这一段长城的念头,于是前往武威市朱王堡镇郑家堡村和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镇毛卜喇村,探寻那里的汉、明长城。

武威市朱王堡镇郑家堡村附近的长城,位于村北面的戈壁滩上,为明长城,呈东西走向,多为夯土筑成,形态较为单一,城墙由于风雨侵蚀,坍塌仅剩2~3米高。

烽燧堡垒保存着断垣残壁,还高耸在荒原上,让人们远远地就看见它们的身影。

金昌市永昌县红山窑镇毛卜喇村附近的长城,连绵近十公里,形态丰富,不但有明长城,还有汉长城,不但有烽火台,还有毛卜喇堡,不仅有长城,还有御山圣容寺,圣容寺塔(唐代)等。

毛卜喇村附近约7公里的长城,因地处两山夹峙的峡谷平原地带,风沙侵蚀较轻,保存较完好,这段长城主要为夯土城墙,高4~5米,墙顶部的抵挡墙都很完整。我们从西向东,探寻一段汉长城、两个豁口、一个烽火台、一个月牙城(毛卜喇堡),然后参观圣容泉、圣容寺,再向西行,又探寻一段汉长城、一处石刻(花大门石刻)。

毛卜喇蒙语意为“苦涩的泉水”,自古就是凉州西防要地。在村口往西(向左转),先去探寻村西北侧的汉长城。

前往长城的路上,田野中茂密的林木,呈现充满生机和希望的景象。

穿过农田,就到长城边上,这一段是汉长城,岁月的沧桑让它们快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这里可以看到汉长城与明长城并列的模样,体型较为完好的是明长城,而一旁低矮残缺的是汉长城。

明长城年代较近,以较为完整的身姿横卧在大地之上,它宛如一条蜿蜒盘旋的巨龙,绵延不绝、气势磅礴地向西延伸而去。

离开毛卜喇西北侧的长城,回到村头,沿着一条小路,来到明长城段的一个豁口处,这一段长城保存较完好,应该是当地群众为了通行方便,在长城上挖开了一个豁口。

放飞无人机,从空中观察这段长城,清楚地看到长城内是一片肥沃的土地,长城外是荒野一片,在豁口东边约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烽火台,决定过去看看。

开车返回村里,走到烽火台附近,有一段农田隔着,只能步行前往。

这个烽火台保存较完整,烽火台后面军营的四面墙基本上还在,烽火台大约有8~9米高,它高高地耸立在田野上,像一位哨兵,时刻注视着前方。

这一段长城保存得相当完好,连墙顶上朝着长城外的防护墙都依稀可见。

————本节完————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2023秋冬青藏疆深度自驾游记(42)——河西长城(上)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