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3

【新云南漫记】33.昆明老街 活着的文化标识 历史与今生对话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2 月

    【新云南漫记】33.昆明老街  活着的文化标识  历史与今生对话

彩云之南,魅力云南,每一寸土地都写满故事,而昆明老街,无疑是其中熠熠生辉的传奇篇章。它是岁月镌刻的诗篇,是昆明之行不容错过的灵魂之地。

 

从黑龙潭公园出来,我乘上一辆的士,前往心之所向的老街聂耳故居。司机师傅笑着说:“只能送你到街口,老街是步行街,车进不去的。”一路上,我和师傅聊起南屏街,师傅热心地介绍:“南屏街和正义街离得很近,都在那一片。”大约四十分钟后,我抵达了老街街口。

 

眼前的景象,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怀旧画卷。四周建筑古朴典雅,春节的热闹气息仍在空气中弥漫,人来人往,满是生活的烟火。

 

昆明老街,是国内独一无二以整个街区命名的项目,也是昆明留存至今的最后一片历史街区。光华街、文明街、景星街、钱王街、文庙街、甬道街……六街十巷,宛如脉络,串联起无数旧时光。这里留存着大量清代至民国时期的民居与老字号,每一块砖石、每一扇木门,都在轻声诉说往昔的故事,宛如一部鲜活的史书。

踏入老街,仿佛一脚跨进历史的长河。这里最古老的建筑,已近九百年历史,它们静静矗立,见证了朝代更迭、岁月变迁。清末的馆驿校舍,曾是文人墨客吟诗作对的雅集之所;民国的别墅宅院,曾见证富商巨贾的风云往事。

 

光华街,东起正义路,西至五一路,全长435米,是昆明古朴风貌的最后守望者。在这里,既能品尝到地道的小锅米线,慰藉味蕾;又能在琳琅满目的店铺中,淘到神秘的云南古玩;还能看到历经百年风雨的药铺,感受岁月沉淀的底蕴。它得名于辛亥革命胜利后,寓意光明与复兴,默默见证着昆明近代的沧桑巨变。

 

甬道街,昆明最早的花鸟市场诞生地。上世纪80年代,铁皮棚下售卖花鸟鱼虫的商家,如今不少带着升级后的商品荣耀回归。景星街则永远热闹非凡,本地人与游客穿梭其中,购物、闲逛,在这里,总能淘到稀奇古怪的小物件,它承载着昆明人的童年记忆,也为外地游客带来无限惊喜。钱王街则是潮流与历史的激情碰撞,老宅子中的星巴克、英国专业电音酒吧,与手工艺人的精品商店比邻而居,别具一格。

 

我循着导航,来到甬道街上的聂耳故居。这座建于光绪十年的二层小楼,虽不大,却承载着非凡意义。国歌作曲者聂耳在此诞生,他的童年故事,让无数音乐爱好者心生向往。一楼是聂耳父母开设的医馆“成春堂”,二楼是一家人的起居之处。故居内保留着聂耳早年的生活遗物,手稿、乐器,仿佛能触摸到他曾经的生活轨迹,感受他的成长岁月,激励着每一位参观者追逐梦想。门前还有“穿越时光,和聂耳一起歌唱祖国”的造型,供游人拍照留念。

在昆明老街,历史与现代完美交融。古色古香的建筑、蜿蜒的石板路、错落有致的传统木结构房屋,斑驳的墙面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每一座老屋、每一块青砖,都藏着岁月的秘密。

 

抗战胜利纪念堂,前身是清代云贵总督署。1945年筹建,最初叫“志公堂”,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定名为“抗战胜利纪念堂”。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结构严谨,正中会堂呈战机造型,与南门外跨光华街的云瑞公园、云瑞东西路两侧酒杯楼,共同组成金樽美酒与花环的造型,寓意抗战胜利的喜悦,是昆明标志性的历史纪念建筑。其建筑形式融合传统歇山顶筒板瓦屋顶、清式斗拱、彩画架枋、白石勾栏,民族风格浓郁。

云南人民英雄纪念碑,静静矗立在昆明市中心。1950年12月,昆明市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胜利堂广场中央埋下奠基石,1995年建成。碑体通高27米,方形,基座两层,基座下设有云南人民英雄纪念展览厅。碑身底座四壁的浮雕,生动展现云南人民的斗争历史:正面“欢庆解放”,描绘云南人民革命武装与人民解放军野战兵团胜利会师、解放云南及昆明入城式的盛大场景;东面“护国军誓师出征”,再现护国军将领在昆明誓师出征的壮烈画面;西面“禹王山阻击战”,展现滇军战士在台儿庄战役中阻击日寇的英勇无畏;北面“一二一运动中昆明爱国师生游行”,还原昆明爱国师生反蒋独裁、反内战争民主的示威游行。

光华街酒杯楼,又称纸片楼,是昆明的标志性弧形建筑,由著名建筑设计师李华设计。这两栋三层姊妹楼沿云瑞东路、云瑞西路走势而建,对称分布,环抱胜利堂两侧,与胜利堂浑然一体,充分展现高超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巧,是中西合璧、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典范。因其形似酒杯,寓意“双杯庆胜利”。有人说它像高脚酒杯,我却觉得它更像一面弧形的墙,一面连接历史,一面朝向现实与未来。这里不仅是拍照胜地,更是老街烟火气息的见证者,只是想拍一张空景,实在太难。

胜利广场两旁复原的民国风格建筑,正前方的光华街,象征着光复中华,蕴含着深厚的革命意义与胜利荣耀。

 

昆明老街的标志性元素远不止这些。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见证了工人阶级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福林堂,清咸丰七年由李玉卿创建,依“杏林妙手,福泽四方”取名。1902年原址建新楼,后因文明新街建设,改为扇型硬山顶、单檐五开间“八面风”三层土木结构楼房。一层明间为通道,两侧用槛墙槛窗围拢;二层明间外檐墙书“云南药圃、福林堂”,门柱挂“道法炮制生熟饮片、精工修合丸散膏丹”制药训言,檐下挂落、垂花柱雕刻精美,色彩绚丽,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地方特色。福林堂是云南和昆明地区中医药界的杰出代表,1994年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见证了西南地区中医药的发展历程。

南屏步行街总面积3.07万平方米,街区范围内有文保单位和各类历史保护建筑112处。老街上的一砖一瓦,都保留着昆明人的回忆与情怀。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昆明市唯一保持完整的历史风貌街区。

南屏老街极具昆明特色,马路中央繁花似锦,真花、假花交相辉映,假花做成的花门,吸引无数人打卡拍照。街中反映市井生活的雕塑活灵活现,春城年味集市上,红灯笼高高挂起,本地、外地特产琳琅满目,热闹非凡。

如今的昆明老街,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散发着蓬勃的现代活力。它既是历史的承载者,也是现代生活的舞台。藏在闹市中的书店,是喧嚣中的一片净土,让人能与历史对话、与先贤交流;百年民居里,一场场精彩演出让古老故事重焕生机;景星花街的夜市,民谣悠扬,小吃飘香,人们在此听歌、品食、聊天,感受昆明最真实的生活气息。

昆明老街,新潮与古典,在街巷里交织,使这条步行街古老又时尚,宛如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承载着昆明的城市记忆,展现着过去与现在、历史与生活的交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漫步其间,收获的不仅是风景与故事,更是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滋养。它是昆明独特的文化标识,吸引着无数人探寻它的魅力。

这句广告语又出现了。

最多人的打卡点,拍照要排队的。

在昆明老街,每一步都是悠然,每一处文化古迹都充满氛围,总能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历史与今生的对话,构成了春城独有的文化底蕴。可惜时间仓促,我未能逛遍每一处角落,只能期待下一次与它重逢。

(2529 图52 2025/2/23)

下期更新官渡古镇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新云南漫记】33.昆明老街 活着的文化标识 历史与今生对话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