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一叹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玩法:人文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敦煌
莫高窟
鸣沙山
藏经洞
九层楼
玉门关

发表于 2021-08-01 14:05

敦煌,过于磅礴的二个字。打我小便如雷贯耳般的存在,以致我一直以为那里应该是一座能跟上北上广步伐的超凡城市。


而今真的到了敦煌。站在最市中心处——反弹琵琶的雕像跟前,仿佛无情的风沙对我的冷漠嘲讽。

敦煌市太小了。俨然普普通通,寻寻常常的一个小县城模样,这怎么都没法和这二个字在我的心目中对上号!好在,这只是当世生活的场所。而实际上那个刻在每个中国人脑海中的敦煌,在二个地方。一个在莫高窟;一个离得更近,城南五公里处的——鸣沙山


既然离得如此近。午后就先去鸣沙山。


秋雨先生说: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即使踏进鸣沙山时,还是日头高悬,离日落还有些许时辰,但已然‘天下美景’。沙丘的轮廓线条之优美,天地之间光影之柔暖,驼队的穿梭、游人的零落以及一座座高耸的沙山之寥廓苍凉,都使一个刚脱离了书本的冰冷而想第一次见到沙漠热情的我来说,一时无法言语。


很快兴奋的我,变得无法阻挡。箭步就往沙山上面冲,可没迈几步,就气竭力乏了。被同伴叫住。说是先去看月牙泉。


如果按着秋雨先生的话说。那么,鸣沙山下的月牙泉是无与伦比的天下奇景。

它和沙漠一同展现于世,貌似并不合理。想象不出,即使所谓沙漠绿洲,也竟然没被千年的风沙吞噬;反倒清波荡漾,千百年来在沙山中静静地依偎,一往情深。想象不出,即使所谓沙漠绿洲,即沙漠中有个小水潭,寥寥绿植,已然万幸,可她偏偏要形如玄月,让人类自己设定的美学念想不及大自然的万分之一。还有一个那么美的名字——月牙泉。

存在就是合理的。可叹之为奇。


重又上山。我找到了铺设在沙山上的简易步道。确实没之前那种费劲了。可是沙山很高,终登上时,还是有点强弩之末的意味。

此番上山说得理性,就是为了看月牙泉,窥其全貌。

站在沙山之巅看月牙泉,非但不觉其渺小,反而觉得更壮观了。冬季的月牙泉,湖水结冰,且大半湖面覆上了白雪。有人觉得萧索之下甚无看头。试想,任谁的脑海中都有那么一湾碧水在荡漾,都以为这就是她本来的样子。欣然规往,只为与之验证;而又匆匆离去。甚少人见过其傲然雪中的曼妙风姿,甚少人悟过踏着历史风尘一路走来的她经历过风霜雪雨的严酷考验,还能在千年之后,生生不息的道理。冬季,就是来看她这一份倔强的。


至此,我似乎渐渐感到了敦煌的张力。似与儿时的感触不谋而合,至于什么感触,却又说不上来。直至第二天,去了莫高窟。

敦煌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量级的文化符号。一个莫高窟,就足以囊括了大部。一个藏经洞,就足以让世界上最高贵的文化折腰。我当然知道莫高窟,就像许许多多对中国文化虔诚的人一样。我又不知道莫高窟,甚至不知其因何得名,不知能看些什么,还不知她为何会有如此厚度、如此崇高的文化魔性。

我要去看真正的‘反弹琵琶’了!


迫不及待套上讲解员递过来的人手一对的耳麦。再随着讲解员手拿钥匙打开第一个洞窟的窟门时,一场时空交错千年的对话开始了。我敢肯定,我肯定比当时王道士无意打开藏经洞门时要来得兴奋。


因为不懂,所以求知;因为求知,所以听得认真、看得仔细。出于保护文物,窟内是禁止灯光的,只有讲解员的小手电,发出微弱的光线,在漆黑一团的窟内,晃荡翻飞。在我看来,光源虽弱,却能把每个华夏儿女的内心照亮。


讲解得非常出色。莫高窟是一本书,而讲解的过程就是一堂课,是一堂直教人忘记下课铃声的课。讲解的编排非常的合理。除了几个大的、必去的洞窟外,参观线路基本都是按照洞窟年代朝代的挑选。只是参观队伍一波接一波,有时到了某个朝代洞窟前,正好已经被占了。那就会再择一个同朝代的风格近似的洞窟进行参观讲解。总之,所选取的基本都是历代最具代表性的洞窟。比如,那个‘九色鹿’电影中的原型壁画有幸目睹;再比如,‘反弹琵琶’却无缘邂逅。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正如带着浓烈历史烟尘的莫高窟重回世人面前时的那样,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


莫高窟标志性的‘九层楼’是每个团队必去的,楼内的人头着实多有攒动。只是人们争相而睹的大佛,只有双脚是原物了;另一个必去的是藏经洞所在的一个大窟。只是为今的藏经洞,看上去就像一间普普通通且不大的毛坯小屋,洞内自然空无一物。且慢,也不对。洞内有点东西,当然不是那些当世文物之类,而是为了供后来人凭吊也好、旅游消遣也好的一些摆设。藏经洞的门洞开得极小且禁止入内,只能探头去一瞥究竟。好像是一尊后立的塑像,我猜测应该是王道士其人了。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我没兴趣去评说,反正山河无言,只有真真切切的历史曾经发生过就是了。这一瞥没啥好视物,但这个是真真切切惊叹过世界的藏经洞啊。此刻,历史是用来遐想的。我轻轻叹了一口气,尘封的洞门打开时,古老的经书上吹落了一点灰尘。


有人说,现在去探访名胜古迹,明清以前的东西很难看到了。而莫高窟却恰恰相反。秋雨先生指出:明清时期的莫高窟,已经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记住。

那么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看明清以前的古迹文物,请移步莫高窟。

敦煌之行。远的阳关、玉门关不提,近处只去二个去处便得了。曰:鸣沙山月牙泉;曰:莫高窟。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敦煌5565
莫高窟一叹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敦煌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敦煌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敦煌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敦煌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酒泉旅游快速入口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