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07

陶渊明不曾寻到的“桃花源”,我在湖北恩施遇见了

编辑

身处钢筋水泥包围的城市里,每天重复着快节奏的生活,老广们的内心总是向往一片能让自己“慢下来”的山水田园。晋朝的陶渊明曾描绘过一处“武陵桃花源”,却求而不得。但在湖北恩施,就有这样一处“梦中故乡”——宣恩彭家寨。

彭家寨坐落在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武陵山北麓。全寨50多户土家族,近300口人。这里山水清明,古韵悠长,如同一颗秘境遗珠,在宣恩县西南悄然闪烁。

村寨东面以一条“叉几沟”为界,沟上架有一座百年历史的凉亭桥。龙潭河从寨前穿村而过,河上40余米长的铁索桥,使寨子与外界得以沟通;寨后层峦叠翠,奇峰林立,有一片竹林,清风拂过,发出如海潮般的竹涛声,让人闻之心旷神怡。

在桃花源记里,陶渊明对自己心目中的宁静田园有这样的描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皆怡然自乐。”彭家寨就是一个符合这样描述的地方。

村前田间小路纵横勾连,和风吹拂下稻浪起伏,稻田里不时传来劳作小调或悠扬的山歌,在村寨中余音袅袅;河涧小溪中,土家姑娘洗衣挑水,小孩们三五成群在寨子蜿蜒的小路中追逐嬉戏;田间鸭鹅觅食不时争抢,老牛在山坡上悠闲吃草,一派田园风情,极富韵味。 

生活在此的土家族人大多姓彭,先祖在两百年前选定了这块依山傍水之地,在此修筑居所,开枝散叶,村寨人至今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派“慢节奏”生活。青瓦跺脊、木门花窗、青石板路,日渐西沉时,男人们扛锄头从田间归来,姑娘们张罗生火做饭,在这里,宛如时光在这里被按下了暂停键,定格了百年的袅袅炊烟。

彭家寨是武陵山区土家聚落的典型选址,以集中的吊脚楼群而享誉中外。因为这里山地起伏众多,少有大片的开阔平坦之地,因此,劳动人民发动智慧,用吊脚的形式来建筑房屋,以适应坡地的高低落差。经过数代先民的建造,终于形成了集土家吊脚楼形体美、空间美、层次美于一体,依山傍水的优美村落。

中国古建筑专家张良臬先生,在考察恩施州古建筑后写道:“要挑选湖北省吊脚楼群的‘头号种子选手’,准定该宣恩彭家寨出马”。并以歌咏赞叹:“未了武陵今世缘,贫年策杖觅桃源,人间幸有彭家寨,楼阁峥嵘住地仙”。

岁月的白驹带走了龙潭河两百年的潮起潮落,留下古朴的吊脚楼群展示着土家人的勤劳智慧,悠扬的地方歌谣咏颂着诚挚的感情。如果你也在城市的车水马龙里迷茫时,请到湖北恩施的彭家寨来吧,这里柴火的香气、田间的蛙鸣和依山层叠的黑瓦檐,也许能唤起你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陶渊明不曾寻到的“桃花源”,我在湖北恩施遇见了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