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一样的福州之乌山于山
到福州第一天去三坊七巷的路上看到了路边的两座塔,顺路拍了几张西边的塔,塔身通体乌黑,曰乌塔;晚上对面的白塔亮起来,在漆黑的夜色里格外醒目,还有些诡异,回去看地图发现分别是乌山风景区、于山风景区。
第二天从上下杭回来后去了乌山,从乌山路的入口进去,当时还以为是一个普通的街心公园,山不足百米,爬了十几分钟,看看山对面全是高楼遮挡,前面是矗立的脚手架,有些失望,愈往里走才发现怪石嶙峋、古树参天、层峦叠翠、幽径蜿蜒,有道山观、吕祖宫及纪念理学大师朱熹的朱色朱子祠隐现乌石其中,很有出世的意境。
到处是粗壮的古榕,山石间一片摩崖石刻,放眼望去规模可观,据介绍约200多处,篆、隶、楷、行、草各臻其妙,最多的是宋代石刻,但最为著名的是唐代书法家李冰阳的《般若台铭》,篆书堪称一绝。
石刻旁边是道山亭,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曾作《道山亭记》,记述了乌山风景区和福州的风土人情,使得乌山名声大噪,两者互相成就。
拐过山路,石壑边有崖如同古代男子束发用的头巾,看介绍称作“幞头石”,俗称黎公岩,以纪念明嘉靖年间的保卫福州安危的抗倭英雄黎鹏举。此石“乌石在,黎公在”为楷书阳刻,蓝色的阴刻为元朝所书,一阴一阳镶嵌的石刻相距200多年,闽都唯一,世间罕见。
一高耸的榕树环抱着石壁,上书天香台,据介绍是北宋福州太守柯述游览乌山时所刻,过去乌山有神光寺,香火鼎盛,烟雾弥漫,直抵云霄,伫立此处如临仙境,故名天香台;也有一说法是乌山以出产茉莉著名,谓之天香。古人认为国色牡丹无香,天香茉莉无色,二者合为“国色天香”。
再往前走,一块巨石上刻着大字“冲天台”,后壁刻有“古放鹤亭”,对面两块巨石横托着一块天然的条形石块,凌空飞越,奇险无比,据说那是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的上去的“天台桥”。
旁边有硕大的榕树气根铺满巨大的岩石,如瀑布般跌落下来,这就是有名的瀑布榕。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山里有些阴森,匆匆转了一圈从天篁岭那边下山觅食了。
回去后查看乌山介绍,才发现这座低矮的山竟然非常不简单,福州的“三山两塔”,三山就是指的乌山、于山、屏山,两塔即乌塔和白塔,其中乌塔和白塔是福州的千年文化地标,古代登乌山可以看到波涛汹涌的大海,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相比,故名道山,因为曾巩的《道山亭记》更是驰名远扬,景分为山东、山西、山阴、山阳、山脊5路,唐代时期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了,不大的地方几乎处处是古迹。
后悔没有将更多的时间放在这里,更后悔没有认真做好功课,因山里较暗,几乎没怎么拍照片,好多景观因为不明白典故,也都是匆匆而过,像第一山房,只拍了屋宇麟次,看到了“第一山”石刻却没有引起重视,甚至没有拍照,生生漏过了米芾的字迹!
第三天一早先去于山的定光寺看白塔,白塔是闽王王审知为其父母荐福建造的,后塔被雷火焚毁,嘉靖二十七年重建时,改为七层八角砖塔,涂上白灰层,故称白塔,与旁边的乌山乌塔遥相呼应。
有了昨天的教训,这次不敢小看这座于山,沿山经过吸翠亭、廓然台来到戚公祠,这是为纪念抗倭英雄戚继光而建的,石壁上刻有“誓雪国耻”四个大字,祠厅左边岩石叠垒,其中一块如床一样的巨石,据说是戚继光抗倭德胜归来,兴尽畅饮,醉酒踏月,在此沉沉睡去,故曰醉石。
旁边是补山精舍,原建于北宋,因小巧玲珑而得名,民国时期十九路军曾在此召开秘密会议筹划福建事变,门内亭边一株巨榕根生石隙,长在悬崖峭壁上,榕岩相抱,绿荫庇舍,因石上有个寿字,叫做榕寿岩。
传说中的炼丹井、九仙洞是汉代何氏兄弟修道时留下的,九仙洞上月朗风清旁边的古榕在福州名榕评选中第七。
依山修建的一排殿宇古朴庄重,门前石狮狰狞,这里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改称大士殿,后为辛亥革命福州革命军前敌指挥部,已辟为辛亥革命纪念馆。
再往东走一块独峰孤岩,侧面看如一蹲踞的雄狮,这是有名的狮子岩,狮头上一株参天古榕,盘错虬结,榕树气根纠结在岩石上面,如同雄狮飘逸的鬃毛,故名曰狮鬃榕。
过狮子岩往上攀登不远是于山的最高峰鳌顶峰,山上古树林立,转角就会出现岩刻亭榭,依山起伏,隐约花丛,风景清幽、引人入胜,其他还有九日台、蓬莱阁、严复读书处法雨堂、揽鳌亭、于山亭、舒啸台等景点,早上多是晨练的人们,在各种名胜古迹中舞蹈练功,别有意境。
于山东部是供奉福州民间信奉的神祇王天君的九仙观和三清殿,殿宇高筑,连云飘渺,香火旺盛。
从东路下山,去观巷教堂的途中又发现了高士奇故居,从小真的是看着他的科普书籍长大的,那时候不像现在这么多读物,能够得到的书籍很少,每一次看都如获珍宝。
一路走去,又看到了李世甲故居、福建师范学堂旧址、九曲里、状元道等,观巷旁边就是观巷教堂,两层建筑闹中取静,据说这是新建教堂,老教堂已被教会拆毁改建。
福州历史文化悠久,人文荟萃,随便在路上走走,没准什么时候就会遇到古迹故居,乌山与于山更是福州的宝藏,地方不大,信息量不小,自然幽静的环境是其外衣,其中包涵荟萃了大量古今众多的人文景观,犹如一部浓缩的福州历史,可惜屏山没有去,这些宝藏之地宣传较少,外地人知道的也不多,而且因为是开放式公园,不熟悉的福州历史的人很容易遗漏。
强烈推荐去福州的朋友抽时间过去看看。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用车轮丈量大地,驾红旗穿越四城,带着希望追求梦想 38844
- 有福之州 | 没想到福州这么好玩!3天2晚走进文艺清新的福建省城! 34302
- 三日时光,感受魅力滨海福州 16344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