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自由行,周末游
发表于 2025-07-25 10:43
2025年5月2-4日,一行10人两台车,趁着五一假期,一起到梅州旅行。此行,初定目的地是大埔。
大埔县,隶属广东省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北紧靠福建省平和县、永定区,东南连接潮州市饶平县,西依梅州市梅县区、梅江区,南邻丰顺县,区域面积2467平方千米。
大埔县建置始于东晋义熙九年(413年),前称先后为义招县、万川县,县治均设在湖寮。明朝成化十四年(1478年)立饶平县,大埔为潮州府饶平县地。明朝嘉靖五年(1526年)重置县,改名大埔县,县治设在茶阳。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先后属兴梅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1965年属梅县专区,1983年属梅县地区,1988年属梅州市。1961年,县治又由茶阳迁至湖寮。大埔县有梅江、汀江和韩江流经县境,境内有梅大高速、梅坎铁路。大埔县,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世界长寿之乡、陶瓷之乡、名茶之乡、中华诗词之乡、中国青花瓷之乡、中国蜜柚之乡”之誉,被认定为中央苏区县。大埔县先后被评为“中国绿色生态蜜柚示范县”和“2011、2014年度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是广东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大埔县的西岩乌龙茶和大埔蜜柚被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埔县全境通行客家方言。客家风情浓郁,被誉为“客家香格里拉”,被国家文化部纳入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区范围。
5月2日早上8点半,两辆车分别出发了。路上还算顺利,没有什么塞车的考验,大哥建议中途下高速找地方吃午餐,大家没什么异议,就耽搁了一下,在中途停了一个多小时吃午餐。导致下午原计划直接去坪山梯田的,但是考虑到那里只能停留不到一个小时,就作罢了,直奔大麻镇小留村。
小留村是梅州市首个广东省“宜居村庄示范点”, 位于大埔县大麻镇近郊,距镇政府3.5公里,麻英公路穿村而过,全村有35个村民小组,有912户,3488人,是大麻镇最大的村庄,现有耕地面积1446亩,山地面积13385亩。2008年被省司法厅、民政厅评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2010年12月被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评为“广东省卫生村”;2011年11月被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评为“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2014年2月被省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农业厅、住建厅评为“广东名村”。小留村以“乡居文化”为主题,致力打造集“乡村休闲观光、客家乡居体验、山地生态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客家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区。由乡贤出资先后建设了接待中心、套房、公馆,还配套建设了小留游客中心、客家特产商店、农家驿站、农家乐等旅游设施。
提前与小留村的朋友阿海约好了在他那里住一晚,到达时四点多,我们先在小留村欣赏景色。
阿海一家很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还忙前忙后准备了一大桌菜。印象最深的是大埔特有的笋粄、糍粑、充满春天气息的山野蕨菜。阿海爸爸还请我们品尝了他自己泡制的美酒。酒足饭饱后,欣赏乡村静谧的夜色。3日清晨,大家都早早起床,阿海带我们去大麻镇上吃早餐。
到了梅州,一定要品尝地道的客家腌面。腌面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葱和猪肉碎,一口咬下去,咸香四溢。不过要记得迅速拌开,这样每根面条都能均匀地沾满油沫,味道更佳。三丸子汤,这是一款清淡的汤品,通常与客家腌面搭配。丸子有猪肉丸、牛肉丸、牛筋丸等多种选择,吸溜完一碗腌面后,再来一碗三丸子汤,简直是绝配。喝这个汤,还第一次见到了新鲜的溪黄草。
老鼠粄的口感比腌面更加Q弹,通常拌着葱和肉沫吃。
吃过早餐,阿海带我们去逛大麻古街。
大麻之所以得此名,并不是因为那个“大麻“,而是因为古时圩镇附近盛产一种的叫火麻中药。《民国·大埔县志》记载:大麻旧称“六福乡”,乡中有圩市曰大麻圩,街路4条,店铺250间,是为全区集中之地。解放前许多人从大麻码头坐船下汕头,再乘大船下南洋等地谋生,是名副其实的侨乡。
大麻圩依地势而建,是它最出彩的地方。站在桥上或者山坡上看圩街骑楼,视觉感受自然比一般的老圩要更有冲击力。除此以外,该圩保存了不少骑楼式和楼阁式的商铺,可以看出来,越靠近码头的建筑历史越久,样式也越古朴。这里的建筑虽然建得比较高大,多为三层,而且大量融入了西式元素,可见大麻圩当时的富裕!
尽管大麻圩风光不再,但是以它的完整程度来看,依然十分有保护价值。相比于江南古镇,虽然少了文雅和诗意,但是却有自己的南洋风情和市井人文气息,只是因为缺乏营销推广,一直养在深闺,等待着识货之人的珍视。
离开大麻镇,我们直奔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位于三河镇汇东村笔枝山顶,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梅州市和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内有"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馆、朱德雕塑、浮雕墙、门楼、长廊、花架、凉亭等。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
回顾下历史: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军胜利占领南昌城后,挥师向闽西上杭、永定、长汀及广东大埔进军,准备占领潮州、汕头、广州。在周恩来为总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下,进入大埔县(茶阳)。兵分两路,一路由周恩来、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率领三万多人,顺汀江、韩江而下,直向潮州、汕头进发;一路由第九军副军长朱德率领第十一军二十五师和第九军直属教导团共约三千多人,据守三河坝,以防敌人从闽西、梅县抄袭我主力进军潮汕。
朱德率领的起义军到达三河坝后,立即张贴"安民告示"组织群众,并严密布防,准备迎击来犯之敌。国民党钱大钧部三个师约二万多人,由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乘船沿梅江而下,气势汹汹地向三河坝扑来。起义军在朱德副军长和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党代表李硕勋等同志的指挥下,在东江工农军一部的配合下,与敌激战三昼夜,打退敌人无数次的进攻,歼敌几千人。在敌众我寡、弹少援绝的险恶情况下,为了保存实力,指挥部决定采取"次第掩护,逐步撤退",的办法,取道河腰、百侯,经双溪,于5日进入饶平,后起义军艰苦转战,两进汀赣边,终于在1928年4月28日到达江西井冈山与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胜利会师。
在三河坝战役中,担负掩护部队撤退的二十五师七十五团第三营勇士们,打完最后一颗子弹,甩尽最后一颗手榴弹,跳出战壕,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全营官兵壮烈牺牲在这座笔枝山。
瞻仰完三河坝纪念园,我们按计划前往泰安楼。
大埔泰安楼,简称泰安楼,又称泰安围,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大埔泰安楼占地总面积668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136平方米,其中主楼占地2577平方米,两侧书斋占地2764平方米,门坪及花台占地1325平方米,共有200个房间。
大埔泰安楼始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4年),规模宏大,设计精巧,楼内中轴线主体建筑为平房,三层楼房把主体平房环抱在中间,楼中有屋,功能齐全,是中国少见的石方楼,被誉为“客家的水立方”。2000年底,被认为是研究中国古代民居建筑和客家历史文化及民俗风情的“历史人文博物馆”。
2002年,大埔泰安楼被广东省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5年1月,泰安楼客家文化旅游产业园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9年10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大埔有着特别的历史底蕴和客家文化,值得一游。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2023-01-26 7回答
-
广东的仔仔准备自驾去贵州,想去贵阳,镇远古城,肇兴侗寨,荔波小七孔,梵净山,要怎么安排路线比较合理呢
2024-03-24 5回答 - 2025-09-23 21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