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途径女皇的家乡广元,准备去剑门关一览蜀道的险峻。一天时间用不完,还有哪里可以看一看呢?
打开地图,发现在嘉陵江的东岸,有一片规模不算太大的摩崖造像。曾经去过龙门石窟和大足石刻,那些壮观的雕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刚好这里离火车站很近,看完这里再去剑门关,时间完全来得及。
千佛崖,就决定是你了。
初识
千佛崖,位于广元城北4公里,嘉陵江东岸,金牛古蜀道上,历史悠久,雕刻技艺精湛。石窟始凿于北魏晚期,兴盛于唐朝,止于清代,历经千年,从而形成一座佛崖长388米,高45米,造像950余龛, 7000余尊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
千佛崖,佛龛层叠分布,密如蜂巢,是四川规模最为宏伟的石窟群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是剑门蜀道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中国蜀道金牛道——广元段的核心遗产点。
游览路线:大云寺——金牛道遗址——千佛崖石刻
参见游记:
大足北山石刻游记https://you.ctrip.com/travels/dazu120025/4002791.html
大足宝顶山石刻游记https://you.ctrip.com/travels/dazu120025/4002859.html
大云寺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古寺——大云寺。大云寺是千佛崖仅存的一座清代古建筑。现存佛殿是清代乾隆十九年(1754年),广元县令张赓谟倡导修建的。大云寺历史悠久,始建于北魏晚期,最初称为柏堂寺。
唐代武则天以女身当皇帝遭到时人反对,薛怀义、法明等僧人根据佛教经书《大云经》中有女身可以当皇帝的记载,为武则天当皇帝寻找理论支持和制造舆论,编撰了《大云经疏》,称武则天为弥勒佛转世,当代替李唐主持天下。于是,武则天下令在全国各州广建大云寺,藏大云经,供弥勒佛。因广元是武则天的出生地,所以当时的官员僧俗便将位于城北的“柏堂寺”更名为“大云寺”并一直沿用不改。
金牛道
金牛道途径广元,自古为关中通往成都的交通要道。千佛崖段金牛道遗址2009年经考古发掘,现存遗址300余米,栈道孔30多个。其中南端长约50米,悬崖壁立,地势险要,其场景正如严耕望在《唐代交通图考》中的描述,“石崖壁立,车道断崖而成,人马经此,如行柜中,盖上下左侧(就由北向南言),尽为石壁,唯右侧直落干寻,嘉陵江奔涌其下”,自三国两晋南北朝以来“古今皆循千佛崖以行”。
1935年开始修筑川陕公路,炸掉了南段崖壁,拓宽了路面,垫高了路基,汽车可以通行,金牛古道被掩埋。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后,千佛崖纳入灾后重建。
千佛崖
沿着栈道上下穿行,按照游览图上的照片,去寻找那些规模较大的石窟。时光总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让这些石窟变得残破,变得模糊,却也变得生动,变得厚重起来了。
持莲观音窟为敞口方形平顶窟,窟中央凿长方形坛,坛上设释迦、多宝佛与二弟子二菩萨六尊像,身后通顶大背屏浮雕天龙八部。该题材取自《妙法莲华经》中的《见宝塔品》,称释迦牟尼在王舍城耆阁崛山中为众生说《妙法莲华经》时,从佛座前的地中涌出七宝塔,住在空中,塔中出大声音,赞叹释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
此窟内右下方的持莲观音,法相庄严,身姿优美,被称为“东方美神”。
苏颋龛位于千佛崖中段,开凿于公元723年,为圆拱形龛,龛高1.8米,宽1.64米,深0.85米。龛内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主尊为弥勒佛,磨光肉髻,彩绘圆形头光,面相方圆适中,嘴角微陷,颈部有三道纹,倚坐于束腰长方座上。左手抚膝,右手上举,似施无畏印。
莲花洞开凿于武周时期(约690-697年),位于千佛崖中段底层,窟顶浮雕一朵莲花,故名“莲花洞”。窟内三壁各开一个圆拱形大龛,三壁大龛中各雕一佛二菩萨像,组成“过去世”阿弥陀佛、“现在世”释迦牟尼佛和“未来世”弥勒佛的三世佛造像组合。天授元年(690年)东魏国寺僧法明等撰《大云经》四卷,称武则天乃弥勒佛下生,当代唐为阎浮提主,制颁于天下。莲花洞弥勒佛居中而坐,应是当时政治气氛下的产物。
大云古洞
大云古洞(512号)为剑南道按察使银青光禄大夫行益州大都督府长史韦抗所凿,工程起于唐开元三年(715年),约至唐开元十年(722年)完工。大云古洞位居千佛崖崖壁的中心位置,是千佛崖规模最大的洞窟。现存窟高372厘米,宽561厘米,深940厘米。窟口上方横额有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题“大云古洞”四字,故而俗称之。窟室后部三分之二处现为两层通壁长方形坛基。坛基后部主佛左右侧唐代向内扩大后复凿高坛,坛上各开一个敞口平顶圆拱形龛,龛内凿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二天王二神王二供养菩萨十三尊像。窟室左右壁各凿四排立菩萨像,共计136尊。
窟中大立佛高2.38米,身光外残存的菩提树叶达于窟顶,主尊磨光肉髻,面容丰腴,着贴体通肩大衣,腹部微突,线条流畅,左手平抬贴腹侧,掌心向外,食、中二指下指施与愿印。大云古洞组织严谨,气势恢宏,题材和造像布局均富有创意。
千佛崖不大,走马观花,一个小时足够了。只是要细细品味,半天时间都不嫌多。眼看着火车就要开了,我才依依不舍地再回头看一眼,作别这千年的时光。
在火车站吃一碗广元特色凉面,向下一站进发。
结语
“他们已经得出了把信息保存一亿年左右的方法,他们强调,这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可行的方法,它就是——”罗辑把拐杖高举过头,白发长须舞动着,看上去像分开红海的摩西,庄严地喊道,“把字刻在石头上!”AA嘻嘻笑了起来,但程心没笑,她被深深震撼了。“把字刻在石头上。”罗辑又用拐杖指着洞壁说道。程心走到洞壁前,在黯淡的灯光下,她看到洞壁上密密麻麻地刻满了字,还有浮雕的图形。
在《三体》中,有上面的这一段话。且不论这句话的真实性,且看华夏大地那些辉煌过的古建筑,有多少能熬过时间长河的冲刷?只有这些更古老的石刻,经历过一场场浩劫,却又如沧海遗珠般流传至今。先人们或许没有想这么长远,他们只是在做一件简单而执着的事——把佛像刻在石头上。
那刻的不是佛像,是一个古老民族的昔日荣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