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海南印象:海鲜大排档与街边小吃

编辑
天数:7 天 和谁:夫妻

到海南一定要到大排档吃一顿像样的海鲜,这是我临行前一个非常坚定的念头。虽然说如今在北京吃海鲜并不困难,高档餐厅里也有空运过来的海货,但若论品质和烹饪的口味,还是感觉有所欠缺,无法找到记忆中的味道。

甫到三亚下了飞机,安排好住宿放下背包脱掉冬装,我便直奔市中心的三亚第一市场,要尽快吃上一顿地道的海鲜。

三亚第一市场规模很大,里面海产品摊位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品种和成色都是北京没法比的。北京这几年已经把市内的农贸市场全部清理干净,我家周边十里范围内找不到任何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五金建材市场,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买东西就只能奔超市,那里只有惨不忍睹的冻鱼冻肉,而且价格还贵得惊人。

我从第一市场里挑了上好的蛏子、扇贝、基围虾,拎出来交给旁边的饭馆加工,菜端上桌后又叫上两瓶啤酒,吃起来那叫一个爽。

先不说味道,单说这食材的档次和新鲜程度,在北京的餐馆里要花上几倍的钱。北方普通饭馆做出来的粤菜海鲜味道,大致与广东饭馆做的宫保肉丁差不多,看着有点像,吃起来却是另一种味道。

海口时我也去了板桥路上的海鲜市场,规模和热闹程度虽然比不上三亚的第一市场,但是海鲜品种也是非常齐全的,而且价钱不贵。

海口板桥市场与三亚第一市场不同之处是,这里一半是市场摊位,另一半是加工海鲜的大排档,而且大排档竟有几十家之多,可以同时容纳2000人就餐。从摊位上买好了海鲜,随便选一家大排档去加工,说好你需要的口味,商家只收取加工费和茶水服务费,价格都是公开透明的。

九十年代初在港澳工作时,周末时与朋友常到鲤鱼门、西贡、大屿山、长洲岛去吃大排档,也常去深圳、珠海吃大排档,尽管餐馆里烹饪的海鲜会精致一些,但大排档的海鲜味道更接地气,更有家的味道,而且价格非常便宜,所以深受大家喜爱。

九十年代时香港的市区已经见不到大排档,因为环境卫生条件达不到政府的餐饮条例规定,只有一些指定的地区可以经营大排档

除了平民化的大排档之外,海口骑楼老街风貌展示馆”旁边有一座“海南美食广场”,里面聚集了许多小吃摊档,就餐环境和卫生条件比大排档要好很多,且价格不贵。

美食广场的摊档出售加工好的食品,海鲜品种众多,有海南本地特色。

这个美食广场的营业时间很长,从早上开门直到夜晚,什么时候来都有可吃到东西,唯一的缺点是不能像大排档那样自己指定菜式和口味。

美食城里有一个摊位出售一种海南小吃“大煎堆”,这种以糯米为原料油炸出来的硕大圆球,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晶莹剔透,看起来非常漂亮。

海口骑楼老街上有几家极富海南特色的小餐馆,在这里可以吃到本地小吃。

其实海南除了文昌鸡、螺狮粉以外,许多小吃都是挺有特色的。

海南地处热带边缘,五指山以南完全是热带气候,出产许多本地特色水果,椰子、菠萝蜜就长在路边。

从北京飞一趟海南,岂有不大吃特吃的道理?

在海南闲逛,从三亚到海口,最常见到的就是遍地的椰子摊。

不论是旅游景点还是街头巷尾,到处都堆满了椰子。海南的椰子非常新鲜,小哥帮你三两刀剥开硬壳,找到顶部的小孔,插一根吸管,喝起来清凉甘甜爽口,比任何罐装人造椰汁都好喝,没有黏糊糊浓重的人工香料味。

童年时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吴琼花从南霸天家逃亡后,在椰林里跑啊跑,最后饿昏过去。洪常青见到路边昏厥的吴琼花,让跟班到小庞递上一个大椰子,吴姑娘大口地喝起来,那个享受的表情实在是馋人,我当时在想,这个椰子该会是什么味道呢?文革时期物质匮乏,北方很难见到热带水果,我最渴望知道两样东西,一个是毛主席送给首都工人阶级的芒果,另一个就是洪常青送给吴姑娘的椰子,它们究竟会是什么味道?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海南印象:海鲜大排档与街边小吃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