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零距离西沙群岛超详尽攻略

编辑
天数:5 天 时间:7 月 人均:15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刚刚从西沙回来,应该算是近些年来最难忘的行程,估计也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很难被新的旅行记忆刷新的地方,可能因为西沙太过独特,所以每一份体验都几乎无法复制。

记得去年写青甘大环线游记的时候,我说过青甘是一条有“难度”的线路,难度在想要玩的舒适,在设计上需要下很大的功夫,但其实行程上并没有非常大的风险和意外。

 

而西沙是一条有真正难度的线路,除了行程的难度,还有运气的难度,是不是能看到一个完美的西沙,是不是能看到很多宣传资料里那种绝美的景色,虽然你可以做一些准备工作来增加一些概率,但实际上几乎完全不可控,全部都是盲盒,你不知道是“美丽”还是“煎熬”。

不过,每开出一个“美丽”盲盒,一切都值了。

在北礁锚船时同时出现的两片积雨云,同时在下暴雨,身后是朗朗晴空,这种就属于美丽盲盒。还是隐藏款的

我游记的老规矩,从行程设计,行程准备,行程游玩,重点事项几个方面来分享一下我们这次的西沙之旅。

行程设计

1. 出行动机

暑期的出行计划是从3月份开始考虑的,在此之前的几个行程都是偏西部的大山大河,想换换口味,去看看海。

因为马尔代夫免签了,所以最开始一直在看马代的各个岛,包括印尼和越南新开发的一些私人度假岛,行程攻略都做了大半了,突然有一天某红书刷到一条西沙群岛的视频,虽然视频里都是那种什么男中音配音,战狼音乐,外加下面的话术。

“你知道这是一个全世界只有中国人才能去的地方么?”

“有句老话说,西沙归来不看海”

 

我对这种视频其实是挺反感的,因为内容一般都是夸大,然后卖家秀买家秀。而且我对西沙不多的了解里,是这个地方相对比较封闭,没有完全开放,都是坐科考船才能去,没吃没喝纯去打卡地标,而且在南海,这两年的各种争端也比较多。

当然,那时候对西沙的具体位置都不是很清楚,我相信大部分人可能也都差不多,觉得南海那边都是一片,什么黄岩岛,仁爱礁这种经常爆发摩擦的地方都是紧紧挨在一起的,从而心生怯意。

 

虽然反感这种类型的视频,但是不影响做功课,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首先,南海区域主要分为西沙群岛,中沙群岛,黄岩岛区域,南沙群岛和曾母暗沙。主要的争端地区在黄岩岛和南沙部分,距离海南岛非常远。而西沙是非常临近海南岛的,有着全国管辖区域最大的却“占地”最小的行政单位三沙市,甚至居住区有5G信号。所以,这个区域是非常安全的。

每个区域的之间的距离非常大,都是几百海里以上

其次,科考船出行那种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现在已经进化了非常多,这个我在下一个章节详细说。

 

最后,看过了网上仅有不多的旅行记录,加上从小就被“美丽的西沙群岛”课文洗脑的功效,我觉得大概率不会出现买家秀卖家秀的情况。

 

差不多4月中旬决定,前往西沙。

2. 行程设计

(1)出行方式

 目前前往西沙有两种方式,邮轮和帆船,行程时间一般都是五天四晚。我会详细的说一下这两种方式的利弊。

 

邮轮

目前前往西沙的邮轮有两艘,南海之梦和祥龙号,南海之梦比较老一些,也比较小一点,大概满员800-900人,祥龙号去年12月刚刚首航,相对比较新一些,能坐1300人左右。

邮轮最大的优点对老人和孩子更友好,毕竟大船相对会更稳一些,船的活动空间更大,有那种比较淘气的小朋友也不怕跑跑跳跳的有太多危险,而且一日三餐都是船上自助餐,很多玩过邮轮的朋友应该都很熟悉。

当然,这个邮轮还是有别于那种近海超豪华邮轮,主要还是载客为主,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娱乐功能,所以如果选择邮轮,一定要选海景的舱位,这样就算啥也不干,看看海看看天发发呆也挺好。

 

在全富岛上拍摄的南海之梦邮轮

邮轮整个的行程核心主打一个“来过”,航线固定,时间固定,没有什么自主定义的可能,路过啥看到啥就是啥,错过了也没机会再看了。而且因为船体比较大,所以只能绕着很多礁屿的远端外侧通行,用眼睛看是主要的体验方式,其中有一天会坐冲锋艇登陆一个无人岛--全富岛,然后正常情况下就没有任何的活动了。

(听说现在有一些付费的活动项目,浮潜什么的。但是本身他的船没法去一些深入的地方,就算有浮潜也就是绕着那几个大礁盘附近。)

价格上根据舱位从5000-20000/人不等,这个根据自己经济实力选就行,不过基本上起码要选一个海景舱位,内景的那种4-6人舱位不仅看不到风景,而且就算这么大的船,仍然会非常晕。

关于晕船的问题,这个我放到后面重要事项里详细说明。

所以如果行程带着老人(65+)和孩子(10-),邮轮是一个相对比较容易能够打卡西沙的方式。至于深入体验,那肯定就是没有了。

 

帆船

好多人看了上面的邮轮,觉得这也没啥啊,咋叫真正有难度啊。

因为真正体验西沙精髓的是帆船。而帆船的难度相对邮轮就要直线上升了。

可能很多人对帆船没啥概念,第一感觉就是奥运会上的那种竞速帆船,船上连人都站不了两个。而实际上,能够远海出行的帆船都是下面这样的。

这是途中我们偶遇的一艘单体帆船,属于非常小号的了,但也远远比那种竞速帆船大很多

从40尺-65尺不等,分为单体帆和双体帆,简单理解就是单体帆船就是一个破浪的尖,双体帆船有两个。单体帆船航行过程中倾斜会更大,也更颠簸,当然相应的价格也会便宜一些。双体帆船会更稳一点,空间也相对更大。

我们这次包的就是一艘49尺的双体帆船。整个船差不多15米长,分为三层,舱室层,起居层,甲板层。

我们的帆船,双体49尺

四个卧室在舱室层,也就是最下面,小窗外就是几乎视线齐平的海水。

起居层就是所有的物资储备都放在这,平时做饭吃饭聊天,钓鱼,甚至大部分睡觉都在这,没看错,下面的卧室几乎没人睡。。。

 

甲板层是船长开船的操作的地方,前后都有可以躺下的软垫,傍晚到睡觉前所有人几乎都会聚集在这。

 

甲板层的船长驾驶位,前后都是软垫,是大家最常待的地方

帆船一般最大的载荷是11-12人,常规会配正副两个船长,一个领队,所以客人基本就是8个人上限。

一切活动是和船长商量着来,没错,就是只有大概方向没有固定线路,想去哪和船长商量,晚上是夜泊还是航行完全看船长的经验,想上什么无人岛,想到什么地方浮潜和钓鱼,都是完全没有固定地点的。看天看人看运气。所以不像邮轮跟着走就行,帆船还要自己想好要看什么,要拍什么,要玩什么。

 

帆船相对邮轮肯定是更颠簸的,尤其在深海航行的过程中,晕船几乎100%发生,只是症状轻重而已。

 

我们这次行程中最大的老人是60岁,孩子是12岁,基本是帆船的出行上下限了。

 

这里我大概普及一个事情,就是为啥海上出行要比陆地出行更困难。

比如我们这次从码头出发到达第一站北礁,就有将近110海里,一海里差不多1.8公里,也就是200公里,你可以完全理解成这是一个200公里的无人区,没有任何人类活动,没有任何补给的中转。

不过,这要是地面上,开车也就俩小时就到了。

但是在海上我们的帆船速度大概是6节(6海里/小时),从码头到北礁开了20个小时,就算是邮轮也就开到15节,你要帆船真是在海上遇到什么紧急情况,突发疾病之类的,完全没有紧急救援的可能。所以基础病太多的老人风险还是很大的。

然后就是夜晚的海上,船长上船就跟我们强调,太阳落山以后航行中,一定看好自己的物品和孩子(这也是为啥太小的孩子不建议帆船),不要靠近船舷,因为,无论什么掉下去,100%就没了,不存在任何可以找回来的可能。

当然他们从来没遇到过掉下去的,因为大家到了晚上,确实都会很自觉的非常小心。

 

这是晚上拍的一条远处的海钓船,你们感受一下四周的黑暗

帆船分为散拼和包船,散拼的价格大概在13000-21000/人,主要差别也是舱位,当然这个舱位差别相对于邮轮的舱位差别就相当微小了。。。最便宜的是沙发位,然后你会发现晚上大家都睡在沙发上,要么就打地铺。主卧就是更大一点的衣帽间。

 

包船如果凑够8个人,根据船型人均差不多15000左右。后面和船长聊天我们了解到,大部分还都是包船的,毕竟上了船就知道了,那东西基本上就是随意放置,都是自家人或者朋友,会自在很多。费用当然也更划算。

(2)出行时间

西沙出行的时间整体分为三个时间阶段。

3月-5月,6月-9月,10月-2月

很多关于西沙的介绍里都说每年只有几个月可以去,其实船长告诉我们,全年都是可以去的,只是取决于出行时的天气情况。不过大环境看,这几个时间节点确实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这里先要说一个关于帆船出行的特点,就是只能大概定一个航期,然后提前三天才能确定是否能够出航,如果天气不好或者风浪大,海事局都不会给批准,就会延期。所以机票这些都只能临期才能买。

 

3月-5月

风浪小但是热。这个时间段是整体风浪最小的时间,海面是那种镜面海,当然也是没有一点风,在海上体感会非常非常热,尤其在船舱里,就算行驶起来也不会很凉快。不过对于航行的颠簸舒适度会好很多,没有太多风浪也更容易下海玩耍。

 

人多船多。五一期间人会相对比较多,去年最多的时候,在北礁同一时间聚集了包括帆船,海钓船,渔船,海警船在内的30多条船,你知道那种本来想看无人的风景,结果到了这里还是人从众的感觉。

 

出行时间有保障。这个阶段的航期出行概率很大,就是定了时间基本都可以按时出行。

 

6月-8月

风浪波动大但是凉快。这个时间段海上整体的风速会更大一些,浪也会更大。经常会有超过1米将近2米的浪高。我们这次出行大概平均都在70-80cm的浪高,大概啥感觉呢,就是我们觉得这浪挺大了啊,航行中能够有非常明显的前后起伏,船长说这对他们来说叫风平浪静,说前一期的他们出航以后突然风浪变大,到了1米5左右,整个船的人都不好了,哇哇吐,人不扶着根本站不稳。

但是浪不大的时候,有点海风吹着还是非常舒服的。到了海上你才能深刻理解,风和淡水有多么重要。

 

人少船少。因为是禁渔期,加上天气的不确定性更强,所以大多数帆船都是趁着天气窗口期才出航,但是出航的前后可能会差几个小时,除非特意到某个地方集合,否则很难遇到了。所以我们这一路也是90%的时间里眼中只有天,海,和我们的船。

 

出行时间会临时有变化。我们这次本来定的航期是7月7号出发,结果临出发前一周多,客服小姐姐告诉我们7月5号是个窗口期,天气,风浪都会非常好,我们又各种协调(因为改到周中了,小伙伴还需要重新请假),甚至还错过了儿子期末的颁奖典礼。不过事后看,窗口期真的很重要,我们回港以后,那边风浪立刻就大了,这几天甚至有个小型的台风。

 

10月-2月

这个阶段是大多数攻略都不推荐的时间段,但是经过我们和船长的了解,这个时间也没有那么可怕,虽然整体风浪大但是也有窗口期,而且这个阶段整体价格能够比旺季要便宜一些。因为天气变化可能更快,所以能看到的各种景色也会更多。风浪的感受这些就和上面说的是一样,文章后面我会推荐几个小程序和app,出行之前要随时关注。

(3)行程计划

前面提到了,帆船出行的大部分路线是可以和船长商量的,然后船长再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每天的行程。

这就需要先对西沙有个整体的了解。

 

从上面的图能看到,其实主要集中的游玩区域集中在西北部,所以行程的整体方向是北礁---永乐群岛--华光(玉琢)

像图里东部的那些区域,基本可以不用考虑,因为太远了。。。举个例子吧,图里从北礁到银屿差不多要40多50海里,6节的速度要开整夜。你们再用手比划比划东边的那些岛,看看这五天四晚够不够开过去的。而且也不可能一直在航行,还要各种游玩。所以能看到的大部分介绍中的航线都是西北部这个区域的。

 

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这次的诉求其实并不复杂,景色看足,鱼钓爽,浮潜玩够,登陆无人岛。于是就有了以下的行程

Day1 三亚---北礁

Day2 北礁游玩

Day3 玉琢礁

Day4 永乐群岛环游

Day5 返程

 

看起来好像没有特别密集,但实际上时间非常紧,这还是在船长给我们抢了很多时间的前提下。包括后面玉琢礁登陆出现了一些小意外,然后为了满足登岛诉求,我们临时进行的行程调整,这个具体到后面说。

 

行程准备

1. 食宿

帆船出行住不用说了,吃喝也全部都是在船上,确定出行日后,会有出行管家拉群进行物资统计,有特别想吃的东西可以提要求,他们会尽可能满足。比如我们全部换成无糖饮料,要大量矿泉水,方便面指定要老坛酸菜和红烧牛肉等等

其实船上配的各种食材很丰富了,我给一个清单大家可以感受以下,每天领队还会下海叉鱼,要么刺身要么直接糟粕醋火锅直接涮了。早餐甚至有小蒸锅,馒头包子都可以有。餐后基本都有冰镇的各种水果。

上面这些食材几乎都带上船了,有啥特别需要的还可以提

不过这里有个很隐形的问题,就是船在航行中,是不能开火做饭的,所以如果白天赶路,那就只能吃泡面或者八宝粥这样的速食。这也是和行程关系非常大的一个点。我们的船长尽可能都把赶路的时间安排在夜里,也就是他们轮换夜班开船,这样白天的给我们充足的活动和锚船时间,我们这些天一日三餐顿顿不落,领队逮个机会就给我们炒几个菜吃,而且手艺相当好,反正我有听说有的船除了第一顿开伙饭以外,几乎都是泡面度过的。

我们行程中随便的一餐,5,6个菜是标配

2. 衣物准备

即便我们在这个多风的季节,大部分时间也都是挺热的,白天气温都在30度以上,晚上虽然20多度,但是体感不会感到冷,所以全部带夏季衣服完全没有问题。

海上是有淡水问题的(这里指的是生活用淡水,饮用水都是买的整箱矿泉水,是绝对足够的),船上虽然有淡水净化装置,但是总量很有限,洗澡基本就是简单冲洗一下,就别指望洗多干净了。加上海水本身会有一定的黏性,所以整体身子的体感就总是黏黏的,衣服也是这样的感觉。

同理,海上是没法洗衣服的,泳衣都是直接冲一下然后就挂在围栏上吹干。其他的衣物脏了就只能换。

所以,夏季贴身的短袖衣物一定要带够,我们大概每个人差不多都是一天两身。

 

这种出海行程,最重要的事就是防晒。所以在防晒衣物的选择上也很重要。

带帽子的皮肤衣,冰袖,套腿,防晒的沙滩帽,墨镜,溯溪鞋。

这些装备的目的不是为了不晒黑,因为不可能,主要是为了不要晒伤,一旦晒伤,会非常难受。主要容易晒伤的地方是肩颈,脚腕和膝盖,可以着重注意这些地方的防晒。

 

这一身基本就是标配,右腿膝盖是错误示范,太阳底下要是这样就废了

这里多说一句溯溪鞋。到了船上是不能穿我们正常的运动鞋的,洞洞鞋和拖鞋其实船长也不建议,因为船上经常有水,可能会滑。

他们都是全程赤脚,但是船上那种看着像木质地板的地面,真的被太阳晒了以后,巨烫无比,所以溯溪鞋就是绝佳的选择,同时,浮潜和登岛也都可以一直穿着,还有,溯溪鞋是全包,还可以防止脚面被晒伤,这个是必备的。

3. 浮潜装备

船上是配备基本的浮潜装备的,有潜水镜和呼吸管,但是呼吸管是那种直通式的,现在又很多都是带止逆的,就是呼吸管都到了水里,管子里是不会进水的。

我们因为很多人都有眼镜度数,所以基本上都是自己配备的,下了水看不清就白下了。

 

其实带着隐形眼镜也是允许的,不过存在两个风险,一个是潜水镜里面压力可能不一样,可能导致隐形眼镜脱落,再有就是如果眼睛进水,海水的对隐形眼镜也不是很好。所以还是直接弄个带度数的潜水镜比较踏实。

我们这次还带了两个全面镜,就是呼吸管和面镜整合成了一个面罩,这种就适合对嘴咬呼吸管有点害怕的人。而且看起来也比较炫酷。

 带护膝

全面镜和硬质的防水拍照手机壳

长袖的泳衣,就是普通长袖泳衣就可以,不用湿衣,主要作用还是防晒。

脚蹼,船上也是配的,主要是自由潜的时候能用到。但是这个行程如果下水人的比较多,他们不能都照顾过来,就没法让你自由潜了,都是必须穿救生衣的浮潜。当然这事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商量。

耳塞,如果耳朵是容易进水的,最好还是带一个。

硬质的防水手机壳,千万别用那种平时去泡温泉下游泳池的软质防水套,那种是用来防水的没法拍照,硬质的后面都是有专门为拍照设计的。

防雾喷雾,潜水镜镜片防雾还是非常重要的,比较接地气的方法就是吐口吐沫抹在镜片上,临时用用没毛病,不过买个喷雾,下水之前都喷上,基本上整个浮潜全程都覆盖了。

4. 拍摄装备

这次行程因为各种景别的内容过于丰富,有广阔太空海洋,有精细的日出日落,有各种航拍镜头,还有非常多水下的景色,为了记录更多的东西,这次我们带了很多的拍摄设备,并且都充分利用了。

 

手机。这就不用多说了,船上11个人将近20部手机,华为小米苹果的旗舰,各种场景随时拿起来记录,算是兜底用的。

 

微单。这次带了松下的s5m2,主要不想P图,松下的直出色彩非常舒服。带了颗70-300配上机身的长焦远摄能到600mm的焦段,很远处的船都能拍的到。还带了85定焦,拍拍人像,媳妇很满意。

 

松门兄弟

全景相机。这种“兵荒马乱”的活动场景,其实全景相机非常合适,无论冲锋艇登岛还是跳进水里,你都很难去仔细的构图,全景相机直接一开机,录就完了。这次我们带的是 360 x4.配了一个3m的加长杆和水下的专用防水壳,浮潜的时候直接伸长,伸到鱼群身边,那种视角,确实独一无二。

 

运动相机。小巧轻便防水,尤其水下的操作性会非常好,这次我们带了ace pro,领队他们那还有action 4,拍摄了不少的水下镜头。

 

无人机。无人机一直是这种自然场景的最重要的设备,我之前青甘的攻略里也比较详细的介绍了无人机的情况。这次还是带着我的老伙计mavic 2 pro,别看将近6年的的老战士了,大底画质完全不虚,所以其实大部分设备参数能力都是足够的,好不好看主要看景。说到这个老伙计,估计这是它陪我的最后一次出行了,6年陪我去了几十个地方,上过高山,飞过戈壁,这次又在无边海洋中畅行,飞了将近30万米,拍了几千张照片,几百个视频,年底如果出了御4,就让它好好休息休息了。

 

战损的老伙计mavic2 pro

5. 药物

这块还是要着重说一下,海上不同于陆地,陆地上很容易找到药店,想要什么都以随时买,所以我们之前的出行其实都不怎么带药,但海上是“你带了什么就只有什么”,所以尤其药物这块,一定是宁多勿少,除了老人常规的基础病药,这次我们还带了孩子的耳温枪,退烧药,止泻的药,各种磕碰伤的喷剂,防水创可贴,晒伤的修复膏等等,反正是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小病痛,尽可能都考虑到,带上,有备无患。

行程游玩

西沙其实不像陆地上的景点那么多,而且很多体验其实都是在过程中,见到的景色也都是随机出现,所以我想以时间线流水的方式从登船出港到返程回港进行记录,到了一些重点的地方会更详细的介绍。那么下面就开始了。

 

Day1

我们的出港时间确定后是7月5号的下午,出港码头是石梅湾的游艇俱乐部,考虑到可能有航班的延误,我们提前一天就到了三亚,简单的找了个民宿住了一晚。

出发这天早上去边上菜市场买了点现蒸的馒头和老干妈,朋友说万一晕船难受,来一口馒头就辣椒酱,能幸福死。

我说船上有啤酒,咱们再整点花毛一体呗?

于是菜市场买了花生毛豆,桂皮,大料一大堆,顶着三亚30多度的天,一大早在民宿煮了一大锅。

记住这两样东西,馒头和花毛,后面有妙用。

 

中午11点多,接我们的车来了。我们8个人6个大行李箱,9个背包,浩浩荡荡的一个大队伍。这里需要提一下,船上因为航行中会晃,行李箱都是不让带上船的,需要把衣物装备都放到软质的包里带上船,行李箱寄存在码头。

 

登船,船长介绍安全事项,检查物资。船上是有三个冰箱,一个冷藏箱,其中一个冰箱放着这些天的正餐食材,排骨,鸡肉,五花肉这些。冻的邦邦硬,另外两个冰着各种饮料和易坏的食材,比如我们的馒头,毛豆。室外的餐吧区有个特别大的冷藏箱,里面放着冰块,和无数的水和饮料水果,这个大箱子直到最后一天都是拔凉拔凉的,尤其最下面沉着的红牛。

 

准备就绪后,海事局的工作人员会过来检查,所有人站在一起,边录视频边挨个点名确认。毕竟是个有一定危险性的出海航程,所有流程都不能差。

下午3点多,随着引擎轰鸣,帆船缓缓的驶离码头。第一天的主要的任务就是开船,开船,开船,要行驶110海里到北礁,最快要第二天中午才能到达。船长说行船是没法开火做饭的,晚上如果谁饿了可以吃点泡面。但其实大家都不太能吃的下去,因为船刚刚航出码头,就开始了非常有节奏的前后起伏,幅度类似游乐场玩海盗船刚起步的时候那样,前面的10几20海里,大家都坐在三层的甲板上,巨大的蓝牙音箱放着各种提前下载好的嗨曲,有说有笑。随着夜幕降临,所有人逐渐开始沉默,各种平躺在软垫或者沙发上。虽然出港前都吃了晕船药,不过多少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每个人的症状轻重不同,这个我会在后面单独来说。

船体前后起伏大概是上面视频这样的

去程是顶风顶浪,所以整体的体感会更加强烈,船舱里几乎是站不稳的,想上厕所那真的就需要想办法找能够固定的姿势了,而且因为卧室里非常闷热,晕感会加倍。

 

但是顶风航行有个好处,就是卧室的顶窗打开以后,会有持续的海风吹进来,是勉强可以睡着的。反而返程顺风顺浪的时候,那简直闷热的酸爽,也能想象5月那会无论怎么走都没有风的时候,航行过程得多“桑拿”

 

顶风的时候就靠打开各种这样的小窗给卧室通风

不过想要看最美的风景,就一定要经历一个荆棘的路程。很多人非常向往的南极,也要行船穿越全年吹着大西风的德雷克海峡。

身体去适应各种的环境,本身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和提升。

 

Day 2

第一夜估计大部分人都是半梦半醒,甚至症状明显的小伙伴可能开始心生退意了。不过随着第二天晨光微亮,当你从地板/沙发/或者不知道什么地方爬起来的时候,看着被气势磅礴的云包裹的刚露出一半的朝阳,闻着带着一丝丝潮气但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海腥味,反而略有一些清甜感的海风时,你的眼睛一定会不由自主的放大。

初升的朝阳

这时候的海是那种极为深邃的蓝,是那种完全因为深度而产生的颜色,不像有些近海虽然只有几十米,但是因为各种的“污染”而呈现出一种污浊的深色。

 

深海航程中的尾波的海水,又透彻又深邃

海图上显示这里的水深超过1000米,你一定会各种想象这下面到底会有什么,也突然会感到人类的渺小。尤其当你抬头环视四周的时候,天,海,和你的船,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这种体验真的是陆地上完全感受不到的,甚至在邮轮的甲板上,可能也没有这么强烈的感觉。

你存在,又好像不存在。

 

天,海,船,别无他物

还有一点,这几天,你的手机大部分时间是没有信号的。船上虽然全程都带有卫星wifi,但是差不多100块一个G,我们也买了一个小套餐,主要是正好赶上孩子学校要选课,临时急用,其他时间,手机只是一个拍照设备,甚至时间都不太去看。

你同样会发现,

戒断了网络,也没有多么可怕,没有那么多必须马上少了你不行的事,没有那么多人找你。

你存在,又好像不存在。

 

天亮不多久,在海平线的地方就能看到一个小黑点---北礁灯塔。也是从这时候开始,大家就开始有了一些海上的距离概念,这个黑点到变成可肉眼识别出上面文字的状态,差不多开了3-4个小时。

 

北礁是个巨大的礁盘,是进入西沙的门户,整个礁盘里生物生态也非常繁荣,所以游玩的第一站基本都是选择在这里,钓鱼,浮潜都是绝佳的。

北礁
北礁

当然,还有标志性的灯塔。灯塔是无人的,光伏供电,晚上就会亮起提醒行船。毕竟在没有这些指引建筑的时候,北礁也是海上事故的高发地,这里沉了各个朝代无数的船。水底下各种散落的文物。后来我儿子说他和哥哥浮潜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金属质地的盒子,上面很多藻类覆盖那种,不过因为穿着救生衣,也没法潜下去拿。开始他们以为是船上掉下的东西,不过我猜测很有可能就是某个沉船散落的东西。

 

北礁灯塔
北礁灯塔

说回灯塔,灯塔有个底座,上面有个平台,在西沙刚开放的时候,平台是可以上去的,不过后来可能考虑安全还有确实有些人素质的问题(比如刻个字,扔个垃圾,动动这个动动那个),所以就给禁止了,上面装了很多摄像头,会重罚。所以就只能让我的老伙计飞过去拍了。

我们差不多下午1点多到了北礁,选了一处风浪比较小的地方锚船,然后就开启了疯狂的海钓和浮潜。

很多人都说西沙一半海一半鱼,确实不夸张,锚船的地方差不多8,9米,清澈见底这种词来形容这种海就太过于平淡了,因为清澈的只是水质,而清澈所包蕴的全部都是生命和活力。

你可以肉眼看到有条小黑鱼从远处游过来,看到它徘徊在你的鱼饵旁,然后飞快的叼走那半只虾同时还没有触发你鱼竿的预警。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鱼都像小黑一样机灵,除了我外甥这样的钓鱼高手,其他人也都能有3,4条的斩获,这里面稍微小一点的就放生了,大一点的,嗯,没错,就是晚上糟粕醋火锅的海鲜拼盘了。

 

不说都不太熟,只能说一个都不认识

浮潜就更是畅快,领队开着冲锋艇带着我们到5米左右的地方,就俩字,玩吧。

我媳妇因为水性不好上次去泰国浮潜压根没敢下水,这次不仅下水,而且玩的巨嗨,每天都问,啥时候下水。因看看为水的通透性极好,风浪天气也特别好,给你的安全感就非常足。

看看这浮潜的环境

其实如果不带孩子,晚上还有个特殊项目。

别想多了哈,哈哈哈哈。

是晚上退潮以后,北礁的礁盘会大面积露出水面,上面会形成很多的水坑,没来得及游开的各种海货就困在里面了,这时候登上礁盘,可以体验用棒子棒鱼的捕猎体验。不过天太黑了,孩子是上不去的,太危险了,也就做罢了。

 

哦对,这边的光污染是1级。

啥概念呢?就是大家到很多偏僻乡村觉得,哇塞,能看到漫天星斗,银河扑面而来的那种大概是3级。

我这次又特别选了月缺的日子,也就是连月光都没有。

所以,太阳落山以后,纯黑色的幕布降下,躺在甲板上,毫不夸张,你脚下都是星星。

 

更微妙的是,虽然带了一大堆设备,你还没办法轻松的记录这种无法复现的壮美,因为船是在晃的,长曝光都是虚的,除非你在海中央一个固定的平台上拍摄。

好像冥冥之中就是想让你用眼睛去记录,用心去回忆。

 

朋友小米14u拍了一张夜景,我们的伴行船,照片里星星的密度的差不多是现实的1/10

本来还想用无人机飞一下尝试记录一下,后来也释然了,顺遂天意吧。

多眨眨眼,就当拍照了。

 

Day 3

晚上吃完丰盛的开火饭,和伴行船一起夜钓一会,就又启程了。

这里确实要提一下伙食,也必须要提一下我们这个领队王队,一个东北大哥,黝黑的皮肤,我们一致封号“铁人”,全方位的猛。

铠甲一般的皮肤就不说了,连船长这种从小长在海上人都说,他能在西沙的大太阳下面,什么都不盖,就这么晒着,还一点事没有,啧啧啧。要知道,西沙那太阳真的毒,你防晒霜稍微没照顾到的地方,保证给你留下印记,还得疼。

 

王队最狠的是每天我们开始钓鱼浮潜,他就传上湿衣,一个面罩一个呼吸管一杆渔枪,扑通跳水里就不见了,少则1个小时,多则3个小时,就一直在海里上上下下,疯狂穿梭去打鱼,回来以后,衣服一脱,一秒钟都不歇着,光着膀子哐哐哐又炒4,5个菜,晚上,随便地板上找个角落头枕个矿泉水瓶呼呼睡一宿。

真的,太生猛了。 

(下海叉鱼的王队,超级生猛,无敌生猛)

而且做的饭,一点都不凑合,荤素搭配,有饭有汤,土豆丝,小炒肉,炖排骨,鱼火锅,水果还管够,顿顿餐后冰西瓜,早饭还有小蒸箱,包子馒头,就点酱豆腐,喝着白米粥,来点小咸菜,反正这几天,我们嘴是绝对没亏着,也很大程度缓解和晕船的不适。

 

接着说行程。船长吃完饭就把我叫过去,跟我说,计划去的玉琢礁很有可能露不出来。

玉琢礁就是我们最开始计划要去的登陆的一个无人岛,但是大部分时间是在水下,每天退潮以后她会露出水面1米左右,这时候是可以登岛的,但是也就1个小时左右的时间窗口。

 

船长从出港开始就一直在监控那边的潮汐,发现我们要到达的那天,潮汐有一些变化,可能要晚上6点甚至7点才能到最低的水位,可是那会太阳已经落山了,很有可能无缘登岛了(就算登上去啥也看不见,而且晚上登岛也很危险,退潮以后很多礁石都浮出来了,冲锋艇很难行驶)。

 

他说边上有个华光礁,那个一直都露在外面,但是方向和我们玉琢不一样,只能二选一。我们的意思还是去玉琢碰碰运气,毕竟被网上视频毒害了,哈哈哈。当然,最后实践证明,还是要尊重自然,我们一直等到了6点半,两次尝试了登陆,最后直到太阳落山,潮水还有将近2米深,完全无法登陆。只能遗憾的看着逐渐褪去的浪花消失在夜幕里。

 

不过船长给了我们一个保险方案,就是保证我们能有个登陆。也就是第四天全富岛。

 

虽然在玉琢礁没登陆,但是这边的景色更是迷人,也更没有船只,我们独享着整片大海,一边浮潜,各种积雨云从我们两侧擦身而过,那种山雨欲来,诶,它走了的感觉,无比奇妙。

 

玉琢礁的礁盘
临近日落,潮汐将退,海水再次出现奇妙的色彩
这就是我们想要登陆的无人岛,海水褪去的时候就是洁白无暇的一片小陆地,这次唯一留下的一点小遗憾。

Day 4-Day5

为了保证我们能有登陆的体验,船长又是开夜船把船提前锚在了银屿岛附近。银屿和鸭公岛是有人居住的,这片还有5G信号,这里不得不感叹,我国的基建确实YYDS。

 

就在这边,有个无人小岛,全富岛,岛上有国旗,有秋千,是个打卡点。

船长反复强调了登岛以后的事项,我们就趁着天刚刚亮,就登岛了。

自然,我们也享受到了无人的“热门景点”。要知道,邮轮登岛一次是小几十号人。

整个岛上面都不是沙子,而是珊瑚的尸体被风化以后的颗粒,那种感觉很是奇妙。加上又又又一次的果冻海,给媳妇拍照,又被加鸡腿了,谢谢全富岛。

 

全富岛
全富岛
海岸线
岛上的五星红旗

本来正常的行程就差不多结束了,但是来的时候我们因为风浪原因锚船的地方离北礁灯塔比较远,没有近距离的好好看。船长说,走,咱们再去北礁绕一圈。

 

加上天空作美,我那天拍到的北礁灯塔好像已经被用来当宣传照了。

好多事情,天意是有的,但也有事在人为,我们不去,那景色也在,我们去了,它就在我们这里多了一份拷贝。

 

所有都看完,带着满满的记忆,我们从北礁返程了。

返程的时间是下午4点,为什么没有在北礁多待一会呢?因为船长说,来的时候没看到海豚,有点遗憾,下午这个时间,返程路上趁着天亮,咱们碰碰运气。

然后打趣的说“一会我给海豚打个电话,让他们出来跟咱们表演节目”

 

说实话,我们整个行程其实已经非常满意了,就算没有海豚,也不会有什么遗憾,当然,如果有。。。

 

还记得最开始提到的花生毛豆和手工馒头么?

我们完全给忘了,返程才想起来,拿出来以后,馒头馊了,毛豆味了,我们也开玩笑的说,扔了吧,没准还能把海豚招过来。这里提一下,这可不是乱扔,海上只要不是塑料这样的不可降解的东西,所有的食物残余都是直接回归大海的,除了尘归尘土归土,还能引来好多鱼。

 

扔完馒头,大家都开始收拾东西为上岸作准备了。

突然,甲板上大喊一声“海豚!!”

大家就没有这么一致过,抄起手边上能拍摄的设备,所有人全部挤到了船头。

就看见6-7只海豚在船头飞速的伴行,一会飞出水面,一会钻下深处。这可不是动物园,是一望无边深海,这里也不是固定的航线,完全的偶遇。

你感到自己存在又不存在的时候,突然看到地球上另外一个物种的生命在和你亲密的互动,那感觉,无比的美妙

 

随着海豚们的散去,夕阳的落下,我们的西沙之行也圆满的结束了。

重点事项

上面用流水的方式记录了我们整个的行程,希望我的表达能够给大家一个相对沉浸的体验感,期间也提到了几个重要问题,这里要单独拿出来说一下。

1. 晕船

晕船和高反其实类似,属于你只有去了才知道你难不难受,和你之前晕不晕车,晕不晕机没有必然关系。但是有别于高反,晕船不像高反只要吸氧就能缓解,它没有任何特效措施。只能靠自身逐渐去适应船体的晃动节奏,晕船药的作用其实比较有意思,就是吃了药你会犯困,如果困了睡着了,你就没那么难受了。相当于曲线救国。但如果你一直睁着眼,几乎是没啥效果的。

 

至于什么看远处海平面,然后努力不去思考,这些只能说心里安慰大于效果。

但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强烈症状,轻微一点的就是有点后勃颈发紧,打打嗝。严重一点的就是会呕吐。

平躺确实能缓解一些,但是原理也是平躺更容易去和船的晃动同步,稍微没那么难受。

 

一般到第二天,尤其是到风浪稍微小一点的地方锚船以后,几乎所有人就都没事了。之后的几天会在船上如履平地,但记住,不是船不晃了,是你的大脑自动平衡了船的晃动。这为上岸以后的“晕陆地”又打下了伏笔。

 

上岸之后,你会发现,凡是到了你在船上最努力去克服晕船节奏的场景,都会晕陆地。。。

朋友他们是坐在沙发上不自觉身子开始晃动,我媳妇是坐床上就开始晕,我是坐在马桶上,感觉天旋地转。这都是我们在船上的时候最努力想要保持平衡的场景,你的大脑原封不动的都给你还原了。地面不晃了,身子用来代偿了。

 

所以晕船确实是这种出海航行的主要问题,也是一个历练,我们船上的两个小朋友都能完全习惯,如果特别怕难受的,只能说慎重考虑。

 

2. 防晒

非常重要,但是不多说了,带够防晒霜,别犯懒,露天情况就涂抹全乎。

 

3. 实用app和小程序

我前面提到了关于一些出行时间的问题,包括天气,浪高,潮汐这些,确实需要了解清楚,这样才能定好合理的行程。现在的应用工具都还挺丰富,下面给大家列出来供参考。

 

墨迹天气-莉景天气

两个天气软件,能看分时,能具体到包括玉琢礁这样细致的区域,海上天气只要不是持续的阴天就ok,看到什么小雨中雨之类的不用太担心,都是一片云,过去就晴空了。

 

全球潮汐

船长给推荐的软件,能看涨潮落潮,对于登岛或者捕捞这些有很大帮助。

 

台风路径小程序

超级实用能看有没有海上飓风,浪高,风速等等。出行前半个月我就一直盯着每天看浪高,出行前一直都是1米5左右,出行时候变成70-80厘米,确实是赶上了窗口期。

 

天文通小程序

这个主要是看月亮状态,当然功能也很多,拍星空什么的有很多信息可以参考。

 

最后,再放一些图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零距离西沙群岛超详尽攻略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