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4

定州游 定如意

天数:2 天 时间:11 月 人均:400 元 和谁:一个人

        趁着初冬淡季,河北定州走起。错峰出游人少,手头的证件也管用,感觉就一个字爽,天气凉爽,心情爽。

       高铁抵达定州站,公交1路(游1)直达古城—中山东路入住,高德订的酒店竟比现场挂牌价都高,大数据算法真是赚取到每一个铜板,这两天国家正整治不得利用数据算法推送或同物不同价。

       酒店门口就是张记羊杂,大快朵颐后开始行程。其实定州古城不大,应该从门口贡院一站站走起。贡院是国内所存唯一的文武考场都有的贡院。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州牧王大年创建,汇集辖区内文武考生应试,为考取秀才、贡生之所。魁阁号舍是贡院的主体建筑,面阔七间,进深九间,是考试的正式场所,可容纳上百人,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结构严谨复杂,与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相连,也是我所见最大的室内科举考场。揽胜楼,又称后楼,为考官办公、住宿之所。上书文革时的标语: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历史轮回,可惜没有螺旋式上升。号舍的门柱上的楹联“笔参造化”,“凭三尺书案七寸素毫,写出安民策;把十年心血一生宏愿,化为辅国身”。 科举和目前的高考、国考是读书人跃龙门的唯一途径。穿过揽胜楼,来到武考场,武试为唐武则天始设。这里游人可以体验古代武将御、射、武兵弄刀的技艺,还有如辛弃疾一样的文武状元,真是奇人。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就是定州人崔元翰,《西厢记》崔莺莺的父亲。                                         

        定州衙署,始建于唐代,清雍正二年定州升直隶州之后,建置提高,由于定州为畿辅重镇,建筑规格考究,从建筑形制到用料做工都非常阔绰,尤其是增修的续阅古堂和聚胜楼及重修的更楼,庄严大气,古朴典雅,是全国府衙保存完好,且规制较高的遗存。

       定州文庙,规模不大,始建于唐,定州在古代位置重要,大多建筑均建于唐代,北宋皇佑元年,定州知州韩琦拓修定州文庙,形成了前庙后学的格局,定州官学正式成立。北宋元祐八年,定州知州苏轼于中山后圃偶获雪浪石,移至文庙正殿之后,并建“雪浪斋”。北岳的大理石,黑石白雪浪。

       开元寺塔,建于宋代,因定州为辽、宋双方接壤的军事要地,宋朝为了防御契丹,利用此塔瞭望敌情,又名“料敌塔”。开元寺塔为八角形楼阁建筑,是中国现存最高的古砖塔,造型端庄威武,塔身十一级,从下至上按比例逐层收缩。塔内结构为外塔体环抱内塔体,楼梯从内塔体穿心盘旋到达塔身顶部。塔身由内外层衔接,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定县开元寺塔是一座集建筑艺术、佛教文化、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的佛塔,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国内所存辽塔最多,‌主要原因是因为辽朝皇帝和贵族崇信佛教,认为建造佛塔可以积累功德,保佑国家和民众的福祉。辽塔的建筑风格和艺术成就也非常突出。辽塔多为密檐式砖塔,第一层塔身约占全塔的1/5,砖雕装饰通常集中于该层。外部多为仿木结构,内部则多为实心结构,辽塔也有少量楼阁式塔。

       最后一站定州博物馆,属国家一级博物馆。定州博物馆的斗拱、高台、坡顶等都采用了汉代古建元素,整体建筑体现出汉代建筑的端庄大气、古朴典雅、气势恢宏。定州博物馆馆内有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天下大白、尘外千年、畿南文献、故乡星空六大主题展览,依据时代先后顺序,呈现定州地区跨越千年的发展变化。汉初大封同姓王,以屏藩皇室。汉景帝的庶子刘胜在公元前154年被封中山国,这是西汉第一代中山王,辖境相当今狼牙山以南、保定安国以西、唐县新乐以东、滹沱以北的地区,治卢奴(今定州市)。刘胜统治中山40余年之久。 中山国西汉共续十王,历经百余年;东汉延续七代王,历经140年。中山王死后,除靖王刘胜墓在满城外,大部分都葬于定州境内。汉家陵阙,展出的珍贵文物有中山穆王刘畅墓中出土的银镂玉衣 (一套在此,另一套在曲阳刘畅墓展出)。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通高30.5厘米、最厚处约1.1厘米。玉料为和田青白玉,东汉西域已打通,感觉玉质细腻颜色也较白,但非羊脂玉,羊脂玉清朝才盛行。透雕神仙玉座屏:呈黄绿色,局部有灰白色浸蚀。屏面上主体雕刻有“东王公”像、“西王母”像,搭配雕刻凤、狐狸、豹、熊、龟、蛇等动物以及跪坐侍者等人物。刘修墓中的竹简,为隶书书法精品。 不时有小小志愿者对个别文物进行深度讲解,形神并茂,满足了观者需求也锻炼了小朋友,弘扬了中华文化,很好!

       北朝佛陀:展示了北朝时期出自定州的佛教造像。定州地处太行山东麓平原,交通便利,盛产大理石,具有悠久的雕刻传统,因此成为中国北方佛教造像中心。展览展示的佛教造像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雕刻技法,其中,双尊像、龙树、基座上雕双狮、博山炉、化生童子、力士、供养人等是其鲜明特色。人民英雄纪念碑等建国时的大量建筑均出自曲阳。

       天下大白:展示了北宋时期定窑制作的众多定州瓷器,展厅设计为宋代风格,洁净雅致,很搭。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该器物高达60.9厘米,瓶细颈长,颈上为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圆肩、鼓腹,造型尽显丰腴之美。瓶肩部一侧还塑有龙首形短流,龙首高昂、怒目,张口露齿,下颌还有一缕龙须,造型生动,惟妙惟肖。

       畿南文献:主要展出清光绪年间定州籍著名藏书家王灏、王延纶父子配合纂修的《畿辅丛书》及木刻板和其他古籍,在重新布置?竟然没看到。 

       晚上,到对面的古城看了看灯光辉映下的开元寺塔,和如此寒凉的夜里小城市人民的夜生活,主力是河北的60后退休人员,享受美好的慢生活。

       第二天,曲阳北岳庙。本打算参观曲阳石刻,到了才知道这里是从北魏始到明末清初历代封建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神的场所,建筑格局呈坐北朝南的“田”字形,采用的是以中轴线为主,两厢对称的传统建筑形式,是一座内涵丰厚的文化艺术殿堂,集古建、绘画、书法、石雕等艺术于一身。 北岳庙碑刻对研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书法艺术的演变,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德宁殿,建于元至元七年(1270年),元代至正七年(1347年)重建, 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重檐九脊庑殿式结构,琉璃瓦脊,青瓦铺顶,宫殿式双檐高啄的建筑外观。殿前有月台,四周有石栏板望柱,柱头装饰有石雕狮像,共计99只。辽元的建筑气势雄伟,硕大的斗拱和鸱吻。殿内东、西两壁有高大的壁画,高6.5米,长17.6米,据说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天宫图”,北山墙背后绘有巨幅彩色壁画“北岳恒山神出巡图”,壁画高8米,长27米,壁画总面积为504平方米。恰巧碰到讲解,不得不说此行除了定州博物馆的小学生讲解水平上乘,其他都一般,背书还不利索,反观自己需努力。东壁画为《云行雨施》,绘有众多天神、地祗,兴云布雨,普降甘霖,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达3.3米,西壁的众天神是全幅壁画之精华所在,肌肉粗健、相貌狰狞、横枪倒戈、腾空飞奔。西壁画为《万国咸宁》,画的是众天神胜利完成兴云布雨的任务后偃旗息鼓、得胜回宫的情景。两壁画共有人物73人,众多人物形象无一雷同。

       也许是学书法后对碑刻感兴趣,北岳庙内存有碑、碣、经幢200多通,并建有碑廊、碑楼,是河北省最大的碑群之一。碑刻内容多为历代重修北岳庙的记载和祭祀北岳之神的祭文,真、草、隶、篆和行书等字体均有。碑刻中最早的北魏和平三年刻制,其他有“大唐定州北岳恒山灵庙之碑”、 “大唐北岳神之碑”、 “大宋重修北岳庙之碑”和“苏轼诗词碑”等。

       北岳庙石雕藏品有佛像、人物、动物、经幢等,尤以西汉石虎、北魏石狮、北魏背光千佛像、唐代石灯、唐代石佛、笑和尚、金代经幢,刀工变化细腻,线条清晰流畅,但多残损。

       北岳恒山从西汉到金元明初历代史书都明确记载恒山在曲阳县西北,主峰大茂山,又名神仙山,明末改封浑源玄武山为恒山开始祭拜。

       时间尚早,顺风车没等到,选了公交,感觉时间也差不多,国内的公交即使是县城还是挺方便的。参观了中山王刘畅的墓葬,圆圆的封土丘下地宫开放,墓内的汉砖刻有甲乙丙丁等隶书作序,严丝合缝。此地的博物馆有个特色,国宝级的文物被征调或几乎永久借展的文物,展厅均放有图片和相关介绍,让观者知道文物出处。汉朝厚葬,所以十墓九空。

       外面有北庄子汉墓石刻和定州石刻。苏轼、韩琦的真迹,彰显个性;乾隆的御笔,雍容华贵;王维的墨竹,风骨傲然,闲云野鹤。错峰游,着实感受好,都打算重游正定了。

       普快返太原,车上人还真不少,短途游,普快有其优势,火车站在市中心,市内通勤方便,和高铁相比除了环境差点,时间上没多大差距,价格优势很大。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定州游 定如意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