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游北国,畅享北国夏日风光
2025年7月下旬到8月上旬,阿李跟团游玩了河北和内蒙,回程中又经过了北京、河南。暑游北国,阿李畅享了北国夏日风光。
我们的旅游大巴从湖北武汉出发,一路向北。进入河北后,阿李和团友们游玩了邯郸市涉县娲皇宫和市区里的广府古城,石家庄市赵县赵州桥和平山县西柏坡,保定市涞水县野山坡百里峡,张家口市区里的大境门长城及沽源县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和滦河神韵景区。
接着,我们从河北沽源县进入内蒙古,参观了中蒙的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元上都遗址,锡林浩特市的贝子庙、敖包公园、锡林九曲、平顶山火山地质公园;之后来到东蒙的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大草原,游玩了公主湖、将军泡子、乌兰布统影视基地。
然后,我们从内蒙古南下,到了河北省承德市。先去了围场县塞罕坝,参观了塞罕坝展览馆和神龙潭;再去承德市区,参观了承德博物馆、普陀宗乘之庙、避暑山庄、普宁寺,还登上了承德滦平县金山岭长城。
游完承德,我们随车东进,到了渤海边的秦皇岛市。逛了昌黎县的黄金海岸,去了山海关和老龙头,游玩了鸽子窝公园。至此,河北内蒙游结束,我们开始返程。
经过北京时,我们停留了一天。这一天是自由行,自己选择游玩的地方。阿李就去了圆明园和颐和园,在两个园子里逛了一天,饱览了皇家园林风光。
从北京南下,途中,我们在河南许昌歇了一晚。久闻胖东来盛名,我们在夜色里逛了胖东来天使城店,见证了胖东来超级火爆场景。次日,我们从许昌回到武汉。暑游北国,圆满结束。
十七天的暑游,让阿李畅享了北国夏日风光,让阿李至今难忘。
阿李最难忘的北国风光,是一处华夏祖庙、两座古老石桥、三处皇家园林、四地坚固长城、五片斑斓草原。
为什么难忘呢?请让阿李慢慢道来。
一处华夏祖庙
河北邯郸市涉县的娲皇宫,被称为华夏祖庙。它是我们暑游北国的第一站。
娲皇宫,是我国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古代建筑群,是我国五大祭祖圣地之一。它始建于北齐,至今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核心建筑是建在中皇山悬崖下的娲皇阁。
女娲的故事,国人都耳熟能详:传说女娲是我们华夏始祖,她用泥巴造出了人类;后来天塌地陷,生灵涂炭,她又炼石补天,拯救了人类。
阿李原以为传说只是传说,没想到在涉县,传说竟然具象化了:中皇山的悬崖绝壁下,一座背依石崖的四层庙宇巍然挺立——它就是娲皇阁,里面供奉着女娲圣像。据说,当年女娲就是在这里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
我们进入景区后,走过十八盘山道,走过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到达开阔的补天广场。补天广场上有一尊九米高的女娲汉白玉塑像——塑像面对着碧绿的补天湖,背对着中皇山上的娲皇阁。我们走过补天广场,开始沿着之字形山路登山,朝着娲皇阁进发。
汗流浃背后,阿李终于来到雕梁画栋的娲皇阁前。从第一层上到第四层,阿李对背依悬崖的娲皇阁大胆而精妙的设计佩服不已。站在楼上,俯瞰远处的山峦湖泊,阿李感叹:这里确实是钟灵毓秀之地!
传说女娲在此抟土造人、炼石补天,自有其道理!
两座古老石桥
游完娲皇宫后,我们继续北上,参观了河北两座古老的石拱桥——弘济桥和安济桥,它们被称为姊妹桥。
弘济桥在邯郸市广府古城东边,横卧在滏(fǔ)阳河上。它的建造时间和建造者都没有定论——据传始建于隋朝,明朝万历年间重修过。它的结构形制和安济桥基本相同,但没有安济桥有名。
安济桥在石家庄市赵县,又名赵州桥,横卧在洨(xiáo)河上。它由隋朝工匠李春设计建造,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是世界现存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科学水平极高、艺术形象极美的古代石拱桥,被誉为“天下第一桥”。
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他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中,盛赞了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这篇文章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发表,很快就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至今仍是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课文,从而让赵州桥的名字植入国人心中——阿李也是因为这篇课文而在年少时就知道了赵州桥。
弘济桥和安济桥(赵州桥)都是单孔敞肩石拱桥,都是用青石砌成。这两座桥,都只有一个像弯弓一样的大拱;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样的设计,既美观,又节约石料,减轻桥身重量;涨水时,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设计者真是太聪明了!
我们先参观了邯郸市的弘济桥,次日参观了石家庄赵县的安济桥(赵州桥)。
参观弘济桥前,我们中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名字。我们车游四面环水的广府古城时,司机师傅主动带我们先去了古城外的千年古刹甘露寺——传说隋炀帝的三公主曾在这里出家,最终修成正果,成为杨枝观音;之后又带我们来到弘济桥,说这座古石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安济桥即赵州桥的姊妹桥。
阿李第一次听说赵州桥还有座姊妹桥,很有些好奇。等到走近,发现弘济桥的的外形,和阿李脑海中残存的赵州桥形象完全相同。我们走上弘济桥,感觉到它的古老:石块铺成的桥面并不平整,有些坑坑洼洼;部分桥面还塌陷了,相邻的两块石头上还用铁条连接着。桥两边的栏板内侧,雕有虎、鹿、麒麟、花饰及民间典故等图案。望柱顶端则有狮子、猴子、桃子、石榴等石雕——这些雕刻都十分精美,只是有些雕刻被毁坏了。
弘济桥,这座古老的石拱桥,经历了岁月的侵袭,经历了洪水的冲击,经历了地震的破坏,还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尤其是在抗战期间,日寇占据此桥,挖开西侧部分桥体,在桥上修起碉堡,把桥两端小拱改造成关押反抗者的监狱,阻绝了桥的通行。但是,不管是天灾还是人祸,都没能摧毁弘济桥——它至今依然安卧在滏阳河上,向我们展示它优美的身姿。阿李对它的敬意油然而生。
参观完弘济桥的第二天上午,我们来到了遐迩闻名的安济桥即赵州桥边。安济桥(赵州桥)的外形简直和弘济桥一模一样,桥两侧的栏板上也有生动的浮雕,望柱上面也有石雕。只是安济桥(赵州桥)比弘济桥要长一些,桥面要宽一些。
不过,阿李觉得,安济桥(赵州桥)不像是古桥——它被保护得太好了,简直像座刚刚建好的石桥!它的桥面也是青石铺成,但是非常平整,没有弘济桥的塌陷和坑坑洼洼,看不出它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沧桑历史。阿李不禁感慨:几十年前学习课文《中国石拱桥》,知道河北有座赵州桥时,自己还是满头青丝;几十年后,来到河北,来到久闻大名的赵州桥上,自己已是华发满头;而赵州桥却依然神采依旧,像个一千四百多岁的少年!
人生易老而此桥不老啊!
祝福弘济桥!祝福安济桥!祝它们永远容颜不老!
三处皇家园林
这三处皇家园林是承德的避暑山庄和北京的圆明园、颐和园。它们都是清朝的皇家园林,既见证了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又见证了清朝晚期的风雨飘摇。可以说,它们的兴衰史就是清朝的兴衰史。
阿李先游玩了承德避暑山庄,后游玩了北京圆明园和颐和园。
避暑山庄面积最大,占地约五百六十四公顷,是世界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圆明园面积排第二,占地面积约三百五十公顷。颐和园面积最小,占地面积约二百九十三公顷。
避暑山庄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 (1703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努力,于1792年建成。它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一百二十余组建筑掩映于山水草木之间。阿李用了一上午的时间,只参观了宫殿区和苑景区的一小部分。在避暑山庄宫墙外,还建有十二座皇家寺庙,目前开放的有五座。阿李参观了其中两座寺庙:普陀宗乘之庙和普宁寺。
普陀宗乘之庙形制为汉藏合璧式。前半部沿中轴线依次为山门、碑亭、五塔门、琉璃牌坊,为汉式建筑风格;后半部主体建筑是大红台,仿布达拉宫红宫而建,主殿万法归一金顶鎏金耗资一万多两上等金叶。此庙因此有小布达拉宫之称。乾隆曾在这里接见过万里东归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一行。
普宁寺也是一座汉藏结合寺庙:寺庙前半部为汉式,具有汉族传统佛教寺庙的特征;后半部为藏式,仿西藏桑鸢寺而建。普宁寺主殿大乘之阁里,供奉有世界上最大的金漆木雕佛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佛像身高23.51米,差不多有六层楼那么高。阿李认为,普宁寺独特之处,除了有世界上最大的木雕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像,还有它大殿前那两大盆盛开的地涌金莲花——阿李第一次看到这种花朵如此巨大、花瓣如此多层、花色如此绚烂的大花,忍不住欣赏了很久。
圆明园其实是由三座园林组成,即圆明园、绮春园、长春园,圆明园最大,所以统称为圆明园。它始建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雍正、乾隆年间陆续扩建,至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基本建成。它融合江南园林精华与西洋建筑艺术,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凡尔赛宫”。
颐和园前身为清漪园,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建成。它由万寿山、昆明湖组成,园中分布着建筑物百余座、大小院落二十余处,古建筑三千余间,是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园林。
清漪园后来怎么就变成了颐和园呢?这和清朝的国运有关。
康乾盛世时,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统治者避暑的地方,北京的圆明园和清漪园,以及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这几座皇家园林,都是统治者享乐的地方;等到国力衰微时,避暑山庄就成为统治者避难山庄,而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这些皇家园林就成了西方列强的劫掠场。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带着慈禧、慈安太后、年仅6岁的皇长子载淳以及部分大臣,逃往承德避暑山庄避难。英法联军顺利进入圆明园、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先抢劫,再放火。于是,五座皇家园林化为废墟。
最终,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签署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不久后就在避暑山庄驾崩,成为在避暑山庄驾崩的第二个皇帝——第一个是嘉庆帝。皇长子载淳即位,为同治帝。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通过辛酉政变,逐渐走上权力巅峰,开始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垂帘听政。
1873年,同治帝以奉养东、西两宫太后为名,下令重修圆明园。无奈国库空虚,开工不到十个月就被迫停工。1875年同治帝驾崩,光绪帝即位。
1888年,光绪帝下令重修清漪园,以此作为慈禧太后颐养之所,并且把“清漪园”改名为“颐和园”。没有钱,怎么修呢?有办法,把修复颐和园的事情交给海军衙门,这样海军军费就变成了颐和园修复经费。但是,这也就为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埋下了伏笔。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慈禧太后一行人再次逃难。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而是逃至西安——他们觉得避暑山庄离北京太近,不够安全。八国联军不仅大肆抢劫紫禁城,还对颐和园进行劫掠破坏,只是没有放火烧毁它们。圆明园虽然已成废墟几十年,但也没有躲过再次被侵略者破坏的命运。
1902年,慈禧太后从西安返回北京,立即动用巨款修复劫后残破不堪的颐和园,但没能完全修复。
当历史的滚滚车轮来到2025年夏日,阿李有幸走进承德避暑山庄,走进北京的圆明园和颐和园。阿李一边参观,一边自问:当年的清朝统治者,为什么要修建那么多那么大的皇家园林呢?当年的英法联军,为什么在洗劫北京的五座皇家园林之后,要把它们一把火烧光呢?
一直到现在,阿李都没能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四地坚固长城
长城是我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巅峰之作,也是世界古代最伟大的工程之一。它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伟人曾在《清平乐•六盘山》中写道:“不到长城非好汉。”攀登长城,成了很多人心中的一个梦想——阿李也不例外。
这一次北游,让阿李最兴奋的是,从河北西部到东部,我们先后四次登上了长城。
我们最先登上的是河北张家口大境门长城。
大境门,是长城上的一处著名关口,与山海关、嘉峪关、居庸关齐名,是长城沿线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被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扼守着京都的北大门。
我们登上门楣上写着“大好河山”四个大字的的城楼时,正下着小雨,气温较低。没过一会儿,雨竟然停了。我们脱下雨衣,在宽阔的大境门城楼上漫步,边走边欣赏美景:城楼建在两山之间,东太平山上,树木葱茏,山顶云雾缭绕;西太平山上,长城依随着山势逶迤而行。这座关隘,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阿李随后爬了西太平山上的一段长城,到达山顶,看了烽火台,之后欣然下山。
我们第二次登上的是承德滦平金山岭长城。央视每天清晨播放国歌时,电视背景画面中的万里长城,就是金山岭长城。它始建于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由明朝开国元勋徐达主持修建。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时任蓟镇总兵官的抗倭名将戚继光,对徐达当年所建长城进行大规模重建和扩建,使之成为坚固的防御工事,拱卫着京畿重地的安全。金山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以视野开阔、敌楼密集、景观奇特、建筑艺术精美、军事防御体系健全而闻名于世,享有“万里长城,金山独秀”美誉。
我们是从金山岭长城景区中门进去的。过了检票口,阿李就看见一座高大的戚继光塑像挺立在广场上:一身戎装的戚继光站在写有“金山岭”三字的长城上,身旁是一门大炮;他一手握拳,一手拿着望远镜,凝视着北方。等我们爬到长城入口砖垛口时,关口前面的平台上,一座戚继光骑在马上的塑像又出现在我们眼前。阿李想起今年五月环游福建时,在泉州惠安崇武半岛上的崇武古城,也看到一尊高大的戚继光石像挺立在海边,凝视着东方茫茫大海。看来,南方和北方的人民,都没有忘记当年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戚继光将军。
从砖垛口进入金山岭长城,可以走东线,也可以走西线。阿李和大多数游客都选择向东攀登。城墙用砖石建成,高七米左右,下宽六米,上宽五米,非常宽敞,非常坚固。我们走在长城上,也是走在山脊上。眺望四周,都是翠绿山峰。而丽日下的金山岭长城,在翠绿的山岭上起伏蜿蜒,形似一条奔腾的巨龙。
攀登金山岭长城,阿李虽然有两根登山杖相助,但仍然两股战战、汗如雨下。尽管如此,阿李还是奋力向前,一直走到雄踞主峰、虎视四方的将军楼。本来还想继续前行,无奈大部分人到了将军楼就止步不前,阿李也就尽兴而归了。
阿李第三次和第四次登上的长城是秦皇岛的山海关和老龙头。
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十五公里处,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它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徐达主持修筑。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在山与海之间,得名“山海关”。山海关是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咽喉要地,处于辽西走廊的西端,是中原地区通向东北地区的最便捷通道之一。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大量关内百姓走出山海关,怀揣梦想勇闯关东,成为东北黑土地的拓荒者。
老龙头长城,离山海关约四公里,是明长城的东部入海处,也是万里长城唯一集山、海、关、城于一体的海陆军事防御体系。它由入海石城、靖卤台、南海口关、澄海楼等组成。入海石城是老龙头长城深入海中的部分,由蓟镇总兵官戚继光主持修建。老龙头长城是万里长城的起点。如果说万里长城是一条巨龙,那么这里就是巨龙的头部,老龙头名字也由此而来——这名字真是太形象了!
从张家口的大境门长城,到承德的金山岭长城,再到秦皇岛的山海关和老龙头,阿李从西往东,依次登上了长城各段中的精华部分。阿李目睹长城,恰似一条巨龙,跃过西北大漠,飞过太行燕山,一路向东奔驰,终于到达渤海,最后一头扎进海中!
壮哉,长城!
五片斑斓草原
暑游北国,我们见得最多的北国风光,应当是色彩斑斓的草原。
从河北北部,到内蒙古南部,沿途都是美丽的草原风光。我们先游玩了河北沽源县的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又名天鹅湖旅游度假区)、滦河神韵景区,之后游玩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金莲川草原和锡林浩特草原,最后游玩了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乌兰布统草原。夏日里的五片草原,都盛开着各色鲜花,可谓五彩斑斓,而不是只有绿色。然而,五片草原各有特点,让阿李百看而不厌。
张家口市沽源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北边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正蓝旗和多伦县相接。沽源县城北边三公里处的库伦淖尔旅游度假区里,天鹅湖水平如镜,湖边的草原颜色丰富,既有茂盛的绿草,又有各种艳丽的花朵,还有多种牧草结的果实。走在天鹅湖边,满眼是碧水蓝天、绿草鲜花,怎能不让人不心旷神怡?
滦河神韵风景区位于沽源县城东北二十公里处。这里有山有庙有河有湖有草原。
山叫转佛山,不大也不高,是景区的核心。我们沿着栈道很快就走到了山顶。山上修建了多条栈道,可以环绕整座山游玩。山上的牧草很高,中间夹杂着很多野花。
庙叫转佛庙,在转佛山的东南麓。三间红墙黄瓦的建筑由南往北,依次矗立,具有典型的藏传佛教建筑风格,成为景区中非常醒目的一部分。
河叫闪电河。景区的名字叫“滦河神韵”,而这河的名字却叫“闪电河”,为什么呢?原来,闪电河是滦河上游的名字。至于为什么取名为“闪电河”,站在转佛山上,往南边一看就明白了:转佛山南边是一片平坦的茫茫大草原,闪电河就在这片绿色的大草原里曲曲折折、弯弯绕绕地前行——其形状好似天上的闪电。阿李看后,不禁大赞:闪电河,这河名真妙!
湖叫草原湖,在转佛山的西面。这个湖名也是名副其实,因为它的四面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转佛山下西面的草原上,正盛开着一大片黄色的野花,和草原湖相映成趣。
闪电河曲折北流,流到了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上都镇——在这里,它又名上都河。河两岸是宽阔平坦、水草丰美的草原。每年七八月,一种形似莲花的金黄色野花开遍了原野,于是此花得名金莲花,此地得名“金莲川草原”。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看中了这里,下令在此建造开平府。后来忽必烈在这里登基,建立元朝。不久,就诏改开平府为上都,使它成为元朝的夏都。
后来元朝灭亡,上都也毁于兵火,变成了废墟。数百年后,当我们来到这里,只能看到元上都遗址。但是,美丽的金莲川草原还在,美丽的金莲花还在。金莲花特性是上午呈花蕾状,下午才绽放。而我们恰好是下午去的,正好看见金莲川草原上,成片的金莲花竞相绽放,在风中摇曳生姿。金莲川草原因此变成了金色的草原!后来,阿李和友友们沿着栈道走进草原深处,发现草原中并不是只有金莲花在开放,还有好多好多黄色紫色红色白色等等野花在盛开呢!
七八月的金莲川草原,真是各种野花的乐园!
锡林九曲和平顶山火山地质公园都是锡林郭勒草原的一部分,两个景区相距十五公里。锡林九曲是锡林河河道形成的典型河曲景观——河道呈现“九曲十八弯”形态。我们游玩那里时,只有部分河道里有水,一曲都看不出,更别说九曲十八弯了。锡林河两岸是辽阔的牧场,牧草十分茂盛。我们虽然没看到锡林河九曲十八弯,但游兴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阿李和两位旅游搭子,在草原上各种摆拍,拍了无数张搔首弄姿的照片。
平顶山火山地质公园中的平顶山,并不是河南省的平顶山市,而是锡林郭勒草原火山地质公园的核心区域。在广袤的草原上,很多座长满牧草的山峰拔地而起,只是这些山的顶部都是平的,像是被一把利刃砍掉了山尖一样。因此这些山得名“平顶山”。
锡林郭勒草原里的这些山为什么是平顶呢?阿李看了景区里的介绍,又爬到一座山顶四处眺望——目睹加上想象,算是弄明白了:
原来,很久很久以前,这里并不是一片草原,而是一个底部平坦的湖泊;后来,湖泊周围火山喷发,熔岩流进湖底,均匀铺展,形成玄武岩层;而后,地壳发生垂直运动,这片区域被整体抬升,湖水溜了,湖底变成山顶,湖泊变成草原;最后,经过时光和水流锲而不舍地长期侵蚀和切割,一座座被削去峰尖的平顶山就出现在我们眼前。
乌兰布统草原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西南部,南邻河北承德市围场县的塞罕坝林场。这里曾是清朝皇家木兰围场,也是康熙皇帝指挥清军打败漠西噶尔丹叛军的古战场,更是《还珠格格》《康熙王朝》《汉武大帝》等古装和现代影视剧的拍摄地。
我们参观的将军泡子,就是当年清军和噶尔丹叛军激战的地方。康熙的舅父佟国纲将军当年就是战死在这里。佟国纲将军的遗体虽被运回北京安葬,但他的战袍却埋在这里,成为将军墓。这个地方也因此得名“将军泡子”——“泡子”是北方方言,湖泊的意思。现在,在将军墓旁,立有一戎装将军跨马雕像。
公主湖是乌兰布统草原的一颗璀璨明珠,周围不仅有波澜起伏、鲜花竞放的草原,还有茂密苍翠的桦树松树等树木。蓝天白云倒映在公主湖中,水天相接,美不可言。
然而有关公主湖的故事却有些悲凉:据说,康熙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本来有自己所爱之人。谁料父亲要她去和亲,让其下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虽然公主不愿意,但父命难违,只能远嫁。途经乌兰布统草原时,公主回望故乡,悲极而泣,泪流成湖。电视剧《康熙王朝》中的三公主蓝齐儿,远嫁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的故事,就是根据固伦荣宪公主故事改编而成。
现在,人们在公主湖旁,立了一尊公主站立远眺的汉白玉塑像。塑像旁边有一张弓、一马鞍、一头盔;塑像前面还有一块石头,上面刻有一首诗:帝女和亲噶尔丹,乡观望月泪潸潸。断肠倾泻一壶水,嵌在乌兰布统间。
这则公主湖的传说,颇有些打动人心,引发游人对公主的同情。不过,阿李猜测,当地百姓之所以把此湖叫作“公主湖”,应该是出于对固伦荣宪公主的尊敬。公主出嫁的地方应该就在赤峰,因为她的墓就在赤峰巴林右旗,1972年被发掘。
公主当年应该经常在乌兰布统草原游玩,应该经常在公主湖旁流连。公主当年在这里,肯定流过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泪水;但她当年在这里也肯定欢笑过快乐过——面对如此美丽的乌兰布统草原和楚楚动人的公主湖,公主肯定会暂时忘却乡愁而展开笑颜。
五片斑斓草原,从河北到内蒙,从中蒙到东蒙,每片都非同一般,都让阿李流连忘返!
暑游北国,阿李所见到的一处华夏祖庙、两座古老石桥、三处皇家园林、四地坚固长城、五片斑斓草原,都是北国风光的绝美代表,让阿李至今难忘!
然而,让阿李难忘的北国风光何止这些!
河北保定市野山坡百里峡,奇峰千姿百态,沿途溪水潺潺,悬崖上独根草、耳羽岩蕨草青翠欲滴;峡谷外三十几度,峡谷里只有二十二点五度,凉爽宜人。这里的山,这里的水,阿李怎能忘记?
河北承德市的塞罕坝,曾经属于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当年的塞罕坝,林木茂密,水草肥美,野兽成群,帝王们秋天都要带着大队人马到此进行木兰秋狝(音xiǎn,意思是秋天打猎)。然而,随着清朝衰亡,塞罕坝林木遭到砍伐。尤其是日寇侵占热河时,对塞罕坝森林资源进行疯狂掠夺。最后,这里竟然逐渐变成荒漠,风沙肆虐。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群人来到这里,成立林场,开始植树造林。经过他们几十年的努力,塞罕坝又从茫茫荒漠变成茫茫林海。当阿李和友友们走进塞罕坝,所到之处都是天蓝云白、水碧林茂。
塞罕坝的林海,塞罕坝的碧水,还有那群植树人的故事,阿李怎能忘记?
还有,秦皇岛的北戴河和南戴河的湛蓝大海、金色沙滩,阿李怎么会忘记?
阿李早就听闻北戴河的盛名,知道那里是著名的度假疗养之地;阿李还读过伟人写的《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原以为秦皇岛有条河叫“北戴河”,等阿李来到秦皇岛昌黎县的黄金海岸,竟然发现,除了有北戴河,还有南戴河!查了资料,才知道:秦皇岛有条河叫“戴河”,戴河的北边叫“北戴河”,戴河的南边叫“南戴河”。1954年夏天,伟人伫立在北戴河鸽子窝公园鹰角亭旁,面对着眼前白浪滔天的渤海,写下了著名的《浪淘沙•北戴河》。而今,伟人注目的地方立有一尊他的石像,供后人瞻仰。
不管是北戴河还是南戴河,它们都在渤海边,都有着湛蓝的海水、金色的沙滩,是人们夏日戏水玩沙的好地方,都让阿李难忘。
当然,阿李还忘不了内蒙锡林浩特市贝子庙上空的小燕子——它们成群结队,在空中飞来飞去,无拘无束,快乐自由,让人羡慕!
暑游北国,阿李难忘的北国夏日风光还有很多很多……
暑游北国,畅享北国夏日风光,至今难忘。
2025、9、1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