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的晨光刚漫过黑龙江的江面,我们已站在瑷珲腾冲公园的主题轴线上。这条以胡焕庸线为原型的步道,一端连着脚下的瑷珲,另一端指向遥远的云南腾冲,地面的城市标识牌在晨光中清晰可辨,无声诉说着这条地理分界线的意义——36%的土地承载96%人口的奇迹,也划分出东南与西北的自然迥异。风掠过步道旁的植被,仿佛能听见地理与人文交织的低语。
告别公园,沿着中俄边境“一路向东”,正式开启了盛夏东北边境之旅。沿着331国道,逊克到嘉荫的途中正在修路,路况非常差。
龟速挪动中到了瑷珲历史陈列馆。在黑龙江中游右岸的清代瑷珲新城遗址内,坐落着全国唯一一座以全面反映中俄东部领土演变历史为基本陈列内容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瑷珲历史陈列馆。这座坐落于瑷珲新城遗址上的展馆,刚入园区便被厚重的历史感包裹:残垣断壁的古城墙遗址透着守疆重镇的昔影,庚子劫难中唯一幸存的魁星阁静静矗立,还有那棵见证过抗争的"见证松",每片枝叶都藏着故事。展厅内,《尼布楚条约》签订的复原场景与《瑷珲条约》的屈辱史料形成尖锐对比,1858个风铃组成的风铃墙在风里轻响,像在反复叩问那段丧权辱国的过往。当看到"海兰泡大屠杀"半景画时,耳畔仿佛响起黑龙江的呜咽,脚下的土地忽然变得沉重。
中俄艺术展览馆的“皮间生花”很是令人震惊,漂亮的不像样子,真有高手在民间。
踏上G331国道继续向嘉荫出发,好心情很快被修路的路况打碎。隔老远就有一段烂路,泥泞路面让车轮不断打滑,车身被溅得满是泥点,偶尔还要翻过铲车临时铺就的土石坡,只能低速缓行。好在窗外的风光从未褪色:成片的白桦林在风中摇曳,远处的黑龙江如蓝色丝带,偶尔有鄂伦春族风格的民居闪过,倒给这段颠簸旅程添了几分野趣,一直到嘉荫路况才有所改善。
天黑终于抵达嘉荫,入住嘉荫发源地壹号民宿171元,看好房间收拾好物品外面便下起了瓢泼大雨,今天的晚餐只能是方便面了。
夜色渐深,伴着哗哗的雨声,白天的画面在脑海中流转:瑷珲腾冲公园的地理刻度,陈列馆里的历史警钟,G331路上的泥泞与风光。这条边境线的一日行程,既有地理的广度,更有历史的深度,最终都沉淀在嘉荫的烟火与雨丝里。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南方姑娘的心愿:想和你一起去东北看雪啊 18130
- 要是不来东北见识冰雪奇缘,仿佛错过了一整个冬天! 12105
- 凛冬已至|我在一月邂逅北国冰城 1365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