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的晨光里,我们在购买了原味和奶香味的大麻花后便告别鸡西,向着绥芬河出发。
绥芬河市这座因铁路兴起的边境城市,一踏入便满是历史的厚重感。城市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总人口10万(包括5万流动人口)。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中国首批沿边扩大开放城市。1999年6月,经中俄两国政府外交换文,设立绥芬河中俄互市贸易区。中东铁路建筑群是中东铁路历史遗留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处建筑为:火车站候车室,东正教堂旧址,苏俄学校旧址,苏俄领事馆旧址,日本领事馆旧址(人头楼),铁路大白楼荐景区点:人头楼(赤茶果夫茶庄旧址)。
我们首先参观的"人头楼",墙面布满精致的浮雕,每一个人物头像都细节满满,仿佛在无声讲述着百年前的故事;日本领事馆旧址与尼古拉教堂则风格迥异,前者的西式洋楼带着历史的沉淀,后者的东正教圆顶在阳光下泛着微光,不同风格的建筑错落分布,构成了绥芬河独特的城市肌理。绥芬河博物馆,馆内的老照片与实物展品,静静诉说着从中东铁路时期到如今的变迁,那些泛黄的车票、旧时的机械零件,都在还原着这座城市曾经的繁忙与荣光。
绥芬河市地势很高,长长的陡坡随处可见,马力不足的车辆都不能在路上正常行驶。下一站我们驱车前往绥芬河国门景区,46元的门票开启了一场与边境线的对话。国门景区,位于中俄边境的公路口岸,是到绥芬河观光的必到之地,景区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两碑、两房、四门、二十四景”既旖旎入画,又演示百年中东铁路的发展脉络,涵盖绥芬河口岸历史回顾、休闲游览、文化交流、参观纪念等。打卡点有新旧两个国门,旧国门始建于1990年,1991年落成,见证了绥芬河公路口岸从汽车临时过货运输口岸到国家客货运输一类口岸的历史;新国门始建于2012年,2014年年底投入使用,中式设计,大气恢弘,彰显我国大国形象的同时,着重表现中华民族的文化元素,高51.8米,连廊跨度为54.1米,南北塔楼跨度83米,两侧塔楼安装观光电梯,连接两侧塔楼的长廊具有观光远眺功能。站在观景台上远眺,中俄两国的铁轨在此交汇,远处的界碑清晰可见,往来的货运列车缓缓驶过,真切感受到"国门"二字的分量。风拂过耳畔,仿佛能听见历史与当下的回响。
下午我们启程前往珲春,抵达后入住鑫盛源宾馆,天空中飘着雨丝。
停好车便迫不及待的在周边寻觅晚餐,先在宾馆左边买了份周黑鸭的小菜,鸭翅的麻辣鲜香瞬间勾起食欲,随后在宾馆右边饭馆点了两道家常菜:海带豆腐泡饭、白菜豆腐泡饭熬得浓稠入味,一口下去满是家常的温暖;木耳炒鸡蛋鲜嫩爽口,简单的食材却吃出了地道的烟火气。
今夜的珲春在雨丝中逐渐模糊,旅途的疲惫被满满的收获与暖意取代,也让人愈发期待接下来的行程。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要是不来东北见识冰雪奇缘,仿佛错过了一整个冬天! 12105
- 在寂静雪原 遇见雪花真实的形状 11631
- 雪乡自驾之旅:宝贝,我们一起出发寻“圣诞” 8247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