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14

篁岭赏秋、石城觅仙踪

编辑
天数:4 天 时间:11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夫妻

冬季的婺源篁岭晒秋和石城迷雾是众多摄影之友所选的出游之地。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计划,也选择了这两地作为又一次快乐行的地点。

婺源篁岭是婺源东线上一个典型的山居村落,当地村民自古就有用竹晒匾晾晒农作物的习俗。每年的11月下旬至12月,都是婺源篁岭的晒秋节,对其它景区来说此时是淡季,但篁岭则是一年之中的第二批旺季,阳光下数百栋错落的徽派民居,和晒架上五彩缤纷的丰收成果,构成绚烂的“晒秋”景观,吸引了不少摄影师来此取景创作。

11月26日,我们乘坐南航的夜班机飞到黄山,我们定了家离机场较近的酒店,还有接机服务。

夜色中机翼下的深圳,万家灯火、色彩绚丽、灯条纵横。
辣椒和菊花是篁岭晒秋的主打色
DAY 1   黄山-篁岭- 月亮湾--菊径-石城戴村

7点30分早上起来往外一看,今天的天气一般,阴天多云。接车师傅后来告诉我们,黄山市已下了近半个月的雨了。8:30 分,我们在黄山酒店吃过早餐,在携程平台预约的租车公司的工作人员已到达酒店接我们前去取车,一路前往婺源县篁岭村(车程75公里。约1h30min)。

下了高速,在红绿灯处左拐就到了江湾村口,一片徽派建筑呈现眼前。此季节江湾景区没有太多的吸引力,绕道而过直奔篁岭。

10:30 左右到达【篁岭】脚下,门票包括上下山索道140元,坐着缆车俯瞰下面篁岭层层叠叠的梯田,此时种有绿油油的青菜和黄白交织的菊花,感觉挺不错。

由索道上站出发,依次走过步道上代表春、夏、秋、冬的四个亭子和水口红豆杉林,来到1号观景台。观景台四下是层层叠叠的梯田,春季花开的时候是格外好看,此时只见绿油油的蔬菜和金黄色的菊花。

180年的红豆杉

两颗上百年的红豆杉相互依偎在一起,仿佛是两小无猜的小伙伴。

一路走来,很快便步入篁岭古村游览,这里是景区最精华的部分。

村口的婺源篁岭乡俗博物馆

村口有个歙砚石馆,里面的歙石手工作品非常精美。
花溪水街

花溪水街位于篁岭景区水口林方位,一条“坡面上的街道”,中央水流从上而下,十分灵动,两旁便是商铺林立,随处可见的鲜花植物,雅致的亭台楼阁,一派江南水乡的景色。

被植物和水雾包围的街道,仙气十足,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还有酷炫的悬浮屋、石磨流水装置,让花溪水街成为游客青睐的打卡网红新地标。

水街上来,步入村中的官厅、绣楼和宗祠,认真留意细节之处的雕刻,从门窗到房梁,雕刻的人物、花鸟、景色都非常精美,深深感受到徽派老宅院的精致。

步入街区,商铺里摆设的晒秋作品

南瓜也成了晒秋的一道风景线

天空开始飘起了小雨,但依然浇不透我们游玩的激情

大片出产地多在晒工坊

现古村落已很少原住民居住,现在的晒秋已是景区人员布置的了,所以就算下雨还是会摆在那里的了。

来个全家福

古村的徽派建筑有那种小资调调,在天气好的时候很合适拍古装风格的照片。

村里还有很多柿子在树上熟透了没人采摘,成了小鸟的美食。

晒工坊的二、三楼阳台里,古村的商铺、茶坊、酒肆一览无余,不少“晒秋”的大片就是在这里拍出来的,虽然老天一直在下雨,但景区里摆拍的晒筛还是晾在原处,没让远道而来的客人们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古村里数百年的旧牌坊

篁岭村牌坊

牌坊两边长满了1000多年的参天枫树、红豆杉、樟树。牌坊一路走回缆车站,下山到大门口,来到进村时热情引导我们停车的老乡饭店吃饭,荷包鱼做得还不错,但糊豆腐和粉蒸排骨让大家不太适应,总之饭菜也算能对付饱肚子。

15:30,我们离开篁岭,前往【月亮湾】 大约60分钟36.7公里

途中一非常有特色的的斜面建筑引起我们的兴趣,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家还是比较高档的客栈,利用当地古房子改建而成。

里面是现代仿建的榨油坊

月亮湾是一个水中沙洲,是在李坑往石城路途上经过的一个小岛,影爱好者们喜欢前来采风。清晨日出时来俯瞰月亮湾,会看见水面上的晨雾,风景非常梦幻。 

我们来到时正好有一班摄影团在请了船夫撑着竹筏在摆拍,此刻应是夕阳西下时刻,但天色阴暗,只见船夫时而撑着竹筏慢悠悠的在小河上行驶,时而做出撒网的动作,让我们仿佛来到了挑花源。趁机蹭了一会便宜,在岸上观赏月亮湾渔翁撒网的美景!

大约10公里左右后来到【菊径】--中国的圆盆乡村。此时已是夜色降临,路边停了一溜大巴,往观景台上一看,只见一片黑压压的人群在那里,有一班摄友团在此安排村民点烟花摆拍,看来此行运气不错,在篁岭虽有下雨但只是毛毛雨,我们在吃午饭时雨已明显大了起来。我们来的时机正好,在路边停好车,入口处并不见有工作收费,人员下班,登上菊径观景台,一览这个特色的古村,菊径村是个山水环绕的田园古村落。小河呈大半圆形,绕村庄近一周,四周高山环绕。站在村庄对面的山腰上,就能看到整个村落浑圆的模样。当地人称为“脸盆村”。

车辆驶过,流光绘影

烟花点起来了

继续前行,在石城景区入口,因没买婺源套票,要买票进村,一人60元。

石城此时气温为6度,烤火整起。

到了客栈,已是晚8点多了,客栈家老板提前用烤火盘上煨了一砂锅家鸡煲 ,我们来得正好,同行的珍妮亲自下厨,炒了几个小菜,将老板存了6年的3斤装老黄酒买来温热,一轮煮酒论英雄大餐开始,菜正好、酒正热,一番酒菜下肚,微醺。

DAY 2   石城-察关 -木梨硔 -黄山市

石城程村的精彩在深秋,村口那上千年的古枫树、古樟树叶等红了,晨雾悬挂在树腰,红叶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加上早晨村民在冬季为取暖烧油茶壳的飘起来的袅袅炊烟,构成了如梦幻般的仙境。每年一到11月中下旬,这里就成为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天堂。

从大多网上摄友的拍摄经验分享中了解到,石城程村的欣赏时间是早晨的六点半到八点,太阳一般在七点到七点十五分之间升起来,太阳出来以后,晨雾与村里焚烧茶籽壳升起的炊烟交集在一起,令人恍若如入仙境。

虽然昨晚一夜阴雨连绵,我们还是非常期待着好运的眷顾,六点钟就出发上观景台,此时天已渐渐发白,幸亏路程不长,十分钟左右就到了,观景台时已有大批人群,在漫漫的等待之后,只见天空已慢慢变亮,太阳公公就是不愿露脸,远处程村房子屋顶陆陆续续升起了袅袅炊烟,没有了太阳光和云雾的衬托,顿时令景色逊色不少。

拍完石城程村的晨曦后我们下去村子里转了一转,发现村里一户人家正在用土法榨茶油,一番交谈之后帮衬了五斤,才50元一斤,捡到大便宜了,比我老家的要便宜了40元一斤啊。

9:00分返回客栈吃早餐,然后带着点遗憾从石城程村驾车直奔木梨硔,这是一条非常小众的秘境天路,一路风光无限,带给人无限的惊喜。

半途修路,拐进了一小路,偶见当地的文昌塔

察关村2007年被评为"中国经典景观村落",察关在婺源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落,到这里来,有座祭酒桥,这座桥成了婺源的代言物,在许多婺源的宣传画册都能看到它的照片。

从公路上开始往下走往河边,最先投入眼帘的是由28株粗大、壮实的古樟、古栎、古槠组成的古树群,参天而立,斑驳的树干上交错的虬枝在秋风的摧促下变得红黄色调,洒下了一片秋意。

奇怪的是这些古树全都绕着一座单孔石拱桥而种,当地人取“二十八星宿(秀)拱月”之意,就称该桥为“秀拱桥”。由于角度太高的关系,看到祭酒桥的第一眼,并不太惊艳。慢慢走到了河边, 才能发现这座桥的特别之处。察关古桥的建筑年代尚无实考,但据说桥洞却是100%的圆。

桥边有老农在问我们要不要他牵牛拍照,在询问了价钱20元之后,就开始摆拍起来。

桥头的大樟树,有好多学生在此写生。

千年古樟,恐怕十人都包围不住。

察关村已有好多民居被改造成了民宿,还有一家比较有特色的的咖啡馆,可惜不对外开放,只招待住客。

看看时间尚早,闯过众多弯弯曲曲、浓雾笼罩的浙岭公路继续赶路。

徽饶古驿道的履安古桥

木梨硔,上山的路经过多日的下雨,变得泥泞不堪,慢慢爬了十五分钟才气喘吁吁地上到这一古朴的小村庄。

木梨硔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境内,坐落在黄山余脉一处山脊之上,与休宁境内有名的五龙山遥相呼应。村庄三面悬空,长年有云海景观出现,木梨硔也因此得名。云海中的木梨硔犹如仙境一般,被评价为天上蓬莱境,人间木梨硔。

一班骑手是扛着座驾上来的

木梨硔地形独特,地处山脊,三面悬空,徽风浓郁,被誉为“黄山最美丽的高山村落”,是许多电视剧的取景地。

抵不住寒冷,

冒着阴雨在这个高山村落随便走走逛逛之后,我们便离开木梨硔,打道回城。

黄山屯溪老街,此时的老街人员稀少,我们亦就乐得慢慢游逛了。

最早起的电单车
老街店铺的大门,白天开店时就放在小巷子里,亦成了一道风景线。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篁岭赏秋、石城觅仙踪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