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4.07.03

唐模景区的一些传说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发表于 2008-07-12 11:11

忠烈庙的由来:

忠烈庙神像雕刻于明代,供奉着在唐朝为平息“安史之乱”为国献身的大忠臣许远和张巡。许远当时是镇守河南睢阳城(今河南商丘市)的太守,为唐模许姓的祖先,张巡是镇守睢阳城的节度使。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当时已被亲信谋杀)之子安庆绪的遣将尹子奇率十万大军来攻打睢阳城,当时睢阳城只有两万守军,尹子奇想睢阳城只区区两万人,定可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攻破。没想到整整攻打了一个月,还是攻不下此城。于是增兵十三万围攻睢阳城,数日后,被困的睢阳城弹尽粮绝,在这种情况下,许远和张巡舍小家保国家,含泪杀妾烹僮,为将士充饥。但是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最后还是全军覆没,以身殉国。杀妾烹僮不可取,但是他们这种效忠国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后人所敬仰。因此,在江南各地都曾建有他们的神庙,延续一千多年的徽州“上九”庙会(许远、张巡献身时间是正月初九),就是为祭奠他们而形成的传统民间节日。人们常说平安是福,此两尊神像就是保一方平安的神灵。

忠烈庙两旁的木柱上挂有这样一副对联:“僮可烹妾可杀城不可破矢志保江淮半壁;生同岁死同年神亦同祀精忠比日月双辉”。这副对联真实地反映了许远、张巡宁死不屈、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

孝子湖的形成:

檀干园--建于清初,园内的亭台、楼榭均仿杭州西湖格局建造,所以又称“小西湖”。相传清初,唐模村有个叫许以诚的富商,在全国拥有36家典当铺,非常富有。他70多岁的母亲一心向往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杭州西湖,但苦于山水阻隔、路途遥远,加上年老体弱,不能前往。许以诚便不惜巨资,耗时三年零六个月,在这里挖塘筑坝、修亭造桥,模仿杭州西湖景致造出了小西湖,供母亲颐养天年,遂了老母亲的心愿,真是孝心可鉴,故此湖又有“孝子湖”之美誉。(石板道外的檀干溪对应杭州的钱塘江,那边湖堤对应着苏堤,镜亭对应湖心亭,到镜亭的小桥和堤表示玉带桥和白堤,园内的忠烈庙对应杭州西湖的岳飞庙,真可谓是杭州西湖的微缩)。

镜亭碑刻的传说:

文革期间,红卫兵欲毁镜亭碑刻。当时,村中有一位老人,他叫许海生,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六期,文革期间受到冲击,下放到生产队养猪,住在镜亭。(当时镜亭是生产队的猪圈)。许老见此情景,深感痛心,于是急中生智,骗他们说:此碑仍一般石碑,无多大价值,留着还可以修桥铺路,红卫兵们也就罢了。许老在他们走后,连夜用猪粪涂满石碑,才使这些不可多得的碑刻避免毁灭。许海生老人这种保护文物的行为后来受到当地政府和历史学家的一致称赞。如今,许老先生已谢世,但是他这种精神将永远激励着一代代的唐模人。

银杏树传说:

相传唐模银杏树的根已伸到休宁县万安一黄氏人家的厨房内,成了黄家烧灶时的座凳,此根自然美观,令人喜欢,黄氏经常浇水,不许别人敲打。

有一天,黄氏下地干活,小孩烧火做饭劈柴时,不小心劈破了树根,根部顿时渗出鲜血般的树汁,全家人顿感惊奇。不久黄氏之妻生了一场大病,到处寻医问药,求神拜佛,弄的倾家荡产,仍不见病情好转。正在一家人无计可施之际,一位白发老翁路过此地,向黄氏讨水喝,黄氏仍然热情招待。此时房内传来阵阵呻吟,老翁便问:“家中有病人么”?黄氏曰:“妻子疾病在床”。老翁于是掏出几粒药丸交给黄氏,说道:“药到病除”。黄氏心想,难道是神医吗?接着问道:“老翁尊姓大名,家住何处”?老翁笑道:“我姓白,家住唐模宗汪”。说罢便飘然而去。

黄氏之妻服药后,病情便慢慢好转,不到半个月,身体果然康复。全家人为感谢老翁之恩,来到唐模宗汪问及数家都说此地没有白姓,唯有一棵千年白果树(银杏树),全家人大吃一惊,恍然大悟,原来老翁是白果树的化身,即购香纸瞌头祀拜。此年后,黄氏及其子孙每年都来唐模宗汪祀拜白果老人(白果树)。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游记提到的目的地

1/1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唐模景区的一些传说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黄山风景区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黄山风景区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黄山风景区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黄山风景区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