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9

半城山色半城湖,惠州3日2夜城市徒步

编辑
天数:2 天 时间:10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一个人
前言

今年中秋加国庆,8日的高速免费,不上高速享受一下国家的优惠真的是说不过去。

佛山到惠州的高速可以选择3条线路,分别可以选黄埔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通过,都是贵价高速,这次正好占点便宜,免费高速到惠州,显然是短途旅游中,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假期前三天,围观各种堵车后,我10月2日上午开始行程。高速上有时也会堵一下,但还可以接受,170公里的路程,耗时3小时。

惠州的酒店旅馆基本加价不严重,这点也是我选择惠州的原因。

由于没有广告费,这次行程的住宿、餐饮我全部不作推荐和介绍。

惠州红花湖登高

下午先出发去惠州红花湖逛逛,重点的西湖留到明天。

红花湖景区是惠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11.86平方公里。

一进红花湖东门,也就是正门,是一个大斜坡,爬到了坡顶,车辆和行人都是从这里进入红花湖景区。路旁设置了门禁,重复不停地播放着录音:行人进入景区请走木栈道,骑自行车的游客勿停留在景区路口,以免造成拥堵;坡陡弯急,下坡时骑自行车的游客请自觉下车推行。

入口可以选择在门口租自行车🚲,还免费停车🅿?,还便宜,就是要自己推上一个斜坡,比较辛苦,景区内稍微比较贵啊!

我是步行进入的,没有这方面的劳累,哈哈。

步行十分钟后,到达惠州第一寺——“永福寺”。永福寺,始建于唐代,几度毁于战火,易地重建,2011年落成于现址。

永福寺的“山门”,是一进三门,由灰白颜色,刻满莲花、祥云的花岗石柱搭建的两层飞檐斗拱门楼,门楼的正中央镌刻着三个鎏金大字——永福寺。

走进山门,左、右两旁各建有十多米高的“钟鼓楼”,左钟,右鼓,对应晨钟暮鼓,诵经弘法,普度众生,中间铺就数百平米花岗石地板的广场花园,越过花园往上走,四层台阶层叠,每层台阶约数米高,十多米宽,由十多级花岗石阶组成,拾级而上,到了飞檐斗拱,雕栏玉砌的“大雄殿”,殿前摆放着一个长方形铜制大香炉,清香袅袅,“仙气”飘飘, 殿内供奉着“佛光”熠熠的金身如来佛祖。

伫立凝望,在这风景秀丽的园林,肃穆庄严的寺庙里,人们持香拜佛、祈福,是为了放飞心中的希望和梦想,感受佛光普照的光芒,并恒远照亮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

红花绿树林间路,水绕青山碧玉湖。

一路前行,青山、碧水、红花、绿树,鸟语花香,生机勃勃。

走完木栈道,很快到达停车场和游客服务中心,入口附近还有自行车租赁点、电瓶车站,步行、自行车、电瓶车,总有1款适合你。

进入正式入口,前面是宽阔、依山绕湖而去的18公里专用绿道,一路上,自行车,电瓶车,步行者安享其道,悠然自得,路旁还设置了音响,一路乐声悠扬。

行进中,享受着碧柔的湖水,逶迤的山势和点缀其间,隐隐约约的亭、台、楼、阁,好一幅美伦美奂的景色。

我这次没准备完成环湖18公里的行程,只是走了一小段,体验一下,就返回入口处,开始计划中爬山。

电瓶车站旁边是徒步登山道入口, 红花湖景区里面前往高榜山有数条徒步登山道,人性化的设计各有特色,依山体地貌,在道旁建了约80公分高的扶梯,既保护游客的安全,又可让游客手抓扶梯借力攀登,用岩石铺就的台阶平阔,好减缓陡峭的坡度。

高榜山的登山入口好多的,除了从红花湖东门登山,还有其他选择,有些更快捷轻松。

紧邻红花湖的高榜山公园,是惠城区唯一的国家级城市森林公园。山不高而俊秀,林不染而滴翠,花不艳而火红,树不老而茂盛。湖、山浑然一体,尤为体现出红花湖景区的“天然”特色。

按指示到达“挂榜阁”,用时30分钟左右,一般人都能完成。

雕栏玉砌挂榜阁,是惠州景点最高处,左右两旁各种有一棵高大,枝繁叶茂的“状元树”,儒风浩荡,寓意为:莘莘学子,刻苦攻读日,金榜提名时。

登临挂榜阁,楼阁六层,可以坐电梯上楼。凭栏远眺,岭南佳景,都市风情,湖光山色,满城春色滿城湖。

步入阁中,极目远望,惠城区一览无遗,览物之情,油然而生。

进入阁中顶层,登高望远,观赏美景,蓝天白云下,一片片现代“雅典主义”建筑群,掩隐在河岸、湖边、青山、绿树中,像一幅幅被劳动的汗水泼洒成斑斓的画卷,仿佛在欣喜地向人们诉说改革开放后,惠州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兴盛。

远望红花湖,18公里全景绿道尽在眼前。

远望惠州西湖,这是明天的目标。

夕阳西下,从挂榜阁6层望向红花湖,可以看到美丽的高山日落过程。

华灯初上,挂榜阁亮起的灯光,成为惠州市城区的一处地标。

夜晚的西湖,灯光点点,好一幅节日的车水马龙图。

不走回头路,从另一条登山路下山,出口是“惠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对面,这里应该才是最多人选择的登山入口。

登山入口门前铺就宽阔的花岗石广场,广场两旁有停车场,总车位约650个,自行车位约1000个。

这里停车应该比红花湖东门方便,惠州西湖的公共停车场尽管放心停,白天5元一次,晚上10元。

坐2元公交回到旅店,休息准备明天行程。

会不会有人问自驾游为什么还要坐公交?因为惠州城区公交发达,滴滴也便宜,陌生城区开车还是有点麻烦的,还有走回头路的局限性。

惠州西湖环湖

早上起来,吃过早餐,开始游惠州西湖。

例牌坐公交前往惠州,不怕景区堵车。惠州的公交站点均设置到达时间提醒,很方便。

当地人说,不看西湖,不算到惠州。看西湖则绕不开苏东坡。全国西湖36个,与东坡先生有关的西湖占了3个,杭州、颖州、惠州。对杭州和颍州西湖,东坡先生已有诗相媲美:“大觉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写此诗时,他尚未看到几年之后的惠州西湖。

其实,惠州西湖跻身其列,毫不逊色。在宋朝诗人杨万里的诗中:“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颍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当然,这三个西湖的出名都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坡到处有西湖”,它们都曾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到过的地方。苏东坡给西湖留下胜迹,而胜迹也因东坡而倍添风采。对东坡的文化自信,惠州诗人江逢辰来得更直接奔放:“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

惠州西湖的美景可以概括为“五湖六桥十八景”:

五湖:丰湖、南湖、菱湖、平湖、鳄湖

六桥:拱北桥、西新桥、明胜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

十八景:飞鹅览胜、丰山浩气、水帘飞瀑、平湖秋月、玉塔微澜、红棉春醉、西新避暑、花洲话雨、花港观鱼、芳华秋艳、苏堤玩月、连理红棉、孤山苏迹、南苑绿絮、烟霞柳浪、留丹点翠、象岭云飞、鹤鹭祥舞。

我从西湖东门进入景区,也就是牌坊正门。东门的这座牌坊是2001年建成的,是一座仿古牌坊,正面“惠州西湖”四个字是廖承志的墨宝,背面“山水秀邃”四个字是集苏东坡的字。

可能是因为我来的比较早,西湖周边交通尚可,不过我还是采用公交方式到达,毕竟省事省心,虽然西湖周边停车位置不少,收费不高(5元),但感觉还是公交省功夫。

我今天选择的游览路线是环湖线路:东门——苏堤——泗洲塔——孤山——准提寺——元妙观——东山人民革命烈士陵园——丰渚园——小北门——百花洲——东门。

与杭州西湖相比,惠州西湖面积不及杭州一半。湖中也有苏堤,堤长300多米,比不上杭州苏堤的2700米。杭州苏堤,是杨柳依依,婀娜多姿。惠州苏堤,除杨柳外,还有榕荫拂水。古榕魁伟,气根悬空,千丝万缕,美若长髯。其如云树冠,苍劲挺拔,风雨中愈久弥坚,姿容盛仪,如老之东坡。

惠杭两苏堤,一花两世界。杭州叫“苏堤春晓”,见出勃勃生机。惠州则称“苏堤玩月”,一个“玩”字,道出风情万种。两个苏堤,体现两种精神轨迹,儒家的有为与道家的无为、从惊喜人间的春意盎然到沉醉婵娟的清辉浩缈,从治国平天下的“签署公文”到修身齐家的诗意人生。

寓惠的东坡,无权无钱,只能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赋诗“玩月”,道尽了其彼时的无奈。但你若以为东坡就此沉沦西湖山水之中,你就错了。东坡就是东坡,即便困顿若此,也要兼济天下,情系苍生,其情怀不仅没有变,反而如古榕虬髯,愈见其深。

苏堤青石路面和墙上,到处都镌刻着东坡和其他名人的诗。可以说,抬头望西湖,低头读东坡,已成为惠州独有的文化之美。

泗洲塔始建于唐末,现存塔为明万历年间重建,建国后人民政府曾多次出资整修。它建在平湖西山上,端庄挺秀,是西湖内最引人注目的景观。当年苏东坡寓居惠州时对此塔情有独钟,称之为“大圣塔”,并在其著名的《江月》诗中对湖光塔影有精彩的描绘:“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正似西湖上,涌金门外看。”每当月夜,明月东升,微风舒波,塔影卧湖,湖天荡漾,塔光摇曳,遂成一幅难描难画之微澜玉塔图。玉塔微澜一景由此流传至今。

和杭州一样,惠州西湖亦有孤山,苏轼妾室王朝云之墓,六如亭,苏东坡纪念馆都在山上。

孤山下有巨石,上刻“东坡园”三个大字。距石刻不远处,有一座铜铸的雕塑群。群像概括了东坡先生寓惠期间的事迹。居中者,乃东坡先生。

纪念馆分一馆、二馆,一馆中有苏轼生平介绍及其寓惠期间的主要足迹及事迹,十分细致地展示了苏轼的寓惠生活,本次行程行及的苏东坡故居、合江楼、嘉祐寺、西湖、汤泉及罗浮山等地也均有记录,对于苏迷而言确实值得细细参观。而二馆则主要陈列了东坡的诗词及后世名家的书法作品。

惠州西湖的孤山,也有别于杭州。此地有他的红颜知己王朝云。此西湖,有朝云生死相随的倩影,波光粼粼处珍藏着苏公的感情牵挂。

朝云墓已经有九百多年历史,墓碑上刻着“苏文忠公侍妾王氏朝云之墓。墓前立六如亭,墓旁丈余,有王朝云手持经书的石雕坐像。

此墓保存完好,长期为游人纪念。即使文革时期也未遭损坏,对爱情不渝的王朝云始终被惠州人民厚爱珍藏着。由此,可见人们对人世间一切美好真挚情感的热爱和尊崇。虽是侍女之身,朝云并不寂寞,墓前数十米处,有“东坡书迹”园,满墙镌刻东坡先生的诗词墨宝,浸润着先生的精神。不远处,东坡园正门则是先生站立的雕像,与墓前的朝云,朝夕相望。

朝云至死都是“侍妾”,她却无怨无悔。当苏东坡官迁密州、徐州、湖州,遭“乌台诗案”,后再贬为黄州,晚年又被贬到惠州,这大起大落的人生际遇中,王朝云一直陪伴在苏东坡身旁,和他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成为他艰难困苦中最大的精神安慰。正如苏东坡所说,朝云对他是“一生辛勤,万里随从”。

下了孤山就能看到九曲桥,桥本身十分出片。沿着桥往北依次会经过点翠洲和芳华洲两座小岛。

点翠洲上建有留丹亭,后人集东坡、文天祥句联曰:“殿阁生微凉,呼吸湖光饮山渌;天地有正气,留取丹心照汗青。”

芳华洲秋色格外迷人。

参观完芳华洲后不从北门出去,原路返回,经过准提寺后到达鸟岛。这是平湖上四面环水的小岛,白鹭、灰鹭、海鸥等多种鸟类在此筑巢。每天都有很多长枪短炮在这里拍鸟。

游览路线上烟霞桥-烟霞柳浪/连理红棉。顾名思义,这里柳树成荫,桥头有一株连理红棉书,它们与东坡朝云的爱情故事跨越近千年遥相呼应,情侣可以在这拍张照。

西湖丰山建设有革命烈士陵园。

十数幅浮雕和人物塑像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风貌。

屹立在丰山之巅的“东江人民革命烈士纪念碑”是聂荣臻元帅手书。

广场两旁翠柏苍松,绿草如茵,布局庄严肃穆,令人起敬。清晨红日东升,溢彩流光洒落在纪念碑上,景色瑰丽非常。

丰渚园,参照物明显就是杭州西湖的“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

园内采用岭南传统建筑风格,融合惠州民居院落特色,挖掘西湖历史文化,营造充满诗情画意的岭南古典式园林,让市民在观鸟、观鱼、赏荷、赏石中领略生态文化,是市民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惠州元妙观,位于惠州西湖之平湖北岸。是中国三大著名道观之一,又是中国二十三间著名道观之一。

元妙观始建以来几经兴废,元代晚期最为兴旺,“横流重檐,涂饰壮丽,像座威仪”。门前有块“九紫”碑寓示“紫气东来”的意思。观内分前后两殿,前为玉皇殿,后为三清宝殿,两殿以天井相隔,依走廊相通。相传由“六桥”中的迎仙桥赴元妙观接神迎仙,可心想事成。

元妙观经历千余年的沧桑巨变,留存的古建筑已经不多了,仅剩山门保留明代建筑特点。

观内居然还养有动物,孔雀与山鸡同笼,这是有什么寓意?

路上还会经过西湖宾馆,啥都要和杭州西湖类似?

惠州老街祝屋巷,前临元妙观,后接丰渚园,背靠少年宫,依偎在西湖北畔。

500年前,明代著名书法家,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祝枝山(祝允明),被美丽的西湖景色所吸引,在下角官塘西侧丰鳄之滨筑屋而得名。

如今,一幢幢被时光侵蚀了砖瓦,斑驳了墙壁的老宅,摇身一变,变成了一间间精致的书屋、饭馆、甜品屋、茶餐厅、咖啡馆、民宿店、精品客房、创意工坊、特色商铺……,鳞次栉比。

现如今,“祝屋巷”渐渐成为年轻人追捧时尚,碰撞思想的社交场合,还被香港、深圳、东莞等周边地区民众称之为惠州西湖北畔的“鼓浪屿”。

惠州是一座历史古城,其遗留不少古城门、古筑类。朝京门就是惠州有名气的古城门。

他的前面是东江,后面则是西湖,可以说还是非常有气势的。

朝京门被称为“惠州天堑”,历史上曾因拥有7座坚固城门楼而被兵家誉为东江要塞的惠州古城,由于战乱等原因于80多年前所有城门楼悉数被毁。2006按照明代惠州北城门原样恢复重建的朝京门城楼重新屹立在东江边。

百花洲在西湖明月湾附近,与长桥相连。明代已有园林建设,惠守甘公亮在此建落霞榭。清代称该岛为花墩,有“分莳繁卉,香风半湖”之誉。因名“百花洲”。岛上设有盆景园,筑有回廊、荫棚花架等。现存“落霞榭”高二层,民国时重修。

洲内林荫,幽径期间,簧竹依水,焦荫满墙。水边设有不少长凳,不少游船就在旁边经过,我觉得是西湖最适合发呆的地方。

下面这个景物就是平湖秋月,各自想象吧。

湖边漫步,近距离观察西湖。远处的塔、楼阁浮现在湖面,构成美丽的湖光山色。

惠州西湖,承载着东坡曲折甘苦的诗意人生。走进西湖,孤山脚下,可见九曲桥,青石雕栏,凌水蹈波。水静、湖美、桥曲。清晨的微光,漾在桥上,细细的露珠,散落青石。晨练的人,轻捷地走在湿润的石板路上。桥,连接点翠阁,曲曲折折,蜿蜒湖面,宛如东坡曲折冷暖的一生。

回到西湖东门,马路对面有“黄氏书室”

惠州西湖旁的环城西二路车水马龙,庄重古朴的黄氏书室像是流动风景中的一个“休止符”,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吸引着游人的目光。

黄氏书室创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为阔三间、深三进的祠堂建筑,面积约1500平方米。这是一座典型的惠州地区明清祠堂建筑,正面大门及墙身主要以花岗岩砌筑,石檐柱、柱础、须弥座、门墩、阑额、雀替等制作严谨、线条优美,纹饰精细,尤其是阑额上承放的石狮形象生动,装饰性极强。大门上方镶嵌石匾额,阳刻榜书“黄氏书室”四字,两侧阴刻行书“绩著循良第一,家传孝友无双”楹联。

鉴于黄氏书室独特的建筑结构及其历史价值,2005年,惠州文化部门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将其修缮,并赋予其新生命,设立东江民俗文物馆,基本陈列分起居室、婚俗节庆、民俗家具、书院文化、东江出水文物、农具工具、生活用具7个展厅,另有5个流动展厅展示民间收藏文物、民间传统工艺精品。

东门再往前,居然发现有个西湖东城轨站,这个应该是地铁式的城轨站,地面上完全没看到一丝轨道交通的痕迹。

西湖东站有城际班次,实际就是东莞、惠州的两地城际交通,暂时和其他铁路没有什么交集,不能换乘,所以外地来惠州的就不要打这个车站的主意,虽然它真是离西湖景点很近,很方便。

城轨站附近还有惠州西湖的一些小景点,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不上照片。

从城轨站坐公交回酒店,午休一下,下午去水东街。

惠州上东街

中午在酒店睡够,继续出发前往水东街。继续公交+步行,用脚体验城市。

水东街位于惠州桥东,东西走向,东接惠新西街,与水东南路互交,西接东新桥,全长730米,宽14-18米,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

据《惠州市城市建设志》记载:“1928年改建的水东街保留较为完整,建有划一的骑楼,使整街两边成两条长廊。骑楼上住人,下为人行道,雨天行人不忧雨。”当时,惠州的工商业都集中在水东街,水东街因此被称为“旺地”。

进入水东街,先看到是合江楼。

重建的合江楼位于水东街西北角、东新桥东端、东江与西枝江两江交汇顶端倚江之处,是一幢集传统造型与现代建筑工艺的时代之作。

有说东江的“合江楼”与珠江的“镇海楼”(广州)、西江的“阅江楼”( 肇庆),同为粤东三大名楼;不过在我看来,与另外二楼的“望、阅”不同,“合江楼”独为合江而生,是亭亭玉立的伫水仙子,婉约而又大胆,独得“两江合处朱楼开”的千年妙境。话说回来,这3座楼我刚好今年全部去过。

在我们走近合江楼之前,不妨先怀怀古,梳理一下“仙子”的前世今生。

1093年,宋元祐八年,有“女中尧舜”之称的太皇太后高滔滔去世,年仅18岁的哲宗赵煦得以亲政,自认被冷落10余年的冤积之气终得上路。于是“新党”复归,这便苦了元祐老臣,不仅要承受新党倾轧,更需顶上雷霆一怒,59岁的苏轼虽是哲宗帝师,但被视为元祐标杆,岂能幸免,即便先生事实并不能容于“旧党”。

被指“讥斥先朝”而连贬数级的东坡先生,于1094年10月2日抵惠的第一站便是落脚于“合江楼”。 此时,合江楼是惠州府城小东门城墙上的一座临江城楼,因其尽阅两江波澜、滔滔东来的壮阔,而成为三司行衙皇华馆(驿馆)内专侍接待高层官员的“行政套房”,但也仅此而已,造型倒可以参考复建后的“朝京门”的城楼。

按宋律,被“安置”的贬官,既无行动自由,更不可住“高干招待所”。好在知州詹范敬东坡才识人品,宴罢当晚“待以殊礼,暂请居之”于合江楼。这一住,便住出了脍炙千古的诗篇《寓居合江楼》:“海山葱笼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蓬莱方丈应不远,肯为苏子浮江来……”。据吴定球先生等考证,东坡先生两次寓居合江楼,计约13个月有余。

山不在高啊……,城楼虽小,却因东坡先生寓居而得以文垂千秋,声名鹊起。合江楼始建于北宋初年,至苏东坡贬谪惠州时,已经存世有百余年,如此算来,“合江”之名已愈千年。有名就好办多了,拨开历史的尘埃,拂去战火的灰烬,合江楼数修数建,因名而屡得重生,这一次更生得落落大方,秀外慧中。

来的时间稍微可能晚了一点,这次的合江楼刚好停止进入观看,留下了少许遗憾。

合江楼下,倒是在搞演出,气氛还算热闹。

水东街是一条极具惠州古城文化特色的骑楼街,始筑于北宋元丰年间,明清时期成为东江流域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之一,民国时期商业发展达到鼎盛。依靠得天独厚的码头水路优势条件,水东街吸引珠三角区域的人们来往频繁,造就多元文化碰撞,客家、潮汕以及广府文化在这条周长 730多米的水东街兼容并蓄,交融渗透 ,并由此孕育出了骑楼建筑文化。

2022年,惠州水东街被列为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2023年更是被评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有各种岭南特色小吃,还有融合了各种文化的创意美食。

在这种街道,大部分游客都是关注吃喝的,我倒是比较关心水东街的骑楼建筑文化。

我来自广东佛山,类似这种骑楼也是不少见,可以更好的体验一下各地骑楼的不同。

清末民初,是惠州商业鼎盛发达的时期,各省商贾云集。这是水东街被称为“旺地”的最好诠释。临街的骑楼构造极为讲究,绝大部分是一楼一顶,各式的西洋屋顶壁面后,是传统中式“金”字型瓦顶。有的骑楼高达3层,长达40-50米,气势不凡。

几度兴衰沉浮,几许唏嘘感慨。伫立于古旧的骑楼前,感受着它的沧桑。重新审视,水东街正是因为骑楼的存在才变得意义深刻。骑楼残存着水东街岁月的痕迹,有着经历沧桑的领悟和宽容。走在水东街上,但见街区弄堂密如蛛网,临街商铺骑楼旧近颓垣,而一些本来很有特色的骑楼顶上加了一些铁皮房子,大煞风景。骑楼一楼多作店铺,内部大多被重新装修过。在时间的湮没中,昔日的风貌正经受现代生活的冲击,越来越难保留其古老韵味。古时的金铺、布行、烟馆、妓院都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散发着现代气息的鲜花礼仪店、床上用品店、时装店、汽车配件店、药材店、婚纱影楼等商铺。街上行人寥寥。一些传统行业如修车铺、油坊、茶馆在这条街上还顽强地抗争着。偶尔有三三两两衣着时髦的行人走过来,倒也有一种历史与现实交替的感觉。

穿过水东街全部街道,我到达东坡祠景区。

有人说,如果你的名单上有惠州,那么在“半城山色半城湖”的城区,有两个地方不要错过:第一自然是惠州西湖,第二就是白鹤峰上的东坡祠。

苏东坡,不光是中国史上罕见的诗文书画“全才”,他的乐观与豁达更为国人所倍加推崇。

在全国各地,纪念苏东坡的场馆何其多,那惠州这个又有啥特别的?

特别一,这个东坡祠是国内最早建祠祭祀东坡的地方。

苏东坡在全国各地,也全都有粉丝。

不管他贬谪到哪,个人心情有多郁闷,当地的官员、名士、老百姓,却都是有些山高皇帝远般的高兴:哈,大偶像居然上我们这来了!

“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

所以,在苏东坡逝后,历朝历代各地纪念他的场所非常之多,而惠州这个祭祀他的祠,是最早的一个。

特别二,这是苏东坡生平唯一一处自己出资购地,设计营建,并且可确定固定地址的住所。

苏东坡住过的故居有很多,可这个白鹤峰上的宅子,真是他自己出钱、自己挑选、自己设计,建了用来养老,让子孙们过来团聚,颐养天年的。“已买白鹤峰,规作终老计”。

祠分三进,依山而建,拾级而上,一路向山郁郁葱葱。

穿过德邻堂,来到了三贤祠、东坡居室、东坡书房,还有松风亭、招鹤亭。

这一片风景很美,站在望江楼上,能看见东江两岸风光,白水山,罗浮山也尽收眼底,感受一下当年东坡先生,为何眼光独到的选中了这里,作为养老之地,“鹅城万室,错居二水之间;鹤观一峰,独立千岩之上。”

山上宁静思古,山下人间烟火,历史与当下,在此和谐交融,“长作岭南人”果然是一种世间的快乐。

东坡祠景区对面马路,是东江沙公园,在《追光的日子》里出镜率很高。

一条东江隔着新旧两城,这一边是惠州烟火气十足的老城,江对面是繁华的城市CBD江北。

东江沙公园也是惠州看日落的好地方,只是今天来的稍晚,太阳也有点不给力,还是昨天在高榜山公园看的过瘾。

江面上游泳的人出奇的多,也算地方特色吧。

重新穿过水东街,随着夜幕的来临,街上人流更是密集。

我不爱湊热闹,也不爱人挤人吃饭,一路直行,离开水东街。

合江楼也已经亮灯,果然是惠州标志性建筑物。

夜游西湖

从水东街徒步前往西湖,途中也有集市,但人流显然没有水东街的多。

夜晚的西湖和白天相比,多了些幽静。

桥上的亭台楼阁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随手一拍就是好风光。晚风很凉快,灯光也很美。

路过丰湖书院,是广东四大著名书院之一。

由于年事久远,朝代更替,丰湖书院原来的房舍,至今已荡然无存。但它对惠州文化所起的作用,是永远记在史册的。

丰湖书院历经近千年的变迁,如今经过重新规划建设已焕然一新。现丰湖书院仿古恢复了书院门楼、尚志轩、乐群堂、藏书楼、文昌阁和蓬庐、澄观楼、夕照亭、浴风阁等历史建筑和其他人文景点,还增建了博学笃志、格物明德、丰湖书院等牌楼,沿中轴线建有小桥、山门、殿堂、书楼、东西两庑。院外还建有亭、台、楼、阁、榭、奇石飞瀑等小景。

西湖夜游这个项目结束,也代表我的惠州之行基本结束。

这两天除了坐公交西湖往返,其他我都是靠腿完成,确实有点疲累,但感觉都是值得的。水东街景区有些景物没有看到,这个要留待下次假期过来完成,毕竟要高速免费才划算嘛。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半城山色半城湖,惠州3日2夜城市徒步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