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云游四海(1453)广东全景游之十五——威远炮台旧址

普通用户  0篇游记

天数:1 天 时间:3 月 人均:4000 元 和谁:和朋友
玩法:摄影,人文,跟团
作者去了这些地方:
威远炮台
虎门
虎门大桥
虎门炮台
横档岛

发表于 2021-05-02 07:22

2021年3月下旬,在去广东旅游期间,曾经游览了威远炮台旧址。图为威远炮台旧址的入口。

威远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南山,地处珠江海口东岸,在南山炮台基础上扩建而成。威远炮台是珠江咽喉的“锁喉骨”,炮台雄伟壮观,炮台平面呈半月形,全长360米,高6.2米,宽7.6米。图为远眺虎门大桥下的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是鸦片战争古战场遗址之一、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也是中国保留得最完整、最有规模的古炮台之一。图为威远炮台旧址简介。

威远炮台地处珠江海口东岸,在南山炮台基础上扩建而成,和镇远、靖远两炮台形成一"品"字,与横档、永安、巩固等炮台构成鸦片战争时期虎门海防的第二重门户。图为虎门炮台旧址与威远岛片区的建设和控制地带图。


鸦片战争前夕,其防御体系几使英人震慑。但由于朝廷腐败,自毁“长城”,用琦善替换林则徐,拱手媚敌,拆卸军防,以致铜关毁锁,门户洞开。英军乘籍偷袭,关天培坐镇威远炮台,指挥抵抗英军侵略,最后以身殉国,炮台也被毁。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鸦片战争期间,在虎门各炮台中,以此炮台的火力最为充沛。道光二十三年(1843)再建,咸丰六年(1856)十月十六日,再次被英军摧毁,至光绪八年(1882)由总督张树声奏准修复。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岁月蹉跎,曾经无数官兵浴血奋战之地,如今遗迹尚存。现存的威远炮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重修的炮台。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岁月蹉跎,曾经无数官兵浴血奋战之地,如今遗迹尚存。现存的威远炮台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重修的炮台。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临水贴浪,正控珠江主航道。道光十五年(1835)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为加强中路海防力量所建,是虎门海口防务的主要阵地。道光十九年(1839),林则徐视察海防,以防英人入侵,接纳邓廷份、关天培的建议,巩固东北角山根与对面江心上了横档岛构锁两道拦江排链,拦截入侵之敌,使航道东西、上下左右,构成严密的火力交叉网。故虎门海口有“金锁铜关”之称。图为虎门炮台记。


威远炮台底层均用宽厚0.3米、长1.5米的花岗岩石垒砌,顶层用三合土夯筑。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有券顶暗炮位40个,各高2.9米,宽4.2米,深6.6米。图为暗炮位之一。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沿台面上还有4个露天炮位,每个炮位两边各有一个储蓄室。图为露天炮位之一。

暗炮洞后面由一条2米宽的露天炮巷沟通,炮巷后面还有一条相距2米多的护墙,墙上设有枪眼,万一敌军上岛仍可以坚持抵抗。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炮台内围有官厅1座,神庙3间,兵房12间,药局1座,码头1个。图为威远炮台的兵房。

原来炮台的东西两头各有城门1座,控制着炮台两端唯一的通路。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斑驳的城墙,城墙上有郁郁葱葱的大榕树,还有垛口里黑漆斑驳的大炮,全都无声地讲述着久远的历史。

斑驳的城墙,城墙上有郁郁葱葱的大榕树,还有垛口里黑漆斑驳的大炮,全都无声地讲述着久远的历史。

威远炮台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是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排在“东莞八景”之首,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照片摄于威远炮台。

威远炮台排在“东莞八景”之首

在威远炮台就可以看到虎门大桥的壮丽景观。故垒今朝,却已是"旌旗不见嘶声远,片片商帆逐浪来"。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云游四海(1453)广东全景游之十五——威远炮台旧址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旅游攻略导航

虎门镇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虎门镇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虎门镇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虎门镇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

      最新游友动态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