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走遍湘西古镇(之二)——浦市

天数:2 天 时间:5 月 人均:500 元 和谁:和朋友

浦市镇位于湘西泸溪县南端,沅水中游西岸,距县城(白沙)20公里,总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浦市历史上曾是中国西南物资集散的重要商埠,曾是湘西四大古镇之首。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一生颠沛流离,在他被放逐江南时,曾在浦市留下过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文。相传这里还是盘瓠文化的发源地,盘瓠故事在当地苗、瑶族后人中口口相传。历史上浦市有3条主要商贸街,45条巷弄,十里长的城墙,6座古戏楼和23个大小货运码头,还有过72座道观,99座会馆、塘坊、商行,有着200多座古建筑、上千处封火墙、窨子屋。“两岸之间,烟火万家,商贾辐辘,舟楫络绎,故一大都会也”。这是对浦市那时的描述,处处彰显着古镇昔日的繁华。

浦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旅游重点镇,是国家级3A旅游风景区。浦市的古建筑技艺、辰河高腔、踏虎凿花、苗族数花均被列为国家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岩门康家古堡寨、高山坪千年古驿道和50栋民居被列为全国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浦市在历史上是一座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的古镇。它居于沅江中游,是兵家不可忽视的水路要津。早在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就曾在这一带驻军征讨“南蛮”,南宋中期浦市常作为军队的集聚地。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岩门康家古堡寨巷道布网,户户贯通,形成一道道攻防兼备的堡寨防街特色,堪称武陵山区战时与生产并存的典范,是明朝初年兼具政治与军事职能的代表性建筑。

浦市,一个“日出千根桅,日落万盏灯”的地方,地势平坦,古朴典雅,历史底蕴厚重,水陆交通便捷,在历史的长河中给人们留下太多的故事和美名。诸如“不夜城”“五溪之巨镇,百里之边城”是人们对它的美誉,而“有心上浦市,无心过江东”“百羊千猪万担米,水浇不通犁头嘴”、“满河绿水满河船,满城商号满城人”、“一条包袱一把伞,来到浦市当老板”的民间描述,则是对浦市那时繁华的写照。

现在的浦市,已是湘西边陲一个安静祥和的古城小镇,在波涛不息的沅江旁笑看繁华与喧嚣不断退去,历经沧桑岁月,依然保有着自己特有的鲜活的生活方式。文学大师沈从文先生为浦市风光和人文历史由衷感叹:“一切光景静美而略带忧郁。随意割切一段勾勒纸上,就可成一绝好宋人画本。满眼是诗,一种纯粹的诗。生命另一形式的表现,即人与自然契合,彼此不分的表现,在这里可以和感官接触。一个人若沉得住气,在这种情境里,会觉得自己即或不能将全人格融化,至少乐于暂时忘了一切浮世的營绕。”

浦市古镇主要游览景点有古城墙、万寿宫、李家书院、青莲世第、周家大院、吉家大院、吉家三重院、万荷园和国民党陆军监狱等。

浦市主要的美食小吃有陈氏馄饨、莫氏牛肉粉、特色朱豆腐、甜酒汤圆、桐叶蒿菜糍粑、豆腐花、鼓儿糍、现饭糕等。

浦市古镇游览图,从古镇景区告示牌上拍下来的,字儿显得小了一点,但是制作比较精致。
史上古镇曾建有二十余座大小码头,一条石堤像一垒盘链横亘在大小码头之上,石堤由纯色方石砌成,堤底直起水底与码头连体。堤坝出岸高近十米,堤顶面宽约八米,整个石堤依江而建绵延十余里。这是一道堤防,一展城墙,一条街路,一览奇观。眼前看到的城墙 是经过近代重新整修过的。
沿堤而建的古建筑群
放眼向上游望去烟波浩渺
小雨霏霏,游人不多,有位头戴斗笠的阿婆沿着古城墙踟躇前行。
沅江是湖南境内的第二大水系
万寿宫似乎仍在整修中,大门紧闭。万寿宫,数以千记,遍布全国各地城乡,乃至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万寿宫起源于江西,又称“江西会馆”、“江西庙”、" 江西同乡会馆”。万寿宫是历史上赣商的标志,赣商的广告,也是赣商财富与实力的象征。万寿宫是我国古代会馆文化的代表。
沅江江水浩荡,至此右拐向东北方向流去,最终汇入洞庭湖。
明末时期,李世华受朝廷委派,携子弟从江西南昌府沙溪口李家庄迁徙到辰州府客机头,坐镇管理公务。后来,一部分李姓后人于乾隆年间迁往浦市古镇居住。李氏家族英才辈出,李光明养育十一子,其中有五个任过县令。清道光年间,李奎庭被赐为“记名提督”。抗日名将、国民党陆军83师少将师长李奇享毕业于黄埔军校四期,战功赫赫。李氏家族最初经营毛铁冶炼,清中后期经营桐油生意,每年通过李家“李炳记”商行运出的桐油都在数万担以上,远销东南亚地区。李氏家族的商业规模几乎占了当时浦市商业的半壁江山。
李家宗祠建在古镇下湾的一个四合院内,整个建筑分南、北两个院子,南侧院子建于清道光年间,北侧院子始建于乾隆末期。
梅家祖籍江西南昌府,以木匠为业,木器加工精美,种类繁多,经久耐用,深得浦市当地人喜爱。
这是颜家院子,古镇上现存的类似古建筑还有几十处,可惜的是大部分院落都大门紧闭,无法入内参观。
浦市古镇的老街看起来略显沧桑,没有太多的现代雕琢和修饰,街面在雨水中透露着旧时的光亮。
王家大院位于古镇的后街附近,院子的主人祖籍江西高安县,一家兄弟三人在事业上皆有建树,院门上方可见“世綵胜辉”几个大字。
后街,古镇一条南北向的街巷。
李家书院位于古镇李家巷里。是李姓家族的私塾。
如今这里又有了新的职能
姚家院子也在李家巷,与李家书院、郑家院子相邻。
青莲世第位于后街,是一栋面积560平米三进两厅徽派建筑,始建于清中期,为浦市李氏家族所建。
这是二进厅里的陈设,看看正中这副对联,有趣且有哲理。
这个陈设可是现在的主人布置的
这是对古镇过去、今天、未来的暗示吗?
略显弯曲的指示牌不失他的功能
这也是一个李家大院,主人是湖北宜昌人,公元1822年来到浦市,从事豆腐加工行业。
细开的门缝里,不知曾经的主人叙写过怎样的家族兴盛故事。
古镇的孩子早当家
我们在滂沱大雨中走过这条老街
恰逢古镇人家兴办喜事,我们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穿过老街。
陆军监狱的侧门
抗战期间,不仅有国民党陆军监狱迁入浦市,还有湖南银行、国立第九中学、国民党通讯兵第一团、陆军三十二医院、四十三后方医院、江苏失学青年工读服务团、省立高等农业学校也曾先后迁入浦市。
当我们赶到这里参观时,得知里面正在进行修缮,史料文物全部移到县博物馆。
万荷园就在陆军监狱旧址的对面。湖面一片葱茏的绿色,连绵的远山在雨中隐隐约约,雾气缭绕。
大雨中的监狱外墙,看起来依旧凝重森严。
万荷园是古镇的主要景点
斑驳的的门拉手昭示着沧桑岁月
吉家大院一字排列在浦市南端的吉家头,有三座宏伟高大的院屋和半座花园组成,题有“家约清风”的浮雕石刻写出了吉家的持家之风,一幅“四联大院三座半,门望三千八百担”的对联展示了吉家的兴旺之态。吉家大院的主人是位山西商人,明清时期迁入浦市,开始时经营木材生意,渐富之后做起桐油生意,后来成为当地十二大家族之一。吉家大院是浦市这些大院中建造规模最大、装饰最为精美的宅院,据相关专家称,吉家大院是湖南迄今发现的建筑设计最精致、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大宅院。
吉家大院距吉家三重院不远,是吉家四弟的宅院。
离开吉家大院,沿着上正街北行,就到了中正街与余家巷衔接处,周家大院就在这里。
周家大院是一出重门两进式的窨子屋院落,坐西北朝东南。周氏家族祖先周红椿,于公元1766年从江西丰城县迁移到浦市。在周起荣太公的主持下,周氏家族兴旺发达,建立了布庄、久大斋作坊、南杂烟草等商业、加工产业。同治年间在此建筑大院。周家至今已发展到第十代,子孙后代三百余人,遍布全国各地。
沿着余家巷走进去,就是闻名古镇的镖局和钱庄。镖局现有建筑300余平米,三进两厅,主厅宽阔高大。该院主人祖籍为山东阳谷县李家庄,元末明初前往辰州府(沅陵县),再于明末清初迁来浦市,其家人世代习武。由于浦市地处水路要津,涌现出许多商业大户,故而商货远道运输多请李族习武之人押运,于是“李”字镖局应运而生。由于他们走镖收费适当,讲究信誉,所押货品从不丢损,因此名震江南,队伍日益发展壮大。
大雨过后,江水变得浑浊起来。
晚饭后,雨水渐停,我们又一次来到江边。
雨停了,江堤上的行人多了起来。
现代与历史在这里交汇,有很多事情让人费解。
夜色渐渐浓了起来

我们也要结束在浦市古镇的游览,回酒店去休息了。此时,中正街上邓婆糍粑铺的灯光还在亮着......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走遍湘西古镇(之二)——浦市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