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法:美食,摄影,人文,跟团,火车,徒步
发表于 2024-04-30 15:00
从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起,记者曾先后两登东岳泰山,两登中岳嵩山,一次登西岳华山,而分别为祖国南北大地的湖南衡山与山西恒山却一直还未曾前往。故此,完成五岳的探访,一直是记者心中的一个夙愿。
北京西站(摄影:冯赣勇)
2024.04.13,记者与王珏、蔡琪、迟洪业等一行,因参加玉屏旅行社组织的湖南八日游,终于有机会前往探寻湖南南岳衡山。傍晚18:08,我们从北京西客站乘D1次动车前往长沙开启我们的湘游八日行。
停在1站台的D1列车(摄影:冯赣勇)
开车前,同行朋友蔡琪告诉记者,我们所乘在北京西站第一站台停靠的D1列车有着辉煌的历史。该车最早于1975年9月25日开行,在确定车次时,因为这趟车从北京开往毛主席的家乡,而被编号为1次和2次直通旅客特别快车。车头就用“毛泽东号”机车;整个车组也被誉为“雷锋车组”,声名远扬。自2024年1月10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Z1/2次列车改为D1/2次列车。记者感觉,就冲此行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开头,预示着湖南行一定会顺利圆满……
途中景色(摄影:王珏)
2024.04.14上午08:16,记者一行乘坐的D1次动车经过一夜14个多小时的车程,准时抵达长沙火车站。算起来虽然已经是我第五次光顾这座城市了,但是以前除了自驾两次,飞机两次外,乘火车还是首次。
雨后的长沙车站(摄影:冯赣勇)
早已在车站外等候的导游林海明是个帅气的广东小伙子,他指着地面上的水说,长沙刚刚下过一场暴雨,六点多到站的游客都赶上了。果然,初到长沙的运气就很不错。林海明领大家来到停车场,大巴车师傅田湘林与林海明热情地帮大家把行李装进底层车厢,之后驱车前往湖南行的首个景点:南岳衡山。
与林海明和田湘林留影(摄影:顾晓明)
我们的运气不错,此行导游林海明与司机田湘林师傅可谓合作默契,为整个行程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当然这是后话了。湖南行团队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车程进入衡阳市,在南岳训华酒店用过午餐后于中午12:00,首站来到南岳大庙参观瞻仰。
进入衡阳市(摄影:冯赣勇)
当天的南岳大庙游人如潮,庙内香火好旺。林海明带领大家走进庙内开始向大家介绍起南岳大庙。这里位于南岳衡山脚下,是中国江南最大的古建筑群,有着“江南第一庙”与“南国故宫”之称。故此,这里是一组集民间祠堂、佛教寺院、道教宫观及皇宫建筑于一体的建筑群,是中国南方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寺庙。
南岳庙内游人如潮(摄影:王珏)
追溯历史,南岳庙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始建于隋代,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
南岳大庙留影(摄影:蔡琪)
南岳庙是历代帝王代表国家祭祀山川社稷的主庙,与泰安岱庙、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隋唐以来,封建帝王三番五次的对南岳封神封帝,有文字记载的官方祭祀南岳,谒岳庙的活动:唐代有8次,宋代22次,元代17次,明代33次,清代44次。
走进南岳大庙(摄影:冯赣勇)
走进南岳大庙,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整座庙宇建筑的布局,只见这里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包括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建筑。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的风貌。
南岳大庙玄苑留影(摄影:林海明)
南岳大庙佛道两教共存,东侧的红墙琉璃瓦门洞上方有着“玄苑”二字是道观的入口,进入其中,穿过花团锦簇的园林右行,分别有着铨德宫、纯阳宫、寿宁宫、三元宫、仁寿宫等八个道观。
大庙禅园内一角(摄影:冯赣勇)
西侧琉璃瓦下的灰色门楼上有着“禅园”两字的是佛教寺庙的入口,进入其中也是一座花园,左行漫步将看到里面有金龙寺、天堂寺、双峰寺等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这里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典范。
玄苑花园留影(摄影:冯赣勇)
记者一行在南岳庙内漫步而行,先左行进入“玄苑”浏览道观,之后,来到中路观赏了主轴线上由南至北的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等。最后,又进入“禅园”浏览了内中的几座寺庙。
圣帝殿前香火旺(摄影:王珏)
特别是在圣帝殿前的一侧,香客们投放的香火景象十分火爆,不知道还以为这里发生了火灾,只见香客们纷纷将大把的“焚香”,投入熊熊燃烧的大火中。
御碑亭(摄影:冯赣勇)
而在御碑亭前也是一派十分热络的场面。御碑亭为南岳庙第四进建筑,内有康熙皇帝御制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碑刻279字,首句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这也是南岳为“寿岳”的御定。康熙的手迹在1968--1978年间遭到损毁。
御碑亭前摸仙鹤(摄影:冯赣勇)
在御碑亭外的两侧分别有两只铜制的仙鹤,到此的游人们纷纷抚摸着仙鹤脚下的铜饰柱,将其摸的锃明瓦亮。据说,摸此仙鹤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大庙圣帝殿一角(摄影:冯赣勇)
其实,南岳大庙的浮雕石刻等建筑景观也很有讲究,例如,正殿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
禅园内群雕佛像(摄影:王珏)
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
石狮镇守双峰寺(摄影:王珏)
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
衡山脚下的寿字石雕(摄影:冯赣勇)
当日中午13:10,湖南行团队圆满结束了南岳大庙的瞻仰,导游林海明带领大家来到南岳衡山风景区继续观光。从山下乘景区环保车需40多分钟车程,才抵达近17公里之遥的衡山南天门。
远眺衡山祝融峰(摄影:冯赣勇)
衡山,又名寿岳、寿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五岳”之一的“南岳”,位于湖南省中部的衡阳市南岳区。记者一行下了缆车,从南天门徒步登山40多分钟才抵达祝融峰。真是好辛苦啊。不过尽管再累,毕竟完成了登南岳衡山的夙愿。
南天门祖师殿(摄影:冯赣勇)
南岳衡山,素以“五岳独秀“、”中华寿岳“、”宗教圣地“著称于世。衡山南起衡阳回雁峰,北至长沙岳麓山,72峰逶迤盘桓800里,群峰巍峨,气势磅礴,主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雄峙南天。
衡山南天门留影(摄影:冯赣勇)
登山途中,观赏衡山大自然美景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衡山山川秀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是佛教法源圣地和道教洞天福地,也是湖湘学派发祥地。
衡山登山步道(摄影:王珏)
这里春夏秋冬风景各异,高奇深秀”四绝“闻名遐迩,云涌风移,状若朱凤飞翔;流泉飞瀑,恰似夏雪晴雷。
衡山摩崖石刻(摄影:冯赣勇)
五岳之中,东岳泰山之雄,西岳华山之险,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南岳衡山之秀,早已闻名于世界,由于衡山地处南方,气候条件较其他四岳为好,处处是茂林修竹,终年翠绿;奇花异草,四时飘香,自然景色十分秀丽,因而有南岳独秀之美称。清人魏源《衡岳吟》中说:”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惟有南岳独如飞。”
衡山松景观(摄影:冯赣勇)
追溯历史,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
从山上俯瞰(摄影:冯赣勇)
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
寿比南山留影(摄影:林海明)
林海明介绍说,登南岳衡山有两块石头,必须打卡留影,一块是出了缆车站外的“寿比南山”;另一块就是位于山顶最高峰的祝融峰前的“南岳衡山”。故此,记者一行才拼尽全力登上了祝融峰。而且,在登祝融峰途中,还相继看到了狮子岩、开云亭、高台古寺、禹王城及摩崖石刻等几个景点。真是不虚此行。
狮子岩景观(摄影:冯赣勇)
狮子岩,是衡山南天门之上一尊栩栩如生的狮子。抗战时期,它的身上刻满了慷慨激昂的誓词,曾激励英勇将士卫国杀敌,被国人誉为一头醒来的雄师。 其下建“率舞亭”,在岩壁上有“舞狮”、“起舞南天”、“登峰造极”等书法各异的摩崖石刻,岩下有一石泉,清凉的泉水从石缝中渗出,终年不竭,人称狮子泉。
衡山开云亭(摄影:冯赣勇)
开云亭是一座纪念唐代大文豪韩愈精诚开云的佳话的精致石亭,是一座饱含敬仰、传颂虔诚、永远伫立在百姓心中的诗歌之亭。
衡山高台古寺(摄影:冯赣勇)
高台寺为石墙青瓦建筑。 原来只有三间平房,面积约六十平方米。 寺门额上刻有“高台古寺”四字,下有“佛祖法门家”五个小楷。左右楹联是“松阴匝地,佛法参天”。寺后是碧萝峰,峰下有一眼泉水,叫观音泉,流水经年不断。
衡山摩崖石刻留影(摄影:蔡琪)
一九八三年,南岳管理局将高台寺辟为南岳风景区重点游览地方,对古寺进行了修葺,既保持了寺院前门原貌,又将寺舍改建为两层,把两厢扩建,使古寺的面积达一百六十平方米。
禹王城留影(摄影:王珏)
禹王城座落在毗卢洞中心,毗卢洞古称禹王城。洞东南岳金简、石囷、紫盖诸峰兜绕,西南祝融峰、喜阳峰抱负,一条溪水从卧龙岭直泻而下,直下龙凤潭。由于“禹王城”供奉了琵卢遮那佛,因此后人把他称“毗卢洞”,这个名称一直沿用。它三面环山,宽深十余公里,是一块狭长的山间谷地,形状象洞,因以洞名。南岳所产生的云雾茶,以这里的质量为最好。其色翠、味浓、香郁的特点被人们交口称誉。
南岳衡山留影(摄影:路人)
作为衡山最高峰的祝融峰,是中国纪念人文祖先祝融氏的山峰。“祝融峰之高”为南岳风光“四绝”之首。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
祝融峰留影(摄影:路人)
在古语中“祝”是持久永远之意,“融”是光明之意,“祝融”是永远光明。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游祝融峰》诗中赞叹道“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
祝融殿(摄影:冯赣勇)
北宋黄庭坚写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此处为揽群峰,看日出,观云海,赏雪景的最佳去处。
祝融殿内一角(摄影:王珏)
登上“天阶”可直达祝融峰顶祝融殿,祝融殿是为纪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隋以前即有建筑,最早为司天霍王庙,后庙即南岳庙前身又迁到山下,更名天尺庵,明代为开云祠,至清乾隆年间才改名为祝融殿。
祝融殿铜钟(摄影:冯赣勇)
整个祝融殿宇分为两进,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上盖着70厘米长,30厘米宽,重15千克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保存有数十块宋朝铸造历经千年光洁而不锈的铁瓦。
从祝融殿俯瞰(摄影:王珏)
当日傍晚18:30,田湘林师傅驾驶的大巴车在导游林海明的引领下驱车来到团队入住的衡阳市区的雅斯特酒店。这里周边的各种风味饭店不少,喜欢美食的人可以选择品尝。至此,湖南行团队终于圆满结束了首日行程。(图文:冯赣勇)
推荐相关游记更多
更多相关问答
-
打算去梵净山,镇远,侗寨,小七孔,黄果树瀑布,贵阳,从湖南出发坐火车,应该怎么安排路线啊?
2023-07-18 5回答 - 2024-07-15 7回答
- 2024-07-28 3回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