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占庭帝国遗产 –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索菲亚大教堂
拿破仑曾经说过,如果世界是一个国家,它的首都一定是伊斯坦布尔。而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也说,我只要一件东西,那就是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的魅力可见一斑。而这座城市的中心,就是绵延了一千四五百年,见证过辉煌、颓败、征服、强盛、没落、战乱、饥荒......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这是怎样一个神奇的所在啊,从托普卡帕宫出来,用了一个奢侈的午餐,我们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这个梦幻一般的庞大建筑。而我们踏入大门的那一刻,竟然距离他建成整整过了1482年,而这建筑本身,也从神庙转为教堂,又从教堂改为清真寺,又变身为博物馆,期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可能只有从门口这锈迹斑斑的铁门,以及门边石板地上那被硬生生站出来的凹痕才能窥见一斑
教堂的入口现在是开在侧面的。转过一个长长的甬道,一个巨大的大厅豁然出现在眼前。这真一个跨越千年的博物馆,脚下是千年的大理石,仰头是千年的穹顶,目光所及皆是历史。地面铺着的多色大理石、绿白带紫的斑岩以及金色的马赛克,在砖块之上形成五彩斑斓的外壳。这些覆盖物掩饰了柱墩,同时使外观因反射着室内、屋外的光而显得更加明亮。教堂内所有的圆柱也都是用颜色,花纹各异的大理石加工而成。教堂最大的圆柱高约20米,直径约1.5米,以花岗岩所制,重逾70吨。查士丁尼一世曾下令将巴勒贝克、黎巴嫩的八个科林斯柱式拆卸及运送到君士坦丁堡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从此,这些立柱就兢兢业业地在这恢弘的教堂里静静肃立,一站就是千年
从高处吊下来烛台形状的灯台占据了巨大的空间,据说,这是为了让人在如此巨大的空间里有舒适感,也许,坐在地上祈祷的人们会略微有这样的感觉,而站着的我们感触最深的却是压抑。内部还是有些幽暗。因为常年维修,四处立着脚手架,从一层直拉到二楼,乃至更高的高处,多少显得有些凌乱。这类老建筑都是这样的,不是正在维修,就是正在大修。
这脚手架多少挡住了远处圣索菲亚大教堂最经典画面,那是圣坛顶上圣母怀抱耶稣的画像,黄金色背景,与黄金色的穹顶相映成趣。而就在圣坛与大殿衔接的两处墙壁上,却悬挂着写着阿拉伯书法的大圆盘,黑底金字,直径7.5米。直径和四五个人的身高加起来差不多。这样的大圆盘教堂里一共有六个,分别写着真主穆罕默德、四大哈里发还有穆罕默德孙子的名字。这样的装饰应该是独一份儿了。即使在真正的清真寺通常也不会出现这些像是花押一样巨大的匾额的。后有圣母耶稣高居穹顶,前有伊斯兰书法熠熠生辉,两大宗教压缩在同一个画面里,就这样相处了百年
据说,在查士丁尼的统治时期,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墙身就已经铺上了大理石厚板,在拱顶用马赛克作了简约的设计,在讲坛的拱肩处可见天使长加百利及米迦勒的马赛克。楼座的拱肩则以割切作法来装潢,以黑色的大理石为底,在其上嵌上珍贵的白色大理石切片,装饰成花卉及鸟类的图案。后来又加入人物马赛克进行修饰,而这些装饰在圣像破坏运动时期(8~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大多被损毁了。现存的马赛克大多是后圣像破坏运动时期的作品。
中央圆顶的基督图像、鼓室下方的正教会圣人、先知及教会长老、与教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伊格内修斯(Ignatius)以及楼座四福音书的一些图像都是在九世纪后期添加的。这些图像在马赛克历史上也算是早期作品了,无论是人物还是装饰画看起来还是略微粗糙,跟意大利、梵蒂冈那些精美的马赛克作品还是有很大差距,但是与这历经风霜雪雨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却是莫名的契合。
从教堂内一侧的昏暗、狭窄的碎石铺就的通道蜿蜒而上,能到达环绕教堂内三面的两层长廊,原本粗糙的石头经过千年的踩踏、摩挲,已经光可照人。在二层回廊中可以看到许多基督教的精美马赛克画。当年奥斯曼人将教堂改为清真寺时,并没有把原来墙壁上的马赛克画铲除,而只是抹上了一层石膏,然后再画上伊斯兰教的装饰图案。当这里改为博物馆时,剥离部分石膏层,就显示出原来的马赛克画,如今这些马赛克画,都堪称绝世珍品了。
镶嵌画《基督与佐伊女皇帝夫妇》应该是整个教堂里保存的相对完整的马赛克壁画,拜占庭帝国权利最大的女皇帝佐伊,一生结过三次婚,所以据说这幅马赛克的丈夫也换过三次脸,甚至连基督的面容也变换过一次。由于女皇最后一任丈夫君士坦丁九世活得比她长,所以其画像得以保留下来。与另外一幅幅镶嵌画一样,皇帝手捧一袋黄金,表示把所有的财富都献给耶稣;而皇后则手拿书卷,表示把所有的土地也献给耶稣 ,君士坦丁九世头上的文字写道“君士坦丁,上帝基督虔诚的皇帝、罗马帝王、蒙那马裘斯”。佐伊女皇头上的文字写道“佐伊,非常虔诚的奥斯古塔”。整个画面完整而虔诚,历经岁月洗礼,依然在灯光下闪烁着悠然的光芒
作为拜占庭建筑艺术的象征,圣索菲亚大教堂可以满足各种各样游客的需要:喜欢历史的,可以欣赏这遗世而独立的曾经基督教世界的掌上明珠,作为清真寺见证了帝国兴衰,再以博物馆的身份向世人展示着她的厚重与沉寂;喜欢宗教历史的,可以膜拜这东正教的起源之殿,感慨当年第一任东正教牧首瑟如拉留的决绝与坚定;喜欢建筑的,可以研究在建筑史上,圣索菲亚大教堂那具有里程碑式的创意,它成功地将巨大的中央穹顶和方形结构结合了起来,为后代拜占庭建筑的范式打下了基础。创造性应用了帆拱结构,把超大的圆形穹顶落在了方形平面上,天圆地方从此结合起来,希腊十字和大穹顶成了拜占庭建筑的外表特征,而帆拱则构成了拜占庭建筑的灵魂;没有用一根钉子的大教堂就是这样一砖一砖的叠起来的,古罗马人的石拱被拜占庭人延伸至圆顶,人类建筑史就是这样被工匠们挥洒出令人惊叹的篇章。
历经世事变迁,宗教更迭,时至今时,还能站在这依旧恢弘的穹顶之下,站在这曾经浸染了鲜血的大殿之中,追忆她建造时的波澜壮阔,惋惜她曾遭遇的世事无常,不能不说是一大幸事!千年的历史,在这庞大的建筑群留下层层印记;文化的变迁,让这层层叠叠的沉淀愈发浓郁
作为君士坦丁堡的中心,圣索菲亚大教堂保持着最大教堂的地位达一千年,直至塞维利亚主教座堂的完成。大教堂的富丽堂皇及精美粉饰令查士丁尼也不禁声称:“所罗门!我已经超越你!”这庄严而神圣的气势,在不同角度观赏会呈现出多变的美感,,身在其中,心灵也会变得静谧祥和。
而从另外的角度远眺圣索菲亚大教堂,奢华与包容又全部隐藏在朴实无华与厚重笨拙之中,让人不由得对眼前这座保存完好的人类建筑杰作心生敬畏,四周高塔矗立,宣礼声不绝于耳,混搭的建筑结构无声地向世人述说着这座古老城市所经历的风雨沧桑,于伊斯坦布尔而言,这里便是这座城市生生不息的灵魂。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8954
- 看完这篇攻略,轻松自驾西北大环线 86009
- 今年预算有限也能玩转三亚,十大私藏免费网红景点?吃住买全攻略 9750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