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31

走进水韵江苏,开启一场红色之旅

编辑
天数:3 天 时间:5 月 人均:2000 元 和谁:和朋友
前言

2021年,适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全国各地都开展了兼具学习性、故事性与参与性的红色旅游路线。

 

这一次,我们走进了江苏。温柔的江南水乡,背后也有着沉重的历史。一段段革命故事,将我们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那个军民合力、浴血奋战的火热年代。

 

短短的三天两夜,在这一场红色旅游中,我们“游中学,学中游”,上了一节生动的革命教育课。

第一天

五月,是下江南的好时候。春夏交际,温度舒适,我们到苏州的那天刚好下了小雨。

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摇橹河上……

像极了歌里的画面——“烟雨入江南,山水如墨染”。

 

很多人会有疑问,GDP已破两万亿的苏州,早已是一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模样。我们印象中的江南水乡、古典园林现在还能找到吗?

 

答案是:当然!

 

苏州对古城的保护是不遗余力的,才使得这片水乡的韵味保存得如此完整。

 

我们去了苏州古城里非常有代表性的山塘街。

 

山塘街傍河而建,沿街均为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古建筑。几进几落的建筑群,很是气派。

 

拥有千年历史的山塘街,从明清时期就已经是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了。山塘街全长7里,又称“七里山塘”。是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苏州做官时主持修建的。所以在街道南端,你还能看到百姓为感念白居易所建的白公祠。

 

如今的山塘街,繁华不减从前。街上的商铺栉比鳞次、游人如织。

别看山塘街没多长,可看可玩的东西却不少。喝茶、听评弹或是坐上摇橹船沉浸在烟雨绵绵、杨柳依依之中,都是特别地道的苏州体验。

 

山塘街往东走,是红楼梦里“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往西便是“吴中第一名胜”虎丘。不用特别做什么攻略,沿街闲逛,就能与文人墨客的故事邂逅。听说,唐伯虎点秋香就发生在这儿呢。

 

 

 

离开苏州,开车一小时左右,我们来到了素有“江南福地”美誉的常熟。常熟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位于江苏南部,是由苏州代管的县级市。

 

说起常熟,有一个地方特别有名。

样板戏《沙家浜》相信大家都听过吧?没错,《沙家浜》的故事就发生在常熟,烟波浩渺的阳澄湖畔。

 

沙家浜风景区,距离常熟市区也就10来公里,交通便利,是常熟最为出名的景点。

 

这里是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教育游”、观光休闲为内容的“绿色生态游”、品尝水产为特色的“金色美食游”、古镇文化为亮点的“影视文化游”,形成了沙家浜独特的“四色游”旅游路线。

 

有了京剧《沙家浜》在脑中留下的印象,再逛起风景区来就更加生动了。

 

进入景区,我们首先来到的是瞻仰广场。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创作的大型雕塑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地揭示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题。

 象征新四军伤病员的18根柱雕以形态各异的块面造型和强烈的肌理效果对比,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新四军伤病员泰山压顶不弯腰的革命精神。

瞻仰广场西侧是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里面陈列了400多幅沙家浜革命斗争历史照片和60多件革命文物以及200多幅常熟市双拥成果照片。

 

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我们更加了解了当年的抗日英雄们,是如何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与当地百姓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从纪念馆出来后,没多远就是红石村。红石村依水而建,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江南水乡的小村风貌。

 

前是宽阔水面,芦苇茂盛;后是荷塘、小溪,一片农家景象。

 

样板戏《沙家浜》里的刁家大院、春来茶馆也坐落其间。

 

还记得阿庆嫂那句唱词吗?“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

一直疑惑“七星灶”是什么样子的?没想到,在春来茶馆里还真的被还原了。

 

另外,红石村里每天都会有各种表演。当然,最受欢迎的还是原汁原味的京剧《沙家浜》啦。

 

 

离开沙家浜,我们第一天的行程也就结束了。

 

 

 

第二天

第二天的行程比较满,我们去了三个地方:(南通滨江公园——(如皋红十四军纪念馆——(海安市)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南通滨江公园是名胜狼山风景区的一部分。它北面毗邻港口,西临长江,南面与黄马山景区连成一片,东面与南通市园艺博览园相连接。是一个对市民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公园。

 

滨江公园的面积非常大,如果想都游览过来的话,还是建议坐游览车。游览车按路线循环前行,并没有站点,游客可以随上随下,非常方便。

 

因为毗邻港口,沿路都能看到巨大的货轮往返于此,一派新时代繁荣景象。

 

"亲水平台"从江堤顺台阶伸入江面近30米,即使在枯水季节也能保证自然伸入江水中。

 

"波浪平台"是从江水波浪中获得灵感而设计的亲水平台,从江中看"波浪平台",大堤仿佛是层层波浪向前推进。既起到亲水效果,又改变了江堤单调的形象。

 

离开滨江公园,又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如皋市)红十四军纪念馆

 

如皋这块英雄的土地,1922年就有了共产党员进行革命活动的足迹,1930年成为全国19块红军游击区之一,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是苏中的重要革命根据地。

 

“碧血遍染江淮间,丹心永照桑麻田。万紫千红春长在,英雄儿女笑九泉。”张爱萍将军的这首七律诗,真实的讴歌了战争年代的如皋儿女。

 

红十四军纪念馆,全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四军纪念馆,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主城区东郊,是江苏省内唯一反映土地革命时期的红色旅游景区。

 

纪念馆分上下两层,由序厅、尾厅和“江海曙光、长夜惊雷、斩木举义、军旗如画、革故鼎新、金戈铁马、碧血丹心、野火春风”等8个展厅组成。

 

展厅内除图片、雕塑、实物资料外,还设有复原场景,声光电场景展示等,真实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那段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

 

瞻仰厅内陈列着如皋籍4000名烈士的英名铜牌和200多位烈士的遗像。陈列厅内用电动图片、照片、革命历史文物等再现了如皋革命历程和先烈们的光辉业绩。

 

细心的参观者也许会发现,纪念馆的整体色调为灰色,与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淮安周恩来纪念馆的色调相同,其意在纪念周恩来总理。因为,周总理在国内外重大政治活动中常常穿着灰色制服。

 

 

接下来,我们将前往今天的最后一站——位于海安市市中心的苏中七战七捷纪念馆

 

苏中七战七捷又称苏中战役,1946年7月13日—8月27日华中野战军在粟裕、谭震林的指挥下,以3万兵力迎击美式装备的国民党军12万之众,连续作战七次,仗仗奏捷,取得歼敌53000余人的胜利,延安总部发言人高度评价苏中战役,称其“七战七捷”。

 

纪念馆前立有纪念碑,碑身是古铜色花岗岩砌成的一把刺刀,高27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刺刀”。

 

陈列馆内有大量历史图片和数百件文物、史料。

再现了苏中战役的战斗经过和胜利情景;展示了统帅的英明、将军的韬略、勇士的壮烈、人民奉献的不朽场面;表现了苏中人民不忘先烈、开拓争先,再创辉煌的精神风貌。

 

从陈列馆出来,就是国防园。这里陈列着不同时期我军使用的大炮、坦克、导弹等各式武器,是进行国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非常直观性的好教材。

 

第三天

 

我们一早来到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没想到门口已经排了很长的队伍。大家都有纪律的在排队入场。

 

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是全面地、系统地反映新四军抗战征程的综合性纪念馆。 也是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苏省五大重点纪念馆之一。2014年8月24日,新四军纪念馆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

 

新四军全称“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坚持华中抗日斗争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中,新四军作战2. 2万余次,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纪念馆由主馆区、建军广场和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三个部分组成——

 

主馆区:是一座庄严的现代化建筑,外形呈“四”字形设计与新四军的“四”相意会。图案醒目的“N4A”臂章镶嵌在主建筑正门上方,十分鲜明地凸显新四军的文化特征。

 

在近50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内,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再现了新四军八年抗战、十年征程的烽火岁月。

 

建军广场:一位年轻英武的新四军战士,身背大刀,手握缰绳,骑在高扬前蹄的战马背上,面向太阳昂首前进,象征新四军东进盐城,开辟华中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坚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虽然还依然保持着原庙宇的风格,但是作为中国人民抗战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和见证人,这里已成为红色文化游览的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

 

结束语

参观完新四军纪念馆,我们这一趟“水韵江苏 红色之旅”也就画上了句号。在离开纪念馆前,我看到这样一段话——

 

“勿忘昨日的苦难辉煌

无愧今日的使命担当

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应铭记今日幸福来之不易。未来的美好,也需我们紧紧守护。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走进水韵江苏,开启一场红色之旅 编辑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