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7.24

山陕甘会馆——再见雕刻艺术的辉煌

和谁:亲子

       开封原计划玩三天:

      第一天:双龙巷——开封古城墙

      第二天:清明上河园

      第三天:开封府——960文创广场——龙亭公园

      计划赶不上变化,因为清明上河园官驿的预定,我们的行程调整成:

      第一天:山陕甘会馆——南书店街——大相国寺——开封古城墙——西司夜市

      第二天:龙亭公园——960文创广场——双龙巷及双龙巷夜集——星光小夜市

      第三天:清明上河园——入住园内官驿满庭芳

      第四天:清明上河园——中午退房回长沙

      除了第二天,其余几天都玩得很尽兴。

      先说说山陕甘会馆。

       此会馆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会馆不大,为四合院式布局,面积也不大,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如果走马观花,几分钟就可以走完,但是如果细看,大几小时或许也不够。原以为看了五台山的寺庙,晋祠的建筑,其他的建筑雕刻艺术就不过尔尔了,结果是我狭隘了,山陕甘会馆让我知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会馆的木雕、石雕、砖雕实在精美绝伦。要在这里逛得有收获,建议从左边厢房看起,因为那里有对会馆雕刻的介绍,看完这些介绍你再按图索骥,对照实物好好欣赏,同时还会有迷宫寻宝的刺激感和快乐感。因为很多雕刻在不显眼的位置,显眼位置的雕刻又密密麻麻重重叠,比如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采取的雕刻手法有圆雕、半圆雕、高浮雕、浅浮雕、悬雕、透雕等多种技法,看得我“”“密恐”都要犯了。总之你要耐着性子把每个角落、细节放大细品才能砸吧出它的美。

       我是遗漏了不少细节的。比如我一直想找石雕的两本账册,据说一本是翻开的,一本则是合着在此账本下边,就是说经商要有两本账,一本明账,一本暗账,在此图案的另一面同一位置雕刻的是一把精巧的小算盘,俗话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寓示钱财只进不出。当时却怎么也没找着,后来才知道是在照壁檐下。照壁檐下还有各种造型的花瓶、插花、嚣炉、书函、画卷、乐器等砖雕装饰,这些图案不仅装饰性强,而且还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吉样图案,由花瓶、几案、蝙蝠组成的图案,就寓意"平安是福";菊花、鹤鸟和芦叶的组成的图案,则寓意"安居乐业"。至于“辈辈封侯”“二龙戏(蜘)蛛”这些有特色的还是看到了。

       整个会馆最集中精彩繁复的雕刻在大殿。大殿木雕分三部分组成,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 。卷棚内额枋亦遍布彩画,中央有一座石案,制作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正面浮雕"八仙庆寿",雕工精细。

        会馆内还有一副同字不同写法的对联,悬挂于关公面对的戏台上,很有意思。

       写的是“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

        从会馆出来,往右走到十字路口,再右转就进入南书店街——这是开封有名的夜市之一。现在是上午,人虽多但还不拥挤,奶茶小吃特产满街都是。据说开封最有名的小点是花生糕和麻花。花生糕又以白记和老孙家最正宗,街口有白记花生糕的招牌,但白天未出摊。卖麻花的倒是满街都是,随意选了家没人排队的麻花店买了椒盐味麻花,也不错。

        继续直行,过鼓楼广场,进入马道街步行街,到尽头右拐则是大相国寺。关于大相国寺的记忆是源于鲁智深。当年他在相国寺倒拔垂杨柳唬住众泼皮,也因此结识了林冲。还有就是大相国寺的才子佳人的故事,因为大相国寺很灵验,当时很多官宦人家的女眷都来此上香,于是上演了无数才子佳人的故事。

       大相国寺要买门票,我习惯的让女儿出示电子学生证买半票,卖票的大姐却说未成年人不用看证件——未成年人?

        “不是,她早已成年了呢。”

        大姐一脸惊讶:“还以为是个初中生。”

        大姐接过我的身份证,瞟了眼我的年龄,更惊讶了:“还以为是姐妹,怎么这么年轻?”

        开封人真实太诚实可爱了!哈哈哈!

        大相国寺与五台山的寺庙比起来显得朴素局促了点,幸亏藏经楼后面有座高塔,撑起了皇家寺庙的颜面。这塔可上到第二层,可坐在亭廊上乘凉,亦可抬头开飞机轰的一声去远乡。其实当初大相国寺挺大的,原为魏公子无忌信陵君的故宅,鼎盛时期是全国最大的佛教寺院,北宋灭亡后遭到严重破坏,风光不再。在这里我们只是转转休息乘乘凉。

        从相国寺出来我们打算返回山陕甘会馆,因为女儿发现街口有一家饭团店叫眷村阿嬷粢饭团,她想吃饭团了。这将是我们的中餐——味道确实好,我们点了鸡排和泡菜饭团,勾起了对台湾的回忆,当年去台湾,女儿最爱吃的就是台湾的卤肉饭和饭团。从南书店街折返时无意瞥见一家叫“陆稿荐”的店,招牌很老,店门脸也不是很大,店内装潢也不新潮,一看就知道是本地人光顾的老店。主营面食和卤菜。我点了份小笼包,打算打包带走,万一饭团吃不惯,还有后备力量。这家店的小笼包绝对是现场擀皮现场包、蒸的。在我们等到怀疑店家去种小麦之时,我们只好买点卤肉打发时间。结果一吃不可收,吃完了拆烧肉——特别非常好吃——又加了一份酱牛肉和糖醋排骨。终于在被肉撑爆的时候,小笼包来了。拎上小笼包,转战饭团。饭团虽好吃,但必然吃不完。于是完美的成为了晚餐——我们后来是在开封古城墙的摇椅上吃完这饭团的——这是后话。

       吃饱打车回民宿,还不忘在楼下买西瓜——我就知道出门前的运动减肥白费劲了。果然这一趟出门重了4斤。女儿在发现这个残酷现实时很快拿出了应对措施,这措施得益于五台山的一段见闻——

       那天是在罗睺寺的门口,老远我们就看见一位胖爸爸对身边的儿子耳提面命。走近听了一耳朵,大意是爸爸告诉儿子要多运动,否则会胖。当时我是颇有深意地看了女儿一眼的,这活脱脱是我与女儿日常的男版。待我们经过这对父子身边时,亮点出现了——

       胖爸爸黑色T恤的胸前印着两个硕大的黄色的字——“没胖”

       这T恤哪买的!

      女儿看到自己重了4斤的体重,斩钉截铁地说:“开学我也要在衣服上写两个字——”

     “没胖!”我们异口同声。

      有了应对措施,我们都心安了。休息到下午五点半,再度出门,目的地——大梁门古城墙。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山陕甘会馆——再见雕刻艺术的辉煌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