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未,我们一家三口准备安排在春节假日去闽南走一趟,我做了整整一个月的功课,尤其是儿子超级期待;但事事都是如此,计划没有变化快!说的好好的三个人,又只剩下我和儿子,而且人家还特别强调:闽南之行一定要等他同行。
24年的夏季,儿子独自去爬了老君山,逛了六朝古都——洛阳,印象极好。又因游戏结缘开封,儿子说:老妈,我们去开封吧。我最烦去天气寒冷的地方旅游,但为了儿子也只有拼了,开启一场穿着羽绒大衣的说走就走的流浪。
开封 ,简称“汴”,古称汴州、汴梁、汴京, 开封 地处 河南 东部、中原腹地、黄河之滨。先后有夏朝,战国时期的魏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在此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称。
开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在千年的漫长时光中,保持着不变的初心,有一首诗这样形容开封城:汴京富丽天下无。
绿皮火车出发,好久没在杭州城站上车,的确旧了点,和杭州这座网红城市有点不匹配了。
DAY ONE 万岁山武侠城
第二天早晨5点到开封,如果不是冬天,这个点到还是挺不错的。
太早到酒店,房间还没腾出来,只能先把行李寄存了。开封的清晨比南方亮的迟,正好能拍个夜景。
订的酒店正好就在鼓楼边上,开封鼓楼始建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东西对称,在一条线上,十分威严、齐整。
清晨的大梁包子已开始营业,热气腾腾;除了易长肉,真的是好吃又便宜。
万岁山武侠城是一座以宋朝文化、武侠文化为背景建设的大型游览区,位于开封市区西北的万岁山游览区。估计这个景点经常出现在游戏背景中,所以儿子第一点名的就是这个景。
万岁山在开封的北面,需经过开封城北唯一的进出通道——安远门,又称“北门”,宋代曾称“封丘门”,后改“安远门”,含“安定远方”之寓意。
我们是从万岁山武侠城的南门进的。
踏入万岁山大宋武侠城,仿佛瞬间穿越到了一个刀光剑影、侠骨柔情的武侠世界。
还能感受到古色古香、韵味十足的宋朝园林街巷。
来到桃花岛,必须亮亮武功。
孕育了上承汉唐、下启明清、影响深远的“宋文化”,在这个宋韵十足的书店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武侠城是主要以《水浒传》中的经典故事为场景,常年推出36部(每天大约60多场)武侠主题的剧目表演。春节期间更是热闹,张灯结彩,许多与春节有关的节目也增加不少,比如舞狮等。
这是“铜人”表演,都是真人装扮滴哦,一动也不动,大冷天不容易啊。
洗耳恭听了抑扬顿挫的豫剧。
在大宋武馆看演出。
明明知道这是塑料麦子,但这片田园风光还是令人陶醉。
穿过一排绚烂的色彩,九龙瀑直面眼前,一位仙风道骨的白衣长者在悠扬的笛声中盘坐石柱上,这不就是金庸老爷子笔下的仙境吗?!
命名为“神舟”的大宋海船是景区根据北宋航海历史于2018年斥资打造的大型船体型建筑,寓意着今天的中国与繁华盛世的大宋比肩同行。
在寒风凛冽中,观众专注地欣赏空中舞蹈。
为小朋友们提供的游乐项目也不少。
体现佛儒道精神的龙坛是万岁山武侠城景区海拔最高的建筑,登上龙坛俯瞰园区。
水浒街是万岁山武侠城景区2018年7月在原江湖街基础上打造的水浒风情主题情景街,其中镖局、赌坊、当铺、酒铺、狮子楼等实景建筑林立。
穿插官差衙役、镖师、李逵、武松等人模与游客互动。
在这里上演的武侠实景剧有:《狮子楼》《醉打蒋门神》等,以及驯猴、喷火、飞刀飞斧等民俗绝活表演。
水浒街中有许多好吃的河南美食,这个鸡蛋灌饼只在网上看过,有幸实地品尝,好吃好吃!
在水浒宴中解决中餐,终于吃到河南的烩面;请原谅我接受不了那羊肉的味儿。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景区里的餐饮很平价,还有非常明确的投诉路径,说明主办方对游客非常重视。
这是《水浒传》中的第十个章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演出场地。
街道两旁的店铺鳞次栉比,酒肆、客栈、镖局、钱庄等一应俱全,仿佛让人置身于宋代的繁华市井之中。店铺的招牌随风摇曳,上面的字迹古朴苍劲,仿佛在诉说着江湖的故事。
景区联合西安锦上添花文旅集团,再出大招,打造了大型主题街区“仙侠奇境”,再现“仙山之巅,云海翻涌”的绮丽景象。
在仙侠水域中,观众坐等“空中飞人”节目的开始。
只有视频才能展示现场的感受。
和小盆友出行,一路零食吃吃,很是惬意。
跟着95后,第一次进鬼屋,我发出恐怖的尖叫。
仙侠奇境分为魔力广场、仙侠广场、仙侠街区、仙侠水域、飞仙桥等区块,为游客奉献了一幅精美绝伦的盛世画卷。
这里真是中西合璧啊!看,在这儿还开着音乐会,外国爵士乐队载歌载舞,乐声响彻云霄。
“第一楼”餐饮在武侠城也有分店,在那儿品尝了杏仁茶和灌汤小笼包。
在武侠城众多的表演中,在城寨沙场中出演的《三打祝家庄》值得推荐:广阔的场地布置成了古战场的模样,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激烈的打斗场面,从短兵相接的近身搏斗到万箭齐发的宏大场景,无一不让观众热血沸腾,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江湖纷争。
可惜我们错过了。
但儿子的斗志也很强,硬拖着我从17点开始排队,人贴人啊,一点点往里挪,进入到这个城寨沙场,就为了那19点开始的从未见过的“打铁花”。
进入沙场,我们就一直站着等着表演开始,真的很辛苦,也真的很开心!
在铁花即将绽放前,主办方还给了意外惊喜——烟花!
第一朵铁花绽开时,全场欢呼,真是太美了!
夜幕下的仙侠奇境,和白日一样,依旧吸引了无数游客纷至沓来,各行为艺术现场,密密麻麻围观了不少游客,万岁山武侠城和锦上添花文旅集团的精密合作,结结实实接住了这场“泼天富贵”。
游玩结束后,我们是从武侠城的东门出来,在灯火耀眼的安远门下等车。
公元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新皇登基之初,就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取消宵禁。《东京梦华录》里生动地记载了当时的盛况:"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
我们就住在鼓楼夜市边上,在这儿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北宋的不夜城!
在黄家老店解决晚饭,看晚上9点多了,还有这么多人用餐。
这一天真的很拼,从早晨5:00下火车,直到晚上10:00才入住酒店。
DAY TWO 铁塔 翰园 清明上河园 城墙 包公祠 开封府
今天赶上强冷空气,武装到牙齿还是难耐极寒,很久没感受过北方的严寒了。
清晨的书店街,与夜晚的喧嚣不同,是开封最有味道、最有书香气息的街。
铁塔公园位于开封市的东北隅,是以现存的铁塔(开宝寺塔)命名的名胜古迹公园,中国唯一的琉璃瓦塔。
铁塔始建于北宋,高 55.88 米,八角十三层,琉璃砖似铁铸,榫卯结构精妙,千年不倒。实地所见,甚是震撼。
由于买了翰园的联票,特地赶过去看看。翰园边上就是大宋御河,还有华丽的御河码头。
翰园应该是以碑文化为主题的园林,但在开封也被打造的如此张灯结彩,开封政府真的很拼!
进入公园主题——碑廊
文化主题的公园也到处是表演,处处再现北宋的风花雪月、歌舞升平。
碑坛,膜拜下。
翰园里,鲜艳的假花和肃穆的孔子像一点都不违和。
从翰园出来对门就是大名鼎鼎的清明上河园,由于园子太大,又要看夜景,所以我们选择买了年票,方便多次进出。
天气虽然清冷,但却晴朗;这是我初次见清明上河园,很炫目!
清明上河园,是以宋代张择端的名画《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北宋都城汴梁(现名开封)的市井生活和古代娱乐为题材的仿古文化主题公园。
正值中午,景区到处是人。
在这儿却寻得一份清净,体验一回新嫁娘!
里三层外三层,就是为了看斗鸡表演。
远远看,这座九龙桥上站满了人。
翻过桥,更是人山人海。
原来大家正在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大宋 · 东京 保卫战。
今天在清明上河园的安排就是粗略溜达一圈,从园区的西门——金水门出园。
金水门出来,沿着古城墙根走到大梁门,选择从这登城墙。
现在的大梁门是于1998年重建,是开封目前唯一重建的一座城门,成为古都的重要象征。城门基采用青砖结构,设拱形门洞三个,城楼采用重檐歇山式建筑风格,雕梁彩绘,古朴典雅,雄伟壮观。
城门北侧是古马道遗址博物馆,也是大梁门段城墙的入口。
在2000年的时候文物保护部门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一层保存较为完好的早期马道遗迹,就是如今建成古马道博物馆。
从这个遗址中可以看出开封真的是“城摞城”、"墙摞墙",还有很多"路摞路"、"门摞门"、"马道摞马道"的奇特现象。
地下3米的清代开封城、地下5米的明代开封城、地下6米的金代汴京城、地下8米的北宋汴梁城、地下10米的唐代汴州城、地下12米的战国时期魏国大梁城。
开封古城墙曾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主要用来做军事防御,抵御外来入侵。虽然现在古城墙已经失去了当时的军事作用,但作为一个八朝古都的文化符号,一直是开封人的骄傲。
现在的开封城墙是清代的建筑,长14公里,高11.3米,底宽6.66米,上宽5米多,内外用大块青砖包砌,城墙外侧是排列整齐的城垛和炮台。也是我国现存的仅次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
今天中餐选在了兜兜转转找到的老字号百年老店禾源灌汤包店,网上口碑很好,网友一致公认她家的灌汤包是开封的NUMBER ONE。
人多,直接拼桌。
儿子直接来上两笼,没想到这么大笼的,还有其他菜,直接撑死的节奏!
下午第一站就是包公祠,面积不大,座落在包公湖西畔。
包公祠是一组仿宋风格的古建筑群,有由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等建筑组成。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从包公祠出来,环着包公湖就来到了开封府。
开封府,是北宋京都官吏行政、司法的衙署,被誉为天下首府,包拯包青天曾经做过开封府府尹。宋代的开封府,早已被水患冲毁,如今游客看到的开封府,是近年重建的人造仿古景点。
开封府布局规整,庄重典雅,高挑的屋脊、精细的彩绘,处处体现了宋代的建筑风格。它以府门、仪门、正厅、议事厅、梅花堂为中轴线,辅以天庆观、明礼院、潜龙宫、清心楼、牢狱、英武楼、寅宾馆等五十余座大小殿堂、楼宇。
树立在正厅院里的巨石,就是“戒石铭”。其南面镌刻“公生明”,提醒官员只有公正,一心为公,才能明察秋毫,才能清正廉明。
绕过戒石铭,便是开封府的正厅,是北宋开封府长官发布政令,处理政务以及府衙举行重大活动,公开审理要案的地方。
梅花堂,以包拯倒坐南衙为主题的包拯传说文化区。
据记载潜龙宫是宋仁宗为纪念他的父亲宋真宗曾任开封府尹而建造的。
而后的大殿是潜龙殿,殿内是三位皇帝的雕塑,他们在没做皇帝之前都曾做过开封府府尹或开封府府牧,所以有人说开封府藏龙卧虎之地。
还有“雪夜访赵普”、“寿王议事”等展示宋朝皇帝事迹的雕塑。
开封府东南部有一座假山,山下是一片碧湖。山是弦月山,湖是明镜湖,还有范公阁、曲桥。
清心楼,府中最高的建筑,可以登高眺望,里面展出历任府尹事迹。
明礼院坐落在开封府的东北角,是开封府的科举教育文化区。院内的建筑是“拱奎楼”,它的一层大厅是北宋科举时的解试考场。
其后的小楼,叫“桂籍堂”,它是每次科举之后,开封府把本府中举的考生重新造册,在孔子像前隆重举行“入桂籍”典礼,尔后就把名册珍藏在这里的地方。
儒学很讲究个人的综合素质实际生活能力, 要求读书人至少要掌握 礼,乐,射,御,书,数, 六艺。;开封府专设了这个六艺斋。
由于北宋时道教被尊为国教,所以在开封府中建有一座有关道教的天庆观,这是开封府管理全国佛、道事务的机构。
走近庭院,会看到一个巨大的太极八卦台以及道教主题建筑——三清殿。
开封府校场的主题建筑“英武楼”是开封府的演武迎宾场所和宋朝科举时武举考试的场所。
太子学习的地方
这应该是开封府的司法系统。
这应该是水利部门。
这应该是消防队。
开封府的西南角是刑狱文化区,也称“府司西狱”。设有狱神庙、囚车、狱神皋陶,并形象地展现了宋代刑罚的一些场面。
晚上来体验大宋御河的夜景,全长约2500米,连接开封市龙亭湖、包公湖两大主要景区。
大宋御河风景区共有桥梁11座,其中市政桥5座,景观桥6座,均参照了宋代名桥的原型仿建而成,是御河水系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使大宋御河风景区成为全国唯一的宋代桥梁“博物馆”,游人乘坐游船通过水系畅游整个“东京城”,体验“梦回宋朝”的感觉。
这是夜幕下的书店街,和清晨那个淑女般的相比,真是一派人间烟火,但超级抚慰我这颗凡人心。
DAY THREE 双龙巷 繁塔 延庆观 相国寺 清明上河园
今天又是安排满满的,有许多重头戏。
尽管天气寒冷,但还是早早起了。第一个打卡点—— 双龙巷 ,是开封“七角八巷”的八巷之首,这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漫步在悠悠古巷之中,长条石铺就的地面古朴而厚重,高低错落的门楼庄重而雅致。这个有着天下第一巷美誉的双龙巷,源于北宋之后,这里走出了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两位皇帝。
接着去看今天的重头戏之一——繁塔,矗立在风雨尘埃中,已逾千年,是迄今为止开封市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没有之一,辈分最高,待遇不及,惜也。
北宋的富庶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国风调雨顺,小民安居乐业,一切都那么和谐美好,建庙建塔也是水到渠成。带着无尽的虔诚,于天清寺内,繁台之上,层层垒砖,砖砖有佛,铸造师如遇神助,佛像与砖浑然天成,惊世之作傲立世间。
繁塔宋代初建时六角九层,高约76米的巨型佛塔,塔身内外镶嵌7000余块佛砖,一砖一佛,极为壮观。有诗曰:“台高地迥出天半,了望皇都十里春”;故而,“繁台春色”成为著名的汴京八景之一。
历史,因为日渐走远,倍增云雾弥漫,故事,因为不断重复,却又似曾相识。因岁月沧桑,明代仅余三层。后人在大塔之上,仿损毁的六层缩建为六级小塔,通高约36.68米。
塔身用不同的加釉灰色方砖砌成,每块砖上均雕有佛像,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观音、罗汉等。雕工精细、形象鲜明。在塔内各层的墙壁和登道上,还镶嵌着琳琅满目的宋代石刻题记。
看的忘我,早饭都还没吃呢。和儿子相约网红张记逍遥胡辣汤(大坑沿街店),品尝了一碗最最正宗的河南胡辣汤。儿子说:正点,我无感。
延庆观,原名重阳观,始建于元太宗五年(1233年),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庆观,是为纪念道教中全真教创始人王喆在此传教并逝世于此而修建的道观;与北京的白云观、四川的常道观并称为中国的三大名观 。
院内建筑呈中、左、右三路分布格局,中路为二进院落,从南至北依次为穿心殿、玉皇阁、三清殿。
现仅存玉皇阁部分。玉皇阁高13米,仿木结构,均用砖砌成,下阁上亭,下方上圆,造型奇特,是一座阁楼与蒙古包巧妙结合,具有元代风格的建筑。阁内供真武帝铜像,亭内为汉白玉雕玉皇大帝像。
左路有六十甲子殿、八仙醉酒殿廊等;右路是重阳殿。寺院坐北朝南,在建筑上保留了宋元时期汉文化同蒙古文化融合的显著特征。
今天最后的压轴戏,大相国寺当仁不让!
大相国寺,原名建国寺,位于著名文化历史名城、八朝古都开封的市中心,繁华街中心的自由路西段,是《水浒传》中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北齐文宣帝天保六年(555年)始创建寺院;唐延和元年(712年),唐睿宗李旦为了纪念他由相王即位当皇帝,将寺名更名为“相国寺”,是我国汉传佛教十大名寺之一。
大相国寺为中国传统的轴称布局,保留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坐北向南,分为三进院落,主要建筑有大门、天王殿、大雄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大殿两旁东西阁楼和庑廊相对而立。
大相国寺的山门,为四柱三楼琉璃作牌楼,绿色琉璃瓦顶,前后檐下用砖砌单翘五踩斗拱,正门匾额为"相国寺"三字。
大相国寺的钟鼓两楼均是二层,歇山琉璃瓦顶,东为钟楼,西为鼓楼,晨钟暮鼓寓意国泰民安。钟楼中悬挂的铜钟乃是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遗物,重达万斤,上铸“法轮常转,皇图永固,帝道暇昌,佛日增辉”十六字铭;钟声响亮优美,尤其是秋冬霜天叩击,声音清越,响彻全城,素有“相国霜钟”的美誉,是为汴京八景之一。
大相国寺天王殿(即接引殿,又称二殿),为清代乾隆年间所修,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
王殿后有放生池,一座三孔石桥飞架池上,贯通南北。
天王殿之后,重檐歇山的雄伟建筑,乃大相国寺的主殿大雄宝殿,该殿为清代顺治年修建,面阔7间,进深5间,黄绿两种琉璃瓦;气势恢宏,堪为古建筑中的瑰宝,被誉为 “中原第一殿”。
殿内供奉有释迦牟尼、阿弥陀佛和药师佛三世佛;东西两壁台基上所供奉的是十八罗汉;三世佛背后是大型雕塑海岛观音,取材于《华严经》善财童子53参的故事,形象地表现出南海观音普渡众生的场面。
八角琉璃殿,又名罗汉殿,位于青石台基上,台四面均有8级石蹬道通往地面,顶盖琉璃瓦件,翼角皆悬持铃铎。此殿形制别致,由内外两部分建筑构成,外部为一密封的游廊,游廊外为一敞开的回廊。
内部为八角形天井院,院中心为八角形木结构高亭,立于0.8米的八角形台基上,亭为重檐八角攒尖顶,顶部为一藏式塔刹。八角亭内顶部为复盆藻井,藻井下为一个高0.85米的须弥座,座上莲花宝座中供奉一尊四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像高5.25米,重约2000公斤,雕成于乾隆年间,为四面站立雕像,每面各有大手6只,最上两手高擎一化佛,佛像肋间成扇形伸出大大小小的胳膊和手掌,南北两面各伸出四层,东西两面伸出三层,每层为28或30只,手掌中均绘有一目,共计有1048只手和1048只眼,俗称之为"千手千眼佛",为观音菩萨三十二变相之一。这种造型的佛像为密宗所崇奉,密宗称之为观音菩萨的化身,故又名"千手观音" 。此造像不仅材料珍贵,雕工更是精巧,可谓鬼斧神工,甚是神奇,是大相国寺镇寺之宝。
最后一座高大的二层建筑是“藏经楼”,面阔3间,上下两层高5丈余,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檐下均施五踩单昂斗拱。
楼里供奉一尊精美绝伦,慈悲庄严的释迦牟尼白玉像,有异域风貌。
楼内东西两侧各有木楼梯40余级可登楼,楼上藏有乾隆版大藏经一部。登楼南瞰,只见廊庑殿亭错落有致,红墙碧瓦,雕棂朱户。
如今的龙亭公园是由龙亭和杨家湖、潘家湖一同组成,这里曾经是五代时期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和北宋及金朝皇宫的遗址。我只是路过,没进去。
据史记载:北宋的东京城富丽堂皇,其中重要的一条街道就是御街了。御街是东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一条通关大道,它从皇宫宣德门起,向南经过里城朱雀门,直到外城南熏门止,长达十余里。是皇帝祭祖、举行南郊大礼和出宫游幸往返经过的主要道路。
为了再现宋代御街风貌,于1988 年在中山路北段建成的这条仿宋商业街。
今晚准备要观赏清明上河园的夜景,所以下午我又赶到上河园和儿子汇合。
依然是熙熙攘攘的人群,人从众的架势。
画面中的“十千脚店”在清明上河图中是真实存在的,她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洗脚店,而是供人短暂歇息的地方。门口设有彩楼欢门,挂着绯绿帘幕,两侧设大红杈子。由于当时人们爱喝酒,店门口的招牌上写着“新酒”,下面灯箱上的广告“天之”、“美禄”就是酒的名字。灯箱广告里可以点上蜡烛,晚上路过的客人就不会错过这个歇息的地方,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灯箱广告之一。
孙羊正店是北宋东京(今开封)七十二家正店之一,拥有官方酿酒权,专为上层顾客服务,以规模宏大、菜品精致著称,宋代正店代表。
清明上河园内的孙羊正店按宋代风貌重建,再现了《清明上河图》中“勾梁画栋,气宇不凡”的建筑特色。
路过上河园的音乐广场,晚上有音乐节目,现代音乐震耳欲聋。
卡着这个点来,就是为了昨天没看全的大宋·东京保卫战,儿子已经替我占好位置了。
在最佳的视角看了一场全须全尾的。
茗春坊在景龙湖中心,坊内为一间古代钱币博物馆。在此处,既可以观景又可以了解古钱币文化。
这是景龙湖水面上的大宋·东京梦华演出现场。
临水大殿由宣和殿、宣德殿连理而成,两殿造型巍峨庄重。两座大殿在宋代是男宾、女眷的两个大包厢,与水心榭联结起来,为一个功能考究的皇家歌剧院。
夜色中炫目的宣和殿、宣德殿。
此处可以俯瞰全园,尤其是池中诸景,便于观赏水上演出的各种游艺节目。
来到大宋皇家乐园,这里的游乐项目都是免费的,换句话说,就是门票中都包含了。
骕骦千里:108人座以跳跃起伏为主的游乐设备,为全球最大、中国首个以宋文化为依托的转马设备。设备通过宋代的建筑整体风格包装,让乘客仿佛乘坐在骏马之上,奔跑在延绵千里的壮阔江山中。
神舟出海:50人座大型游乐设备,复原了大宋官方使臣出使海外国家的“神舟”,该设备船体随着摆动次数的增加,整个船体座舱被越摆越高。游客在摆动过程中,体验惊涛骇浪。
穿越千年,梦回汴京。
大宋·校场 , 仿佛一脚踏进了北宋的演武江湖 。
岳飞枪挑小梁王实景马战🔥!战马嘶鸣、铠甲碰撞,配合解说员对宋代兵制的讲解,场面十分震撼。
临近元宵,园区非常应景地办起了国际灯笼展,这是我观赏过的最美元宵灯会。
DAY FOUR 清明上河园 山陕甘会馆
没来得及吃早饭,7:30就又站在清明上河园的门口,就为了拍一组人烟稀少的精美图片。
请各位看官,跟随我的镜头,穿越这繁华盛世的大宋。
清明上河园共有五个入口,分别是迎宾门、端门、丹凤门、金水门、通津门。我现在是站在迎宾门前,迎宾门是清明上河园的东大门,每天上午9点清明上河园举行开园迎宾仪式表演,故称迎宾门。
清明上河园园区共分为迎宾广场、南苑景区和北苑景区三个景区,迎宾广场主要包括张择端雕像、清明上河图铜雕、宋都广场、东京码头、梦回大宋体验馆、大师坊、清明文化广场。
大师坊是清明上河园内的一个重要区域,主要提供手工艺体验和民俗表演,致力于还原宋代的民间娱乐活动。
东京码头边上的虹桥,这是在《清明上河图》中能找到原型的一座桥,《东京梦华录》中的原文是如此写:“从东水门外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飞虹,其上、下土桥亦如之。”
眼前这座虹桥可谓是完美还原了书中所写,让人无比感叹。一抹虹桥跨在汴河之上,汴河是北宋时期的漕运枢纽,商业交通要道,而汴河上这座规模宏大的木质拱桥——虹桥,更是汴京城的地标所在。
走过大师坊,就可见听雨桥,和其它桥的形制又大不同了,是木制廊桥,头上有顶。
双亭桥取北宋画家王希孟《千里江山图》亭桥之意,仿南宋墨客夏圭《溪山清远图》桥亭之形。中流设吊桥一座,供大小船只通行上下,左右盖瓦亭两间,为游客遮阳避雨,称“双亭桥”。
清明上河园在建造时按照《清明上河图》的创作理念,以双亭桥将清明上河园主要景区分为南苑和北苑两大部分,南苑景区以宋代市井风俗文化景观为主,北苑以北宋皇家景观和古代娱乐项目为主。
翻过双亭桥,就见通体白色体量较大的砖构拱桥,这是清明上河园最高最长的桥——九龙桥。
站在九龙桥上可以放眼大宋·东京保卫战的“战场”。
站在九龙桥上可以看见一座直冲云霄的建筑,她就是拂云阁。
拂云阁为明四暗三结构,阁外看为四层,为园内最高的建筑。其取名"拂云",有两层含义:一是触摸,表示阁高入云端,轻拂白云;二是清洁,吹拂去历史的烟云。
站在九龙桥上,由近及远依次可见景龙湖上的茗春坊、水心榭、临水大殿。
景龙湖南侧的一个人工假山,看,天太冷了,小瀑布成了小冰川了。
上善门是《清明上河图》中浓墨重彩描绘的标志性建筑,它既是出入开封的重要通道,又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界线。现在复原的城门高21.6米,面积1553平方米,门洞就高达8米。
城楼上,金碧辉煌的彩绘更显示出它的辉煌与壮观,人们称赞它“勾梁画栋,气宇不凡”。
在上善门的城楼上看北苑的皇家园林。
上善门的西面正对着就是上河园的西门——金水门。
等我游的差不多了,才碰上迎宾仪仗队。
通往大宋皇家乐园的一座小桥——沁园春桥,但做工华美。
上河园的端门。
遇上王员外招婿,强了颗喜糖,沾沾喜气!
鸿福寺是北宋东京城箸名寺院,寺院大殿面阔三间 ,悬山顶 ;正殿供奉观音 东配殿供奉关圣大帝 西配殿供奉送子观音。在当时不仅是烧香拜佛的佛寺,也是春天踏青的休闲胜地;《东京梦华录》中第六卷就提道,当时的人们在元宵过后,春天来临之时一定会到鸿福寺等地探春游玩。
上河园的丹凤门。
中午去吃河南的四味菜,又是一家网红店,坐的地儿都没,只能打包到酒店。儿子喜欢吃,汤上面盖着厚厚的一层油,那个味我真吃不惯。
下午在去山陕甘会馆的路上,遇上了这家人气高的烧饼店。1.5元一个,厚厚实实的一个,烧饼本身是不带陷的,可以加钱夹馅,在北方面食真的价廉且又管饱。五香味的肉品,吃的很欢;但面食是五香的,原谅我接受不来。
以砖、石、木雕艺术的三绝誉冠中原的开封山陕甘会馆位于开封市龙亭区徐府街北侧,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由居住在开封的山西、陕西、甘肃三省的富商巨贾在明代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府址上聚资修建而成,是清代山西、陕西、甘肃三省旅汴客商经商、贸易、联络同乡感情的场所, 也叫乾隆小行宫。
山陕甘会馆是“馆庙合一”的建筑,是祭祀关羽的一个场所,又是商人异乡的家园,更是维系商人团结的纽带,也是宣扬晋商信义和道义的场所。
会馆已有200多年历史,为四合院式布局,主体建筑置于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照壁、戏楼、牌楼、正殿,附属建筑位于东西两侧,包含有左右掖门、垂花门、钟楼、鼓楼、厢房、东西跨院等。
照壁,又称树屏、照墙、影墙,俗称“影壁墙”,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形式,其功能是建筑物前的屏障,挡住外人的视线。
会馆照壁为一字形,位于会馆中轴线的最南端,临街而设,照壁两侧为左右掖门,与照壁高低错落,构成一个“山”字形的整体。
照壁分为台基、壁体和庑殿顶三部分,由青砖砌成,檐下全部以砖雕装饰,是砖雕、石雕最集中的地方。照壁的背面也都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框,框内四角有四块夔龙石雕,中心是石雕二龙戏珠,两边是阳雕的忠义仁勇四个字。
台基为青石须弥座,是中国传统的基座形式之一。须弥座之上为照壁壁体,两面皆砌有砖雕牡丹和回字纹花框,背面花框内的不同位置砌有18条龙纹砖。四角用石雕“云龙捧寿”形成岔角。壁芯为石雕“二龙戏珠”图案,该石雕内为椭圆形,外为长方形。
照壁檐下是各种造型的花瓶、插花、嚣炉、书函、画卷、乐器等砖雕装饰,这些图案不仅装饰性强,而且还是表达人们美好愿望和理想的吉样图案,由花瓶、几案、蝙蝠组成的图案,就寓意“平安是福”;菊花、鹤鸟和芦叶的组成的图案,则寓意“安居乐业”。由两本账册组成的图案,一本是翻开的,一本则是合着在此账本下边,就是说经商要有两本账,一本明账,一本暗账,在此图案的另一面同一位置雕刻的是一把精巧的小算盘,俗话说“算盘一响,黄金万两”,寓示钱财只进不出。
砖饰以上为庑殿顶,覆以绿色琉璃瓦。庑殿顶,是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等级最高形式。其屋面可分前、后、左、右四坡,并分由前、后坡相交的一条正脊及前后坡与左右坡相交形成的四条垂脊,因此,庑殿又称四阿顶或五脊殿。正脊为绿色高浮雕荷花脊,两端均置龙形大吻。大吻又称鸱吻,龙口大开,咬住正脊,它既有较强防水功能,也是正脊上主要的装饰构件。
过掖门后,迎面是一座古戏楼,面阔三间,分前、后两部分,前台为“乐床”,用于正式演出;后台为“戏房”,专供演员化妆。
戏楼两边是东、西对峙的钟鼓楼。山陕甘会馆的钟楼、鼓楼经过战乱水患后依然保存完好,因此弥足珍贵,而且这也是开封市唯一存在的同类古建筑。
过戏楼向北有牌楼一座,牌楼的正面题写“大义参天”,为歌颂关羽的情操和品德而建,为三间六柱五楼不出头式,歇山顶。平面布局呈形,三柱一组,三角鼎立,呈鸡爪状,故汴城人士称“鸡爪牌坊”。牌楼中枢高耸,左右次楼略低。主楼上部檐坡绿琉璃瓦覆盖,正脊为牡丹花雕,中间置一方亭,两侧一狮一象,狮拥莲台,象驮宝瓶。正脊两端的鸱吻,剑把上东书“日”、西书“月”。牌坊四角楼下的走马板上,还分别绘制了“挂印封金”“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等八幅关羽故事壁画。
牌楼两侧为东西厢房,每侧各有房间八间,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面五间、北面三间各为一整体。东西厢房均为硬山顶,灰筒瓦屋面,屋面正脊饰高浮雕青砖牡丹花脊,两端置青砖鸱吻,垂脊为狮、吼、马、羊、鱼走兽,前坡明间上方均砌成“菱”形的黄色枋心,民间称作“黄气冲天” 。
东西配殿屋檐下边额枋、斗拱、雀替、挡板、垂柱等,几乎遍布木雕装饰。木雕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举凡山川树木、花鸟虫鱼、亭殿楼阁、民间故事、人物传说等无不入画。
牌楼北即为大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也是木雕装饰最集中、艺术成就最高的地方,由三进殿宇组成。前为拜殿,面阔三间,中为卷棚,后为大殿,皆面阔五间。三殿由天沟相连,构成整体。拜殿正脊装饰雄狮宝瓶,上书“城圣大帝”四字。
拜殿挑檐桁以至额枋宽1.7米,全部木雕装饰,共分七层,内容包括蝙蝠、云形透雕花纹、二龙戏珠、祥禽瑞兽、花草、图案等。第一层小蝙蝠,俗话说:“蝙蝠,蝙蝠地是福。”第二层为云形透雕花纹,第三层为二龙戏珠。第四层是祥禽瑞兽,如鹿、马、猴、羊、麒麟、大象、三羊开泰。第五层是花草组成的图案,如荔枝、柑桔、仙桃、松竹、梅、兰等。第六层更令人眼花缭乱。喜鹊闹梅、鸳鸯戏水、青蛙卧莲,还有蓉花、葵花、菊花、仙鹤等。第七层在宽约一尺的画面上刻着醒目的二龙戏珠、凤凰牡丹。凤凰在牡丹花丛中振翅欲飞,苍龙腾云驾雾,呈现着一派龙腾凤舞、花枝斗艳的奇观 。
我们对宋都禾源印象不错,在开封的最后一餐还是选择了她,来到了禾源的总店,饭店最早开始的地方,是一个小区的居民楼下。人少,品质依旧不错。
由于是晚上23点的火车,吃完晚饭我们又去清明上河园,在那里竟意外撞见了水上飞人空中打铁花表演,相当震撼,全然忘了影像记录。
这次开封行,竟然四进四出上河园!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低风险地区的八日游 20123
- 开封旅游,走进清明上河园,一朝步入画卷 一日梦回千年 117505
- 赏菊展,看演出,清明上河园48小时漫游记 7862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