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我们从安顺市前往晴隆县24道拐景区。
P1. 先走一段高速公路。
.
P2. 在高速公路上开了62公里,在永宁镇下高速。
.
P3. 在等2号车时,发现永宁镇号称是明清古镇,果断增加一个景点。走进镇子一看,真有一些老房子。
.
P4. 永宁镇隶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街上少数民族打扮的人很多。
.
P5. 不过大多数人背的不是竹篓,而是塑料篓。
.
P6. 这里也有狗肉店。可惜时间还早,否则,嘿嘿......
.
P7. 这个州府修得太漂亮了,还要收门票。我们只在门口望了望。
有史料记载:元代,永宁曾设政为达安州,隶属普定府。此属当时打罕(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六马乡打罕)地置,即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北。至正中废。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复置,属普定府。辖境相当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地。二十五年属普定卫,后侨治(至)卫城(今安顺市)。
嘉靖十一年(1532年)达安州迁至关索岭千户所(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万历四年(1576年)移驻安南卫城(今晴隆县),十一年属安顺府,天启时又移至查城(今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1913年改为永宁县,次年改名关岭县。因查城高山雨雾最多,历代老百姓常把当时元代设的“达安州”戏呼为“雨淋州”,沿袭当地方言,人们习惯把“永”读成“雨”,永宁谐音雨淋而得名。
.
P8. 镇子的商业街也修得很漂亮。可是,人不多。
.
P9.
.
P10. 十字路口有个高高的酒楼。
.
P11. 文化广场中间还搭了个宏大的戏台。
.
P12. 二个退休老师和一个即将退休的老师代表老年大学学员为大家表演了一场大戏!
.
P13. 走出永宁镇古城,发现城墙上的碑记载完工日期为2019年!
.
P14. 在停车场遇见几个等公交车的老乡,非常友好。可惜忘记问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了。
.
P15. 出永宁镇,上G320国道前往24道拐,感受滇黔公路的崎岖险峻。
.
P16. 看到美景,下车拍照。
.
P17.
.
P18. 又一次停车看景。远处是高速公路,很平缓。
.
P19. 看大家那么开心,想抓拍一张,可一激动照片没聚焦。
.
P20. 大家忙着摆pose拍靓照。
.
P21.
.
P22. G320国道弯弯曲曲、忽上忽下。
.
P23. 再次遇见美景。一座现代化的斜拉桥半遮半掩于群山之间!
这一个个小山包,可能就是毛主席诗词中说的“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泥丸吧。
和后面几天见到的泥丸比,这个就太小儿科了。
.
P24. 第一次遇见北盘江。
.
P25. 女士们在路旁买玉米时,发现后视镜中也很美。
.
P26. 中午时分到达晴隆县城。负责吃饭的2号车冒着大雨带领大家来到民族风情广场。
.
P27. 风吹排骨(风干的咸排骨)太诱人啦!
分量也特别足。最后在R院长的摊派下,才全部吃完。
.
P28. 大家吃得饱饱的,开车来到24道拐入口处。可是被拦。说是坐观光车才可入内。又前往观景台,在其入口处又被拦,还是要到游客接待中心买门票,坐观光车才可入内。
.
P29. 转了半天,终于找到游客接待中心。该中心已经有5年历史了。
在感叹门票、车票很贵的同时,发现游客中心的婆婆很多,大门前居然挂了12块牌子。
.
P30. 在游客中心的导游图上发现中午吃的风吹排骨是晴隆县的招牌菜呐。
.
P31. 一排观光车。停得真整齐。管理水平高呀!
.
P32. 天气转晴,卞导提议先去观景台远眺24道拐。司机小哥及其领导也没意见。
.
P33. 可看见21个180度的大转弯。
二十四道拐是一个地名,也是一段二十四道弯的公路,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处。古称“鸦关”,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
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所以它是抗战公路,是滇黔公路的形象标识。
.
P34. 3美女这是要和24道拐比美吗?
.
P35. 路边摆放了几辆老汽车。
.
P36.
.
P37. 山顶上是展览馆。
.
P38. 山下是美景。
.
P39.
.
P40. 展览馆前有一座高大的塑像。
.
P41. 1936年竣工后的24道拐。
.
P42. 滇缅公路上的运输车队。
.
P43. 展览馆前的别动大队。
.
P44. 照片之所以很窄,是因为大家把轮胎压憋了,我只好裁掉。
.
P45. 坐观光车体验24道拐。这是第17道拐。
据说10年前该段公路还在正常使用。前几年因一游客开车出事,才启用观光车。
.
P46. 这是第16道拐。
.
P47. 路面保持原样,为砂石路。
.
P48. 图的上方是第一道拐。下方为现代公路G320国道。
看完24道拐,大家一致认为:门票车票虽然贵点,但是非常值得!
.
P49. 在24道拐玩了3小时,走高速公路前往盘州市。
.
P50. 入住缘栖酒店。该酒店地下车库很有意思,汽车要坐电梯上下。
.
P51. 中午大家都吃撑了。晚餐只是在街对面吃了点小吃。
.
P52. 我吃了碗漂亮的凉粉。
.
P53. 第2天早餐又是在那吃的。大排面过瘾!
.
P54. 早餐后退房,前往乌蒙大草原。
.
P55.
.
P56. 盘州市在小山包上建一个大灯泡。
.
P57. 盘州是由贵州省直辖,六盘水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滇、黔交界,东邻普安,南接兴义,西连云南省富源、宣威,北邻水城,是贵州的西大门,被誉为滇黔锁钥、川黔要塞。
盘州境内共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黄金等20多种,其中煤炭资源以储量大、品种全、质量优等特点著称,探明储量105亿吨,远景储量380亿吨,储量分别占六盘水市、贵州省的60%和15%,境内有86对地方煤炭企业,是贵州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产煤县和“黔电送粤”重要电源点,被誉为“煤电之都”。
盘州历史文化悠久,民族风情深厚,境内有古人类文明遗址盘县大洞,古银杏、大洞竹海、乌蒙大草原3个贵州省级风景名胜区。
.
游记目录
相关游记
- 这个夏天,感受最美好的厦门 45760
- 感悟禅道、圆梦武侠,舟山,我们后会有期 72813
- 【南岳衡山赋】及南岳衡山的十二种玩法攻略 26904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