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0

新西兰:一场唤醒感官的自然盛宴

    之前对新西兰的印象,只停留在”听说风景很好“这个层面上,哪怕是看了《指环王》那样的电影,也只是惊叹于其中的景色之美,说不出它是什么名山大川,或者知名古迹。2025年春节过后,大年初四,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这不是霍比特人的意外之旅,而是期待已久。

从基督城到凯库拉

    我们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飞行,抵达新西兰南岛的最大城市基督城。我们的旅程就从这座“英国以外最具英伦色彩的城市”开始。

1.1  基督城城市掠影

1.1.1  基督城英文名为Christchurch,字面上的意思是“基督教堂”,这座城市的起源和象征就是一座上百年历史的哥特式教堂。2011年,教堂毁于地震。

被毁后的教堂和教堂广场上的纪念碑

1.1.2  基督城有着浓郁的英国气息,不仅保留了大量的19世纪英式建筑,而且传承了英国人优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乐趣。

基督城艺术中心,非常典雅的哥特式建筑
左:在城市中穿行的老式有轨电车   中:雅芳河上的古老游船   右:公园里,一场草坪音乐会正在举行

1.1.3  基督城又有“花园之城”的美称,基督城植物园(Christchurch Botanic Gardens)绿树成荫,花卉遍地,而且布局精巧,是新西兰最好的植物园之一。

植物园一角
左:一棵巨大的奇树,从根部就开始长树枝,然后各自成树   右:植物园里的大喷泉

1.2  海滩跋涉看海豹

    从基督城出发后的第一个行程,是专程前往基督城北面的凯库拉。凯库拉是新西兰东海岸一个很小的半岛,在那片海域有很多海洋动物出没,我们的目的是出海观鲸,不过住宿地附近有一片海滩,是有名的海豹栖息地(Ohau Point Seal Colony)。

    海滩上全是嶙峋的怪石,虽然只有百十来米,却非常难走。等看完海豹,大家都傻眼了——海水竟不知何时涨了潮,淹没了来时的路。很多人只好蹚水回到岸上。

海滩上有许多幼年海豹正在嬉戏
海滩上的怪石很是险恶

1.3  凯库拉的黄昏

    凯库拉镇很小,餐饮也就是一条街上的两三家小店而己。晚饭后沿着海边散步回酒店,欣赏到不错的海景。

凯库拉的海边景色

1.4  出海观鲸

    在凯库拉住了一宿,第二天一早去到海岬,乘坐观鲸船出海观鲸。行出不远,就远远看见海面上不时喷起白色的水柱——鲸鱼来了!这天我们运气不错,三次看到了鲸(不知是不是同一条),还远远地看见了虎鲸,可惜它动作太快,来不及拍照。另外也没看到海豚。

出海啦!有没有人可以请教一下,这是一条什么鲸?
神“鲸”摆尾
穿越南阿尔卑斯山脉

2.1  阿尔卑观景列车(Tranz Alpine)

    从凯库拉返回基督城,准备第二天坐观光火车。这是新西兰三条火车观光线路之一,横贯南岛的东西海岸,也就是要穿越新西兰最高最长的南阿尔卑斯山脉。一路上可以从火车上饱览山中的美景:河流、峡谷、森林和雄峻的山峰。火车上有敞篷式的观景车厢,以免车窗玻璃的反光干扰欣赏和拍摄。

穿行山中的列车
山中景色
看到了雪山

2.2  新西兰的十二门徒岩

    山顶上有个“亚瑟隘口国家公园”(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不在我们的行程之内。列车开到这里,算是经过了最精华的路段。接下来改乘汽车下车,去往海边。一路上仍然是美景不断,从山景看到海景。海边一带是“帕帕罗瓦国家公园”(Paparoa National Park),以许多奇形怪状的礁石著称。有的礁石突兀于海水之中,景色与澳大利亚的大洋路颇为神似,因此有“新西兰的十二门徒岩”之说。

从山到海的奔赴
新西兰的十二门徒岩

2.3  千层薄饼岩和喷水洞

    帕帕罗阿国家公园最出名的景观,要数普纳凯基的“千层薄饼岩”和“喷水洞”(Punakaiki Pancake Rocks Blowholes)了。这些受海水侵蚀的岩石看上去宛如层层叠叠堆在一起的薄煎饼,当海潮涌入岩石下的洞穴,又会产生喷泉般的奇观。

千层薄饼岩
栩栩如生的千层岩奇石
看不见的冰川

    告别帕帕罗瓦国家公园,我们沿着西海岸前往“西部泰普提尼国家公园”,又叫“韦斯特兰国家公园”或“西部区国家公园”(Westland 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这是一座以冰川景观为主的国家公园,境内的福克斯冰川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最为著名。1990年,“蒂瓦希普纳穆——新西兰西南部地区”(Te Wahipounamu – South West New Zealand)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这项遗产包括了新西兰的几大国家公园,西部区国家公园也名列其中。

3.1  霍基蒂卡海滩

    前往福克斯冰川和弗朗兹约瑟夫冰川,路过霍基蒂卡小镇(Hokitika),这个小镇以出产绿玉石和相关手工艺品著称。我们没有进镇逗留,而是在镇边的海滩上小歇。

有人在海滩上用树枝搭出小镇的名字

3.2  冰川:一面之缘

3.2.1  沿着西海岸一路前行,进入西部区国家公园,在车窗外看见了雪山。这是南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库克山的西坡,弗朗兹约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的所在地。山的那边(东坡)就是库克山国家公园了。

    想不到,这车窗外的一瞥,竟是我们与冰川的一面之缘。在来新西兰之前,我们在澳洲遇上了“逢山必雾”的魔咒,但凡到了山上,必定大雾弥漫(详见本游记的姐妹篇《澳大利亚:城市繁华与原始自然的奇幻邂逅》)。此时魔咒未破,我们没有机会仔细观赏它了。

事后了解,这是弗朗兹约瑟夫冰川(Franz Josef Glacier)

3.2.2  这天行程的终点是福克斯冰川小镇,在那里可以坐上直升飞机,与冰川来一个拥抱。我们期待了一宿,第二天醒来时却发现不妙,山上阴云密布,看来又遇上了魔咒!

冰川小镇,由于气候变暖,山顶上已经看不到冰川了,

3.3  偶遇遗产点

    夜宿小镇,据说小镇后面有一片小树林,晚上可以看到萤火虫。于是我们在晚饭后先去林子里看看。天色还很亮,在林子外面发现一块牌子,说这里是西部区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属于“蒂瓦希普纳穆——新西兰西南部地区”的遗产点。时间不够,我们没去牌子上写的“阿尔卑花园观景台”和“福克斯桥”,只是沿着步道转了一圈,天已经很黑了。

林子里全是长满了苔藓的大树、蕨类和桫椤
仿佛走进侏罗纪

3.4  马瑟森湖再遇魔咒

3.4.1  马瑟森湖(Lake Matheson)是小镇附近一个有名的观景点,能看到冰川在湖水中的倒影,景色极美。可是在魔咒之下,仍然只看了个寂寞。

无语了……

【左上小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即删。以下同】

3.4.2  马瑟森湖也是一个遗产点,在这里看看森林和湖泊还是不错的。

森林很原始的样子
附近的一个小湖,湖水非常平静

3.5  神秘的阿斯派灵山

    马瑟森湖游览结束后,我们从福克斯冰川小镇出发,前往皇后镇。一路上会穿过“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Mount Aspiring National Park)。这个国家公园知名度并不很同,资料上说它有冰川、山脉、峡谷、瀑布、山口,是几条主要河流的源头。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时候进入了公园,又是什么时候出来的,但是路上的风景确实很美。

阿斯派灵山国家公园一角
路上的风景  右:山下牧场里的鹿群,自从引进鹿和羚羊,公园的环境遭到了破坏
皇后镇

4.1  姐妹湖

    穿过阿斯派灵山,便来到了瓦纳卡湖(Lake Wanaka),这是新西兰的第四大湖,水深有300多米。在它的旁边是排名老五的哈威亚湖(Lake Hawea)。两者中间是狭窄的陆地,叫做“颈项”。我们的车就从颈项上通过。

瓦纳卡湖
哈威亚湖
两湖岸边风光宜人

4.2  孤独的树

    瓦纳卡湖最南端是瓦纳卡镇,湖边的水中有棵“孤独的树”非常出名,无论是春夏秋冬、阴晴雨雪、日出黄昏,都能拍出大片的感觉。很多摄影大师和草根网友都将拍摄的照片网上进行分享、交流,使这棵树的名气越来越大。这几天是枯水期,可以直接走到树下细细观赏 ,不过拍出的照片就要差点意思了。

孤独的树
左:附近有一棵巨大无比的红杉树,也是新晋网红   右:在湖边远眺阿斯派灵山

4.3  蜜月小镇昆士敦

    昆士敦(Queenstown)是皇后镇的官方译名。皇后镇位于风光旖旎的瓦卡蒂普湖(Lake Wakatipu)畔,被誉为“世界级的蜜月小镇”。镇上的几条商业街傍湖而建,大多是欧洲小镇式的老建筑,网红小店比比皆是,格外富有情调。我们要在这里足足住上三晚,好好享受一下这里的浪漫风情。

4.3.1  皇后镇的最高处是440米高的鲍伯山,坐上天际缆车(Skyline Gondola),可以直达山顶,把小镇全景和瓦卡蒂普湖、利马卡伯尔山尽收眼底。

缆车上拍到的皇后镇全景
街头即景
周末的时候还有集市

4.3.2  在皇后镇有许多游乐项目可以自行选择,最刺激的当然是高空跳伞啦!此外还有‌蹦极、滑翔伞‌、‌鲨鱼快艇‌、‌滑板车‌、‌喷射快艇‌等等选择。不喜欢刺激的,泡泡温泉、参观一下奇异鸟公园也都不错。

卡瓦劳蹦极大桥(Kawarau Bungy Bridge),这里是蹦极运动的发源地
百年历史的TSS蒸汽船,带你畅游瓦卡蒂普湖

4.3.3  皇后镇上的网红美食也是琳琅满目。

龙虾火锅、烤猪肋排、海鲜饭、冰激凌、曲奇饼,还有那款后来被中国人抵制的汉堡

4.3.4  我们住在湖对岸,酒店有定时班船接送客人到镇上。坐在船上也能欣赏湖光山色。

码头与湖景

4.4  淘金者的天堂

    箭镇 (Arrow town)的河床上早先出产黄金,是淘金者的天堂。镇虽不大,但是保留了19世纪的英式建筑,很有情调。现在已经淘不到金了,不过在深秋季节,很多摄影爱好者还要来此淘“金”,这里的树林会变成一大片金红色。

箭镇街头

4.5  魔戒小镇格林诺奇

    格林诺奇(Glenorchy)位于瓦卡蒂普湖最北端,湖畔景色非常优美,吸引了大量电影制作团队来此取景,尤其是那些带有奇幻色彩的电影,比如《指环王》《纳尼亚传奇》等等。最近网称《阿凡达3》也将在此开拍。很多人对这里赞誉有加,有人说它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指环王》中甘道夫的扮演者伊恩•麦凯伦说它是最符合想象中的“中土世界”的地方。

4.5.1  从皇后镇通往格林诺奇的公路被称为”天堂之路“,沿着瓦卡蒂普湖一路展开壮美的画卷,令人目不暇接。很多著名汽车品牌都会来此拍摄广告。路段中间的本内特断崖(Bennett Bluff Lookout)是观景的最佳地点。

从本内特断崖的视角
远眺阿斯派灵山

4.5.2  湖边的小红房子是格林诺奇标志性建筑,也是网红打卡地。周边的栈桥、沙滩、树桩也都是美景。

绿树下的红房子格外醒目
红房子周边

4.5.3  电影的取景地更多是在格林诺奇步道,这里的湖泊、森林、雪山共同构成了一片神话般的世界。

森林里的湖面格外静谧
去《指环王II:双塔奇兵》中找一找
峡湾、企鹅、萤火虫

    新西兰西南部分布着许多峡湾,由这些峡湾组成的“峡湾国家公园”(Fiordland National Park)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之一,也是“蒂瓦希普纳穆——新西兰西南部地区”世界自然遗产的一部分。其中的米尔福德峡湾(Milford Sound)是最大、最著名的峡湾,自然是我们行程的一个重头戏。

5.1  路上的美景

5.1.1  前往峡湾,路经埃格林顿山谷(Eglinton Valley),这里有印在新西兰钞票上的美景。

埃格林顿山谷的主要景观

5.1.2  镜湖(Mirror Lekes),一个密林中的湖泊群,以其静谧和能够拍到群山倒影闻名。

群山的倒影

5.1.3  还经过了诺布斯平原、荷马峡谷,天气突然变得很恶劣,山上已经开始下雨,雨水汇成无数条涓细的瀑布。看来魔咒又要降临了!

诺布斯平原和荷马隧道外的马蹄形山谷

5.2  云雾缥缈的峡湾

5.2.1  果不其然,到了峡湾游船码头,雨越下越大,对面的尖顶峰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一阵不祥的预感袭来……

5.2.2  不过有人说,游米佛峡湾最好是这种烟雨迷濛的天气,比大晴天一览无余更有韵味,而且瀑布的水量也会大一些。好吧,就当它是一种安慰也罢。

坐上游船出发
云雾中的峡湾倒也不失有可观之处  左:斯特林瀑布
峡湾中最大的鲍恩瀑布

5.3  蒂阿瑙湖的黄昏

    蒂阿瑙湖(Lake Te Anau)是新西兰第二大湖,大部分地区处于峡湾国家公园范围之内。黄昏时分,我们到达蒂阿瑙小镇,晚饭后要坐上游船,去湖对岸的一个地下溶洞看蓝光萤火虫(蚋的幼虫)。日落时的蒂阿瑙湖,浮光跃金,景色迷人。萤火虫洞受到严格保护,禁止拍照,所以没留下照片。

日落时分,船要出发了

5.4  离南极最近的城市

 5.4.1  达尼丁(Dunedin)是南岛的第二大城市,位于东海岸,是19世纪由苏格兰人创建的,因此被称为“最像苏格兰的城市”。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友谊地久天长》的词作者——正是这群苏格兰人的领袖托马斯·彭斯的亲侄子,所以诗人彭斯就成了这座城市的代表性人物。

城市中心八角广场上的诗人彭斯雕像,身后是圣保罗大教堂和市政厅

5.4.2  圣保罗大教堂,建成于19世纪中叶。

圣保罗大教堂
教堂内,一位老太太正在演奏管风琴

5.4.3  达尼丁火车站建成于20世纪初,建筑规模宏大,构造精美,充满浓郁的苏格兰风格。它有个更亲切的名字,叫“姜饼屋”。站内有博物馆和艺术品商店。

达尼丁火车站像是一座巨大的姜饼屋
车站内景
火车站对面的法院大厦,也是同一建筑师的杰作

5.4.4  达尼丁的最高学府——奥塔哥大学,它的主楼同样出自这位建筑师之手。他的名字叫乔治·楚普(George A. Troup),人称“姜饼楚普”。

奥塔哥大学

5.4.5  城市依山而建,很多人喜欢住在山上。通往山上的鲍德温大街,以35度大斜坡,被吉尼斯认定为世界上最陡峭的街道。

鲍德温大街

5.5  摩拉基大圆石

    离达尼丁不远的摩拉基(Moeraki)海滩,散落着几十个巨大的石球,一半露出地面,一半埋在沙土中。科学家测算,它们大约形成于六千五百万年前。但是它们因何形成?为什么会形成如此规则的圆形?为什么别的地方没有类似的石头?它内部的空腔里原来是什么物质?这些都是科学上的未解之谜。

摩拉基大圆石

5.6  蒸汽朋克之都

5.6.1  达尼丁以北110公里的海滨小镇奥马鲁(Oamaru),盛产白色石灰石,当地的建筑多用这种白石建造,因此有“白石小镇”之称。许多维多利亚时代的历史建筑至今仍得到很好的保存。

白石小镇奥马鲁

5.6.2  奥马鲁号称“蒸汽朋克之都”。蒸汽朋克是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一种反主流的艺术思潮,它的特点就是依托工业机械元素,营造先进与落后、魔幻与科学共存的、充满想象力的世界。也许是奥马鲁城市的维多利亚风格特别契合工业革命的时代特征,因此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在此进行蒸汽朋克艺术创作,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艺术中心。

这个地方叫“蒸汽朋克总部”(Steampunk HQ),门外有些奇奇怪怪的装置,里面有个蒸汽朋克博物馆很好玩
很多商店和商品也都透着浓浓的朋克气息   左:这家店门口写着“蒸汽朋克中心”
就连我们吃饭的餐厅都是朋克风的

5.7  蓝眼小企鹅

     奥马鲁附近的海湾是小蓝企鹅的栖息地,当地建有研究保护中心。入夜,我们前往中心观看企鹅归巢。中心内不许拍照,甚至不许发出一点声音,因此没有照片留下。其实好像也没必要一定入内参观,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有几只迷路的小企鹅跑到中心外面的马路、草丛和停车场上。

库克山国家公园

    从奥马鲁离开海岸,又折回到南阿尔卑斯山脉,不过现在是在山的东麓,目的地是主峰库克山。

6.1  蒂芙尼蓝vs.薰衣草紫

    普卡基湖 (Lake Pukaki)是我们经过的一个景点,由于湖水中矿物质的作用,整个湖面都呈现出类似于蒂芙尼蓝的梦幻般色彩,仿佛在蓝绿色颜料中加入了牛奶,因此被称为“蓝色牛奶湖”或者“土耳其蓝湖”。在远处库克山冰川的映衬下,景色宛如仙境。

网红的打卡拍照点,玻璃小屋
蓝色的牛奶
库克山下的薰衣草农场(Alpine lavender farm)  右:沾上薰衣草籽的冰激凌

6.2  飞上塔斯曼冰川

6.2.1  车再往前行,雪山渐次映入眼帘,不由得喜忧参半:喜的是天下竟有如此美景,忧的是山头白云沉沉,莫不是魔咒又要降临?毕竟毛利人早就说过,这里是“长白云的故乡”,山上有云才是常态,要看山景还凭运气。

白云缭绕库克山
今天的直升飞机总算没有歇,弥补一下福克斯冰川的遗憾吧
飞过冰河,飞越塔斯曼冰湖,冰川就在眼前!
降落在雪山之巅
回程时看到的普卡基湖

6.3  大山间的轻徒步

6.3.1  下了飞机,看见山头的云渐渐散了——一个多月来的魔咒终于打破!

终于撩开面纱的库克山

6.3.2  接下来,我们走进大山之中来一次轻徒步,近距离地领略一下它的景色。

山中的景色
大山里的阿尔卑斯纪念碑(Alpine Memorial)

6.4  日照金山

    酒店里的自助餐厅有巨幅玻璃,正对着库克山。日落时分,正当大家享用美食的时候,有人看见出现了日照金山,引起一片惊喜。看向窗外,山顶果然被落日照得一片金红。在终年云雾缭绕的库克山上,日照金山实属难得一见。果然,不到半夜,山里又变成了云雾重重。

餐厅里的美景美食
日照金山
蓝调时分,山上一点云都没有了,金山显得格外鲜红明亮

6.5  牧羊人的传说

    库克山东南面的特卡波湖(Lake Tekapo),有一种特别的幽静之美,蓝色湖水和雪山相映,加上湖岸上一座孤寂的小教堂相衬,更增添了远离尘世的感觉。小教堂名叫“好牧羊人教堂”(Church of Good Shepherd),与附近一座牧羊犬铜像,都是1935年为了纪念最早在此开垦的先驱者而建。

特卡波湖与好牧羊人教堂
好牧羊人教堂和牧羊犬铜像   中:教堂里的网红玻璃窗和十字架
北岛的旅程

    游玩特卡波湖,南岛的行程就结束了。晚上我们三进基督城,在那里乘飞机飞往北岛,入住新西兰第一大城市奥克兰。

7.1  奥克兰城市观光

7.1.1  伊甸山(Mount Eden)是奥克兰城中的制高点,它是一座死火山,山顶上可以看到火山口,还能俯瞰全城的景色。

伊甸山上的火山口和远处的奥克兰天际线

7.1.2  皇后大街(Queen Street)是奥克兰最主要的商业街,商店开在街道两侧的古典建筑中,购物赏景两不耽误。

皇后大街即景

7.2  罗托鲁瓦政府花园

    北岛中部的罗托鲁瓦,地热资源十分丰富。政府花园是当地政府建造的办公大楼,花园布局非常精美,因此建成之后,市民们不同意将它作为政府的办公地,因而改成了供市民休憩的公共花园,还打算把办公楼改建成博物馆。

漂亮的政府花园

7.3  奇特的红木森林公园

    罗托鲁瓦南郊的红木森林公园(Red Woods Whakarewarewa Forest),是当地人用来试种各种树木以测试植物适应性的地方,结果成了红杉树的森林。巨型的红杉树参天而立,数人合抱的大树比比皆是。

左:罕见的四树共生一木奇观    右:还能找到新西兰的“国树”银蕨

7.4  怀奥塔普地热世界

    怀奥塔普地热世界(Wai-O-Tapu Thermal Wonderland)是罗托鲁瓦众多以地热所形成的奇特地貌为主要景观的公园之一,被誉为“艺术家的调色板”,在这里可能观赏到色彩斑斓“香槟池”和间歇喷泉等景观。

香槟池
艺术家的调色板名不虚传

7.5  玩新西兰不能少了羊

    午餐时间,罗托鲁瓦附近的爱歌顿休闲农庄(Agrodome Leisure Park)是个不错的去处,在这里可以吃上一顿自助餐,还能坐上拖拉机,去圈里喂羊和羊驼,参观牛、马、鹿、野猪,最后再看上一场恢谐搞笑的剪羊毛表演。

左:拖拉机代替观光车,农场的味道就出来了    左:剪羊毛表演
认识认识这十几只不同品种的羊吧,知道谁是美丽奴吗?
喂食的名场面

7.6  最后上演的大片

    大片当然是《指环王》了,当年《指环王III:王者归来》一举拿走11尊奥斯卡小金人,是奥斯卡影史上获奖第三多的电影,绝对当得起”大片“的称号。而《指环王》电影的拍摄地,霍比特村(Hobbiton),就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个景点。

霍比特村大全景
比尔博·巴金斯和弗罗多·巴金斯的家——袋底洞
那些精致的道具
霍比特人的家——弥漫着食物的香味和温暖的气息

    行程结束了,当飞机从南十星下飞过时 ,下面这片长白云缭绕的山峦和翡翠色的湖泊,终将变成记忆,随着时间而渐渐淡去。记下这些简陋的图文,但愿它能偶尔唤起些许美好的回忆。

评论

0/1000
请输入评论内容!

确定要删除评论吗?

确定取消
新西兰:一场唤醒感官的自然盛宴

发表评论

引用 作者名 的照片

你还可以输入 1000 个字符

取消 提交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

+更多

热门旅游目的地推荐移动入口:

      热门旅游攻略

      +更多

      热门旅游攻略移动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