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法:自驾,自由行,半自由行,美食林
发表于 2024-07-26 16:04
早就有一个人自驾的想法,奈何爱人坚决不允,言称一个人外出不放心。在我决定自驾外出时,她特意请了假陪我。
出发前,我预排了一个出行方案,主要是皖南川藏线和南岳衡山。谁知在游玩湖南橘子洲头后,爱人提出去看一下凤凰古城,因是自驾,行程自由,当即就转道湘西,去了天门山、芙蓉古镇和凤凰古城。
原本是考虑一个人自驾,我购买了一些日常用品,包括小容量的电压力锅、烧水壶、车用床垫、车载冰箱、大容量的保温壶以及一个700V的电瓶,还有一些营养粥包、自热煲仔饭等。当然,最终该用的还是用上了,只是床垫带了半个,用于午休。
终于在预定的时间,午后准时出发,傍晚时分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抵达安徽省宁国市。用自带的电饭锅煮了杂粮粥,家里带了两样菜,宾馆里简单用了晚餐。
次日晨,逛了逛住处附近的宁阳公园。
第一个点 宁阳公园
宁阳公园是宁国市现存最早的城市公园,始建于2013年4月1日,并在2014年11月20日竣工。区域内含宁阳湖山游憩区、历史陵园感悟区和生态闲暇娱乐区。其中,宁阳湖山游憩区建有化洽亭、廊架、求知亭等景点,而生态闲暇娱乐区则包括游乐场、登山步道等设施,植物配置以乡土为主,突出植物造景。
公园牌坊
登山步道
公园内的桥与水
化洽亭 宁国古迹之一,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宁国知县范传真所建。唐乾宁三年(896年)翰林学士沈颜来宁国,瞻望化洽亭,知之妙用,闻讯范公高风亮节,恩爱百姓,甘愿做百姓公仆,由此钦佩之至,欣然作《化洽亭记》。
状元坊 下面还有一排烫金字“宋嘉定丁丑科状元吴潜”。
继续在宾馆早餐,餐后即出发。
宁国 这里是皖南川藏线的东入口!
第二个景点 储家滩
储家滩风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青龙湾湖畔,这里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沿西津河,驱车13公里,来到储家滩。
大片的草坪,小草青青,空气湿润。
水平如镜,山青水秀。
如诗如画的意境,看得如痴似醉!
放鸬鹚的渔翁坐在竹筏上,有时鸬鹚出水,水波荡澜,加之青山绿树倒映在水中,动静相宜。
一条支线小河,桥的另一端是一个露营基地,这里也被称为宁国西津河省级湿地公园。
深深地被这种干净幽静的绿色所吸引!
远处是西津野渡。
储家滩露营烧烤基地处的民宿,有点特点!
第三个景点 慧云禅寺
又行30分钟,来到慧云禅寺。
这是一座始建于唐太和年间的千年古刹,最出名的是宋代高僧宗杲13岁时在此出家。2002年迁至现在的青龙湖秀云岛的山顶,并在2004年由五台山僧人妙幢法师主持重建。寺庙占地面积广阔,达到105.6亩,融合了徽派建筑的精致与独特,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寺庙不仅是佛教信徒的朝拜之地,也是摄影爱好者的拍摄圣地,但香客不多,很是幽静!
释宗杲(1089~1163),字昙晦,宁国人,俗姓奚,临济宗,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他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宗杲在宋代学术史上,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因与士大夫交往过密,影响了朝政,曾被宋高宗剥夺僧人身份,15年后才恢复。
岛不高,站在寺外侧,可见山下的青龙湖水库(也叫港口湾水库)。
来到山脚下,这里正在建设一个游客服务中心,水边有码头,行至水边,拍了一张青龙湖的照片,感觉岁月静好。
第四个景点 落羽杉湿地公园
这里以其独特的落羽杉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闻名,成为了旅游和摄影的热门地点。公园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落羽杉树,这些树木在秋冬季会变成金黄色和红色,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车停在S345省道路边,也站在路边远观拍了几张照片,没有下路坡进入景区。
最佳旅游季是每年的11、12月份,那时的落羽杉会红成一片,这片湿地便成为了最美的红杉林公园,蜿蜒穿过树林的就是青龙湖的上游河道。树林内有游人行走的木栈道,还可以乘坐竹筏。因不是最佳季节,便没有进入,只站在路边高处纵览。
第五个景点 鱼鳞坝
常言道: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自然也会形成水位的落差。人们为了防洪、调水、灌溉等便会在水途中建造不同的调控装置,大型的有水库,如三峡大坝;小型的有各种节制设施,比如站、闸、涵、洞等,鱼鳞坝属于滚水坝、漫水坝的一种,造型别致,深渡古镇的鱼鳞坝、月亮湾的鱼鳞坝似乎更为出名。
行进路途中看见的鱼鳞坝,停车观赏一番。
第六个景点 水墨汀溪
沿皖南川藏线(S345)曲折向西,经方塘,到达板桥村时,转折向北,行驶约5、6公里,抵达水墨汀溪景区。
走到这里已进入泾县境内。
快到汀溪时,见水漫过桥面,特意找了一下驱车冲桥激起浪花的感觉。先送爱人过桥,再回头驱车过桥,让她拍照。
林木茂密,河水都被映成了深绿。
汀溪上的小路,估计水大时也会漫过小石桥。
树虽不大,但看起来很古朴苍桑。
灵动的流水
水流哗哗声,自带一种节奏。
过水坝侧有“南山幽谷”四字石刻。
碎石垒成的人像,有点类似贵州夜郎国的图腾石像。
转角遇到爱
此地正是在神秘北纬30度上,行走在山间,空气清新,沁人心脾。
皖南蜀道 借蜀道之险形容当地的道路之难。
山涧中常见这种掩映绿树丛中的石板桥。
在民宿点了几个当地的特色菜肴,主人亲自掌勺,味道还不错。
一夜休息,第二天早餐后启程前往下一站。
评论